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煮粥 粥如何煮
1、浸泡。很多人煮粥,都是直接把米放进锅里,然后开火。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在煮粥之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用凉水浸泡大米,约半小时左右,这样可以让米粒更好的膨胀,使煮出来的米更加饱满。如果直接把米放进去,会导致有些米煮出来很干瘪,影响口感。
2、开水下锅。大多数人都是凉水下锅,我也一样,但是有时候煮出来的锅总是容易糊底,所以,一定要在热水的时候把米倒进去,下锅。这样煮出来的米粥不仅不会糊底,吃起来也会更加的软。
3、搅拌。很多人把米放进去,按好开关,定好时间就不管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在开水下锅的时候,我们要搅拌下,等煮20分钟左右,粥煮至稍微稠的时候,一定要再次搅拌,直到出锅为止。可能有朋友疑问了,为什么要搅拌,不是说不会糊底吗?其实搅拌的目的只是增加粥的粘稠度,松软度。
4、放油。在煮粥的时候我们可以滴几滴油进去,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米饭因温度过热翻上来,还可以有效的增加食欲,增加口感。
5、料与底要分开煮。如果,我们想要煮皮蛋瘦肉粥或者海鲜粥的时候,切记,一定要把肉、海鲜等与米分开煮,不能一起都放进去煮,这样会丧失有些食物的特性,使食物本身的味道和营养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所以一定要分开煮。
煮粥的做法步骤 如何煮粥
1、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不但节省煮粥的时间,而且粥煮出来口感非常好。侵泡过豆类后的水是有可能含有化学物质的,应该立即倒掉,在侵泡黑糯米时,营养成分会可能溶解于水中,应该洗净之后立即放入锅中。
2、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的,因为用冷水煮粥容易糊底,而开水下锅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3、控制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熬煮约30分钟,也即以大火烧水,小火熬粥,内行人称之为大火攻小火烘。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搅拌,在烹制粥的时候,搅拌是非常关键的,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以小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的搅动,记住要顺一个方向搅持续约十分钟一直到呈现稠状的时候出锅为止。煮粥时经常搅拌,不仅可以防止粥糊底,而且还可以让米粒更加饱满,煮出来的粥也更加粘稠。
5、点油加盐,煲粥时米洗净后最好先用盐、油拌腌过,盐会使粥容易熟、绵滑,生油可以促进米粒软烂成粥。加盐不加油则粥味清淡,加油则甘浓香甜一些,可以随个人口味选择,一般人认为煮粥不必放油,但事实上煮粥也应放油,粥煮开改小火约十分钟时加入3-4滴色拉油就会发现,不但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特别鲜滑。
6、底和料分开煮,大多数人煮粥时,习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全倒进锅里,百年老粥店可不是这样做的,辅料和粥一定要分开煮,吃之前再将它们放在一起熬煮片刻时间以不超过五分钟为宜,这样熬出来的粥清爽而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而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将粥底和辅料分开煮。
正宗煮粥的方法 煮粥的正确方法
1、冷水浸泡
熬粥之前,一定要将米放到冷水当中浸泡30分钟,这样才能够让米彻底的蓬松,熬制出来的粥品口感也会更好,粥也会更加的香甜,并且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对于城市家庭来说,能够节省不少的煤气和电量。
2、热水下锅
熬粥一定要热水下锅,可能很多人觉得冷水下锅让米在锅中慢慢的炖煮,这样会更好,但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热水下锅最好,冷水煮粥米容易粘粘锅底,这样导致煮出来的粥品带有一股糊味,而热水煮粥,就不会发生此类的事件。并且热水下锅更加的节省时间,喝起来也会更加的粘稠。
3、火力控制
水煮开后倒入米,然后用大火把米煮开,接着转成中小火熬煮30分钟,千万不要直接将米倒入锅中,就放任不管了。想要粥煮出来香味扑鼻,切记不要忽略这一步,只有慢工出细活。
4、不停搅拌
可能很多人觉得在熬粥的时候,用勺子搅拌是为了防止粥出现糊锅的情况,而真正搅拌的意义是为了让米颗粒更加的饱满,汤汁更加的粘稠。正确的搅拌技巧,应该是在中小火熬煮粥的时候,用勺子在锅中不停的搅拌15分钟,直到粥变得黏稠为止,并且搅拌的时候,要朝一个方向搅拌,这样和搅拌肉馅是同一个道理。
5、加入食用油
在熬粥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这一步。可能很多人觉得熬粥的时候,加入食用油会吃起来油腻腻的。但加入食用油可以让粥变得特别反光,也就是让粥的颜色看起来特别的鲜艳,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食欲,并且加入食用油后,用勺子不停的搅拌,这样就能够让食用油进入到米里面,根本就不会漂浮在表面。
6、食材之间分开煮
很多人在熬粥的时候,都会加入一些其他的食材,这样不仅能够让作品颜色看起来更加的鲜艳,还能够增加粥品的口感,但千万不要将它们一起放到锅中进行熬煮,而是将它们分开炖煮好了再放到一起,这样煮出来的粥品清爽不浑浊。并且喝起来还不会出现串味的情况。
如何煮粥
煮粥的方法很简单,下面介绍一下粥的做法。
熬小米粥技巧
首先,熬煮的食材必须是新鲜优质的小米。新鲜的小米富含油脂,具有黏性,煮出来的粥不仅颜色金黄亮丽,口感也十分不错,而陈米一般很难熬出米油,味道也不够纯正。
选购小米时,先看小米的大小是否均匀,一定要挑选大小均匀一致的,因为优质小米在装袋前会过筛,把不均匀地筛掉;其次看小米的颜色,一般新小米的颜色呈亮黄色且富有光泽;最后闻气味,优质小米自带一股淡淡的米香味,而没有味道或者有其他异味的,多半是陈米,不建议购买。
其次,小米在熬煮前的清洗工作一定要越简单越好,过分冲洗会影响小米粥的色泽和口感,而简单冲洗可以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最大程度地保留小米的营养和油脂。
再次,熬小米粥时最好选择用砂锅熬煮,因为砂锅的热传导速度慢且均匀,一旦热量传递给砂锅,其内部就会形成热循环系统,是粥品更容易变得香软黏稠。同时注意小米要开水下锅,这样可以帮助小米中的淀粉快速糊化,而且小米和水比例为1:12最为适宜,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20-30分钟即可,建议熬煮中途要时不时地搅拌米粥且最好不要中途加水,如果一定要加水的话,也务必要加开水。
最后,待小米粥熬煮快要完成时,加入少许食用油,这样可以让粥品的口感更加油润,熬煮好后关火盖盖焖5-10分钟,这个时间就会在粥品的表面形成厚厚的米油,这也是这锅小米粥的精华所在。
熬小米粥的技巧总结:选择新鲜小米+简单淘洗保留营养+砂锅熬煮+小米开水下锅+熬煮时间20-30分钟更易形成米油+加入少许食用油增加油润口感,关火盖盖焖5分钟形成米油。
怎样煮粥
1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1:熬起粥来节省时间;2、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为什么?你肯定有过冷水煮粥糊底的经验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3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搅拌:原来我们煮粥之所间或搅拌,是为了怕粥糊底,现在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5点油:煮粥还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怎么煮粥好吃 煮粥好吃的方法
1、在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是熬起粥来节省时间,且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面转,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很多人都喜欢用冷水加米一起煮粥,而真正的行家却是用开水煮粥。冷水煮粥容易糊底,开水煮粥不会,而且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3、煮大米粥时要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到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搅拌是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
5、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6、如果是煮有其他配料的大米粥,最好底、料分开来煮。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头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搁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来的粥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粥底和辅料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