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吃什么食物?
斑鸠吃什么?
野生斑鸠喜爱的食物如下:
斑鸠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
习性:巢筑在树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树枝搭成,结构简单北部越冬。雌雄羽色相似。主要在林缘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斑鸠结群栖息。飞行似鸽,常滑翔。 虹膜为橘黄;嘴为暗黑褐色;脚为紫红色。 叫声:轻柔悦耳的“咕-咕咕-咕咕” 反复重复,最后一音为加重。
生活习性
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迁至平原,常与珠颈斑鸠结群栖息。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单调低沉,警惕性甚高。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
斑鸠吃什么?
斑鸠吃植物种子。
斑鸠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特别是农作物种子,如稻谷、玉米、小麦、碗豆、黄豆、菜豆、油菜、芝麻、高梁、绿豆等。有时也吃蝇蛆、蜗牛、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天亮后离开栖息树到地上觅食。离开栖息地前常鸣叫一阵。觅食活动多以早晨7-9时和下午3-5时较为活跃。
习性
常见留鸟。喜在村落及农田附近活动。5-7月繁殖。用小树枝在树杈上搭建极为简单的平台巢。每窝产卵2-3枚。幼鸟孵出后,亲鸟嗉囊能将食物消化成食糜并分泌一些特殊成分形成“鸽乳”,用于喂养幼鸟。珠颈斑鸠有多种叫声,常为反复的“咕咕-、咕咕-”,连续而低沉。在久雨初晴时和久晴欲雨时鸣叫特别频繁。
喜欢生活在开阔地及稀疏的树林中,房前屋后有它们较多的踪影,常飞到地上、旱田或小溪边觅食,生性胆小,人若靠近,则常转身以背相向。除晨昏觅食外,平时都栖息在跨空电线、树林中。晚上一般成对或单只栖息在桂花树、樟树等常绿或有较多横向干枝的树枝上。繁殖、饲养管理与其它鸠鸽科鸟类相同。
珠颈斑鸠与同属其它斑鸠一样,一般不会群居,而是单独或成对出现。它们是温驯的鸟类,但是突然的噪声会使它们惊起。它们的飞行姿势与凤头鸠类似,着陆时尾巴会上倾。
斑鸠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特别是农作物种子,如稻谷、玉米、小麦、碗豆、黄豆、菜豆、油菜、芝麻、高梁、绿豆等。有时也吃蝇蛆、蜗牛、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天亮后离开栖息树到地上觅食。离开栖息地前常鸣叫一阵。觅食活动多以早晨7-9时和下午3-5时较为活跃。
斑鸠吃什么东西呢?
斑鸠吃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
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迁至平原,常与珠颈斑鸠结群栖息。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单调低沉,警惕性甚高。
巢筑在树上,一般距地面高3~7m,用树枝搭成,结构简单。巢形为平盘状,外径约30×40cm,内径约8.0×8.5cm。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卵径33×24mm。孵化期约18天,雏期约18天。
火斑鸠
1、分布范围
中文名火斑鸠,别名红鸠、红迦追,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中国至东南亚及菲律宾。在中国为华南、华东等开阔林地和较平坦的沿海林地与次生植被条件下的留鸟,足迹遍至青藏高原南部及东部到华北、华东及汉南的大多数地区。
2、主要特征
火斑鸠在地面急切地边走边寻找食物,体长约30cm,叫声深沉并连续重复数次,重音在第一音节。体小,头颈灰褐,染以葡萄酒色,颈部黑色半领圈,前端白色。
斑鸠吃什么?
主要吃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草子、嫩叶、幼芽,也吃农作物,如稻谷、玉米、高粱、小米、黄豆、绿豆、油菜子、幼小螺蛳等,有时也吃鳞翅目幼虫、甲虫等昆虫。觅食多在林下地上、林缘和农田耕地。冬天,乌鸫吃食樟树籽后吐出的樟树籽硬核成为山斑鸠的重要食物来源。
斑鸠为鸠鸽科斑鸠属的欧洲和北非鸟类,别称斑鸡、鸪锥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但由于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内少有斑鸠的出,多出现在低海拔的非城市地区,常见的品种有火斑鸠、珠颈斑鸠、山斑鸠和人工培育的白斑鸠等。
扩展资料
斑鸠的繁殖方式
繁殖时间在4-7月。一般年产2窝,通常在迁来时多已成对。营巢于森林中树上,也在宅旁竹林、孤树或灌木丛中营巢。通常置巢于靠主干的枝桠上,距地高多在1.5-8m。巢甚简陋,主要由枯的细树枝交错堆集而成,呈盘状,结构甚为松散,从下面可看到巢中的卵或雏鸟。
巢的大小为外径14-18cm×16-20cm,内径8-10cm×8-11cm,高4-8cm,深3-5cm。巢内无内垫,或仅垫有少许树叶、苔藓和羽毛。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椭圆形,光滑无斑,大小为28-37mm×21-27mm,重7-12g。
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卵期间甚为恋巢,有时人在巢下走动或停留亦不离巢飞走,孵卵期18-19天。雏鸟晚成性,刚出壳时雏鸟裸露无羽,身上仅有稀疏几根黄色毛状绒羽。由雌雄亲鸟共同抚育,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口中取食亲鸟从嗦囊中吐出的半消化乳状食物‘鸽乳’。经过18-20天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飞翔。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珠颈斑鸠
斑鸠吃什么?
觅食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
栖息在山地、山麓或平原的林区,主要在林缘、耕地及其附近集数只小群活动。秋冬季节迁至平原,常与珠颈斑鸠结群栖息。飞行似鸽,常滑翔。鸣声单调低沉,警惕性甚高。
巢筑在树上,一般距地面高3~7m,用树枝搭成,结构简单。巢形为平盘状,外径约30×40cm,内径约8.0×8.5cm。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卵径33×24mm。孵化期约18天,雏期约18天。
扩展资料
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栖息于多树或多岩石的山区和农村。在岩缝、峭壁或树木枝条上营巢。食物多是杂草种子、农作物种子和各类植物果实。广布于除两极外的世界各地。有42属305种,我国有8属31种。
鸠鸽科的主要成员为热带森林中羽色鲜艳食果鸟类,其它则为温热带地区的食种子鸟类。鸠鸽科鸟类为晚成性,亲鸟会分泌鸽乳哺育雏鸟,这在鸟类种也是独特的现象。鸠鸽科鸟类分布广泛,除两极外几乎都能见到,有些可生活于大洋中的荒岛上,比如分布东南亚一带岛屿上的尼科巴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斑鸠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4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34318708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斑鸠吃什么(斑鸠吃什么饲料最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斑鸠吃什么(斑鸠吃什么饲料最好).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