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却嫌春色晚(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做什么)

更新时间:2023-03-01 08:39:44 阅读: 评论:0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是什么意思

意思: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拓展资料:
1、原文:
《春雪》
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释义: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3、赏析: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宜玩味,它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
诗句表达了这样一种感情: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三、四句表面是说有雪无花,实际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树飞花作春色。这实际是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幻化出的一片春色,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4、诗人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因其常据郡望自称昌黎韩愈,故后世称之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世称韩文公。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是什么意思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释义】:但是白雪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出处】: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一个“嫌”字和一个“穿”将白雪拟人化了,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什么意思?

【释义】:但是白雪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出处】: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一个“惊”字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

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白雪却嫌春色晚的下一句是什么?

白雪却嫌春色晚下一句是故穿庭树作飞花。原诗是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意思是到了新年都还看不到芬芳的花朵,二月初时才惊讶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白雪却嫌春色晚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独具风采。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

真正的春色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白雪却嫌春色晚后面一句是什么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写于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该诗描绘了姗姗来迟的白雪纷纷扬扬的画面。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广东阳山。后来第二次是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然而白雪却不肯就此离去,它还要穿庭落树地和春天逗个趣。诗人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拟雪为花,又进一步拟雪为人,说雪都嫌春天来得太迟了,因而要为人们装点出一些春花春意。
这年韩愈已经47岁了,考中进士也有23年了,大概有点希望再提拔提拔吧!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4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31184694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白雪却嫌春色晚(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做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白雪却嫌春色晚(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做什么).pdf

标签:春色   做什么   白雪   穿庭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