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此理为什么我不能用这张桌子(岂有此理为什么我不能用这张桌子哈利波特)

更新时间:2023-03-01 06:11:10 阅读: 评论:0

会开饭的桌子

  古时候有一个裁缝,他有三个儿子和仅有的一只山羊。因为山羊用奶养活全家,应该享受好饲料。所以每天被牵到牧场上去吃草。三个儿子轮流着放羊。有一次,大儿子把它牵到墓地上去,那里长着极茂盛的草,他让山羊在那里跳来跳去地吃个饱,晚上应该回家的时候,他问:“山羊,你吃饱了吗?”山羊回答说:

  “咩!咩!我吃得很饱,

  一片叶子也吃不下了。”

  “那末我们就回家去吧。”大儿子说,他拿着小绳子把它牵到栏里拴牢。老裁缝问:“山羊吃饱了吗?”大儿子说:“哦,它吃得很饱,连一片叶子也吃不下了。”但是父亲要亲自问一问,就到栏里,抚摸着那可爱的牲畜说:

  “山羊,你吃饱了吗?”山羊回答说:

  “咩!咩!我哪里吃饱?

  我只是跳小沟,

  一片叶子也没找着。”

  裁缝叫道:“岂有此理!”他跑出去向大儿子说:“唉,你这个撒谎的人,你说山羊饱了,原来是叫它饿着!”他很生气,从墙上拿下尺来,把他打跑了。

  第二天轮到二儿子放羊,他在花园篱笆旁边,找了一块长着许多青草的地方,山羊把草都吃光了。晚上二儿子要回家,他问:“山羊,你吃饱了吗?”

  山羊回答说:

  “咩!咩!我吃得很饱,

  一片叶子也吃不下了。”

  二儿子说:“那末我们就回家去吧。”他牵山羊回家,在栏里拴牢。老裁缝问:“山羊吃饱了吗?”二儿子回答说:“哦,它吃得非常饱,连一片叶子也吃不下了。”裁缝不相信,到栏里问:“山羊,你吃饱了吗?”山羊回答说:

  “咩!咩!我哪里吃饱?

  我只是跳小沟,

  一片叶子也没找着。”

  裁缝叫道:“无法无天的坏东西!让一个好牲畜挨饿!”他跑上去,拿尺打二儿子,把他赶到门外。

  现在轮到小儿子了。他要把他的事情做好,选了一棵叶子最茂盛的小树,让山羊吃。晚上回家的时候,他问:“山羊,你吃饱了吗?”山羊回答说:

  “咩!咩!我吃得很饱,

  一片叶子也吃不下了。”

  小儿子说:“那未我们就回家去吧。”他把它牵到栏里拴牢。老裁缝说:

  “山羊吃饱了吗?”小儿子回答说:“哦,它吃得非常饱,连一片叶子也吃不下了。”裁缝不相信,就去问:“山羊,你吃饱了吗?”那坏牲畜回答说:

  “咩!咩!我哪里吃饱?

  我只是跳小沟,

  一片叶子也没找着。”

  裁缝叫道:“哦,撒谎的东西!你同两个哥哥一样不尽职!你们总是把我当呆子!”他气得不得了,跳上去,拿尺打那可怜的孩子的背,打得非常厉害,小儿子逃出去了。

  [-(@_@)-]

  现在只有老裁缝和山羊了。第二天早晨,他到栏里,抚摸着山羊,说:

  “来,我的小牲畜,我要自己牵你到牧场上去。”他用绳子牵它到绿色篱笆旁边,到长着山羊爱吃的蓄草和其它东西的地方去。他对山羊说:“你可以称心如意地饱吃一顿了。”他把山羊一直放到晚上。他问:“山羊,你吃饱了吗?”它回答说:

  “咩!咩!我吃得很饱,

  一片叶子也吃不下了。”

  裁缝说:“那么我们就回家去吧。”他把它牵到栏里拴牢。临走又回转来说:“现在你吃饱了吧?”但是山羊对他也不见得好些,叫道:

  “咩!咩!我哪里吃饱?

  我只是跳小沟,

  一片叶子也没找着。”

  裁缝听到了这些话,大吃一惊,才晓得他赶走他的三个儿子是毫无道理的。他叫道:“等着吧,你这忘恩负义的东西,只是赶走你,那太便宜你了;我要给你做个记号,叫你不敢在正直的裁缝面前出现。”

  他急忙跑到屋里,拿来他的剃须刀,把羊的头涂上肥皂,剃得非常光滑,像他的手掌心一样。因为尺太贵重了,他去拿鞭子,把它重重地打了一顿,它狂跳着跑了。

  裁缝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家里,非常悲哀,虽然想再同三个儿子在一起,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大儿子到一个做家具的木匠那里当徒弟,他辛勤不倦地学习。期限满了以后,他要到各处去旅行,师傅送了他一张小桌子。表面看来,它并不特别好看,是平常的木头做的;但是它有一个好处,只要把它放下来,说:“小桌子开饭吧!”那好桌子马上就铺上一块干净的小台布,上面有盘子,有刀叉,摆满了一碗碗清炖和红烧的食物,还有一大杯红葡萄酒,闪闪发光,使人看了心里都笑。大儿子想:“我有了这张桌子,一辈子都够吃了。”他很高兴,就到处去旅行,旅馆好坏,里面是不是有东西吃,他都满不在乎。如果他高兴,他简直不用进旅馆,随便在田野里,森林中或者草地上,把小桌子从背上拿下来,放在面前,说:“开饭吧!”于是他心里想的一切东西都在那里了,他这样旅行了一些日子,最后觉得该回家去了,父亲大概已经不生气了,而且他有了这张会自己开饭的桌子,父亲也会很愿意接待他的。在回家的路上,一天晚上他走到一家旅馆,里面已经客满,但是客人们欢迎他,请他和他们坐在一起吃饭,不然他是很难得到食物的。但是小木匠回答说:“不必了,我不要吃你们的东西,我倒要请你们做我的客人。”他们大笑,以为他在开玩笑。他把他的小木头桌子放在房间当中说:“小桌子,开饭吧!”转眼之间,桌子上便摆满了非常好的、旅馆老板根本买不到的食物;香气扑到客人的鼻子里,很好闻。小木匠说:“亲爱的朋友们,请随便用吧!”客人们看到他是真心实意的,不等他请第二遍,就把椅子向桌子旁边靠拢,拿出刀叉,大吃特吃起来。最使他们奇怪的是一碗吃完了,马上又有一满碗出来。旅馆老板站在角落里,留心看着。他简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但是心里想:“像这样一个厨师,我旅馆里可是很用得着。”小木匠和他的客人一直闹到深夜,最后他们躺下睡觉了;小木匠上了床,把他的小宝桌放到墙边。旅馆老板不住地动脑筋;他忽然想到他储藏室里有一张旧桌子,样子和这张完全一样,就悄悄地拿来,把小宝桌换去了。第二天早晨,小木匠付了房钱,背起他的小桌子上路了,没有想到它是假的。中午的时候,他走到他父亲家里,父亲非常高兴地接待他。父亲问他说:“啊,我亲爱的儿子,你学会了什么?”“爸爸,我成了一个做家具的木匠。”老人说:“那是一项好手艺。你出去旅行,带了什么东西回来吗?”“爸爸,我带回来的最好的东西是这张小桌子。”裁缝把它翻来复去细看了一遍说:“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是一张又旧又破的小桌子罢了。”儿子回答说:“这是一张自己会开饭的桌子,如果我把它放着,叫开饭,它马上就会摆出最好的菜,还有一杯令人心爱的葡萄酒呢。你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请来,让他们快乐一回吧,因为这张小桌子能够叫他们都吃饱。”客人们都来了,他把小桌子放到房间当中,说:“小桌子,开饭吧!”但是小桌子不动,和别的桌子一样空空的,它不懂得那句话。可怜的小木匠这才知道他的小宝桌被人家换去了,站在那里很难为情,好像是个撒谎的人。亲戚们都嘲笑他;他们既没有喝,也没有吃,只得走回家去。父亲去拿他的布继续做衣服,儿子到另一个师傅那里去做工。

  二儿子在一个磨坊老板那里当徒弟,期限满了的时候,师傅说:“因为你的品行好,我送你一头特别的驴子,它不拖车,也不背袋子。”小伙子问:

  “那有什么用处呢?”磨房老板回答说:“它会吐金子,如果你叫它站在一块布上,说:‘卜利克勒卜利特’,这只好牲口前后都会落下金子来。”小伙子说:“那确是一件好东西。”他谢了师傅,到别处去了。他需要金子的时候,只要向驴子说一声“卜利克勒卜利特”,便有金子落下来,他只要费点气力,从地上拾起来就行了。他无论到哪里,都要最好的东西,越贵越好,因为他总有一满袋金子。他在世上旅行了一些时候之后,心想:我应该去看看我的父亲了,如果我带着这头会吐金子的驴子回去,他一定会忘记他的忿怒,好好接待我的。不料他也进了那个换他哥哥桌子的旅馆。他牵着他的驴子,旅馆老板要接过来栓上,但是小伙子说:“不必劳驾,我亲自牵我的驴子到栏里去,亲自把它拴上,因为我必须知道它在哪里。”旅馆老板觉得很奇怪,以为一个要自己照顾驴子的人,一定没有多少钱吃饭;但是客人伸手到口袋里,拿出两块金币,叫他只管去给他买最好的东西,他惊讶得睁大了眼睛,赶紧跑出去找他能够买得到的最好的东西。吃饭之后,客人问他应该付多少钱,老板心想可以多讨他几倍的价钱,就说他还应当添几个金币。小伙子伸手到口袋里,但是他的金子恰好用完了。他说:“老板,等一下,我去拿金子。”他带着桌布去了。老板不知道那是什么道理。他很好奇,悄悄地跟在他后面。因为客人把栏门关上了,他就从门缝里瞧。客人在驴子下面铺好了桌布,叫道:“卜利克勒卜利特!”转眼之间,那驴子开始从前后掉下金子来,整整齐齐地落到地上。老板说:“唉,了不得,马上就造了金币!这样一个钱袋子真不赖!”客人付了帐,躺下就睡了。夜里,老板悄悄到栏里,牵走了“造币局局长”,拴上另外一头驴子在那里。第二天大清早,小伙子带着他的驴子走了,以为还是他那头会吐金子的驴子。中午,他走到父亲那里,父亲见了他,很是高兴,愿意接待他。老人问:“我的儿子,你学会了什么呀?”他回答说:“亲爱的爸爸,我成了磨坊师傅。”“你在旅行的`时候,带了什么东西回来吗?”“只带了一头驴子。”父亲说:“这里有的是驴子,我宁愿有一只好山羊。”儿子回答说:“是的,但这不是平常的驴子,是一头会吐金子的驴子。如果我说‘卜利克勒卜利特’,这个好牲口就会给你吐出满满一块布的金子。你只管把所有的亲戚都请了来,我要把他们变成富裕的人。”裁缝说:“那我很高兴,以后我不必再用针做活,辛苦劳碌了。”他亲自跑去把亲戚都叫来。他们到齐了的时候,磨坊师傅叫他们坐下,铺了一块布,把驴子牵到房间里来。他说:“现在注意了。”他叫了一声“卜利克勒卜利特”,但是落下来的不是金币;显然,这畜牲不懂得那项魔法,因为那不是每头驴子都能办到的。可怜的小磨坊师傅,愁眉苦脸,他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请亲戚们原谅。老头子还得去拿针,二儿子就去帮一个磨坊老板做工。

  [-(@_@)-]

  小儿子到一个旋工师傅那里当徒弟。因为那是一项需要技巧的手工,所以他学习的时间最长,他哥哥们曾写信告诉他,说他们的遭遇是怎样不幸,旅馆老板怎样在他们旅行的最后一个晚上,把他们可爱的如意宝贝骗去了。旋工学徒期满要去旅行的时候,因为他的品行好,他师傅送他一只口袋说:“里面有一根棍子。”他说:“袋子我可以背着,它对我很有用处,但是要棍子做什么呢?棍子只能使袋子更重。”师傅回答说:“我告诉你,如果有人要害你,你只要说一声‘棍子从袋子里出来!’棍子便从你身边跳出来,到人们当中,在他们背上跳来跳去,叫他们八天不能动弹;直到你说‘棍子,进袋里面去!’它才停止。”小伙子谢了他,背着袋子走了。如果有人得罪他,要打他的时候,他就说:“棍子,从袋子里出来!”棍子马上就跳出来,不等那人脱下上衣或者贴身短袄,就在他背上乱打;它打得非常快,你没注意到,它已经抡到你身上了。旋工晚上走到他两个哥哥被骗过的旅馆里,把背包放到面前桌子上,开始讲他在别处看见的一切希奇事情。他说:“是的,人们很容易找到会开饭的小桌子,会吐金子的驴子和类似的东西:这些好东西,我都认为不错。可是这些好东西同我得到的、带在身边袋子里的宝贝一比,都不算什么了。”旅馆老板竖着耳朵听,心想:“那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袋子里大概尽是宝石吧;天公地道,它也应当归我所有,因为好事成三啊。”

  睡觉的时候,这客人躺在板凳上,拿袋子当枕头。老板以为客人早已睡熟了,走过来,非常谨慎地挪动袋子,看是不是可以拿走,另换一个在下面。旋工已经等了好久,老板正要大胆抽动,他叫道:“棍子,从袋子里出来!”小棍子马上跳出来打老板,打得非常厉害。老板号叫着,请求饶命,但是他喊得越响,棍子在他背上打得越是有力,越有节奏,直到最后他力竭声嘶,倒在地上。旋工说:“如果你不把会开饭的桌子和会吐金子的驴子拿出来,你又得重新跳舞。”旅馆老板低声叫道:“啊,再跳不动了,我愿意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只是叫你这可恶的魔棍爬到袋子里面去吧。”小伙子说:“我且饶你一次,但是你要当心我加倍惩罚你!”然后他叫道:“棍子,进袋子里面去!”棍子这才休息。

  第二天早晨,旋工带着开饭的桌子和吐金子的驴子回到父亲家里。裁缝看见他,非常欢喜,也问他在外面学了些什么。他回答说:“亲爱的爸爸,我成了一个旋工。”父亲说:“那是一项精巧的手艺,你在旅行的时候带了什么东西回来吗?”儿子回答说:“亲爱的爸爸,我带来一件贵重的东西;袋子里有一根棍子。”父亲叫道:“什么!一根棍子!真是难得的宝贝!你可以从任何一棵树上砍下来的。”“亲爱的爸爸,那不是普通的棍子;如果我说一声‘棍子,从袋子里出来!’棍子就跳出来,向对我不怀好意的人乱打,直到他躺在地上,讨饶为止。你看,我用这根棍子,把我两个哥哥被那偷东西的旅馆老板夺去的开饭的桌子和吐金子的驴子又弄回来了。现在你把他们两人喊来,并且请所有的亲戚都来,我要请他们吃饭、喝酒,把他们的口袋都装满金子。”老裁缝不敢相信,但还是把亲戚都叫来。旋工在房间里铺了一块布,把吐金子的驴子牵进来,向他二哥说:“唔,亲爱的二哥,你向它说吧。”磨坊师傅说:“卜利克勒卜利特!”眨眼之间就有金子落到布上,好像来了一阵大雨,而且很久不肯停止,直到大家都拿不动为止。(读者,我看你也愿意在那里的。)以后旋工又拿出小桌子来说:“唔,亲爱的大哥,你同它说吧。”做家具的木匠刚说了“小桌子,开饭吧!”桌子上就铺好台布,摆上了丰盛的、极好的食品。于是在这好裁缝家里举行了一次从来没有过的宴会。所有的亲戚都一直玩到深夜,个个高兴快乐。裁缝把针、线、尺和熨斗锁到一个橱里,同他三个儿子愉快地生活。

  至于害得裁缝赶走他三个儿子的那只山羊到哪里去了呢?我告诉你吧。它秃着头,很难为情,跑到一个狐狸洞里躲着。狐狸回来的时候,山羊那双火红的大眼睛从黑暗中照着它,狐狸吓了一跳,又跑出去了。一只熊遇见它,看到它非常惊惶,就说:“狐狸兄弟,你怎么啦,脸色为什么这样难看啊?”狐狸说:“啊,一只恶兽坐在我的洞里,睁着火红的眼睛看我。”熊说:“我们马上把它赶出去吧。”它就同狐狸一起到洞旁边,朝里面张望;但是看到火红的眼睛,熊也害怕,不愿意和那恶兽打交道,也逃走了。蜜蜂遇到熊,发现它样子不舒服,说:“熊,你显得非常烦恼,你的高兴到哪里去了?”

  熊回答:“你说得倒容易,一双火红眼的恶兽坐在狐狸洞里,我们不能赶它出去。”蜜蜂说:熊,我同情你,不过我是个可怜的弱者,你们平常看都不看我一眼,但是我相信我能够帮助你。”于是蜜蜂飞到狐狸洞里,落到山羊的光头上,狠狠地刺它一下;山羊跳起来,咩咩直叫,像疯了一样跑到别处去了。山羊究竟跑到哪里去了,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求:郭德纲—谢学士赶考 全部歌词

在网上没找到老郭的版本,只找到了刘宝瑞先生的版本.
这是在明朝时候发生的事。
在南京水西门大街,有一座豆腐坊。掌柜的姓解,叫沛然,山东人,五十多岁。只有一个老伴儿,没儿没女。

有一天,这老两口子全病了。也没人推磨了,也不能做买卖了。老解就跟老婆说:

“你看看,有个闺女就有半子之劳,我都五十多了,还没儿没女,以后可怎么办呢?你不会赌气养一个吗!”

这事儿哪有赌气的。

赶到老解五十五岁,竟然得了个又白又胖的儿子。老两口子这份儿高兴就不用说了。对这孩子爱如掌上明珠。时间过得快,一晃儿就到了六岁。孩子倒是透着机灵,看见人家念书他就看,看见人家写信他也瞧。可有一桩,这孩子不会说话。老解可烦了,心想:命中没儿别强求,有了儿子是哑巴。

这天,老解请人帮着算豆腐帐,这孩子照例过来看个没完,老解急了,给这孩子一个嘴巴,啪!

“瞧什么呀?”

孩子一着急,张了嘴了:

“我瞧人家写字儿。”

老解一听;怪哉,怪哉,孩子说话了。

“嗯,好!你喜欢念书,我给你买书,送你上学去!”

一高兴,帐也不算了,挑起两个豆腐桶就走。怎么?送这孩子上学带卖豆腐。路上买了三本书,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直奔书房去了。书房的老师姓罗。到罗老师的门口,老解就叫门,可又怕耽误做买卖,他一边吆喝,一边叫门:

“豆腐老师,豆腐老师……”

老师一听:怎么,我成了豆腐老师了。开开门一看,是老解。

“老解,我短你的豆腐钱哪?”

“不短,我送孩子上学来了。”

老师一看这小孩五官清秀,看样子还挺聪明,就很爱惜。

“好吧,进来吧!”

老解把豆腐桶挑到院里头放下,跟着也进了书房。老师说:

“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叫哑巴。”

“人有叫哑巴的?”

“他不会说话可不就叫哑巴。”

“这不是起哄吗!哑巴能念书吗?你快领走。”本来嘛,那时候又没有聋哑学校。

“他现在会说话了。”“好!我问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爸爸没念过书,没给起名字。”

老师一听,这孩子不但不哑,说话还挺合情合理,就高兴了:“我给你起个名字,叫解缙,大号叫鸿魁。”

老解在旁边急了:“先生,别让这孩子泄了劲哪!”

“什么呀,你走你的吧!到月头儿,你给送两吊束修钱来。”“先生,咱是个穷人,交不起那么多的学钱。”“那么,我就白教吧。”老师还是真喜欢这孩子,愿意白教。“那也不能叫您白教,这孩子在您这儿念一天书,我给您送两块豆腐来。”

老师一听,我这教学都换豆腐吃了:“你呀,别在这儿捣乱了,我什么也不要,三节两寿,你来看看我,就全有了。”老解高高兴兴地走了。

老师叫小孩:“解缙,你过来,我给你上书。”

头一本念《百家姓》。老师说;“上三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魏,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念去吧!”

解缙说:“您给上三趟,我不念。”“那上两趟吧!”“两趟我也不念。”“上一趟啊?!””“一趟我也不念。”“那你甭上学了,回家去吧!”“老师,让我在您这儿上学,为什么又让我走哇?”“是呀!一趟才八个字,你都不肯学,难道说你还上半趟?”“不!老师,您给上得太少了,多了我才念呢。”

老师一听;我教了这些年的书,还没遇到这样儿一开头就嫌少的呢。“少,好办。我给你上四趟。”“四趟我也不念。”“那就上半篇,八趟了!”“半篇我也不念。”“依你呢?”老师有点纳闷儿。“您给我上一本,我才念。”“一本儿?回头你还得背哪?” 那时候念书就是念,背,打,念完了背,也不讲,背不上来就打。

老师怕小孩儿不知道,还直给提醒。小孩儿说:“背不上来,老师打我,我不埋怨。”“好,给你上一本儿!过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司徒司空,百家姓终。念去吧。”

那位说,怎么这么快呀?不快、我在这背一本儿《百家姓》,大家全睡着了。

这孩子拿着书本儿,回到自己书桌那儿,把书本儿往桌上一放,他不念——那时候小孩念书,上身得晃,这叫“忙其身,忘其累”。怎么呢?那时候念书不知道怎么讲,一个劲死背。念的时候。上身儿要不动,俩眼睛死盯着书,念着念着就听不见了。怎么?睡着了。——这孩子,拿个手指头,蘸点水在桌子上写。先写赵、后写钱,就这么一个字一个字往下写。

旁边的小学生一看,嗯?这家伙怎么不念呢?就偷偷叫他:“解缙,快念,背不下来,一会儿老师可打你。”

解缙也不理他。这个小学生就叫那个小学生,“哎!师哥,你瞧,他也不念。”“哎!师弟,你瞧,他不念。”

这个叫那个瞧,那个叫这个看。不一会儿,书房里六十多学生,全不念了,都瞧他一个人儿了。老师正在那儿看《诗经》,看着看着,一听书房里鸦雀无声,抬头一看:怎么?全不念了!好,不管你们念不念,到时候背书,背不下来,就打。过了一会儿,小学生们还在瞧解缙,老师把戒尺往桌上一拍:“背书!”

小孩儿吓了一跳,背什么,一句还没念会哪。老师不管,这儿叫:“王文元,过来背书。”

这孩子已经念《三字经》了。就上了三行。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他呀,净顾了看解缙了,就记住头两句,往下全忘了。他想了个主意:书不合上,就放在老师面前,露着他念的那个地方,背不下来,好偷着回头看。哪知道,他一转身,老师就把书给合上了。他还不知道哪,就背:“人之初,性本善,翻过去,看不见。”“往下背。”“翻过去,看不见,不能背,没有念。”

他这儿找辙来了。

老师这个气呀:“去!跪那儿念去!”“苟不教,性乃迁……”早干吗来着?

简断捷说,六十来个小孩子,全都没背下来。老师想:今天解缙一来,大伙儿都没背下书来,他要再背不下来,罪魁祸首,我就重重打他:“解缙,快来背书!”

小孩拿着书本,冲圣人牌儿作了个揖,冲老师一作揖,把书本往桌上一放,转过身去:“赵钱孙李……百家姓终。”他背下来了。

老师说:“你这孩子要是不说实话,我打你,你在别处念过书吧?”“老师,我刚会说话,实在没念过。”

天下爹娘爱好的,老师一看这孩子那么聪明,特别高兴:“你们大伙儿净看他了,全没背下来,他可背下来了。都回家吃饭去吧,下午好好念,背不上来,我可要挨个儿打。”

到下午上学以后,解缙把《千字文》拿过来了,到老师跟前:“老师,您给我上这本地。”“啊,一天念两本呀!我没法教,念得多忘得快,贪多嚼不烂。你还背你上午学的吧。”

打这儿起,老师教这孩子念书,总比别的孩子细致,上的书比别人多。这孩子不知道怎么讲就来问。念到一年,这孩子就念《诗经》了。到第二年,这孩子就开笔做文章,能做诗,对对子了。

他这做诗净惹祸。有一天下雨,他下学回家,正走到曹丞相的府门口,他想上门洞去避避雨,一上台阶,滑了个大跟头。府门洞里两边懒凳上坐着曹丞相府的家丁、用人,一看,大伙儿全笑了。小孩儿一想:我摔倒了,你们怎么还笑?上台阶冲大伙儿一作揖:“众位叔叔大爷,你们都在这儿凉快哪。”“可不是嘛。”“那你们笑什么呢?”

大伙儿一听,这话没法儿回答,怎么说呢?你摔倒了,我们笑了,不像话。就说:“你摔倒了,没哭,我们笑了。”其实这也不像话。“各位叔叔大爷,你们闷得慌吗?”“闷得慌怎么样呢?”“我给你们做一首诗,好不好?”“这么大孩子能做诗,好,你说说!”

小孩儿张嘴就来:

“春雨贵如油,

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

笑煞一群牛。”

“这孩子骂咱们大伙儿哪!”“这是谁家的孩子?”“咱们后花园对过豆腐坊老解家的。”“走,找他们家大人去!”

揪着这孩子到了豆腐坊。“老解,你们这孩子骂人。”

老解出来一瞧,丞相府的,不敢惹——宰相门前七品官。就问这孩子:“你为什么骂人呢?”

“爹,我没骂。”“你没骂?把你刚才做的那首诗,念出来让你爸爸听听!”

“刚才我做的是:

春雨贵如油,

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

笑坏众朋友。”

“嘿!你这孩子,真能编瞎话,你不是说笑煞一群牛吗?”“爹,我说‘笑坏众朋友’,我是拿他们当朋友。他们自己愿意当牛,咱们管不着。”“我们怎么那么倒霉呀!老解,这孩子你要是不管,明儿可要惹大祸。’”

又有一天,老解卖完豆腐回家,半道上正碰见解缙,爷俩一块儿走。走过一家粮食店门口的时候,看见有两个和尚,都被枷带锁,有俩公差押着,找粮食店买茶喝。解结一瞧:这俩和尚怎么会犯罪的呢?出家人应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啊!嗯,不是好人!小孩儿一生气就过来了,向和尚一抱拳:“二位大师父,你们脖子上带的这个叫什么呀?”

和尚说:“不知道。”“我知道,这叫你。”“知道你还问!”“我给你们做首诗好吗?”“这么点小孩儿会做诗,好,你说吧。”

小孩用手一指,说:

“出家又带枷,

落发还犯法,

两块无情木,

夹着大西瓜。”

“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这么讨厌!”

老解赶紧过来:“大师父别生气,这孩子不会说话,脑袋怎么会像西瓜呢。西瓜什么颜色,脑袋又是什么颜色?”

俩公差怕他们吵:“行了,行了,你也走吧。”

老解到家,就说这孩子:“我再听你做诗,我可打你呀。”

可是这孩子习惯了,张嘴就来。老解让这孩子扫地:“你把这地扫扫。”小孩说:“慢扫庭前地。”“你把鸡罩上,鸡都跑了。”小孩说:“轻罩笼内鸡。”“怎么回事,你又来劲儿,又做上了!”“分明是说话,又道我吟诗。”好!一句诗也没少说呀。

这孩子念书念到了九岁,到了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老师说:“放学了,明年初六开学。”

解缙说:“老师,我明年初二来吧。”老师说:“都来,你别来了。”“老师,您怎么不让我来了?”“废话,明年来了,是我教给你呀,是你教我呀!”“您教我。”“我教你什么呀!凡是我念的书,你都念了。我就问你这么一句吧,你如有发达之日,把为师我放在什么地方?”

这孩子多会说话:“老师,弟子倘然发迹,绝不忘我师教养之恩。”“好!明年你愿意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没事咱们爷俩化吟个诗答个对儿的。给你两吊钱,回家过年去吧。”白念三年书,还拿两吊钱。

这孩子夹着书包儿、拿着书桌儿就回家去了(这书桌子就是三块板儿,用合页一钉,比小板凳大不了多少。那时候上学,自己就带这么个小桌儿)。到家一瞧,正在炸豆腐呢。因为到年下了,做素菜的多,就添上炸豆腐卖。小孩进门叫了一声:“爹,我帮您烧火吧。”

老解一瞧:“你怎么把书桌子拿回来啦?”“放年假了。”“明年还得去,拿书桌子干吗?”“明年老师不让我去了。”“为什么?”“老师说:明年去了,是他教给我呀,还是我教他呀。”“别胡扯了,只要你能写两块豆腐帐就得了。等着,咱把豆腐炸得了,我领你上街,给你妈买两朵花,给你买点炮放,再买点儿鱼,买点儿肉,好好的过个年。再买两副对子贴上,像个过年的样儿。”“贴对子,不用买了。”“不买怎么着?”“您买纸来,孩儿我写得了。”“怎么着?你都会写对子了!哎呀!咱们家里头,连我这辈子已经是八辈子没有认识字的了。轮到小子你这儿,会写对子了,小儿呀,小儿呀!你简直是开水浇坟——你欺(沏)了祖了。”

他还净是俏皮话儿。“好!我买纸去。你写得好好的,贴到大门上让人看看,是老子我的光荣,也是小子你的脸面。”

不一会儿就买回来了。“小儿,你写吧,我去买菜去。”

这孩子一想:我要写,得写一副像样儿的对子。不能又写什么“汉瓦当文延年益寿,周铜盘铭富贵吉祥”,什么“洪范九畴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的,这多俗气。对,出去找个题去。

出了大门一看,对过儿是曹丞相府的后花园,丞相好养竹子,一片青竹茂盛,长得挺高,由墙外往里看,真好看。小孩儿一瞧这个题挺好哇,回到屋里提笔就写:上联是“门对千棵竹”,下联是“家藏万卷书”,横批是“大块文章”。字写得苍老有劲。写完了就打糨子,到外边就贴上了。回到屋里,坐那儿又写屋门对儿、财神对儿、灶王对儿、福字儿、横批、斗方、出门见喜、抬头见喜、春条儿……这孩子可就折腾上了。

他哪知道,贴上大门对子,惹了祸了。

他刚贴上对子,正赶上曹丞相下朝回家。坐着个八抬轿,他的管家曹安在前边当引马,轰散闲人。丞相让曹安把轿帘儿打开,要看看过年街上的热闹景象,特意绕到后街来看看两边儿的匾额,买卖铺的对子。一看这副对子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哦,油盐店,俗气。再看另一副对子,是:“苏季子当金钗六国封相,张公芝还宝带五世其昌”,横批是“裕国便民”。哦,当铺,俗气!再看:“进门来乌衣秀士,出户去白面书生”,这是剃头棚,俗气。再看:“驮山宝换国宝宝归宝地,以乌金卖黄金金满金门”。这是煤铺哇,老套子。

丞相为什么注意这个呢?因为他是南书房的御老师(南书房就是皇上念书的地方)。这朝的皇上就是跟他念的书,很有学问,所以,他要瞧匾看对子,瞧人家写得好坏。

瞧着瞧着,就到豆腐坊这儿了。因为豆腐坊这副对子是五言的门心对儿,字儿大,所以丞相老远就看见豆腐坊贴了对子了。他可还没瞧见什么词儿就乐了,心里说:怎么豆腐坊又贴上对子了,听说豆腐坊八辈子没有一个认识字的,还年年要贴对子。那年贴那副对子多叫人乐呀!上联是“生意兴隆通四海”,人家写对子的知道他不认识字,下联就给他写了个“财源茂盛打三枪”,他呢,也不知道,就给贴上了,而且是上联贴到下边儿了,下联贴到上边儿了,横批倒着就贴上了。今年又这么早就贴上了,不知又成什么笑话了。

轿子到豆腐坊门口不远,丞相捋着胡须就预备乐,可是字也看明白了。上联是“门对千棵竹”,哟!改词儿了。捋着胡须一看下联“家藏万卷书”,“啊!”一着急,胡子揪下四根儿来,豆腐坊出了能人了!“门对千棵竹”是拿我竹子为题,这下联儿可不像话,“家藏万卷书”。小小的豆腐坊敢说家藏万卷书!我是市书房御老师,当今万岁跟我念书,这么大的丞相府也没敢写家藏万卷书哇!岂有此理!再一看横批,更火儿了,“大块文章”?胡说!豆腐坊应当写“大块豆腐”。

丞相越想越生气,就叫管家:

“曹安,去问问豆腐坊,这副对子是何人所写,把他抓来见我!”

“是!”

曹安刚一转身儿要走。丞相心里一想:不对,我要是把人抓来,把他对子给撕下来,人家说我以大压小,以官欺民。也罢,回家再说。他就改了话了:“曹安,回家再说。”

丞相回家,坐在自己书房一想:有了,这对子他怎么写的,怎么贴的,我让他自己怎么撕下来。上联不是“门对千棵竹”吗,我让你“门对墙头儿”。“曹安,来呀!到花园子,找着花把式王三,挑水的赵四,门房的老刘,加上你,你们四个人,把后花园的竹子削下半截去,光留下半截,竹子帽儿给我隔墙头扔出去,要让外边一棵竹子都看不见,快去!”“是!”

曹安到后花园找到了王三、赵四、老刘,四个人就削竹子。曹安这个不愿意呀,大年下的歇会儿多好,没事儿给竹子剃头玩儿。都削完了,唏哩哗啦就往墙外扔,都扔完了,就去回复丞相:“跟爷回,竹子帽儿都扔出去了。”“外边一点儿都看不见啦?”“看不见了。”“去,到豆腐坊看看去,看门上那副对子撕了没有?”

丞相是想这个:你“门对千棵竹”才好“家藏万卷书”哇,你这门对墙头儿,还要“家藏万卷书”,就对不上了,他一定会把这副对子撕了。

曹安出了相府,直奔豆腐坊。快到豆腐坊,老远一看,对子还在那儿贴着哪。临近一瞧:嗯?相爷说是五言对,怎么这副对子是六言的啦?

这是怎么回子事情呢?

小孩子不是还在屋里写着吗,写着写着一想:我那副大门对多好,现在外头一定有很多人看,外头瞧瞧去。到门口一看,一个人儿都没有,再抬头往对面一看:哟!竹子都哪儿去了?正在这儿纳闷儿,就听唏哩哗啦,唏哩哗啦,从墙里头往外扔竹子帽儿哪。这么好的竹子怎么给削下半截来?多可惜!这是怎么回事?小孩一转眼珠儿,明白了,心说:哦!为我这副对子呀。常言道:宰相肚内能撑船,可是这个宰相的肚子呀,甭说撑船,连扎个猛子也不行。一琢磨,一准是为我这下联生气了。本来嘛,我这么个豆腐坊,敢写家藏万卷书,那他那丞相府多难看哪。他把我这对子撕了呢,怕落个仗势欺人,所以把竹子削下半截儿,让我这对子不落实地,要我把对子撕了。好,你度量小,不怨我,气气你。对子呀,不但不撕,再添俩字。丞相,我要不让你这竹子连根刨,那才怪呢。这孩子回到屋里,裁了两块纸,写了个“短”字,写了个“长’”字,刷上糨子,到外边就贴上了。

贴完一看,地上扔着好些竹子,到里头叫他爸爸:“爹爹,丞相知道咱们年下做的豆腐多,怕咱们柴火不够用的,把竹子帽儿都削下来,给咱们当柴火烧,赶紧往里捡吧。”别胡说了,丞相那么好的竹子,他舍得给人吗?”“不信您跟我看看去。”

老解到外边一瞧:“真给咱们啦!”爷俩住院儿里就抱,堆了小半堆子。老解说:“丞相对咱们可太好了。”小孩心说;您也不知道我这祸惹得多大哪。捡完了把门关上,曹安可就来了。曹安一瞧:呦,没撕!好嘞。抹头往回就跑,跑回相府书房:“跟爷回,小人奉命到豆腐坊看对子……”“对子没了吧?”“有,不但有,好像又长出一块来。”“胡说,对子有往外长的吗?”“可不是,六言了。”“什么词儿?”“上联是‘门对千棵竹短’,下联是‘家藏万卷书长’。”

“上联多了个‘短’字,下联多了个‘长’字。好哇!我这竹子短了,他那书倒长了,实在可气!曹安,到后花园,找上王三他们,还是你们四个人,把竹子连根刨了,隔墙给我扔出去。”“是!”

曹安到花园里,四个人就刨竹子。一边刨一边埋怨。大年下的,刚给竹子剃完头,又给竹子修脚来了。把竹子刨完了,都扔到墙外去了。

曹安跑到书房:“跟爷回,竹子可连根儿刨了。”“一点儿没剩吗?”“一棵都没剩。”“那好,你到豆腐坊瞧瞧去吧,那副对子许没了。”“是。”

曹安出了丞相府,来到了豆腐坊门口一瞧:哟,怎么又多出俩字来,丞相,看你这回怎么办?竹子您是连根刨了,对子没撕下去,再要跟他怄气,就该拆房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小孩子不是跟老解把竹子帽捡进去了吗,就又回屋写福字什么的去了。这孩子正写着,就听街上,唏哩哗啦,唏哩哗啦,小孩子就明白了。就叫老解:“爹爹,丞相怕咱们柴火还不够烧的,竹子连根刨了又扔出来了。”

“不能吧!”“不信您瞧瞧去。”

爷儿俩出来一看,可不是嘛。小孩儿连他妈也叫出来,仨人就住院子里抱竹子,小院儿都堆满了。老解说:“相爷心眼真好,从来没这么大方过。”小孩儿心说:这回祸惹大了,现在要把对子撕下去,也就什么事没有了,不撕,就是一场是非。又一想,这么大人跟我斗,偏不撕。小孩斗上气儿了。回到屋里,又裁了两块纸,写了一个“无”字,一个“有”字,写完了就贴到大门对儿底下了。刚贴完,曹安正好来了,一瞧:嘿!有意思。抹过头来往回就跑,来到书房:“跟爷回,豆腐坊那副对子呀……”“撕啦!”“还贴着哪。”“没撕?”“不但没撕,又长出一块来。是‘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好哇!我这竹子短了,没了,他这书还长有,实在可气!这可不能怪我仗势欺人。曹安!赶紧到豆腐坊,先撕对子,然后把写对子的人拿锁链子锁来见我!”“是!”

宰相门前七品官,主人多大,奴才多大,曹安也火儿了:大年底下的,因为一副对子我跑了八趟豆腐坊。倒要问问这副对子是谁写的,我一定得出出气。到豆腐坊门口,叭叭一叫门,老解出来开门,一瞧:“我当谁呢,原来是相府管家大人,管家到此,一定有事。”
“当然有事。”“我猜着了,年下了,相爷要做点素菜,打算照顾照顾我。您说吧,来多少块豆腐,多少块豆腐干儿,多少豆腐丝儿,您来多少炸豆腐?”

“你全卖给我啦!我问你,这门口儿这副对子是谁写的?”“我儿子写的。”“好!”“管家大人太夸奖了。”

“谁夸了。你知道他写这副对子惹多大的祸吗?我家丞相因为这副对子,连去青竹两次,要他撕对子,他不但不撕,反而三番两次地添字,要笑我家相爷。我家相爷恼了,让我来撕对子,锁写对子的人!明白了吗?叫他去!”

老解一听吓得直哆嗦:“管家大人,您受点儿累,回去跟相爷说就提他没在家。”“不行,没在家他上哪儿去了?”“在屋里写对子哪。”“废话,别麻烦,赶快叫出来。”“是。”

老解进了大门,把大门咣当关上了,一插,又把门闩也上上了。跑到屋里一瞧,这孩子还写呢。老解这个急呀,又急又气,过来就给这孩子一嘴巴:“你还写哪!我说的相爷哪能这么好心眼呢!挺好的竹子给咱烧火!闹了半天,是你写对子写的,丞相恼了,让管 家上这儿锁人来了!你赶紧跳墙跑吧!”“爹爹不用害怕,他发来多少人马?”“净人,没马!就来一个管家,咱们也受不了哇!”“您甭管了,我把他打发回去。”“怎么着,你一打发,他就回去!我看你怎么打发!”

小孩儿往外就走。外头曹安因为老解插上了门,气更大了,一个劲儿砸门:“快开!快开!”小孩儿不慌不忙:“门外何人喧闹?”曹安一听:怎么这么酸哪?“快开门,是我。”

小孩儿把门开开,见了曹安,深打一躬:“我当何人,原来是相府管家大人驾到,学生未曾远迎,还请恕罪。”

“我家丞相因为你这副对子,连去青竹两次,你不但不撕,反倒一再添字,要笑我家相爷,我家相爷恼了,派我用锁链子锁你来了。来,上锁!”

“啊!不得无理!下去!”

曹安叫小孩这么一喊,给唬住了:“啊——怎么回事?”

“管家大人,我来问你,我学生可是杀人的凶犯?”“不是呀。”“可是响马强盗?”“也不是。”“还是的!”“别说我学生不是杀人凶犯,即便是杀人凶犯,响马强盗,还有本地父母官,碍不着你家相爷。你家相爷要看我这副对子词句佳,字体妙,想跟我讨教,可以拿拜匣,下请帖,我学生以文会友,可以进府一谈,怎么,锁我?你这大胆的奴才,可恶的东西,在我这豆腐坊门前,大声喧哗,无理取闹,真是可恶之至!你怎么来的?”

“我走着来的。”“走来的,滚回去,混帐东西!”

曹安叫他写得晕了,赌气回头就跑。心想:好哇,我让豆腐渣写了我一顿。一进书房:“跟爷回,混帐东西!”“驾谁?”“这是豆腐渣骂我。”“谁是豆腐渣?”“豆腐坊少掌柜的不就是豆腐渣吗?”“该!人家豆腐坊少掌柜的,你愿意叫他少掌柜的就叫一声,不愿叫他少掌柜,叫他声学生,无缘无故叫人家豆腐渣,那还不骂?”“嗨!真倒霉!您听我说。我不是一见面就管他叫豆腐渣。我到豆腐坊一叫门,老解先出来跟我耍一套贫嘴,问我买多少豆腐干儿,豆腐丝儿。我照您的话说了,他回头就关上门了,我又一叫门,就听里面有人问:‘门外何人喧闹?’我说:‘你开门吧,是我。’开门一瞧,出来个孩子,他说:“我当何人,原来是相府管家大人驾到,学生未曾远迎,还请恕罪。’”“这是骂你呀?”“您听着,骂我的话在后头呢!”“别罗嗦,快讲!”

曹安把小孩的问话和要丞相拿拜匣请的话都照说了一遍。丞相一听:这孩子够厉害!不善,好!“曹安,拿我的拜匣,搁一张请帖,请他去!”

字数原因发不完全,LZ可以去参考资料里查看完全的.

文章会的台词

<<文章会>>
甲:真是的,有文化。
乙:嗬!
甲:咱文化高啊。
乙:(鄙夷地)文化。
甲:对了。知道我外号吗?
乙:什么呀?
甲:我的外号知道嘛?
乙:(不耐烦地)什么呀?
甲:马大学问。
乙:马大学问?
甲:唉,知道事儿多,认识字儿多,大伙送我外号“马大学问”。我还不能这么自居啊,不敢自满!还得孜孜以求!
乙:(鄙夷地)嗯。
甲:还得上进!
乙:(鄙夷地)嗬!
甲:对了!我有我的功课,知道吗?
乙:您每天都干什么呀?
甲:每天?
乙:啊。
甲:每天我得读读书。
乙:噢。
甲:阅阅报。绘绘画。
乙:(不相信地笑。)嗬。
甲:习习字。
乙:(嘲弄地重复)习习字。
甲:着着棋。
乙:唔。(嘲弄地重复)着着棋。
甲:抚抚琴。
乙:(仍有嘲弄之意)好!
甲:唱唱歌。
乙:唔。
甲:跳跳舞。
乙:嗬噫。
甲:跑跑步。
乙:噢,您有时候还跑跑步?
甲:干吗有时啊?经常跑步啊。
乙:每天都跑?
甲:咱就干这个的!专业嘛!专业跑步啊!
乙:噢,您是运动员?!
甲:我?
乙:啊?
甲:(含糊地)不是。我。。。不是运动员。反正每天得跑!
乙:每。。。操场子跑?体育场跑几圈儿?
甲:体育场?
乙:啊?
甲:转圈儿跑?
乙:对呀!
甲:我。。。不不,我不跑圈儿!我就是马路上,大马路上,练那长趟子跑步!
乙:马。。。噢——马拉松!那您能跑几公里啊?
甲:几公里?没有,不知道,不知道。
乙:您能跑几千米?
甲:几千米也不懂。反正这么说吧。
乙:啊。
甲:只要你说个地名,我就能跑到。比方说吧啊,我正在这儿,正在南市这儿,正歇着呢。
乙:啊。
甲:有人出题了。“北大关!”北大关?一商量,合适。走!跑啊!一口气,跑到北大关。到那儿擦擦汗,没等歇会儿呢,又来题目了,“小白楼儿!”小白楼儿?——走!这一气儿跑到小白楼儿!
乙:(不相信地)一气儿跑到喽?
甲:唉。
乙:您半道上你不歇着?
甲:哪儿能歇啊?这没有歇的。这都是一气儿跑到。反正跑得不是多快。可也不能太慢喽。这得有姿势。
乙:是呀?
甲:你得按这姿势。你得这样儿跑。(模仿拉车跑步动作)这意思。唉。
乙:噢,您就这样跑?
甲:反正你说吧!无论多远,你说个地名儿,我就能跑到!
乙:那也不一定。让你跑到小白楼儿,跑半截儿您就回来了那谁知道啊?
甲:哪儿能回来啊?!回来还行啊?!真是的,准到啊!准能跑到!谁给出的这题,唉,你让跑到哪儿,你看着。怎么样,看着!看到没?到了,唉,你走你的,我再等别的题目,我再跑。
乙:那。。。出主意这个也跟着您跑啊?
甲:出题的不跑。他不用跑,我带着他。
乙:怎么带着?背着?
甲:背我哪儿背得动啊?
乙:那你怎么带着哪?!
甲:我随身啊总带着这么一个大椅子。这椅子上面有棉垫儿,有两个胶皮轱辘,头里有这么两棵棍子,我就拽着这棍子,就这样跑!(模仿拉车跑步动作)
乙:噢,拉洋车呀!
甲:啊。。。然也。
乙:唉,行啦,您就别然也了。说这么热闹跑步,(甲:唔?)闹了半天是拉车的!嘁。。。这!
甲: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了?拉车怎么了?啊?
乙:不怎么,拉车呗。
甲:对,对,是拉车,是拉车,就为拉车,锻炼身体呀,就为让人出题呀!咱不是指这个。真是的。玩儿呀!呆着不也是呆着嘛!解闷儿锻炼哪!玩儿!
乙:噢,人家这是为了锻炼。
甲:唉!
乙:噢,您这是玩儿啊?
甲:对!玩儿!
乙:那坐您这车不要钱?
甲:哪儿能不要钱呀!也是说价儿。来回讲价儿。收钱,也是。
乙:不是,这不还是拉车要钱吗?
甲:要钱是要钱哪,给车厂子呀!交它半天车份儿呀。咱为玩儿了,对吧?人家车厂子车主人家招谁了?人家是租车的不得给人家吗?
乙:噢。那您挣这一天钱都给车厂子?
甲:也不能都给它呀!反正挣了这一天钱到了晚上,除了交车份儿剩下的钱呢,那我。。。我就要了。
乙:(又开始鄙夷的口吻)唉对对,拉车的都这样!要拉不上坐儿,您还得赔人车份儿呢?
甲:你怎么知道的?
乙:我们上辈有拉车的!啊,切!
甲:你看我这意思啊,我这样子,言谈话语举止动作穿装打扮风度仪表我象个拉车的吗?我象吗?我象吗?
乙:看看不出来。
甲:象吗?
乙:咱看不出来。
甲:完了,完啦,我是学生出身!扶轮学校出来的学生。
乙:扶轮学校?
甲:唉。
乙:这我可知道。北京崇文门内,扶轮中学!好学校啊!
甲:你说的那个崇文门内,扶轮中学啊?
乙:啊?
甲:那是铁路局的。铁路局工作人员的后辈子弟都送到扶轮中学念书。
乙:对呀!
甲:我跟那个不一样!我跟那不一样!我在和平门外,和平门外,前孙公园儿!我们那儿叫人和!人和扶轮中学!掌柜的姓刘,刘四爷!
乙:刘。。。噢。。。行了!这这这知道了!(甲:唔)你们门口儿那牌匾字号是人和。
甲:对。
乙:掌柜是刘四爷。
甲:对。
乙:他有个闺女叫虎妞。
甲:对对对。
乙:你们同学有个叫祥子的。。。
甲:他比我高一年级。
乙:唉,走!出去。还是拉车的!
甲:说实在,我确实啊,人和学校,人和扶轮学校。
乙:甭废话,人和车厂子!
甲:你看不起人!你看不起人!你打听打听。
乙:嗯。
甲:你问问去!
乙:问什么呀?
甲:我们学校怎么样?我们学校那个设备!告诉你,光大铁罩棚子好几个!
乙:对,那是搁车的,怕雨淋喽!哼哼。
甲:有教室!
乙:(不信地)教室。
甲:很多的文人学者,到我们学校参观。赞扬我们学校,有人才!好!
乙:都谁去过呀?
甲:谁去过?康有为。有个康有为,号叫康南海,人称的康圣人,知道这人吗?
乙:知道啊,康有为、梁启超啊。
甲:对呀。康有为的同学就是日本人伊藤博文。他们都主张变法维新。
乙:唉,还兴学办学。
甲:就是他!康有为康圣人!到前孙公园儿来啦!
乙:上车厂子来啦!哼(嘲笑)。
甲:学校!
乙:(鄙夷地)唉,学校学校!
甲:我们刘校长迎接。
乙:唉,刘四爷出来啦。(嘲笑)
甲:康圣人来的时候,(乙:嗯。)我们同学都蹲那儿都歇着呢。
乙:都。。。
甲:呼啦全站起来了。
乙:(嘲弄地)这都什么学生您说!都蹲那儿歇着!好好好。
甲:康有为一瞧我们同学们一个一个——
乙:嗯。
甲:年轻力壮,细腰长腿,灯笼裤扎腿带打包头的青布鞋上身穿着蓝坎肩儿!
乙:唉,可不拉车就这么打扮嘛!甭介绍了啊!(嘲笑)
甲:康有为说:“贵校校长,学生们每天是什么功课?”
乙:嗯。
甲:刘校长一听,赶紧把功课表递过去了。康有为接过来一瞧——地理
乙:唉,学生应该有这门儿。
甲:跑步。
乙:体育嘛!
甲:跑步。
乙:唉。
甲:地理。
乙:地。。
甲:地理,跑步,跑步,地理,
乙:唉?
甲:跑步跑步地理地理。
乙:唉唉(笑)。您等等
甲:(兀自不停)地理跑步跑步地理。。。
乙:行了行了。就这两样啊?
甲:基本功啊!这是基本功。先练地理,地理熟了,走!跑!
乙:唉,对,地理不熟拉不了车呀!(嘲笑)
甲:康有为说:“贵校可有给学生们讲一讲古典文学诗词歌赋?教他们写写文章?”校长说:“是呀,每逢这个节日或者庙会日,我总要给他们讲一讲‘二轮典故’。”
乙:唉,好!二论典故,四书五经。
甲:你说的那是上《论语》下《论语》。
乙:是啊!
甲:我们学校哪儿有四书五经啊?给我们讲“二轮典故”。
乙:怎么个“二轮典故”?
甲:二轮的典故呀,也就拐弯儿抹角儿上坡下坡打天称。。。
乙:反正就拉车那点儿事儿!
甲:康有为说:“既然如此,我在贵校出个题目,请每个学生对诗一篇,可否?”康圣人要出个题。
乙:要考考你们?!
甲:我们同学听了,个个是面带微笑,毫无惧色!
乙:不在乎。
甲:康有为说:“今天我出题,有三个要求。”
乙:哪三个要求啊?
甲:“第一,学生们的座位要分开。不准两个人用一张桌子。”
乙:防止互相偷看递小条儿什么的。
甲:“第二,一律用墨笔答卷,不准使钢笔或者是铅笔。”
乙:要看看你们小楷的功夫。
甲:“第三,要二十五分钟,交卷!”
乙:嚯!时间紧不容思考。
甲:时间紧还不说呀。
乙:嗯?
甲:康圣人出的这题太难了!
乙:什么题呀?
甲:春秋题。
乙:哎哟,春秋题是深了点儿。
甲:康有为出的题是春。
乙:嗯。
甲:要我们对的是秋!
乙:噢。
甲:他在黑板上写了四句诗。
乙:怎么写的?
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乙:这。。。千家诗呀!
甲:“各位同学,按照此题每个人对诗一篇。”
乙:噢。
甲:每人只发一张白卷儿。就一张卷子,不准打草稿,不能写清底儿。只说写错了,算弃权,算废了!
乙:嚯,这可不易呀!
甲:不易得分谁!我接过了白卷,研浓了墨,掭饱了笔,不假思索,是一气呵成!交卷儿!
乙:嚯!这么快啊!
甲:同学们也有交卷儿的,也有没写完的,还有刚研得了磨的!
乙:也真有笨的!
甲:二十五分钟到。
乙:噢?
甲:收卷儿!不管写完没写完,呼啦呼啦全敛走!一大摞,交给校长,校长先看。得捡好的!
乙:那是啊。
甲:不好的递过去,多让人康圣人笑话呀!对不对?
乙:对对对。
甲:校长一瞧这篇:不好!
乙:不好就完了。
甲:扔一边儿。看这个,不行。
乙:嗬。
甲:这不象话。
乙:切。
甲:这写的不行。
乙:唔。
甲:哎呀,这墨都研洇了!
乙:也真有废物!
甲:这谁的这是?没名字!
乙:怎么还有这学生您说!
甲:挑来挑去,挑出一张最好的来,一看这名字——
乙:谁呀?
甲:马志明!
乙:噢,是你的?!
甲:赶紧递过去。
乙:(略带崇敬地)噢。
甲:“康老先生,请您老看这篇陋文。”
乙:唔。
甲:康圣人接过我这张卷子,那真是一见此物,大吃一惊,好一似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
乙:哎呀,好嘛,杜十娘啊这是?!
甲:“啊!好!好!文章奇哉!文章妙哉!文章绝妙哉!”
乙:至于嘛您说!
甲:校长说:“你老夸奖。”“嗯,非是康某夸奖,这篇文章,是我平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绝妙文章!”
乙:唔。
甲:你听听!你听听!康圣人没见过这样的文儿!没听过这样的词儿!
乙:(崇敬地)嗬!
甲:康有为说:“贵校校长,请看这篇大作。由始至终,一气贯通,笔力之精深,行如游云,速如闪电,下笔之处,一笔不脱,犹如凤舞龙飞一般。”说我写的好。
乙:噢。
甲:“诗中之妙句,并无半言抄袭前人,寻章摘句。字字乃珠玉之价,可称千金难易一字矣。”乙:唔。
甲:“常云:‘唐诗,晋字,汉朝文章’,今有高足一人,三代兼全矣。”
乙:嚯!
甲:“唐有韩愈杜甫李白,宋有三苏米蔡王安石等人,此乃唐宋两代八家之才子。至今识文之人无不称赞,能诗能文者,无不效仿。今有高足—人乃后起之秀,空前绝后之文章,盖世之奇才。惟恐那,唐宋两代八家之文章,身价落千万丈矣!”
乙:我说,这什么意思啊?
甲:他说呀,有了我这篇儿文章,唐诗晋字,比得是一分钱都不值!
乙:一分都不值了?!
甲:校长说:“您老先生不要如此夸奖!何必这样奉承!想您老先生,乃诗文之老前辈,您老先生又有圣人之美称。小徒这篇陋文,词句不佳,字体不妙,难登大雅之堂,不足以遇高人之目。先生过奖,我师生惭愧无地也。”
乙:(嘲弄酸气地)耶——。
甲:“再者,小徒何人,焉敢比唐宋古人乎?”
乙:行了,别“呼”了就啊!
甲 康有为说:“不然,不然!非也,非也!”
乙:不对了!
甲:“据我看,(乙:唔)不但那唐宋诗文不及,就是那后汉三国诸葛孔明著有前后《出师表》可称盖世之奇文。(乙:唔)想那《出师表》中之妙句,不过如此!”你听听!你听听!他说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的妙句,就是好的地方,不过如此,跟我这差不多!
乙:那不好的地方呢?
甲:还不如我这个哪!
乙:这诸葛亮也得拉车去!
甲:校长说“您老先生越发过奖。小徒既不敢比唐宋古人,焉敢比后汉三国诸葛孔明老先生?孔明先生居住卧龙岗。孔明道号叫‘卧龙’。孔明诚乃一龙,小徒草蛇不如,草蛇焉敢与卧龙为伍?再者,孔明先生官拜‘武乡侯’,后人以‘武侯’称之。孔明乃是‘武侯’,小徒乃是‘眼儿猴’。”
乙:眼儿。。。“眼儿猴”?!
甲 “ ‘眼儿猴’乃一二三等类。‘眼儿猴’遇上‘五侯’,焉敢搂‘五侯’之注,岂能赢钱乎?”
乙 好嘛,合着掷色子来了?
甲:康有为说:“贵校校长不必如此客气。今日会其人之文,未会其人之面。欲与高足一会,可肯赐教否?”康圣人要瞧瞧作诗这人。
乙:要见见你!
甲:要瞧一瞧我的庐山真面。
乙:就您这还庐山真面呢?
甲:校长说:“应当命小徒拜见先生,因小徒衣冠不整,礼貌不周,故而未敢造次。”
乙:唔。
甲“哎呀呀呀呀呀呀,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乙:嗬!
甲:“会其人之文,不会其人之面,乃与才子交臂失之,焉有造次之理?!”
乙:嗯。
甲:“请!”嗬!康圣人给我来一“请”字儿!
乙:这么大面子!
甲:校长一听,站在讲台上,(乙:啊。)“我说马子,小马子。。。”
乙:唉?
甲:“小马子,过来!这边儿!过来!过来!”
乙:我说,唉,唉,唉,你等等吧,您不叫马志明嘛?你们这校长“小马子!小马子!过来!过来!”这叫您哪?
甲:我们学校一般呀,都不叫学名,都有简称。
乙:哦。
甲:一来校长点名就这样:“小马子,大个子,栓子,刘二,老李,杨大,你们走!带灯了吗?”
乙:带。。。(嘲弄)唉,这是拉晚儿的这都是!好好好好好!
甲:省事这样。
乙:省事儿。
甲:“马子,过来,见过康圣人。”我过去鞠躬行礼。“圣人好!”康有为一瞧我这模样,大吃一惊!
乙:好,又吃了一惊!嘿嘿。
甲:“啊!这就是令高足?!”
乙:唔?
甲:校长说:“正是小徒。”
乙:什么名字?
甲:“叫马志明。”“唔,好!志明!志明明志,必然聪明!”
乙:嚯!
甲:“相貌不凡,又有栋梁之才,我国有此一人,振兴有望矣!”
乙:就你呀?!
甲:“这篇华翰阁下大笔否?”
乙:问是你写的不吗?
甲:我说:“区区不才,然也!”
乙:(嘲弄地)好,来啦!嗨海!
甲:“按此文章可能重写一篇?”
乙:这怎么了?
甲:他让我照那样再来一篇儿。
乙:为什么呢?
甲:他认为那不是我写的。他以为呀,那是别人替我写的!
乙:噢。
甲:嘿,我说“可以再写一篇。”
乙:唔。
甲:好!又发我一张白卷儿。当时有人给我脱靴捧砚。
乙:嗬!
甲:当着康圣人,我是刷刷刷刷,挥笔而就。写完了,两张一比,是分毫不差,是一点儿不错!
乙:行啊!
甲:康有为是赞不绝口!我这词儿写得太妙了!
乙:怎么写的呀?
甲:康圣人出的题目是春。
乙:噢!
甲:让我们对的是秋!我这是秋文《八月》!
乙:您给念念?
甲:我念一念?
乙:啊。
甲:八月啊。
乙:唉。
甲: “八月秋风阵阵凉,(乙:这?)一场白露一场霜。(乙笑)小严霜单打独根草,(乙:嗯?)挂大扁儿甩籽荞麦梗上,而已矣!”
乙:还而已矣?您这不《王二姐思夫》嘛!
甲:唉,你怎么着?康有为说:“此学生贤良方正,真是饱学鸿儒!况且熟悉地理,何不叫他大展经纶,为国出力?!我看天津市正好缺少一名超等顾问,此学生应授其职,方不负其所学!”
乙:噢,超等顾问?!!
甲:校长说:“小徒才疏学浅,不能胜此重任!”
乙:唔。
甲:“不!令高足膀大腰细,颇有耐力,超等顾问是正充此任!”校长说“好,快谢谢康圣人吧!”我一看坏了,校长给应下来了,这哪儿干得了啊?!
乙:行了,这官儿不小啊!
甲:不是官儿!
乙:不是超等顾问吗?
甲:是抄起来车把等着,有雇的我就问!
乙:噢,还是拉车呀!


有没有相声<<文章会>>的词?

  相声<<文章会>>版本众多,下面提供的是马志明版本的台词:

  甲:真是的,有文化。
  乙:嗬!
  甲:咱文化高啊。
  乙:(鄙夷地)文化。
  甲:对了。知道我外号吗?
  乙:什么呀?
  甲:我的外号知道嘛?
  乙:(不耐烦地)什么呀?
  甲:马大学问。
  乙:马大学问?
  甲:唉,知道事儿多,认识字儿多,大伙送我外号“马大学问”。我还不能这么自居啊,不敢自满!还得孜孜以求!
  乙:(鄙夷地)嗯。
  甲:还得上进!
  乙:(鄙夷地)嗬!
  甲:对了!我有我的功课,知道吗?
  乙:您每天都干什么呀?
  甲:每天?
  乙:啊。
  甲:每天我得读读书。
  乙:噢。
  甲:阅阅报。绘绘画。
  乙:(不相信地笑。)嗬。
  甲:习习字。
  乙:(嘲弄地重复)习习字。
  甲:着着棋。
  乙:唔。(嘲弄地重复)着着棋。
  甲:抚抚琴。
  乙:(仍有嘲弄之意)好!
  甲:唱唱歌。
  乙:唔。
  甲:跳跳舞。
  乙:嗬噫。
  甲:跑跑步。
  乙:噢,您有时候还跑跑步?
  甲:干吗有时啊?经常跑步啊。
  乙:每天都跑?
  甲:咱就干这个的!专业嘛!专业跑步啊!
  乙:噢,您是运动员?!
  甲:我?
  乙:啊?
  甲:(含糊地)不是。我。。。不是运动员。反正每天得跑!
  乙:每。。。操场子跑?体育场跑几圈儿?
  甲:体育场?
  乙:啊?
  甲:转圈儿跑?
  乙:对呀!
  甲:我。。。不不,我不跑圈儿!我就是马路上,大马路上,练那长趟子跑步!
  乙:马。。。噢——马拉松!那您能跑几公里啊?
  甲:几公里?没有,不知道,不知道。
  乙:您能跑几千米?
  甲:几千米也不懂。反正这么说吧。
  乙:啊。
  甲:只要你说个地名,我就能跑到。比方说吧啊,我正在这儿,正在南市这儿,正歇着呢。
  乙:啊。
  甲:有人出题了。“北大关!”北大关?一商量,合适。走!跑啊!一口气,跑到北大关。到那儿擦擦汗,没等歇会儿呢,又来题目了,“小白楼儿!”小白楼儿?——走!这一气儿跑到小白楼儿!
  乙:(不相信地)一气儿跑到喽?
  甲:唉。
  乙:您半道上你不歇着?
  甲:哪儿能歇啊?这没有歇的。这都是一气儿跑到。反正跑得不是多快。可也不能太慢喽。这得有姿势。
  乙:是呀?
  甲:你得按这姿势。你得这样儿跑。(模仿拉车跑步动作)这意思。唉。
  乙:噢,您就这样跑?
  甲:反正你说吧!无论多远,你说个地名儿,我就能跑到!
  乙:那也不一定。让你跑到小白楼儿,跑半截儿您就回来了那谁知道啊?
  甲:哪儿能回来啊?!回来还行啊?!真是的,准到啊!准能跑到!谁给出的这题,唉,你让跑到哪儿,你看着。怎么样,看着!看到没?到了,唉,你走你的,我再等别的题目,我再跑。
  乙:那。。。出主意这个也跟着您跑啊?
  甲:出题的不跑。他不用跑,我带着他。
  乙:怎么带着?背着?
  甲:背我哪儿背得动啊?
  乙:那你怎么带着哪?!
  甲:我随身啊总带着这么一个大椅子。这椅子上面有棉垫儿,有两个胶皮轱辘,头里有这么两棵棍子,我就拽着这棍子,就这样跑!(模仿拉车跑步动作)
  乙:噢,拉洋车呀!
  甲:啊。。。然也。
  乙:唉,行啦,您就别然也了。说这么热闹跑步,(甲:唔?)闹了半天是拉车的!嘁。。。这!
  甲: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了?拉车怎么了?啊?
  乙:不怎么,拉车呗。
  甲:对,对,是拉车,是拉车,就为拉车,锻炼身体呀,就为让人出题呀!咱不是指这个。真是的。玩儿呀!呆着不也是呆着嘛!解闷儿锻炼哪!玩儿!
  乙:噢,人家这是为了锻炼。
  甲:唉!
  乙:噢,您这是玩儿啊?
  甲:对!玩儿!
  乙:那坐您这车不要钱?
  甲:哪儿能不要钱呀!也是说价儿。来回讲价儿。收钱,也是。
  乙:不是,这不还是拉车要钱吗?
  甲:要钱是要钱哪,给车厂子呀!交它半天车份儿呀。咱为玩儿了,对吧?人家车厂子车主人家招谁了?人家是租车的不得给人家吗?
  乙:噢。那您挣这一天钱都给车厂子?
  甲:也不能都给它呀!反正挣了这一天钱到了晚上,除了交车份儿剩下的钱呢,那我。。。我就要了。
  乙:(又开始鄙夷的口吻)唉对对,拉车的都这样!要拉不上坐儿,您还得赔人车份儿呢?
  甲:你怎么知道的?
  乙:我们上辈有拉车的!啊,切!
  甲:你看我这意思啊,我这样子,言谈话语举止动作穿装打扮风度仪表我象个拉车的吗?我象吗?我象吗?
  乙:看看不出来。
  甲:象吗?
  乙:咱看不出来。
  甲:完了,完啦,我是学生出身!扶轮学校出来的学生。
  乙:扶轮学校?
  甲:唉。
  乙:这我可知道。北京崇文门内,扶轮中学!好学校啊!
  甲:你说的那个崇文门内,扶轮中学啊?
  乙:啊?
  甲:那是铁路局的。铁路局工作人员的后辈子弟都送到扶轮中学念书。
  乙:对呀!
  甲:我跟那个不一样!我跟那不一样!我在和平门外,和平门外,前孙公园儿!我们那儿叫人和!人和扶轮中学!掌柜的姓刘,刘四爷!
  乙:刘。。。噢。。。行了!这这这知道了!(甲:唔)你们门口儿那牌匾字号是人和。
  甲:对。
  乙:掌柜是刘四爷。
  甲:对。
  乙:他有个闺女叫虎妞。
  甲:对对对。
  乙:你们同学有个叫祥子的。。。
  甲:他比我高一年级。
  乙:唉,走!出去。还是拉车的!
  甲:说实在,我确实啊,人和学校,人和扶轮学校。
  乙:甭废话,人和车厂子!
  甲:你看不起人!你看不起人!你打听打听。
  乙:嗯。
  甲:你问问去!
  乙:问什么呀?
  甲:我们学校怎么样?我们学校那个设备!告诉你,光大铁罩棚子好几个!
  乙:对,那是搁车的,怕雨淋喽!哼哼。
  甲:有教室!
  乙:(不信地)教室。
  甲:很多的文人学者,到我们学校参观。赞扬我们学校,有人才!好!
  乙:都谁去过呀?
  甲:谁去过?康有为。有个康有为,号叫康南海,人称的康圣人,知道这人吗?
  乙:知道啊,康有为、梁启超啊。
  甲:对呀。康有为的同学就是日本人伊藤博文。他们都主张变法维新。
  乙:唉,还兴学办学。
  甲:就是他!康有为康圣人!到前孙公园儿来啦!
  乙:上车厂子来啦!哼(嘲笑)。
  甲:学校!
  乙:(鄙夷地)唉,学校学校!
  甲:我们刘校长迎接。
  乙:唉,刘四爷出来啦。(嘲笑)
  甲:康圣人来的时候,(乙:嗯。)我们同学都蹲那儿都歇着呢。
  乙:都。。。
  甲:呼啦全站起来了。
  乙:(嘲弄地)这都什么学生您说!都蹲那儿歇着!好好好。
  甲:康有为一瞧我们同学们一个一个——
  乙:嗯。
  甲:年轻力壮,细腰长腿,灯笼裤扎腿带打包头的青布鞋上身穿着蓝坎肩儿!
  乙:唉,可不拉车就这么打扮嘛!甭介绍了啊!(嘲笑)
  甲:康有为说:“贵校校长,学生们每天是什么功课?”
  乙:嗯。
  甲:刘校长一听,赶紧把功课表递过去了。康有为接过来一瞧——地理
  乙:唉,学生应该有这门儿。
  甲:跑步。
  乙:体育嘛!
  甲:跑步。
  乙:唉。
  甲:地理。
  乙:地。。
  甲:地理,跑步,跑步,地理,
  乙:唉?
  甲:跑步跑步地理地理。
  乙:唉唉(笑)。您等等
  甲:(兀自不停)地理跑步跑步地理。。。
  乙:行了行了。就这两样啊?
  甲:基本功啊!这是基本功。先练地理,地理熟了,走!跑!
  乙:唉,对,地理不熟拉不了车呀!(嘲笑)
  甲:康有为说:“贵校可有给学生们讲一讲古典文学诗词歌赋?教他们写写文章?”校长说:“是呀,每逢这个节日或者庙会日,我总要给他们讲一讲‘二轮典故’。”
  乙:唉,好!二论典故,四书五经。
  甲:你说的那是上《论语》下《论语》。
  乙:是啊!
  甲:我们学校哪儿有四书五经啊?给我们讲“二轮典故”。
  乙:怎么个“二轮典故”?
  甲:二轮的典故呀,也就拐弯儿抹角儿上坡下坡打天称。。。
  乙:反正就拉车那点儿事儿!
  甲:康有为说:“既然如此,我在贵校出个题目,请每个学生对诗一篇,可否?”康圣人要出个题。
  乙:要考考你们?!
  甲:我们同学听了,个个是面带微笑,毫无惧色!
  乙:不在乎。
  甲:康有为说:“今天我出题,有三个要求。”
  乙:哪三个要求啊?
  甲:“第一,学生们的座位要分开。不准两个人用一张桌子。”
  乙:防止互相偷看递小条儿什么的。
  甲:“第二,一律用墨笔答卷,不准使钢笔或者是铅笔。”
  乙:要看看你们小楷的功夫。
  甲:“第三,要二十五分钟,交卷!”
  乙:嚯!时间紧不容思考。
  甲:时间紧还不说呀。
  乙:嗯?
  甲:康圣人出的这题太难了!
  乙:什么题呀?
  甲:春秋题。
  乙:哎哟,春秋题是深了点儿。
  甲:康有为出的题是春。
  乙:嗯。
  甲:要我们对的是秋!
  乙:噢。
  甲:他在黑板上写了四句诗。
  乙:怎么写的?
  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乙:这。。。千家诗呀!
  甲:“各位同学,按照此题每个人对诗一篇。”
  乙:噢。
  甲:每人只发一张白卷儿。就一张卷子,不准打草稿,不能写清底儿。只说写错了,算弃权,算废了!
  乙:嚯,这可不易呀!
  甲:不易得分谁!我接过了白卷,研浓了墨,掭饱了笔,不假思索,是一气呵成!交卷儿!
  乙:嚯!这么快啊!
  甲:同学们也有交卷儿的,也有没写完的,还有刚研得了磨的!
  乙:也真有笨的!
  甲:二十五分钟到。
  乙:噢?
  甲:收卷儿!不管写完没写完,呼啦呼啦全敛走!一大摞,交给校长,校长先看。得捡好的!
  乙:那是啊。
  甲:不好的递过去,多让人康圣人笑话呀!对不对?
  乙:对对对。
  甲:校长一瞧这篇:不好!
  乙:不好就完了。
  甲:扔一边儿。看这个,不行。
  乙:嗬。
  甲:这不象话。
  乙:切。
  甲:这写的不行。
  乙:唔。
  甲:哎呀,这墨都研洇了!
  乙:也真有废物!
  甲:这谁的这是?没名字!
  乙:怎么还有这学生您说!
  甲:挑来挑去,挑出一张最好的来,一看这名字——
  乙:谁呀?
  甲:马志明!
  乙:噢,是你的?!
  甲:赶紧递过去。
  乙:(略带崇敬地)噢。
  甲:“康老先生,请您老看这篇陋文。”
  乙:唔。
  甲:康圣人接过我这张卷子,那真是一见此物,大吃一惊,好一似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
  乙:哎呀,好嘛,杜十娘啊这是?!
  甲:“啊!好!好!文章奇哉!文章妙哉!文章绝妙哉!”
  乙:至于嘛您说!
  甲:校长说:“你老夸奖。”“嗯,非是康某夸奖,这篇文章,是我平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绝妙文章!”
  乙:唔。
  甲:你听听!你听听!康圣人没见过这样的文儿!没听过这样的词儿!
  乙:(崇敬地)嗬!
  甲:康有为说:“贵校校长,请看这篇大作。由始至终,一气贯通,笔力之精深,行如游云,速如闪电,下笔之处,一笔不脱,犹如凤舞龙飞一般。”说我写的好。
  乙:噢。
  甲:“诗中之妙句,并无半言抄袭前人,寻章摘句。字字乃珠玉之价,可称千金难易一字矣。”乙:唔。
  甲:“常云:‘唐诗,晋字,汉朝文章’,今有高足一人,三代兼全矣。”
  乙:嚯!
  甲:“唐有韩愈杜甫李白,宋有三苏米蔡王安石等人,此乃唐宋两代八家之才子。至今识文之人无不称赞,能诗能文者,无不效仿。今有高足—人乃后起之秀,空前绝后之文章,盖世之奇才。惟恐那,唐宋两代八家之文章,身价落千万丈矣!”
  乙:我说,这什么意思啊?
  甲:他说呀,有了我这篇儿文章,唐诗晋字,比得是一分钱都不值!
  乙:一分都不值了?!
  甲:校长说:“您老先生不要如此夸奖!何必这样奉承!想您老先生,乃诗文之老前辈,您老先生又有圣人之美称。小徒这篇陋文,词句不佳,字体不妙,难登大雅之堂,不足以遇高人之目。先生过奖,我师生惭愧无地也。”
  乙:(嘲弄酸气地)耶——。
  甲:“再者,小徒何人,焉敢比唐宋古人乎?”
  乙:行了,别“呼”了就啊!
  甲 康有为说:“不然,不然!非也,非也!”
  乙:不对了!
  甲:“据我看,(乙:唔)不但那唐宋诗文不及,就是那后汉三国诸葛孔明著有前后《出师表》可称盖世之奇文。(乙:唔)想那《出师表》中之妙句,不过如此!”你听听!你听听!他说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的妙句,就是好的地方,不过如此,跟我这差不多!
  乙:那不好的地方呢?
  甲:还不如我这个哪!
  乙:这诸葛亮也得拉车去!
  甲:校长说“您老先生越发过奖。小徒既不敢比唐宋古人,焉敢比后汉三国诸葛孔明老先生?孔明先生居住卧龙岗。孔明道号叫‘卧龙’。孔明诚乃一龙,小徒草蛇不如,草蛇焉敢与卧龙为伍?再者,孔明先生官拜‘武乡侯’,后人以‘武侯’称之。孔明乃是‘武侯’,小徒乃是‘眼儿猴’。”
  乙:眼儿。。。“眼儿猴”?!
  甲 “ ‘眼儿猴’乃一二三等类。‘眼儿猴’遇上‘五侯’,焉敢搂‘五侯’之注,岂能赢钱乎?”
  乙 好嘛,合着掷色子来了?
  甲:康有为说:“贵校校长不必如此客气。今日会其人之文,未会其人之面。欲与高足一会,可肯赐教否?”康圣人要瞧瞧作诗这人。
  乙:要见见你!
  甲:要瞧一瞧我的庐山真面。
  乙:就您这还庐山真面呢?
  甲:校长说:“应当命小徒拜见先生,因小徒衣冠不整,礼貌不周,故而未敢造次。”
  乙:唔。
  甲“哎呀呀呀呀呀呀,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乙:嗬!
  甲:“会其人之文,不会其人之面,乃与才子交臂失之,焉有造次之理?!”
  乙:嗯。
  甲:“请!”嗬!康圣人给我来一“请”字儿!
  乙:这么大面子!
  甲:校长一听,站在讲台上,(乙:啊。)“我说马子,小马子。。。”
  乙:唉?
  甲:“小马子,过来!这边儿!过来!过来!”
  乙:我说,唉,唉,唉,你等等吧,您不叫马志明嘛?你们这校长“小马子!小马子!过来!过来!”这叫您哪?
  甲:我们学校一般呀,都不叫学名,都有简称。
  乙:哦。
  甲:一来校长点名就这样:“小马子,大个子,栓子,刘二,老李,杨大,你们走!带灯了吗?”
  乙:带。。。(嘲弄)唉,这是拉晚儿的这都是!好好好好好!
  甲:省事这样。
  乙:省事儿。
  甲:“马子,过来,见过康圣人。”我过去鞠躬行礼。“圣人好!”康有为一瞧我这模样,大吃一惊!
  乙:好,又吃了一惊!嘿嘿。
  甲:“啊!这就是令高足?!”
  乙:唔?
  甲:校长说:“正是小徒。”
  乙:什么名字?
  甲:“叫马志明。”“唔,好!志明!志明明志,必然聪明!”
  乙:嚯!
  甲:“相貌不凡,又有栋梁之才,我国有此一人,振兴有望矣!”
  乙:就你呀?!
  甲:“这篇华翰阁下大笔否?”
  乙:问是你写的不吗?
  甲:我说:“区区不才,然也!”
  乙:(嘲弄地)好,来啦!嗨海!
  甲:“按此文章可能重写一篇?”
  乙:这怎么了?
  甲:他让我照那样再来一篇儿。
  乙:为什么呢?
  甲:他认为那不是我写的。他以为呀,那是别人替我写的!
  乙:噢。
  甲:嘿,我说“可以再写一篇。”
  乙:唔。
  甲:好!又发我一张白卷儿。当时有人给我脱靴捧砚。
  乙:嗬!
  甲:当着康圣人,我是刷刷刷刷,挥笔而就。写完了,两张一比,是分毫不差,是一点儿不错!
  乙:行啊!
  甲:康有为是赞不绝口!我这词儿写得太妙了!
  乙:怎么写的呀?
  甲:康圣人出的题目是春。
  乙:噢!
  甲:让我们对的是秋!我这是秋文《八月》!
  乙:您给念念?
  甲:我念一念?
  乙:啊。
  甲:八月啊。
  乙:唉。
  甲: “八月秋风阵阵凉,(乙:这?)一场白露一场霜。(乙笑)小严霜单打独根草,(乙:嗯?)挂大扁儿甩籽荞麦梗上,而已矣!”
  乙:还而已矣?您这不《王二姐思夫》嘛!
  甲:唉,你怎么着?康有为说:“此学生贤良方正,真是饱学鸿儒!况且熟悉地理,何不叫他大展经纶,为国出力?!我看天津市正好缺少一名超等顾问,此学生应授其职,方不负其所学!”
  乙:噢,超等顾问?!!
  甲:校长说:“小徒才疏学浅,不能胜此重任!”
  乙:唔。
  甲:“不!令高足膀大腰细,颇有耐力,超等顾问是正充此任!”校长说“好,快谢谢康圣人吧!”我一看坏了,校长给应下来了,这哪儿干得了啊?!
  乙:行了,这官儿不小啊!
  甲:不是官儿!
  乙:不是超等顾问吗?
  甲:是抄起来车把等着,有雇的我就问!
  乙:噢,还是拉车呀!

  《文章会》是一段著名的传统相声。《文章会》这段相声产生于何时,由何人创作已不可考,根据流传的文本考证,相信产生于晚清。在《文章会》中,有大量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贯口,表演这段相声颇见演员的功底,因此《文章会》常被用来考核一个相声演员表演水平,在相声界也有“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的说法。一些人认为,《文章会》讽刺了八股文,也有研究者认为,《文章会》并非专为讽刺八股文而创作,它仅仅是相声演员自嘲的幽默而已。

求张敬轩 怎么可歌词的文章

  How Could You —— Jim Willis
  翻译:倪震——《岂有此理》

  当我还是傻里傻气的小狗时,一举一动都会令你乐不可支。
  你称我为自己骨肉,唤我作心肝宝贝。虽然,我解剖过你几个枕头,咬烂过你不少鞋子,但我们还是成为了最亲蜜的朋友。

  每次我「坏」了,你都会指着我,大叫:「岂有此理!」,但转眼又会按捺不住,眉开眼笑地把我反过来搓肚子。

  我记得多少个晚上,我在被窝 ,鼻子哄着你,听着你说秘密、说理想、说梦话。噢,那是多美满的日子。

  我们一起散步,一起奔跑,一起游车河,一起买雪糕 (每次你将雪糕吃光,把雪糕筒留给我,便开始说雪糕对狗有害)。
  你上班,我会晒着太阳,半睡半醒的等你回家,有时梦见你,有时想着你。

  你愈来愈忙了,除了工作,也开始拍拖。我仍然每天等你,在你心碎、失意时安慰你;无论你对或错,我都只会默默支持你。
  你回家,我当然雀跃;嗅出你恋爱的喜悦,我更欣喜若狂。

  她,现在是你的妻子了,并不太喜欢狗,但我仍然欢迎她。
  我对她唯命是从,尝试用热情感动她。你快乐,我便快乐。

  婴儿一个个出世,我和你同样兴奋。
  看到他们娇嫩粉红的肌肤,嗅着他们的气味,令我觉得自己也是父母,我也想照顾他们呀。
  但她,和你,却担心小孩子的安全,最后,我不是被关在工作间,就是给困在笼子 。
  唉,我是这样的爱他们;爱,却把我囚禁起来。

  小孩子慢慢长大,我终於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他们扯着我的毛,战战兢兢地走出第一步;他们用小手指戳我的眼,好奇地拉开我的耳朵研究,又热情地吻我鼻子。
  他们怎样搞,我都无任欢迎,毕竟,你已经很少和我玩。
  我愿意付出性命,来保护他们。我会钻进被窝,听他们的小烦恼、小梦话,我又会和他们一起,等待着你每天回家开门的钥匙声。

  从前,朋友问起你有没有养狗,你会急不及待从银包拿出我的照片,兴奋地讲我们的故事。
  这几年,你只会「嗯」一声,就转话题;我也早从你的「心肝宝贝」,变回你养的「一条狗」。
  我更留意到,你对养我的支出和费用,开始绉眉头了。

  现在,你要调去上海工作,公司为你租的大厦不准养宠物。
  你为「家庭」,作出了理性的抉择。只可惜,没有人提醒你,曾几何时,我就是你的「家庭」。

  很久没游车河了,我真有点兴奋,直至,我进入了「爱护动物协会」,猫、狗、绝望、和恐惧的气味涌进鼻子 。
  你填好文件,说:「我知你们会替它找个好归宿的。」工作人员耸耸肩,一脸无奈。
  他们都知道,就算有出世纸,为中年犬只寻找一个家有多渺茫。

  你的儿子尖叫着:「爸,不要让他们带走我的狗!」你要撬开他手指,他才肯松开我的颈圈。
  我实在替他担心,我担心你刚替他上的一堂课,会令他一生对友谊、忠诚、爱、责任,和所有生命都需要尊重的价值产生怀疑。

  你留下了颈圈和皮带,避开我的视线,拍拍我的头当说再见。
  赶着开会的你,看看表,时间已无多;我不用开会,但情况,似乎一样。
  你走后,两位工作人员谈起来,说你几个月前就知自己要调职,为甚麽不自己尝试替我找户好人家?她们摇摇头,说:「岂有此理!」。

  工作人员忙得要命,但很看顾我们。当然,每天都有食物供应,但,我己经丧失食欲很久了。

  起初,每有人走近「囚室」,我都以为是你回心转意,连跑带跳地冲向铁栏杆,希望一切只是场恶梦。
  后来,我开始期盼会是想收养我的好心人,任何人,只要把我从这梦魇救出去就好。

  最后,我明白我不会是中心其他幼犬的对手,它们活泼可爱,没有包袱,我开始长期缩在「囚室」一角,静静等待。
  有天,下班前,我听到脚步声来找我,跟着她,我 过长长的走廊,入了一个房间。静得像天国似的一个房间。

  她把我放上桌子,揉着我耳朵,叫我不要怕。
  我的心砰砰跳着,估量着下一步会是甚麽,暗地 ,却有点如释重负。
  做囚犯的日子,似乎走到尽头了。

  我的天性不改,看见她边拿起针筒边流泪,又开始为她担心。
  我明明白白到她的情绪,正如我明明白白你的一样。
  我轻轻舔着她的手安慰她,就如从前安慰着你。

  她专业地把针滑进静脉,刺痛带着一阵清凉的液体流遍我全身。
  我累了,躺下,想睡了,抬头望着她慈爱的眼睛,我喃喃怨道:「岂有此理!」

  她不知是看得懂,还是听得懂,抱着我,抱歉地说对不起。
  又匆匆地解释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我不用受苦,不用受遗弃。
  我去的地方充满着爱,充满光明,会比这个世界更适合我。

  我用尽最后一分气力,重重地摆了摆尾,想告诉她,那句「岂有此理!」,不是对她说的,是对我最爱的主人说的。
  我会永远想念你,也会永远等你。我希望你一生遇上的所有人,都和我对你一样有情有义,都和我对你一样忠诚。

  (有人在美国,用七千美元在报纸买了全版广告,来刊登 Jim Willis 写的这篇
  <<How Could You?>>。Jim 的英文版欢迎转载,我这篇翻译也是一样。有心人,先多谢了。)
  倪震
  http://tieba.baidu.com/f?kz=753954132

桌子的具体概念

桌子是一种常用家具,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可以在上面放东西或做事情。
似乎,难以定义的事物都很神秘、高深、抽象,如:“存在”、“时间”、“自由”、“美”等等。但是,其实,像“桌子”这样的俗物也很难定义。
   显然,大家都“知道”桌子是什么。可是,谁能给桌子下个定义呢?
  
   据说,要下定义,先要考察世界上所有的桌子,然后找出它们共同的特征;在这些共同特征中,有1个或几个是其他事物所没有的;我们找到了这样的特征,我们就抓住了桌子的“本质”。然后,我们就可以给桌子下定义啦!
   好的!那,世界上有什么样的桌子呢?
   桌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钢铁、塑料、玻璃……,反正液体和气体是不行的!
   桌子有没有抽屉?有的有,有的没有。——废话!
   桌子是什么形状的?方的、长的、圆的、椭圆的、菱形的、异形的。什么形状都有可能!
   桌子有多高?0.5米到1.5米吧,我没测量过。似乎比脚背还低总不行,比人还高大概也不行。——但小玩具桌子呢?巨型桌子呢?好象也都是桌子呢。
   桌子有几条腿?1条——8条。再多就成蜈蚣了!
   ——但如果有些病态的家伙想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做个世界上最多腿的桌子、世界上最高的桌子呢?
  
   天!桌子们的共同点在哪里呢?——没找到?再找!
   桌子有一个面!——是的,但问题是,有一个面的并不一定就是桌子!电视、冰箱……也有一个面。
   以用途定义!桌子是用来放东西的!——啊,好!放什么?——书籍文具(书桌)、碗筷杯碟(饭桌)、计算机(电脑桌)、香烟、手表、BB机,电话、钱包、台灯、台历……——可是,我要是在桌子上睡觉,那它就不是桌子了?我坐在桌子上,它就变成板凳了?我把那些东东放在冰箱上,冰箱就变成桌子了?岂有此理!对不对?
  
   茶几、床头柜、梳妆台和桌子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
   还有,一个最普通的桌子(木头的,4条腿),如果断了1条腿,它成了个“破桌子”,但破桌子似乎也还是桌子!断了2条腿呢?3条腿呢?——想拿它去生火的人,会认为它是“劈柴”;想捆捆绑绑接着用的人,会认为它还是“桌子”!到底破到什么程度,它就不再是桌子了呢?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标准吗?
   还有,一个家具设计者说:“我已经设计好了一个桌子,画在设计图上。”设计图上的“桌子”是桌子吗?还是一张图?一张纸?
   要是设计者说:“我已经在脑子里设计好了一个桌子!”他脑子里的“桌子”是桌子吗?
  
   那,具有所有这些特征的东西就是桌子?
   一个有1到多条腿的;形状各异的;高度不等的;各种材料制作的;有或者没有抽屉的;可以用来放置各种物品的,或者不能用来放置任何物品(破桌子)的台面。——这大概只能算是个不高明的谜语!
  
   “够了够了!你到底想是说什么?”——你们会不耐烦地说!
   好,那下结论吧:我们无法找到桌子的本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要寻找本质,就是要“一蹴而就”地把桌子和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区别开来!——这是不可能的!
   我对“本质”这个词深恶痛绝!!——凭什么仅仅因为我们对不同的对象都使用“桌子”这个称呼,就认为这些对象有所谓共同的本质?!
  
   我们日常使用“桌子”一词并无困难。因为我们总是在特定的语境里使用这个词的。
   所以,下定义需要一定的语境,一种定义只能为有限的、特定的目的服务。这种定义只能把桌子和世界上的部分事物区别开来,并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解决所有区分的定义。
   拉一个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来唬人!他说:我们对一个概念加以扩展就如同纺线,把一些纤维缠绕在另一些纤维上,这根“绳子”并没有一根贯穿全长的纤维(本质),而是很多纤维的互相重叠!
  
   定义的神话必须打破!定义并非是必然真的命题!
   定义是我们为了方便,而决定使用某些缩写的记录(威廉·涅尔《逻辑学的发展》)。或者,你可以认为:定义所表达的是该词的用法。或者,你可以认为:定义所表达的是该词与其他词的关系。
   而且,如果无穷地追溯用来定义“被定义项”的“定义项”,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定义都是循环定义!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3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22269654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岂有此理为什么我不能用这张桌子(岂有此理为什么我不能用这张桌子哈利波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岂有此理为什么我不能用这张桌子(岂有此理为什么我不能用这张桌子哈利波特).pdf

上一篇:巧克力蛙NPC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我不   岂有此理   这张   能用   桌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