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蜻蜓

更新时间:2023-03-01 09:41:37 阅读: 评论:0

纸蜻蜓做法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个动物折纸教程,一步一步详细图解纸蜻蜓的折法,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拿起手中的纸一起学学吧。
  1.取正方形纸一张,然后沿着一个角向对角折叠,再翻开沿着两外一角向对角折叠,再翻开如下图,使其折处折痕。

  2.再沿着一条边向对边折叠,然后从右下角向左上折起来,如下图。

  3.将其翻过来,把别的一个角也折起来。

  4.然后拿起来将其从上方翻开,如下图所示。

  5.再将其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将上方的一个角向上掀起来,然后将下方的一角向内侧折叠,如下图,对称的一侧也相同的办法折叠起来。

  6.再将其掀起来的有些折叠好,压平,如下图。

  7.翻过来将对面的一侧也用相同的办法折好,压平,如下图。

  8.然后再将一个角(如下图有缝隙的角)向内侧折叠,另一侧也相同办法折叠起来。

  9.翻过来将对面的角也用同第8步办法折叠起来(如下图)。

  10.然后将折叠起来的一个角向下折起(如下图),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11.然后将别的2个角按下图折起来。

  12.再将右侧的角向内侧卷起来,作为蜻蜓的头部。

  13.然后将蜻蜓的羽翼向下折叠。

  14.折纸蜻蜓做好了。

  15.能够在下方向里边吹入气。

  16.纸蜻蜓正面效果图。

蜻蜓怎么折

蜻蜓折法如下:

1、准备一张正方形折纸。

2、对折后展开,再次对折后展开,形成下图折痕。

3、沿其中一条对角线对折。

4、将右侧的三角向内收折。

5、左侧三角按上步同样方法来折叠,折好后调整方向,使开口向下。

6、两侧向中间折叠。

7、将上层向上拉起,利用折痕压平,折出一个菱形。

8、背面用上步相同的折法,折好后如下图。

9、菱形下面的两边再次向中间折叠。

10、背面按上步相同的折法。

11、将下部两个尖角向上折起。

12、用剪刀将翅膀尖剪出形状,这样看上去更逼真一些。

13、将蜻蜓背部的突起的三角做出一条折痕,利用折痕把突起的三角从中间向内凹折进去。

14、将翅膀沿着中间折痕剪开。

15、按下图,蜻蜓尾部向前后折叠。

16、翻转蜻蜓,将左边折起的部分压平,并向内做卷曲。

17、再次将蜻蜓翻转,调整一下,手工折纸蜻蜓完成!


纸蜻蜓的折法

纸蜻蜓的折法:

步骤1,将一张正方形彩纸的一个对角对折,中间出现一条折痕。再把正方形彩纸的两条对边分别对折,又出现两条折痕。

步骤2,顺着折痕把正方形彩纸折叠成一个双层的小正方形。

步骤3,再把正方形彩纸的上角折向下角。

步骤4,然后把彩纸翻过来,将正方形彩纸的上角折向下角。

步骤5,再把左右两边的彩纸分别对折,又形成两个正方形。

步骤6,将正方形彩纸下面直角的两条直角边折向中间折痕。

步骤7,把彩纸翻过来,再将正方形下角的两条直角边折向中间折痕。

步骤8,再次把左右两边的彩纸分别对折。

步骤9,最后分别把上面的两部分彩纸一个向前折,一个向后折,形成螺旋桨。这样一款简单而又好玩的纸蜻蜓就完成啦。


纸蜻蜓的折法

纸蜻蜓的折法如下:

1、先拿出一张方形彩纸,折出两条中线折痕后,以折痕交点为顶点将其收拢折成一个小正角形。

2、一次拉开正反两面的底角,将他们两侧边沿中线向里对称翻折后,下压折成一个菱形。

3、接着将两面菱形的两条相邻的边向内翻折,使边线与中线重合,再将上方的一个尖角下压折下。

4、然后再将剩余的另一个尖角同样的下压折下。

5、再用剪刀将下方的尖角剪出两个连续的弧形边缘。

6、将剪好弧形边缘的角向两侧摊开后,再用剪刀将中间的三角形剪开,并将其往里翻折隐藏。

纸蜻蜓的旋转的原理:跟直升机的原理一样的,只是纸蜻蜓是反过来的,在下落的过程中空气从两个纸片的中间穿过,因为纸片折得是斜角,所以空气穿过两个折起来纸片的时候因纸片的阻力就带动纸片旋转起来了。

纸竹蜻蜓的叶片跟风扇的叶片差不多的,只不过风扇的叶片数比竹纸蜻蜓的多一两片。相信大家观察感受过风扇的工作,我们知道风扇吹向人的方向有风,而它的反方向无风。同样的,竹蜻蜓下落时上面起风,上面的风向下推竹蜻蜓;上升时下面起风,下面的风向上推竹蜻蜓。


中班科学活动《纸蜻蜓》课堂教学总结

纸蜻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游戏,既制作简单,转起来又好玩,还会因为某些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非常适合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目标定位如下:

1.观察发现纸蜻蜓旋转下落的特点。

2.比较发现两种纸蜻蜓不同的下落速度,并大胆猜测原因。

3.愿意探索,大胆交流,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吸引幼儿尝试实验,亲历探究活动,让孩子学会主动探究、独立思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精神。

活动主要有三个环节:

一、导入激趣;

二、观察探索;

三、活动延伸。

第一环节中,我出示纸蜻蜓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会玩吗?”幼儿之前已经玩过纸蜻蜓,因此能够马上进入第二环节,在游戏中观察探索纸蜻蜓的下落方式。首先观察一种纸蜻蜓的下落方式,然后观察对比发现两种纸蜻蜓下落时的区别,小结后进入延伸。

在我的预设中,幼儿应该能够比较明显地发现纸蜻蜓是旋转下落的,并将适合的标记送给它,然后通过对比,发现两种纸蜻蜓下落速度不同,一快一慢。从平时活动时幼儿的表现来看,我认为幼儿应该能够猜测到两种纸蜻蜓一种比较重,一种比较轻,所以会一快一慢下落。

不过,预设总归是预设,活动中还是出现了问题。

1.重要道具“纸蜻蜓”出现问题。

在制作纸蜻蜓时,我经过试验,纸蜻蜓都是能飞的。但是,将纸蜻蜓堆放在一起后,部分翅膀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影响了落下的方式和速度。而我发现这个问题后,没有能够马上处理,提醒幼儿重新调整翅膀的方向,把问题一直留着,也影响了下面的环节。

2.出现问题后教师引导不到位。

由于平时科学活动组织较少,对科学问题自身缺乏常识,遇到问题不知如何马上回应解决,导致了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也出现问题。

课后大家一起评课,老师们的建议让我深感自己的不足。

要上好一堂科学活动是很难的,从选择活动、目标定位、材料准备、主要环节等各个方面都要考虑的十分细致周全,并且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要深刻的思考:为什么我要这么问?这样的问题孩子会如何回答?孩子回答了之后我怎么去反馈?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设计才能使活动出彩,如何让孩子能够在探索中获得他们想要的,这都需要认真的研究。科学活动要做到三个激活:激活情感,激活思维,激活交流。看似简单的三句话,却包含了许多的意思。

1.教师的提问,要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主动发现。

2.提问要问重点,保持幼儿思维清晰,重点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对重点要反复设计提问的问题,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进而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3.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具有启发性、开放性,能启发幼儿在活动中的动手动脑,多用“你看看会怎样?”“你发现了什么”“看看会有什么变化”等提问,发散幼儿的思维。幼儿在积极、主动的科学活动中会有许多发现,教师开放性的提问,能让幼儿大胆地表达,为幼儿思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4. 提问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集体教学活动提问时,幼儿根据教师口头提问来回答问题。因此,教师的提问语言至关重要。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严谨。教师的提问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以免造成幼儿失误或困难。

(2)清晰、简炼。教师的教学语言受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的制约,教师要以最简洁的语言传递最大的知识信息量,就必须做到语言简炼流畅,通俗易懂。特别是口头提问不宜太长或转变太多,这使幼儿记不住、很难找到问题的核心。

(3)诚恳、和谐。教师提问的态度要诚恳,语言要亲切,氛围轻松和谐。在语调、语速的控制上能抑扬顿挫,疏密相间,酌情正确处理提问和问答的关系,使幼儿能非常自然地听清问题,并能从容不迫地思考、回答问题。

由此可见,在组织幼儿的正规性科学活动时,教师的提问设计十分重要。它是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组织性、教育机智的重要体现。如果在提问设计中能注意以上几点,相信一定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将幼儿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落在实处。

遗憾的是在《纸蜻蜓》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做到这些,没有将活动开展的很好,很多细节没有注意,这个作为我的反思与大家分享,希望自己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能够将这些总结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活动起到更好的效果。


旋转纸蜻蜓制作方法 旋转纸蜻蜓做法

1、将一张正方形折纸沿着对角折叠出痕迹,然后将两边的角向交叉点对折两次。

2、沿着竖直的方向将另外两个角也相应的对折出痕迹。

3、反过来沿着痕迹将折纸进行重叠。

4、再反过来将四个角向中间拉拢。

5、然后将对侧的两个角拉出一定的角度。

6、形成螺旋状,旋转蜻蜓就制作完成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4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34897710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纸蜻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纸蜻蜓.pdf

标签:蜻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