民族小学(民族小学几流几类)

更新时间:2023-03-01 10:24:55 阅读: 评论:0

什么是民族小学?

民族小学是指只招收或者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小学学校。

民族小学的学制、教学计划、入学年龄以及授课使用的语言文字等,均根据不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这是国家对民族学校实行的特殊政策和措施。

除了民族小学,我国还设有民族中学、民族师范学校、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民族学院以及有关高等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

扩展资料:

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了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也就是民族类院校,现阶段民族院校可以分为两大类中央部属民族院校(即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和地方民族院校。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校共有六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连民族大学(辽宁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民族学校


关于民族小学的资料 关于民族小学的资料介绍

1、海淀区民族小学成立于1890年,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三万平米,学生人均活动面积高达23平米。学校内设有花园、果园、菜园、乐园、动物园,处处都有孩子的味道、教育的味道、自然的味道。学校被评为了海淀区校园环境最具教育品位的学校、北京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2020年4月26日,学校被认定为北京市第二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

2、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

校训 :做最好的我,在我最好的方面

别名 :民族小学

创立时间 :1890年

机构属性 :区重点

所属地区 :北京市海淀区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德外后黑寺1号

奖项 :全国可持续发展示范校国家级课程改革项目实验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基地校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

知名校友 :郑渊洁

占地面积 :三万平方米

类别 :公办

类型 :公立小学

办学理念 :和而不同,快乐成长

3、简介

学校秉承着“和而不同,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注重特色发展,倡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蕴底气;知晓少数民族文化,铸和气;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气。”学校本着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把校训定义为“做最好的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发挥才能的空间,得到个性的发展。

几年来,学校办学成绩斐然:教学成绩连年提升,名列海淀区前茅,学校在艺术、体育、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其中民乐、跆拳道、网球等社团已成为学校的品牌项目。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可持续发展示范校,北京市民族教育基地、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校、首都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校、北京市校园网球教育基地、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北京市校园环境整治先进单位,海淀区教学管理先进校、艺术教育先进校、科技教育示范校、体育先进学、跆拳道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绿色先进学校。?

4、办学历史

1890年,马甸清真寺聘请大阿訇张子文任伊玛目,为了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张子文在马甸清真寺内办起了新式学校,被称为“回民义学”。学校最初只教阿拉伯经文,后在张子文的倡导下,开始教汉文,这种学校被称为“经汉学校”或“经儒学校”。1912年,随着张子文离开马甸清真寺,回民义学就停办了。

民国四年(1915),马甸本村的教育家丁子瑜先生在马甸义学的基础上,创办了“北郊私立广育第二小学”。校址开始设在马甸清真寺内,后来迁到德胜门外25号,因此25号南墙外的胡同被称为“义学胡同”,这名称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这所小学回民汉民都收,也不再教授经学和阿拉伯文,而是教授国文、算术、常识、修身等课程。据北京教育局档案记载,这所小学1917年在京师学务局立案,有4个班,52个学生。

这所小学是马甸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小学,对于马甸的教育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对,丁子瑜一度将“广育第二小学”搬到了小关村。1931年1月20日,北京学务局对各私立小学进行调查,“北郊私立第二广育小学”仍然在册。但之后不久,学校就因为经费不足而停办了。

1934年,回民教育家薛文波等人在后黑寺(即学校现今的地址)建立了后黑寺小学,后黑寺小学于1934年3月18日建立并开学,校名为“西北小学第四部”。小学设有六个年级。薛文波在1936年请丁子瑜回来任学校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当局威胁利诱与薛文波他们合作,薛文波不从,南下重庆。薛文波出走后,西北小学第四部在1937年就停办了。

西北小学停办以后,学生失学,1938年2月,丁子瑜把一部分失学的低年级学生聚集起来,办起了“马甸短期小学”,据北京教育局档案记载,当时只设一、二年级,有学生41人,男36人,女5人。

1939年8月1日,丁子瑜又在后黑寺内办起了一所小学——北郊西村短期小学。这是一所公立小学。学校共有五个班,学生172人。学校设四门课程:国语、算术、常识、修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国民政府回到北京,这所小学被保留下来,改名为“北郊西村简易小学”。

1946年1月12日,国民政府教育局派丁子瑜任校长。丁子瑜于1946年去世,在学校发展史中,丁子瑜如中流砥柱。在北京的民族教育中,丁子瑜也有着崇高的地位。

1946年下半年,“北郊西村简易小学”改名为“国立成达师范附属小学”,设六个年级,为完全小学,薛文波的弟弟薛文霈任校长。

1949年,北平解放后,学校又改名为“回民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校址设在原“马甸小学”的校址德胜门门外后黑寺的后院。这时形成完全小学,六个年级六个班。

1954年“回民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改名为“马甸小学”,“马甸小学”的名称一直沿用到2004年。

2004年,学校改名为“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成为海淀区唯一的民族学校。

5、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精干、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现拥有北京市劳模1人、北京市骨干教师2人,海淀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2人,学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1% ,紫禁杯班主任3人,海淀区最受学生喜爱的班主任2人,师德标兵2人,党员教师42人,占教师总数的46%。中国教科院派出专职副校长,在学校发展和教师培训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很多特级教师和知名专家也经常到校指导教学工作,让孩子快乐学习。

6、教学建设

学校与首都体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建立了手拉手关系,四所大学支持我校办学,为学校开设了武术、足球、国际象棋、民乐、合唱、书法等课程和社团活动,并引进优秀的外籍教师,长期开展英语教学活动。

学校把书法、网球、跆拳道、健美操、形体、足球等课程纳入到课程中来,同时还为孩子们开设了艺术类、生活体验类、体育健身类、人文素养类等共计100多门选修课程。每个学生可以选修两门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参与率100%。授课教师由我校教师、外聘专家、非遗传承人、大学专家、我校家长组成。我校的民乐团已形成品牌,获得了北京市金奖和海淀区一等奖第一名。全校学生人人学书法,数十名学生在全国、市区书法比赛中获奖。在北京市的跆拳道、网球、健美操比赛中学生屡创佳绩。机器人社团比赛成绩在北京市也名列前茅。

7、家长队伍

学校的生源很多来自于是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教科院、有色金属研究院等子女。

家长中30%是研究生以上学历、60%本科学历。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中来,为孩子们开展文化大讲堂、选修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担任志愿服务工作。

海淀民族小学为什么火

学校结构特殊。海淀民族小学火的原因是学校结构特殊。海淀民族小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后黑寺甲。海淀民族小学成立于1890年,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文化底蕴深厚。海淀民族小学是区内少数接收跨片区寄宿制学生的小学。

民族的小学是什么?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一组第1篇课文《我们的民族小校》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这个?
我们的民族小校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什么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出自:《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吴然写作的散文,又名《我们的民族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的感情点题。

本文现收录在人教版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第1课的课文,并由梓君参与录音。

扩展资料

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为顺序描写,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一个“情”字贯穿全文。

课文共4个自然段,段落分明,层次清晰。

第一自然段写了学生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既描写了学生学习和玩耍的情景,又用小动物的活动进行衬托,展现出校园的静和动。

第四自然段以赞美的文字点题,以景物的描写结尾,意味深长。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37495696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民族小学(民族小学几流几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民族小学(民族小学几流几类).pdf

标签:民族   小学   几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