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是啥意思?
忽悠的意思如下:
1、在东北方言中指“能言善谈”
2、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或心态。
3、北方一带的俗语。忽悠的本字是“胡诱”,胡乱诱导的意思。就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勾。叫人上当,使希望落空。
4、忽悠有“胡说”“谣传”“设圈套”“欺骗”的意思。
5、后“忽悠”一词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有“吹牛、煽动、鼓动”的意思。
6、忽悠,是指通过种种方法让别人相信乃至盲从。
扩展资料:
一、我国古代关于忽悠的传说:
根据《庄子——应帝王第七》记载,“南海之帝为攸,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攸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攸与忽某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试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传说中,南海的帝王名叫攸,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的帝王名叫浑沌。忽和攸常常跑到浑沌的地方玩,浑沌对他们很好,所以“忽”“攸”二帝商量要报答浑沌,说,人人都有七窍,用来呼吸,看,吃喝,听,唯独浑沌没有,不如我们帮他凿开,以此作为报答。
于是忽和攸每天帮浑沌在身上开一个小孔,结果七天之后,浑沌就死了。忽和攸以自己的小聪明害死了混沌,违反了自然之道,反而弄巧成拙。虽然忽和攸在古时是取其敏捷有为之意,但却违反自然之道,最终忽悠因愧疚也不久后死去。
这便是忽悠的传说。
二、“忽悠”的反义词:诚实、坦诚
1、诚实
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这孩子很~,不会撒谎。
造句:
他的不诚实使他受到了全班同学的排斥。
2、坦诚
坦率诚恳:心地~。~相见。~的话语。
造句:
坦诚相见是消除误会的最好办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忽悠
忽悠是什么意思?
意思:晃动,旗杆叫风吹得直~。渔船上的灯火~~的。
拼音:[hūyou ]
出处:陶尔夫《伐木者的旅行》:“忽悠一下栽下去,只觉眼前一片乌黑。”
例句:老板是一种无利不起早的生物,如果对自己没好处,他们连半秒钟都不会耽搁在你身上,所以,只要老板准备对你开口说话,就要在心里做好准备,他们又要开始忽悠你,剥削你。
笔画
“忽悠”的近义词是
一、捉弄[zhuōnòng]
释义:戏弄,使人为难
例句:我最喜欢捉弄弟弟了,他总把我说的话信以为真。
二、欺骗[qīpiàn]
释义:用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使人上当
例句:这些老奸巨猾的商人,经常用偷斤减两的手法欺骗客人。
三、糊弄[hù nòng]
释义:应付、敷衍。
例句:李老三作色喝道:你们可不准糊弄我啊。
“忽悠”是什么意思?
方言。意思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勾。叫人上当,使希望落空。
1、胡说、谣传、设圈套、欺骗的意思。
例句:你别听他忽悠你了。
2、吹牛、煽动、鼓动的意思。如形容某人在公众面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而且有不真实的成分。
例句:那人说话忽忽悠悠,听着就没个边儿。
3、劝说、鼓动、怂恿,如要做某件事情,考虑到很多人有顾虑可能不愿意做。
例句:我们去忽悠忽悠他。
4、戏虐、耍戏、戏弄某人。
例句:咱们忽悠忽悠他。
近义词:
1、欺骗[ qī piàn ] 以虚假的言行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
引证:曹禺《雷雨》第一幕:“他不愿意再想他欺骗过他的父亲。”
2、扇动[ shān dòng ] 煽动;鼓动。
引证:沙汀《磁力》:“他无意间听见小数点正在扇动他的同事,说是薪水既然菲薄,物价又高,挖金子的确非常必要。”
3、怂恿[ sǒng yǒng ] 鼓动、撺掇别人去做某事。
引证:郑振铎《猫》:三妹便怂恿着她去要一只来。
忽悠的意思怎么解释?
忽悠是什么意思?
“忽悠”在东北方言中指“能言善谈”,后经喜剧名家赵本山在《卖拐》、《卖车》等小品中推广,忽悠一词还指“欺骗、蒙骗”,已成为网络流行词语。
2002年春晚上,由演员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共同表演的小品《卖车》。其中范伟认为自己智商上线了,识破了赵本山和高秀敏两人是想骗自己的钱。于是骄傲且自信地告诉赵本山:忽悠,接着忽悠。意思是:我已经识破你的诡计了!
近义词
1、哄骗
读音:hǒng piàn。
释义:指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出处: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四回:“暗暗的派人去各处察访,哄骗出来,那时玉也可得,罪名也可定。”
2、怂恿
读音:sǒng yǒng。
释义: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多用于贬义。怂恿是我跟你说,你经过思考后就去做。有煽动性。
什么叫忽悠?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4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32855701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忽悠的意思(倏忽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忽悠的意思(倏忽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