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的吹奏方法技巧
吹小号的技巧方法:
1、小号的演奏姿势
小号演奏分为站立与坐式两种,右手按键,小拇指勾住小勾指环,左手放在按键管处,小指勾住调音指环,身体自然放松,挺胸抬头,双臂自然分开,将号嘴放在唇部,演奏中切勿身体拘谨,发力地点为腹部发力支撑气流,保持身体自然放松状态。
2、嘴唇振动运用
吹小号的嘴型保持微笑状态,嘴唇肌肉向两侧紧绷,口腔保持含水状态,演奏时关键发音原理是靠气息吹动嘴唇的振动产生声音,小号才可以发声。小号演奏时,切记嘴唇紧贴号嘴,用力过量影响高音演奏。
3、口风与气息运用
小号的口风大小与运气多少决定小号的音的高低、强弱与长短,小号运气多为腹式呼吸法,以腹部丹田位置作为气息力量支持点,在演奏中只有腹部是用力部分,其余身体各部分要保持松弛状态。
4、小号指法
小号只有三个按键,重要的是气息决定音高。小号指法简单主要是气息与唇力控制,演奏低音时候,嘴唇要松弛,高音嘴唇不要太紧,太紧影响嘴唇振动而不能更好发音。
小号的发声原理:
把嘴唇贴近号嘴,震动嘴唇并带动管身内之空气震动而发声。小号的发音由气流、发音体、共鸣体三个部分构成。气流是小号发音的动力。
从人体呼吸器官呼出来的气流,有大小不同的流量和快慢不同的流速。流量和流速对于小号的发音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奏强音时流量大, 流速快,奏弱音时流量小,流速慢。
奏高音时,流量小,流速快,而奏低音时则相反。奏强高音时流量大,流速也快,奏弱高音时流量小而流速快;奏强低音时流量特大,流速也快。
奏弱低音时流量小,流速慢。熟悉在吹奏高低强弱不同的音时所需气流的流量与流速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小号演奏方法
演奏方法:演奏者可以通过控制嘴唇间的空隙、呼气量及震动的力度来改变音调、音量及音饰。小号上有三个活塞,每按下一个活塞,都会增加空气通过之管道总长,从而使发出之音调变低。
第一号活塞使音调降低一个全音(两个半音),第二号活塞使音调降低一个半音,第三号活塞约为第一、二号之总和(三个半音,即小三度)。各种不同的组合使小号演奏者能吹出完整的半音阶。
在所有的铜管乐器里,小号的发音及声音是最高的。小号使用五线谱的高音谱表记谱。用固定唱名法,即固定高音概念进行演奏。当今世界上有降B,D,降E,E、F,G,A,高音(高八度)降B等多种调的小号,这些调是根据演奏第一泛音列的高音来确定的。我们通常使用的小号是降B调的。如果小号同钢琴,电子琴等这些C调乐器在一起演奏同一旋律时,小号必须提高大二度,也就是C调乐器演奏。
扩展资料
小号的历史:
小号最初的形状是一根管子,一端是吹口,另一端是喇叭口,其长可达数公尺。这是一种装有杯形吹嘴的高音铜管乐器,它在同类乐器之中 占据着领导地位。小号的音色慷慨嘹亮,作曲家经常用它来描写战争。圣经上说:“杰里科城墙之坚,不足以抵挡其音”,小号声音铿锵之程度,由此可见。然而小号加上弱音器时,又会发生一种近似诙谐的意味。
小号的起源无从考究,在数百年前出土的古埃及法老墓里就出土过小号。现代的小号则起源于十八世纪的德国,德国作曲家海顿1796年就写了一首至今仍广泛流传的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并在他的“军队进行曲”中充分发挥了小号的性能。
十五世纪起,小号就有了S型的卷曲形状,到了十六世纪后才改成与现代小号形状相近的椭圆型卷曲形状。在大约1770年曾出现了伸缩小号,后来又试制成带键的小号。1780年由德国乐器制造师约翰.安德丽亚.斯坦图和约盖利造出插管小号。1790年左右发明了一个活塞能够变成两个调的小号,1862,英格兰人安迪尔(Andir)在活塞和按键上进行改革,才逐步形成现在这种带有三个活塞,能演奏半音阶的小号和短号,至此小号已经基本定型完善。
小号是种古老的乐器,它的首次记载是在公元前15世纪的古埃及人和日尔曼部落的图画中被提及。这把史前的小号号长56厘米,它的一端有个圆锥形的管子,直径长约10厘米,将其扩展开有26厘米。这把小号设计简单,其造型长久不变,直到18世纪中期,键阀被作为附件加入其中。在小号的历史上,它通常被军事部门或宗教所使用。
古人曾用恐怖,可怕,沙哑和粗暴来描述古罗马军用小号的声音。当时只有罗马人,西藏人和尤太人的宗教牧师才允许吹奏小号。圣经的译本中曾提到过这种乐器,将它与天使的声音联系到一起。中世纪时期出现了大量新的形式的小号。撒拉逊人的西班牙入侵带来了许多这样的乐器,象基督教使用的乐器,专门用来使敌人受到惊恐的乐器。文艺复兴带来了小号的进步,如提高了它们在皇家宫廷的地位,这种乐器更多的被用来作为“音乐的”演奏,而不再是单纯的用来发信号了。
小号的普及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时期,除了18世纪初的衰落。18世纪中叶活塞和按键的增加给小号带来了新的生命,使其在管弦乐作品中被频繁使用。1827年德国出现了活塞式小号,直到1862,英格兰人安迪尔(Andir)在活塞和按键上进行改革,才逐步形成现在这种带有三个活塞,能演奏半音阶的小号和短号。它们的发展和改革是在欧洲完成的,小号主要是在德国,而短号是法国的一种名为邮号(cornet de poste)发展而来的。
传统的小号音乐传达的是节庆或战争的情感,诸如在巴赫和亨德尔这样的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中也被大量采用。古典作曲家海顿的的作品中也特别用到了小号,他的降E调小号协奏曲一直是器乐曲中的经典。总而言之,在过去的岁月中小号经历了众多的变革,显然已是所有时期最重要的乐器。它已成为少数经过时代检验的乐器之一,并正随着新的音乐形式和使用的需要而不断变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号
小号在吹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习小号吹奏有哪些技巧?
答:学习小号吹奏技巧
1、在吹小号的时候,姿势也是比较重要的,一般就是坐着以及站着这两种姿势,两种姿势都要保证身正,并且小号朝正前方。
2、在吹小号的时候,角度要通过头部的俯仰动作来进行调整,尽量都要保证在一个直角的状态。
3、在吹小号的时候,要注意保证让气流流畅,这样才能够出声,所以底气要饱满,嘴唇的正中间要对准小号嘴。
4、在吹小号的时候,要注意高中低音的吹奏方法,高音嘴角向后拉,中低音要收回嘴角放松下巴。
初学小号该怎样吹响?
1、号身和人体尽可能成为直角,号口朝向正前方。练习时,可以利用头部的俯仰来调整,使之能够保持直角状态。整个右手手型要自然、放松,动作才能灵活。要用指头触觉最好的部位去接触键子,按键的三个手指力求自然弯曲。
2、在按键时必须注意到:使用多大的力度方能将键子按下,就应当掌握好并使用这个适当的力度。应避免使用过分的力量。因为按键的轻重并不影响音量的大小,所以我们对于按键的要求是宁轻勿重,宁快勿慢。
按键的指头要始终保持和键子相接触,不要翘起来离开键子,指头以能感觉到键子的动作而随键上下为最理想。这种正确的按键方法,能够给以后吹奏技巧的提高带来极大的好处,尤其是对于连续换键、快速连音等技巧,都能使之产生清晰、均匀、干净、奇妙的音响效果。
扩展资料:
小号演奏时注意的技巧
1、在吹之前必须放松嘴唇,这样才能准确的吹出音阶出来,从而才能把握住吹奏小号的节奏,这非常关键,一定要放松我们的嘴唇。
2、小号演奏的时候,还需要确保嘴巴、面颊、下巴等肌肉相互配合,这样演奏出来的效果才会显得更加的动听,有节奏感。
3、演奏小号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这样才能将真实感情给表达出来,从而演奏出该有那份效果,这个技巧需要临场发挥的能力,也需要多加练习。
4、如果是大团体的演奏的话,小号演奏者就需要及时配合其他乐器的演奏,千万不能打乱了节奏
5、小号演奏的时候还需要根据我们的乐谱多进行心中演练,这样才可以在实际演奏的时候更加有自信。
吹小号怎么才能很容易的上高音???
首先,请您先将乐谱移低八度吹一遍,吹的时候请注意您的身体和嘴型的感觉。然后用同样的感觉去吹原来高八度的乐谱,您可以不用把每个音都吹出来,但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跟之前吹低八度乐谱时一样的感觉。
之所以建议这样练的原因是:高音吹不上去的原因通常是身体太用力、嘴唇太紧,其实真正在吹高音时,用低八度的吹法就可以胜任了。
所以,以放松的身体和嘴型,才能吹出放松的高音,相对的也才能吹出更高的音。若您有兴趣的话,试试看我的建议,不过有一点是您必须要知道的,就是练高音要天天练,因为就算您知道练低音可以用来帮助吹出高音,但还是需要多加练习才能真正抓到诀窍,不是光吹一吹低音,然后高音就可以吹得好的。
扩展资料:
吹小号的技巧方法:
1、小号的演奏姿势
小号演奏分为站立与坐式两种,右手按键,小拇指勾住小勾指环,左手放在按键管处,小指勾住调音指环,身体自然放松,挺胸抬头,双臂自然分开,将号嘴放在唇部,演奏中切勿身体拘谨,发力地点为腹部发力支撑气流,保持身体自然放松状态。
2、嘴唇振动运用
吹小号的嘴型保持微笑状态,嘴唇肌肉向两侧紧绷,口腔保持含水状态,演奏时关键发音原理是靠气息吹动嘴唇的振动产生声音,小号才可以发声。小号演奏时,切记嘴唇紧贴号嘴,用力过量影响高音演奏。
3、口风与气息运用
小号的口风大小与运气多少决定小号的音的高低、强弱与长短,小号运气多为腹式呼吸法,以腹部丹田位置作为气息力量支持点,在演奏中只有腹部是用力部分,其余身体各部分要保持松弛状态。
4、小号指法
小号只有三个按键,重要的是气息决定音高。小号指法简单主要是气息与唇力控制,演奏低音时候,嘴唇要松弛,高音嘴唇不要太紧,太紧影响嘴唇振动而不能更好发音。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4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34359685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小号演奏(小号演奏的经典曲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小号演奏(小号演奏的经典曲子).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