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小说的代表作是
茅盾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扩展资料
茅盾和夫人孔德沚自小定亲。1916年春节,茅盾从上海回到故乡与定下亲的孔德沚正式成婚。从此两人一直相伴,茅盾专心事业,而孔德沚照顾他的生活。直至1928年茅盾东渡日本,一个叫秦德君的女学生与之同行。
因为都是单独来到陌生地,两人关系密切并产生了感情,在这种情形下茅盾和秦德君同居了。消息传到上海,孔德沚起先不相信,后经证实,便大哭一场。婆婆劝她:“茅盾会回心转意的。”果然1930年,茅盾和秦德君一起回到上海,便分手了。
解放后,茅盾出任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孔德沚全力料理家务,而茅盾则全力投入于工作。“文革”开始之后,茅盾靠边还被抄了家。孔德沚在这场劫难中为之担心不已,这使得她的糖尿病复发。70多岁的茅盾伴其左右,无微不至的照顾她。
但是这仍于事无补,1970年1月29日凌晨,孔德沚因医治无效在医院逝世,自此两人结束了长达44年的婚姻生活,从此阴阳相隔一直到1981年茅盾逝世。
茅盾小说的代表作是什么 茅盾小说的代表作有哪些
茅盾的代表作是什么?
茅盾的代表作有《子夜》《春蚕》《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夜读偶记》等。
1、《子夜》
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30万字。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2、《春蚕》
《春蚕》是茅盾写于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的一篇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短篇小说,通过描写老通宝一家人的悲剧命运,来展现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冲突和矛盾。
3、《林家铺子》
茅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4、《霜叶红似二月花》
小说以“五四”前夕江南村镇为背景,描写新兴资本家和豪绅地主钩心斗角、相互倾轧以及他们与农民的尖锐矛盾,中间穿插着几对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5、《夜读偶记》
文艺论著。茅盾参加20世纪50年代有关文艺问题讨论所写。作者采取漫谈方式,着重论述了现实主义的特质、产生和发展,以及世界观对文艺创作的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茅盾小说的代表作是?
茅盾的代表作是什么?
茅盾的代表作是《子夜》。
《子夜》,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30万字。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
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发表过。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子夜》的情节结构:
《子夜》不仅顾及到社会空间上的全景展现,而且更注意社会结构的全景式表层模拟。他把每一个都作为他所属的阶级的“标本”来塑造。
写出他们所具有的社会角色特性,像吴荪甫、赵伯韬等不同类型的资本家,像吴老太爷、曾沧海、等不同特点的地主。像李玉亭、范博文等不同模式的知识分子,既是“单个人”,又都是带有特指意义的社会角色。他们个人的命运、事实上反映了某一社会群类的基本状况。
在进行大规模的全景式描写时,茅盾注意在具体的情节安排上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因为这样才能显示出作品的色彩与波澜,也才符合生活的实际。
茅盾的代表作品什么有哪些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4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28344682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茅盾小说的代表作是(茅盾小说的代表作是脑筋急转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茅盾小说的代表作是(茅盾小说的代表作是脑筋急转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