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公式(周长公式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3-03-01 07:53:07 阅读: 评论:0

周长公式是什么三年级?

三年级周长公式如下: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重点)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2×圆周率×半径

4、四边形:C=a+b+c+d(abcd为四边形的边长)

5、特别的长方形:C=2(a+b)(a为长,b为宽)

6、多边形:C=所有边长之和

面积公式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6、(重点)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2

7、(重点)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8、(重点)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


周长计算公式

周长的公式:

①圆:C=πd=2πr (d为直径,r为半径,π)

②三角形的周长C = a+b+c(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

③四边形:C=a+b+c+d(abcd为四边形的边长)  

④特别的:长方形:C=2(a+b) (a为长,b为宽)

⑤正方形:C=4a(a为正方形的边长)

⑥多边形:C=所有边长之和。

⑦扇形的周长:C = 2R+nπR÷180˚ (n=圆心角角度) = 2R+kR (k=弧度)

扩展资料

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也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多边形的周长的长度也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圆的周长=πd=2πr (d为直径,r为半径,π),扇形的周长 =2R+nπR÷180˚ (n=圆心角角度) = 2R+kR (k=弧度)。

周长只能用于二维图形(平面、曲面)上,三维图形(立体) 如柱体、锥体、球体等都不能以周界表示其边界大小,而是要用总表面面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长


周长公式

周长公式有以下几种:

圆形:C=πd=2πr(d为直径,r为半径);

三角形:C=a+b+c(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

四边形:C=a+b+c+d(abcd为四边形的边长);

长方形:C=2*(a+b)(a为长,b为宽);

正方形:C=4* a(a为正方形的边长);

多边形:C=所有边长之和;

扇形:C=2R+nπR÷180°(n为圆心角角度)=2R+kR(k为弧度)。

周长的含义: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作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周长的长度因此亦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

各类图形的定义:

圆形:

在一个平面内,围绕一个点并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作圆(Circle)。

三角形: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作三角形。

四边形: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叫四边形。

长方形:

长方形也叫矩形,是一种平面图形。长方形也定义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一。即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称为正方形,又称正四边形。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特性。

多边形:

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平面图形叫作多边形。

扇形:

一条圆弧和经过这条圆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半圆与直径的组合也是扇形)。是圆的一部分,由两个半径和和一段弧围成。

圆周率π简介:

圆周率用希腊字母 π(读作pài)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而用十位小数3.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数点后几百个位。

弧度k简介:

在数学和物理中,弧度是指平面角的一种量度单位,它是由国际单位制导出的单位,单位缩写是rad。弧长等于半径的弧,其所对的圆心角为1弧度(即两条射线从圆心向圆周射出,形成一个夹角和夹角正对的一段弧。当这段弧长正好等于圆的半径时,两条射线的夹角的弧度为1)。弧度大小等于角所对的弧长被半径除的商,1弧度等于180°/π=57.3°。


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口诀如下: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3.14×直径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 2×圆周率×半径  C= πd = 2πr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xa= a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周长之历史上最先算出地球的周长:

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早在2000多年前就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

埃拉托色尼发现,在距亚历山大港约800公里的塞恩市(今埃及阿斯旺附近),夏日正午的太阳能照到井底,所以地面上直立的物体都不会有影子。

但是在亚历山大的地面上有一个非常短的影子。他认为直立物体的阴影是由太阳和亚历山大直立物体之间的夹角造成的。从两个前提,地球是一个球体和阳光以直线传播,直接从虚构的两条直线地球中心的城市塞恩和亚历山大,和两条线之间的角度应该等于亚历山大的阳光之间的角度和支柱。

如果你知道两个地方的距离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你可以测量地球的周长。埃拉托色尼测量的角度是地球周长(360度)的50分之1的7度左右,并计算出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公里,与地球的实际周长(40万076公里)相差无几。


周长公式有哪些

周长的公式:

1、圆:C=πd=2πr (d为直径,r为半径,π)

2、三角形的周长C = a+b+c(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

3、四边形:C=a+b+c+d(abcd为四边形的边长)  

4、特别的:长方形:C=2(a+b) (a为长,b为宽)

5、正方形:C=4a(a为正方形的边长)

扩展资料:

三年级的面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周长公式是什么?

周长公式

圆:C=πd=2πr (d为直径,r为半径,π)

三角形的周长C = a+b+c(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

四边形:C=a+b+c+d(abcd为四边形的边长)

长方形:C=2(a+b) (a为长,b为宽)

正方形:C=4a(a为正方形的边长)

多边形:C=所有边长之和。

扇形的周长:C = 2R+nπR÷180˚ (n=圆心角角度) = 2R+kR (k=弧度)

扩展资料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1、长方形长的那条边叫长,短的那条边叫宽。




2、和水平面同方向的叫做长,反之就叫做宽。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对的,长的为长,短的为宽。




若S为正方形的面积,a为正方形的边长则:S=a²。




长方形的性质为:两条对角线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长方形对角线长的平方为两边长平方的和;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4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28387660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周长公式(周长公式三年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周长公式(周长公式三年级).pdf

标签:周长   公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