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托的意思(烘托的意思在《春》)

更新时间:2023-03-01 08:43:46 阅读: 评论:0

"烘托"的意思

烘托(hōng tuō)的意思有以下3种:

1、指陪衬,使明显突出,中国画技法名,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2、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事物鲜明突出。

3、写作方法:烘托景等事物来突出某种事物。

引证:

1、邹韬奋 《萍踪寄语》九五:“在一个墙上镶着很大的玻璃框,里面陈列的是一幕用电灯烘托着的全景。”

2、秦牧 《艺海拾贝·变形》:“它们简直完全不合于实际人体的比例,但是它们的确把主要想表达的事物烘托出来了。

扩展资料:

烘托的近义词:渲染、陪衬、衬托。

1、渲染

拼音:xuàn rǎn

释义: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

2、陪衬

拼音:péi chèn

释义:指衬托,使之更加突出。

引证:艾芜 《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三)》:“必须以一个模范人物为主,去陪衬那些有缺点的工人,而且还要有压倒的趋势才行。”

3、衬托

拼音:chèn tuō

释义: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使事物的特色更突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烘托

百度百科—渲染

百度百科—陪衬(汉语词语)

百度百科—衬托


烘托的意思是什么?

烘托有三种意思,具体如下:

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

2.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3.陪衬,使明显突出。

古诗词手法

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泛指陪衬,使明显突出。


烘托什么意思

有以下俩个意思:

1、 中国画技法名。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运用此法。

2、通过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邹韬奋 《萍踪寄语》九五:“在一个墙上镶着很大的玻璃框,里面陈列的是一幕用电灯烘托着的全景。” 秦牧 《艺海拾贝·变形》:“它们简直完全不合于实际人体的比例,但是它们的确把主要想表达的事物烘托出来了。”

介绍: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一、以物烘托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未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二、 以人烘托人。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4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31426695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烘托的意思(烘托的意思在《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烘托的意思(烘托的意思在《春》).pdf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