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
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其次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
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首先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
扩展资料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科学发展观
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
一、学习、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要求。大学生首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和要求,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
二、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离不开今天的青年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
所以,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多学知识,多增才干,多长见识,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既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也是提升他们改革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既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内化转化和体现外化以及外化推动内化和巩固内化的过程。
当代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除了在学校学好功课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四,科学发展观不仅是社会的科学发展,同样适于作为毕业生的我们。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面对机遇与挑战。唯有适者生存。
我们改变不了客观形势。但我们可以提升自我。珍惜时间,利用好学校资源,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既要学识渊博,又要学有专长。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合作学习,终身学习。
五、在校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社团、学工助理、勤工俭学等部门对我们今后就业的帮助是很大的。在劳动中磨炼意志,砥砺品格。了解社会,品味人生。走进社会,做兼职、做调查工作、志愿服务等工作,都是社会实践的有效形式。
把实习当作是在真实的工作,虚心向他人请教,丰富实践经验。学以致用,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技能是高技能。能够在社会中生存并发展的人才是优秀的人才。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基地,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肩负着重要职责。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定地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
一、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1、始终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2、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质量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要以改革促发展的理念深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与“学”的教科研活动,很抓教学“五认真”工作,校级领导和分管教学的行政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检查、指导课堂教学,及时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3、抓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深入开展科学教育特色、艺术教育特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完成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我们把学校的发展方向转移到学校内涵发展方面,通过国家级科学教育课题的引领,广泛开展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科技创新能力。
二、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1、实行民主化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2、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实现每位教师的人生价值;3、打造优秀教师群体,夯实校本研训,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质上也就是如何在新的世纪新的发展阶段落实好实现好八个统筹。 (一)统筹兼顾城乡发展 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扎实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城乡一盘棋观念,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突出地方特色优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讲,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统筹兼顾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统筹区域发展的最紧迫课题是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并最终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三)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力资源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当前是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中,社会因素已成为具历决定性的因素。因此,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从当前最为突出的主要矛盾入手。一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短腿”问题,二是发挥好“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两支手的作用,三是建立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的制度设置,四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四)统筹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根本转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然而近些年,由于我们不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肆意掠夺和破坏生态环境及大自然,人与自然间的不和谐可以说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当的快,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但同时,代价也让人触目惊心,每年我国因水质污染大气污染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亿元。 (五)统筹兼顾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国外贸易的依赖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对国际市场依存度很高。因此,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已是可持续发展的瓶径。一是利用好两个市场,以扩大国内外需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二是利用好两种资源,缓解国内短缺资源约束,三是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我国自身比较优势,四是以市场换技术,推动国内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五是在开放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利用好外部条件和自身优势,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六)统筹兼顾中央和地方关系 中外经验和事实证明,中央与地方权力的科学划分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直接关系到中央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中央调探地方政府行为,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性,是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要求。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就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权利与责任相一致,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一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自觉服从中央领导。地方政府要树立中央的权威意识,增加政治观念、大局观念,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精神,全国一盘棋,做到上通下达,步调一致。二要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实现责权一致。明确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坚持权利、责任对称统一,既不能使中央承担无限责任,而地方不负责任,也不能让中央享有无限权利而地方毫无权利。三要建立大部门体制,形成新的部门协作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按照这一要求,切实转变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加快建设服务政府、效率政府,在中央建立起大部门体制,形成新的协作机制。机构不一定上上下对设,应根据职能相近的原则实行归属管理,明确录属关系、主要职责,防止出现上下断层、工作脱节的现象。(七)统筹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苦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期”,也是利益格局加快调整、社会矛盾急剧增多的“矛盾凸显期”。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自身利益有了更进一步的追求;另一方面这也使得协调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增大。我们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各种社会力量良性互动。统筹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统筹协调当前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一是要把统筹兼顾作为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注意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充分考虑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要求,统筹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众的利益,切实找准大多数群众共同利益和不同方面群众具体利益的结合点,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最大限度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使发展所带来的利益增量为大多数群众所共享。二是要健全诉求表达机制。通过民意调查、信息公开等具体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积极发挥各类媒体作用,使群众表达利益诉求逐步走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三是要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健全利益调节机制,通过税收政策等调控措施,调整和缩小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感。健全利益补偿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工作中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通过利益引导机制来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的现象,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总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健全利益约束机制,通过法律和道德对人们获取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个人或群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四是要进一步完善矛盾调解处置机制。着力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和相互衔接,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自动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质,最大限度地缓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完善收分配制度、规范收分配秩序等政策措施,科学有效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缩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差距,减少由此产生的利益矛盾。五是要在权益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取得进展。制定更多有利于保障公民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八)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党中央树立和谐世界眼光,加强统筹战略思维,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了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这是我们党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及与世界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推进和谐世界的新的统筹理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适应我国同国际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以及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做到审时度势、内外兼顾、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首先要把握好发展方向。在当今世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有着十分特殊的国情,又是在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推进我们的事业。如果对国内形势认识不清,我们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脱离本国实际,我们制定的发展战略就会偏离世界潮流。要把握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吃透国情,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清醒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必须认清世界形势,了解掌握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的新情况,准确判断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总体走向。在此基础上,把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思考,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制定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方略,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我们国家在世界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要用好发展机遇。发展机遇总是在内部与外部各种条件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只有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有效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才能真正把握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前,我们必须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自己,把有利的国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内条件,充分利用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的环境加快国内发展,充分利用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推动民族振兴,沉着应对国际上出现一些不利因素和复杂情况,牢牢把握基本路线不动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把有利的国内条件转化为有利的国际条件,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发展,以中国的稳定促进世界的稳定,不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理想。再次要创造发展条件。“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每个国家在发展资源上都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如果不注意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仅仅依赖本国资源,就很难取得更大发展。我们必须始终立足国内,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国内各种资源要素,使我国的资源优势发挥最大效能,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内在基础;同时必须始终放眼海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通过互利互惠获得国际资源要素,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撑。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博大,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足,市场资源潜力巨大,但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战略资源比较缺乏,资本资源尚不充足,技术专利资源处于劣势,人力资源素质总体不高等,是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制约。我们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国内资源的优势,也需要充分借助国际资源的力量;不仅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国际国内资源的相互流动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创造和丰富国家发展的资源条件。 最后是要掌握好发展全局。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不断加深,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不断提升。要掌握我国发展的全局,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就必须综合考虑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之间的相互交强和相互影响。如果不能充分估量国际因素对国内发展的影响,就难以做到未雨绸缪、趋利避害,有效应对来自外部的风险和挑战,进而影响我国发展全局;如果不能充分估量国内因素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就以做到因势利导、释疑增信,主动消除来自外部的各种误解和阻力,从而同样影响我国发展全局。要注意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防止外部因素干扰和影响我国发展的大局,注意国内因素的国际影响,密切关注国际社会对我国国内政策和国内问题的反映,有效引导国际舆论,正确处置与各国间存在的问题,努力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使我国发展获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在深刻变动的国际格局中赢得主动。
如何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①.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②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③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坚定性和长期性
如果是为了政治考试答题,下面可不看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连载四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揭示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个方面的切入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要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努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认识,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联系、相协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
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与农村发展,东中西部发展,人与自然界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要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强调,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化解对我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推动我国发展进程,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提出,我们不但要建设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建设一个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提出我国工业布局的思想,后来又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在探索中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一系列新认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建设就缺乏物质条件。必须坚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其他建设就没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推进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要按照总体布局的要求,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作为统一的工作来部署,作为统一的目标来落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3.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要正确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发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基础环节。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活富裕也不可能实现。生活富裕,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使社会财富得到合理分配,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人类文明才能不断进步。生态良好,是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持久永续发展。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质量和富裕程度持续提高,享有的民主权利和法制保障更加充分,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更加丰富高尚,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和充满活力,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总体上资源紧缺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要充分认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破坏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做法,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水污染防治、城乡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生态修复。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