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更新时间:2023-03-01 09:36:36 阅读: 评论:0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有时易将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混淆,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由此可知:化学变化是一个正在(或已经)发生的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化学性质则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汽油易燃烧是化学性质(可燃性);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的语言描述是在化学变化的基础上加一些表现能力的字眼,如“可以”、“容易”、“能”、“会”等。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铝、铜等金属具有导电性,可以作导线;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1.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
物质变化就是说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物理变化)或者物质的分子构成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
变化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具有某种性质,才会发生对应的变化;物质发生了某种变化,说明了该物质具备某种性质.
判断某描述是表述物质的变化还是物质的性质,主要在“词语”上进行区分:表述物质的性质时,通常是在表述物质的变化基础上增加了下列词语:【可以或不可以】、【能或不能】、【容易或不易(难)】等.
比如:镁燃烧,表述的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物质的变化;镁能燃烧,表述的是镁的一个性质——可以燃烧,是物质的性质.镁具备“能燃烧”的性质,所以在点燃的情况下,才能发生“镁燃烧”的变化现象

化学里怎么区分变化和性质?

区分化学中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主要从字面上理描述性质时,往往带有这样的词语:能、可以、容易、不易、很难等等。

例如:

镁在空气中燃烧————变化;

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性质;

CO2溶于水————变化;

CO2能溶于水———性质。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烂、粮食酿酒、动植物呼吸、光合作用……)。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化学专业术语,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扩展资料: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核心。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元素周期表简称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有16个族和4个区。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周期表中同一横列元素构成一个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周期的序数。同一纵行(第Ⅷ族包括3个纵行)的元素称“族”。

族是原子内部外电子层构型的反映。例如外电子构型,IA族是ns1,IIIA族是ns2np1,O族是ns2np4, IIIB族是(n-1) d1·ns2等。元素周期表能形象地体现元素周期律。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测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化学


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概念不同

物理变化概念是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是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本质不同

物理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3、伴随现象

物理变化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是发光、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变色等。

二、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扩展资料:

化学变化常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颜色气味改变等表现现象发生,可以参照这些现象来判断有无化学反应发生。

但要注意跟物理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也常伴有发光(电灯)、放热(摩擦)、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化(氧气变成液氧)、产生沉淀物(明矾净水)等,只是没有新物质生成,这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种类不同可以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4种基本类型。也可以从其他角度给化学反应分类,如分成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等等。

物体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化学变化里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里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概念:物理变化概念是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是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伴随现象:物理变化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是发光、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变色等

(3)本质:物理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2、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扩展资料

1、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

(1)状态的改变(固、液、气);

(2)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

(3)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

(4)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2、相关实例:

(1)物理变化:石蜡熔化、湿衣服晾干、酒精的挥发、铜丝弯曲、海水晒盐等。

(2)化学变化:酒精的燃烧、火药爆炸、铁生锈、光合作用、酒和醋的酿造等。

3、注意:

(1)物质变色,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物质变色有两类情况,如无色的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色 CuSO4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CuSO4.5H2O,属于化学变化。

(2)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也可分为两类:如爆鸣气(H2和 O2的混合物)爆炸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产生,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发光、放热现象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变化,但有这一现象的并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4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34596709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pdf

标签:物质   性质   课件   ppt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