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公式是什么?
电学公式如下: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6、电场力:F=qE;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
9、电势能:EA=qφA;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相关信息:
电学主要研究“电”的形成及其应用,“电”一词在西方是从希腊文琥珀一词转意而来的,在中国则是从雷闪现象中引出来的。
自从18世纪中叶以来,对电的研究逐渐蓬勃开展。它的每项重大发现都引起广泛的实用研究,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今无论人类生活、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物质生产活动都已离不开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某些带有专门知识的研究内容逐渐独立,形成专门的学科,如电子学、电工学等。电学又可称为电磁学,是物理学中颇具重要意义的基础学科。
电学公式
电学公式如下:
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3、U=U1+U2+…+Un: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I=I1+I2+…+In: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R=R1+R2+…+Rn: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1/R=1/R1+1/R2+…+1/Rn: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电学的公式是什么?
电学的公式是: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6、电场力,F=qE。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
9、电势能,EA=qφA。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
物理电学公式
物理电学公式如下:
1、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n。
2、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R=R1+R2+…+Rn。
3、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n。
4、计算电功:W=I2Rt;W=Pt;W=UQ(Q是电量)。
5、电功率公式:P=I2R和P=U2/R。
6、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I1:I2=R2:R1。
7、焦耳定律:Q=I2Rt。
8、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P1:P2=U1:U2=R1:R2。
9、W=Q,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10、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1/R=1/R1+1/R2+…+1/Rn。
物理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如下:
1、电流强度:I=ba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
5、串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6、电功:
⑴、W=UIt=Pt=UQ
(普适公式)
⑵、W=I^2Rt=U^2t/R
扩展资料:
1、Q:
焦耳。
物体(质量m)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du为△T,它吸收(或放出zhi)的热量。
Q=cm·△T
Q表示电量(总电荷dao量)
2、q:
q表示热值,公式q=Q/m(固体),q=Q/V(气体),单位:J/kg(固体),J/m^3(气体)
q表示电荷 一个原电荷所带电量qe=1.60217733×10-19C
电学所有计算公式
一、 欧姆定律部分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
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定理的微观解释
设有一段金属导体,横截面积为S,长为L,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U,则导体中的场强E=U/L.这时,一自由电子在电场力F=eE的作用下做定向移动。设电子的质量为m,则定向移动的加速度为a=F/m=eE/m=U(e/mL)。
运动的自由电子要频繁地与金属正离子碰撞,使其定向移动受到破坏,限制了移动速率的增加。自由电子在碰撞后向各个方向弹射的机会相等,失去了之前定向移动的特性,又要从新开始做初速为0的定向加速运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欧姆定律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5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37165695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电学公式(电学公式总结高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电学公式(电学公式总结高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