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翻译(穿井得一人翻译简短30字)

更新时间:2023-03-01 08:12:22 阅读: 评论:0

《穿井得一人》的翻译是什么?

翻译: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此文出自《吕氏春秋》。

创作背景:

《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

这篇文章已被收入2016年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寓言四则》里(2017年,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教材调整,《寓言四则》课数上调至22课)。


文言文《穿井得一人》全文翻译

翻译: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但是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是得到一个活人”,便到处传谣言。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吕不韦(?~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太子去世了。

到了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后改名子楚),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穿井得一人


穿井得一人的文言文翻译

穿井得一人出于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典故,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还可以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提水。下面我整理了关于穿井得一人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启示】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翻译】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注释】

1氏:姓。

2溉汲取水汲水浇田:溉音gai浇灌。汲音jí。从井里打水。

3及:等到。

4 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6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7使:使用使唤。指劳动力。于到向。

8穿挖井:解释为“打井”、“钻井”、“凿井”。

9闻之于宋君:指这件事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面。

10国人:指城都的人。

11对:回答。

12者:人。

13诸:情况。


穿井得一人一句一译是什么?

一句一译: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就外出打水浇田,经常一个人居住在外面。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翻译:等到他家挖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挖水井得到一个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翻译:有听闻了这件事的人就转述说:“丁氏挖井得到了一个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国都的人都传播这件事,使宋国国君知道了。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翻译:宋国国君命令人向丁氏问这件事。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丁氏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到。

故事启示: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

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翻译:

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经常派一人停留在外面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得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注释:

1、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2、而:于是,就。

3、溉汲:打水浇田。

4、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5、居:停留。

6、于: 被。

7、及:待,等到。

8、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9、道:讲述。

10、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11、对:应答,回答。

12、得一人之使:多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启示:

1、道听途说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不要轻信流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要有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文言文《穿井得一人》翻译是什么?

穿井得一人
出于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典故,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还可以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提水.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  
(1)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2)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ai,浇灌.汲:音jí,从井里打水.
(3)及:等到.
(4)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6)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7)使:使用,使唤,指劳动力.于:到,向.
(8)穿:挖井(解释为“打井”、“钻井”、“凿井”).
(9)闻之于宋君:指这件事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面.
(10)国人:指城都的人.
(11)对:回答.
(12)宋之丁氏家无井:“之”助词,的.
(13)有闻而传之者曰:“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4)国人道之:“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5)闻之于宋君:“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6)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17)得一人之使:“之”助词,的.
(18)求能之若此:“之”定语后置标志.
(19)闻之于宋君:“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君的耳朵里.宋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来得好啊.
【释词】
“氏”:姓.
“溉汲”:取水.
“穿”:挖井(解释为“打井”、“钻井”、“凿井”均可).
“使”:使用.
"者”:的人.
“对”:回答.
【释“之”】
宋之丁氏家无井: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闻之于宋君: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标志.
【被动句】
闻之于宋君.——“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启示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4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29542665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穿井得一人翻译(穿井得一人翻译简短30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穿井得一人翻译(穿井得一人翻译简短30字).pdf

标签:一人   简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