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名人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3-03-01 06:03:22 阅读: 评论:0

芭蕾舞教学视频-天龙八部好玩吗

名人的故事
2023年3月1日发(作者:幼儿园学习笔记)

名人故事20篇

退路与出路

古希腊着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

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

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

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

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

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

为羞于见人,他只好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

平突飞猛进。正是凭着这种专心执着的精神,戴

摩西尼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一个人要想干好一件事情,成就一番事业,

就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追逐既定的目标。

但人都有惰性、有太多欲望,有时难免战胜不了

身心的倦怠,抵御不住世俗的诱惑,割舍不下寻

常的享乐。一些人因此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这

时候,不妨学学戴摩西尼的精神,他剪掉了一半

头发,就彻底斩断了向惰性和欲望妥协的退路。

而一旦没有退路可逃,就只能一门心思地朝前奔

了。断掉退路来逼着自己成功,是许多明智者的

共同选择。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为了能把全部精力

放在写作上,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

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

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

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

开书桌,结果作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着《巴黎

圣母院》。

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容

易赢得出路。

自卑是一种美德

有的时候,自卑不是懦弱,而是一种美德。

那天看中央电视台《人生采访》年底大戏《温暖

2003》,被大导演许鞍华打动。我想象的许鞍

华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女子,一个领导香港电影新

浪潮的大导演能不是这样的女子吗?但她走上

台来先是羞涩地笑,再是孩子气地说自己胖,新

年的愿望是减肥,一点不像五十五岁的女人,那

样孩子似的可爱和单纯,不能想象她居然拍了那

么多好电影。接着胖胖的智慧型主持人张越问她

觉得不觉得自己特别出色,因为后来香港那些大

导演开始都是跟她做助手的。她笑着说,出色?

我很自卑呢。这样出色的女人会自卑?我疑惑起

来。她笑着说,孩子似的说自己的不足:我长得

这么不好看,分不清左右,学不会开车,常常把

刹车当油门,而且我不会煮饭不会做家务,在生

活中几乎是一个废人,人多的时候我还不会讲

话……所以,我常常很自卑,自卑的好处是我得

加倍地努力,结果我终于有一样出色了。在上学

时我的学习成绩是一流的,没有考过第二名。

后来我出来工作,能感受到电影的美好,能

捕捉那些美丽的瞬间,但这时我还是自卑的,因

为我总是留下了遗憾,超越不了自己。她说完,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为她的谦逊,因为她

的自卑,因为她说,自卑,其实是一种美德,可

以让自己更奋进,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

断地寻找自己的突破点,找到长处。因为她的一

番话,让我那么喜欢着许鞍华。现实中的我们,

总是如孔雀开屏,看到的多是自己的优势和强

项,于是责怪着生活待我们不公。去找工作不满

意,就说用人单位有眼不识珠;恋爱失败了,觉

得对方一定是不明白自己。从来想的都是自己身

上的那一点点好,不曾想我们其实有很多的缺陷

与瑕疵,所以,不思进取;所以,挑剔着生活。

没有一颗自卑的心,没有对生活的感恩。自卑,

不是低下头委屈自己。许鞍华的自卑,是能够正

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哪里长哪里短,还知道,

如何让自己的命运在哪里发生转变。

有的时候,自卑不是懦弱,而是一种美德。

它可以让我们真实地感觉到自己的短处,感觉到

来自外界的压力,然后变成生命中最强的一股动

力。没有那种刻骨的自卑,也许许鞍华只是一个

平常的女人,或者还不如平常人,因为她不会煮

饭不会熨衣服,她分不清左右,但她知道自己要

另辟蹊径,所以,会成为一代名导,会在五十五

岁时那样美丽而智慧,然后笑着告诉我们,自卑,

是一种美德。

五十年的坚守

史努比的创作者查尔斯·舒尔茨是美国伟大

的漫画家。史努比是舒尔茨漫画中主要人物查

理·布朗的小狗,其形象被制作成多种玩具,是

最受欢迎的卡通形象之一。

有一个小男孩,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认

为他是一个智力低下的学生,即使到了中学八年

级,他的各门主课仍然没有起色:代数、英文全

不及格,物理竟然考了零分!小男孩设法进了学

校的高尔夫球队,但在本学年最重要的一次高尔

夫比赛中却输掉了,小男孩倍感凄惨。

同学们不只是不喜欢他,而且似乎从来就没

有注意到他,就是在大厅里遇到他,对他说声“哈

喽”都极为罕见。幸运的是,在这些挫败之外,

小男孩还有一样聊以自慰的东西:他酷爱的绘

画。尽管在中学期间,他提供给年鉴的漫画全被

拒用了,但小男孩依然坚信自己的艺术天赋。等

他告别学校,便大胆来到迪斯尼工作室,向他们

递交了自己的绘画作品。我很希望我能在这里

说,迪斯尼工作室有关人员非常欣赏他的作品,

当场就决定聘用他。但后来,他再次遭到了残酷

的拒绝。

历经一次次挫败,小男孩并没有放弃,他决

定用卡通的方式来记述自己的遭遇——一个在

所有人眼中的失败者和一无所成者。这个小男孩

名叫查尔斯·舒尔茨,后来他画的史努比风行世

界,从而成为史努比永远的父亲。

绝大多数的人通常都和查尔斯一样,没有机

会也没有舞台去展现天赋。这时候绝大多数人便

默认了自己的普普通通。其实,查尔斯也是这样,

他与大多数人唯一的不同在于,他用50年的时

间坚守了自己的那份天赋。

欣赏是另一种阳光

卓别林小的时候,有一年圣诞节学校组织合

唱团,卓别林却落选了,他很沮丧。一天在班上,

卓别林背诵了一段喜剧歌词,博得了大家的喝

彩。老师说:“虽然你唱得不好,但表演很有幽

默的天分。”

后来,父亲早逝,母亲患上严重的精神病。

为了生计,卓别林四处到剧院打听,希望能演上

一个角色。一天,伦敦一家剧院要上演一出戏,

剧院老板答应让卓别林演一个孩子的角色。演出

并不成功,《伦敦热带时报》在批评该剧的同时

却说:“幸而有一个角色弥补了该剧的缺点,那

就是报童桑米。以前我们不曾听说过这个孩子,

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定会看到他不凡的成

就。”

后来,年轻的卓别林获得了一个去美国演出

的机会。不巧的是,这次演出没有引起任何轰动,

然而美国的《剧艺报》在谈到卓别林时说:“那

个剧团里至少有一个很能逗笑的英国人,他总有

一天会让美国人倾倒的。”

多年后,卓别林终于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

家。我想,除了天才与勤奋之外,他的成功与年

轻时候宽厚的社会氛围是分不开的。

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来说,欣赏是另一种

必要的阳光。这一缕纤细的阳光,能使将要跌入

生活暗处的人,及时得到一丝光亮的指引,获得

前进的勇气,看到走向成功的希望,从而最终引

领他走到明媚的未来。而实际上,做到欣赏又是

那么容易,只要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能有一句

肯定的话就足够了。

改掉性急的毛病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

我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因主张严禁

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

利益,受到中国人的敬仰。

但林则徐小时候,虽然机灵聪明,但性子很

急,办事毛毛糙糙,经常出些差错。父亲觉得小

孩子这样下去养成惯性,将来办事要出大错。

一天,父亲把林则徐叫到跟前,给他讲了一

个“急性判官”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判官,由于他非常孝敬父母,所

以每遇到不是孝子的犯人,他就判得特别严。

一天,有两个人拉来一个年轻人,说这个年轻人

是个不孝之子,要判官严惩。判官一听,立刻火

冒三丈,就喊:“来人呀,打这个逆子五十大板。”

这个年轻人想开口申辩,可是嘴被堵着,有话没

法说,只好挨了五十板子,屁股被打得血肉模糊。

一会儿,有个老太婆拄着拐杖急匆匆走进来,哭

诉着有两个盗贼溜进院偷牛,被她的儿子捉住,

并要送他们到官府来,可是力不从心,两个强盗

反把她的儿子捆走,并告诉判官他就是这一个孝

顺儿子。判官一听,心里暗想:莫非恶人先告状,

我刚才打的就是她的儿子?他忙叫人把那两个

捆人的人找来,但他们早已溜走了。这时,被打

昏过去的年轻人突然呻吟了一声,老太婆一看,

正是自己的儿子,惊叫一声,昏倒在地,再也爬

不起来了。聪明的林则徐知道父亲的这个故事是

针对他的毛病讲的,便说:“我一定好好改一改

急躁的毛病。”

“急性判官”的故事,牢牢记在了林则徐的心

里,此后他更加发愤苦读。

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经将你永久固定在

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很多的出路

吗?”在一次学术报告后,一名记者对数学大师

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师的脸上充满微笑,用他还

能活动的3根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后,显示屏

上出现了上面四段文字。

3根手指和一个能思维的大脑是霍金身上

惟一能动的部件。这个人生的斗士,这个智慧的

英雄,除了他超人的意志之外还靠什么?靠的是

爱,还靠的是高科技。没有爱他的人的照顾,卢

伽雷病是不会让他活到今天的,也许他在生病之

初就与世长辞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不能动

弹,但可以说话,才得以口述完成他的巨著。我

国史学大师陈寅恪的巨著《柳如是别传》和著名

哲学家冯友兰的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也都

是著者在双目失明或双目视物不清的情况下全

凭口述而“写”出来的。

可霍金只有仅仅3根能微弱活动的手指和

一双不会说话的眼睛,没有计算机,他怎么去表

达他的思想;还能将他的智慧发挥出来吗?没有

发达的医学,他仅仅能活动的3根手指如何总能

动弹?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他微弱的3根手指

又如何能产生伟大的学问?成功的喜悦,胜利的

光环,常常会令人忘乎所以,但是,我们永远不

应该忘记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所以,这个如今完全可以骄傲地面对人生

的人,他在回答完那位记者的提问后,又艰难地

打出了第五句话:“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跳水皇后-郭晶晶

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

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因为前四

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

敌”的代名词,郭晶晶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

很平静,毕竟,她已经历了17年的水拍浪打。

错练跳水

17年前的她只有6岁,还在幼儿园。

当时体校教练来挑小队员,一眼就看上

了她,她以为是去学游泳,便乐呵呵地跟教

练去了。到跳水池前一站她就有点后悔,怎

么都不肯往下跳,被教练逼着跳了一次吧,

嘿,就选上了。

11岁时,郭晶晶一次随队赶赴南京集训,

被当时的国家队教练于芬看上了。于芬问她:

“想到国家队来么?”她天真地回答:“想!”

一条辉煌的冠军之路便逐渐在她面前铺开。

1994年全国跳水锦标赛,郭晶晶独揽女

子十米台和三米板的两枚金牌后,人们都惊

呼:中国又出了一个年仅13岁的奇才!

曾经沧海

1994年和1995年两年的异彩乍放,让

国人对她的期望值迅速攀升,但1996年的亚

特兰大奥运会,给她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重

大挫折。

虽然在女子十米跳台的奥运预赛时,她

的积分还领先于所有对手,但到决赛时却因

失误终落第五。

之后她从板台兼顾改到了专攻跳板,而

“跳水天后”伏明霞的复出,使得郭晶晶往

往只能屈居亚军。来雅典前,郭晶晶参加了

两届奥运,只捞回两枚银牌。

出征雅典

不管外界对郭晶晶是何种看法,中国跳

水队教练非常清楚郭晶晶的实力所在。带过

她的几个教练都说这个队员起跳有力,动作

协调性好,悟性也高,若非“野心”不足,

伏明霞在役时恐怕也会被郭晶晶击败。

事实的确如此。多年的积累使郭晶晶在

伏明霞退役后迅速巩固了中国在女子跳板上

的霸业。2001年世锦赛、2002年世界杯、2003

年世锦赛,每年跳水最高级别赛事的女子三

米板单人冠军都没逃出她的手心。

出征雅典,心里有底的郭晶晶,求胜心

很强。首战便和队友吴敏霞合作,夺取了双

人三米跳板的金牌。

心静夺冠

单人预赛她跳砸了一个动作,但曾经沧海

的她已经磨出了一颗平常心。平静地比过半

决赛后,郭晶晶规定动作的积分已经升到了

第一位,决赛四轮动作下来,郭晶晶几近完

美,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最后一跳,郭晶晶平静地理了理头发,

走板起跳,向外翻腾一周半接转体两周半,

她在空中干净地完成了动作,“刷”的一声

入水,现场的五星红旗立即挥舞不止。出水

后的郭晶晶笑容像碧池中的涟漪漾了开来。

两位著名画家比画的故事

宙克西斯和帕尔哈西奥斯是古希腊的两位

著名画家。他们既是好友,又是竞争对手,由于

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居然很难分出水平的高低。

一日,他们聚在一块讨论作品,由于见解不

同争辩起来,互相不服。为争个高低,约定各自

作一幅画,公开展览让雅典入评价。

两人遵约各自开始构思作画了。

宙克西斯画的是孩子头上顶着一筐葡萄,那

人像画得十分逼真,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觉;葡萄

更是画得鲜滴水灵,简直引人垂涎三尺,画好后,

他站在画前左瞧右瞧,觉得满意极了,便将挡布

遮住了画架。他想,这张画定能压住帕尔哈西奥

斯。

再说帕尔哈西奥斯,自和宙克西斯许约后,

便开始思考究竟画什么为好,他构思了好几幅均

不满意。忽然,他一拍脑门:有了,就这么画吧。

一想好,他便刷刷地在画板上大笔勾勒..那天,

雅典广场上挤满了人。宙克西斯的画首先露相。

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叹声,原来那画上的葡萄居然

如此逼真,挡布刚揭,便引来几只叽叽喳喳的小

麻雀上画去啄葡萄。人们纷纷赞叹不已。宙克西

斯不免洋洋得意起来。

帕尔哈西臭斯被观众冷落在一旁,默默地站

在自己的画后一声不吭。观众向他高声嚷道:“把

挡布取下来吧,让我们看看你的那幅画。”

可帕尔哈西奥斯仍然呆呆地站着发愣。宙克

西斯见状也着急了,他走上前去说:“您磨磨蹭

蹭干什么?赶快把挡布拿下来吧!”说完,就伸

手去扯那块布..突然,他如电击般地震住了,随

即发出惊叹声,向观众宣布了一个事实,说:“我

输了!”

原来,那块挡布是画的。

托尔斯泰和一枚硬币

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却喜欢

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

家的架子。

一次,他作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

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

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托尔斯泰正在

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

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

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原来,

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

土,把他当作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

女士。

女士感激地说:“谢谢啦!”随手递给托尔斯

泰一枚硬币,“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这位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

尘仆仆的“搬运工”就是托尔斯泰,就大声对女士

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

列夫.托尔斯泰呀!”“啊!老天爷呀!”女士惊呼

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她对托尔斯泰急

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

看在上帝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

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

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

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

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

惶惑不安的女士。

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

的旅行了。

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能够做到遭人误解不

但不恼、反而注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的人,品德

是高尚的。

达尔文放弃研究成果

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科学家,进化论的

创始者,他生前常说,他的《物种起源》等著作

和学说是“集体的产物”。在一封信中他曾这样写

道:“我清楚地看到,如果没有那些可钦佩的观

察者所搜集的大量材料,我决写不出那本书来。”

事实上,他和华莱士的交往便是科学家这种谦虚

无私精神的体现。

华莱士是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旅行家,

比达尔文小14岁,他和达尔文一样,进行着科

学考察的活动,曾到南美的巴西、马来半岛等地

做生物考察,采取动植物标本,在同一个课题上

进行研究和写作。其间,他读过达尔文的《一个

植物学家的航行日记》,也和达尔文有过几次通

信,讨论交流研究心得,不过两人都没有提及他

们各自的独立研究和正在写作的具体内容。

1858年6月18日,正在努力撰写《物种起

源》一书的达尔文,收到了华莱士寄来的一篇关

于进化论的手稿----《论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

模式的倾向》。达尔文惊诧得目瞪口呆,他说:

“我从从未见过有这种更加令人惊奇的偶然巧

合。......他现在采用的学术名词,甚至也和我的

书稿中各章题名相同......”

如果是这样的话,进化论的优先权将归于华

莱士了,达尔文再发表著作,就有抄袭和剽窃之

嫌达尔文这时思想斗争十分激烈。要知道达尔文

已经从事20多年的研究了,当他环绕全球作科

学考察时,华莱士还是一个刚入学接受启蒙教育

的小学生。达尔文由于旧病复发,加上孩子们身

体不好,使得写作时断时续,进度很慢,才让华

莱士后来居上。但他不愧是品德高尚的人,他决

定退避三舍,成人之美,建议华莱士赶快将论文

发表出来,同时为了避嫌,他打算中断自己的写

作,让华莱士独享荣誉。

但是,华莱士也是品德高尚的人,他知道了

这件事情后,不仅果断地放弃了优先权,而且满

怀敬意地对人说:“当我还是一个匆忙急躁的少

年时,达尔文已经是一个耐心的、刻苦的研究者

了,他勤勤恳恳地搜集证据,来证明他发现的真

理,却不肯为争名而提早发表他的理论。”

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下,达尔文同意和华莱士

的论文合并,以合著的名义提交林奈学会宣读。

达尔文非常感谢华莱士,他写信致意,并说:“如

果有着可钦佩的热情和精力的人应该得到成功

的话,那么您就是最应该得到成功的人。”

在华莱士的鼓励下,达尔文在1859年11

月24日这一天,终于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

巨著,1250册书在当天销售一空。华莱士高兴

地喝彩,称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书籍之

一”,并将进化学说这一理论称之为“达尔文学

说”。

秦海璐的成长之路

秦海璐9岁时,因为爸妈下海经商,乏人照

料,被狠心地“扔”进全托京剧戏校。

戏校苦哇。为了出一个“苗子”,基本采用“打

为主,吼为辅”的训练方式。尤其秦海璐学的刀

马旦——唱、念、做、打、舞、翻,样样得练好。

承受的苦、累、痛,难以忍受,无法形容。

别的孩子周末,回家偎在父母怀里、撒娇、

尽享呵护。秦海璐像只被遗弃的小鸟“无枝可

依”。父母常常忙得几个月没空来看她。她心里

涨满了委屈,用泪水抵抗、发泄。可是哭完了,

没人心疼,一切还得照旧。于是,开始拧巴、较

劲儿,玩命练功,老师让停也不停。就这样,将

近7年的戏校生活,练就了她极强的心理承受

力,且深谙:在这个世上,任何人都依靠不了,

所有的苦、累和痛,只能自己化解。

17岁,秦海璐戏校毕业,进入北京中戏。

身处姹紫嫣红,俊男美女之中,长相平平的她,

既不自卑,也没压力。“因为7年的苦,都熬过

来了,这算得了什么呢?”何况,她坚定的、唯一

的目标:拿张大学文凭,回家做白领,找一个好

老公。班里的同学,有的想家想得泪汪汪,有的

因拍广告、演戏,找不着感觉痛苦而哭。她没心

没肺,悠哉淡定,兀自打发日子。直到大四。

那年,学校认定她是“能演戏的几个里最会

演戏的一个”,让她参加电影《榴莲飘飘》的拍

摄,她不干。“不想拍电影,只想当白领。”班主

任“激将”说,你如果不试试,拿了中戏文凭就去

当白领。人家会说,秦海璐不行。她一想,可不

是,姐们儿不成名可以,但不能让别人说干这行

不行,才改的行。不料,她这一“触电”,捧回了

最佳新人、最佳女主角两个大奖。

都以为她会“乘风而上”,她却躲猫猫般匿迹

三年,圆她的白领梦去了。舆论哗然,有说她自

觉长相对不住观众,改行了,有说她受不住刻薄

的言论,隐退了……各种“浮云”,她全然不顾,

我行我素,心里窃笑:姐用实力证明过了,姐行!

姐很行!你们爱咋说咋说。与姐无关。

然而,做演员是她命定的天职和强项,兜兜

转转几年,她还是被“旋”进演艺圈,且不急不躁,

凭着丰厚的底蕴和扎实的功底,声名鹊起,成为

观众喜爱、褒赞和欣赏的实力派演员。

在电影《爱情呼叫转移》里,12个走马灯

似的相亲女,唯独她演的那个,让人印象深刻。

媒体问她缘由,她说,喜剧也得认真演,而不是

刻意去讨好、甚至胳肢观众,但也不能一水顺的

认真。除了感觉,还得动脑子。掌握好发力点,

收放自如。这是从小在戏台上的基础和累积。在

舞台上,射灯跟着你转,你必须找到自己的节奏。

开始,锣鼓点控制你,等你一点点有了节奏感之

后,锣鼓点开始跟着你。这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

程,是一个演员成长、磨炼、积淀、成熟的过程。

所以,吃的苦,永远是人生的基础。非但演戏如

此,人生亦是如此。

“综观演艺界,学戏出来的跟没有学过戏而

当红的,截然不同。”学戏出来的,特别扎实,

特别沉稳,不浮躁,懂得收敛低调。譬如何赛飞、

徐帆、袁泉,不论生活、演戏,工作,还是为人

处世,特朴实严谨,很少会出一些幺蛾子的事儿。

因为,京剧传统的优良风格和谦谨意识,随着那

些“苦”,日积月累,浸润到骨髓里去了,约束规

范着人的言行、修为。

秦海璐出演话剧《四世同堂》里的大赤包。

四川媒体评论她:“身材苗条,知性妩媚……”

她莞尔:这都是“他们”对我的评价。跟我没关系。

在我这个小小的圈子里,也许我有那么点儿知

性。但出了这个圈子,比我有学问的人多了去了。

所以别当回事儿。

多年来,她坚守原则:“演员是个‘感知’很强

的职业。来不及感知生活,陀螺似的从一个剧组

到另一个剧组,我不干!”这就是她的基础,风格、

底蕴。

贫穷不会贬低你的价值

布拉格出生在英国一个贫困的家里,尽管贫

穷,父母仍然懂得知识的重要性,省吃俭用供他

到寄宿学校读书。布拉格知道父母辛苦,这个机

会来之不易,于是学习非常努力。一些富家子弟

常常攀比新衣服、新鞋子、他总是无动于衷,从

不参与。

布拉格学习成绩很好,老师常常在班上表扬

他。这引起了一些富家子弟的妒忌,他们开始和

布拉格作对。布拉格总穿一双破旧的大皮鞋,样

式古老,非常不合脚。于是大家就开始说这双皮

鞋是布拉格偷来的。

学校里的流言蜚语瞒不过学监的耳朵。得知

自己学校有学生有偷东西的行为,学监非常气

愤,他绝不允许这种有损学校声誉的事情发生,

准备开除这个品德败坏的学生。

看到学监把布拉格叫去了,那些富家子弟在

背后偷笑,他们心想:这个讨厌的家伙终于要被

开除了。

来到学监的办公室,布拉格看见学监盯着自

己的大皮鞋,难色铁青,心里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了----那些讨厌的谣言被学监知道了。问心无愧

的布拉格昂首挺胸,迎着学监的目光走上去,递

给学监一封信。学监疑惑地打开,慢慢地,他的

难色变得祥和起来。

原来,这封信是布拉格父亲写给他的,上面

说:“孩子,真抱歉,希望过一两年,我的那双

破皮鞋,你穿在脚上就不会嫌大了。我抱着这样

的希望:等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荣,因

为你是穿着我的破皮鞋奋斗成功的。。。。。。”

最后,学监向布拉格道歉,并且在后来的日

子里,在生活和学习上都给了他不少帮助。

布拉格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这个穿着大

皮鞋奋斗的孩子,长大后因为非凡的科学成就,

获得了诺贝尔奖。

利用好所拥有的

安吉尔是世界上唯一用假腿来完成惊险的

走钢丝表演的人。但是,人们决不会想到,她是

个因患病动过4次手术,并已截去了右腿的人。

那是1987年8月,安吉尔患病,在右踝

检查中,发现了一种少见的癌细胞。她只得接受

手术,右腿膝盖以下均被截去。

在这突如其来的厄运面前,她没有失望退

缩,在手术4个月后,她又用假肢成功地进行了

走钢丝的试验。这以后,不幸又接踵而至,几个

月中,她被诊断患有肺癌,先后将左、右肺切除

了一半。第二年,不屈服于命运之神的安吉尔又

同丈夫一起练起了走钢丝。经过几百小时的苦

练,她又能单独进行走钢丝表演了。

在恢复走钢丝7个月后,她又被诊断为癌症

扩散,已无法医治。医生估计安吉尔肯定受不

住这沉重的打击,可安吉尔却心静如水:“没关

系,我不想再请医生为我做什么了,让我回家去

吧。只要我还活着,总能做些有益的事。”“只要

我活着,即使大部分器官被切除了,我还要让生

命发出一点儿光。”此后,她仍带着病残之躯,

顽强地搏击于杂技舞台。

而她丈夫的一席话真是催人泪下:“也许不

久她将真的告别人世,她已让我们做好了准备,

但我想她是永生的。她给予、给予、再给予,拼

搏、拼搏、再拼搏,这就是她的性格,她的美德。”

安吉尔则说:“我能留给孩子什么呢?最重

要的是:我一定要他记住,要经常想到自己已有

的东西,而别老是想到自己没有的东西。一个人

如果能充分地运用他所拥有的,那他一定活得很

好......”

孔子改错诗的故事

一天。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

门生外出讲学。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

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

领进一个山洞避雨。

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翁平常歇脚的地

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

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不觉诗兴大发,吟成一

联: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

老渔翁听了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

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

万点?先生你数过吗?”

孔子觉得老渔翁的活有几分道理,便问道:

“既然不妥,怎样才合适呢?”

老渔翁不慌不忙地说,“咱生在水边,长在

海上,时常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

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

传神。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成这样:‘风吹

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

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

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翁说:“哎哎,

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

孔子喝道:“子路!休得无礼!”

老渔翁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圣人有圣人的

见识,但也不见得样样都比别人高明。比方说,

这鱼怎么打法,你们会吗?”一句话,把子路问

了个哑口无言。

老渔翁瞧着子路的窘态,也不答活,飞身奔

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渔网,打起鱼来。

孔子看着老渔翁熟练的打鱼动作,想着他谈海

水、改诗句、议“圣人”、责子路的情形,猛然间

发觉自己犯了个大错误,于是把门生招拢在一

起,严肃地说:为师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

这句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

说罢,顺口吟出小诗一首:

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

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

把兴趣变成习惯

理査徳.罗伯茨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他是

世界上最早发现核酸生物转换过程的科学家,并

获得了诺贝尔奖,人们称他为生物化学上的猛

士。

理査徳.罗伯茨小时候非常聪明,学习成绩

不错,大家都很喜欢他。可是小孩子总有一点儿

贪玩调皮,小罗伯茨也是这样。

一天开会时,老师们说起自己的担心:要是

小理査德养成贪玩的习惯,以后聪明不用在正道

上,那一棵好苗子就给毁了。一时间,大家议

论纷纷。

这时候,校长讲话了:“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放学后,小理査德正在收拾书包,校长突然

走过来,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神秘地冲他笑

笑离开了。小理查德很奇怪,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呢?他展开纸条一看,原来是一道智力题,似乎

涉及课堂上没学到的内容。校长想考考我呢。他

想。

小理査德觉得很有意思,边走边琢磨,回家

也顾不上玩,査了不少资料,想了很久,直到

做出来才去睡觉。第二天,小理査德找到校长,

一脸自豪地把答案递给他。校长看着答案点点

头,又掏出一张小纸条递给小理查德。小理査德

笑笑:“我一定会做出來的。”

此后,校长常常悄悄递给小理査德一些题目,

要是小理査德做出来了,他会表扬几句,然后拿

出一道难一些的题目,要是做不出来,他就会放

学后把小理查德叫到办公室讲解。

小理查德觉得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不肯服

输的劲儿上来了,总是绞尽脑汁不被校长的题目

考倒,平时有空也自觉地多看书学习,为下一道

题做准备。到后来,每天学习看书已经成了习惯,

反而觉得嬉戏玩闹没意思。

许多年后功成名就的理查德回忆起这一切,

非常感谢校长,是他的纸条让自己养成了受益一

生的习惯。

世界第一女飞人的故事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田径赛场上,女子100

米短跑决赛即将开始,万众瞩目,人们都在拭目

以待,准备亲眼见证“世界第一女飞人”的诞生。

起跑线上,一名黑人女运动员吸引了全世界

的目光。她叫乔伊娜,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在几个月前的奥运会预选赛上,她一鸣惊人,以

10秒49的成绩打破了100米世界纪录。除此之

外,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乔伊娜一身奇特的装扮:

身着红色运动服,鲜艳夺目,款式奇特,长发披

肩,十指上还留着长长的指甲,色彩斑斓。

发令枪响,乔伊娜长发飘扬,奋力奔跑,像

一团火红的烈焰,第一个到达终点。在这届奥运

会上,她共收获了女子100米、200米、4×100

接力比赛三枚金牌,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女飞人”。而她那耀眼的装扮,同样给人们留下

了深刻印象,并由此获得了“花蝴蝶”的美称。

乔伊娜永远是赛场上的焦点,除了别人望尘

莫及的速度,还有她那与众不同的服饰。训练之

余,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服装设计,尤其对色彩和

样式有着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就连专业服装设计

师也时常为之惊叹。每次参加比赛,乔伊娜只穿

自己设计的运动服,惊艳登场,技压四座。以至

于她每次出场的服装造型,都成了比赛中的一大

看点。

在乔伊娜的运动生涯中,先后创造了多项世

界纪录,其中两项至今无人超越。人们记住了这

只美丽的“花蝴蝶”,但从来没有人知道,她为何

对服装设计情有独钟?女人爱美,天性使然,实

在不足为奇。

直到乔伊娜退役之后,忽然有人问她:“为

何你每次比赛都喜欢穿奇装异服?”这个问题看

似有点弱智。乔伊娜嫣然一笑,终于道出了其中

的秘密:“赛场上必须争分夺秒,如果对手多关

注我0.1秒,我就有可能领先0.1秒,这对我来

说非常宝贵。”

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乔伊娜是天才运动

员,却很少有人清楚她的另一个身份——加利福

尼亚大学心理学学士。天才的想象,总是与众不

同。

像竹子一样做人

文天祥小的时候,父亲教他读书,而且总是

喜欢在功课之外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些道

理让小文天祥受益匪浅。

一天,父亲和他在书房读书,一陈凉风吹来,

窗外的竹叶发出一陈细微的声响。父亲喜欢竹

子,所以家里种了好多。小文天祥看着窗外几百

棵翠竹,不禁问道:“您为什么这样喜欢竹子?”

父亲拉着他走到窗前指着窗外的亭亭玉立、

硬朗有节的绿竹对他说:“你想想看,竹子还在

没出土的竹笋时就已经有节了,就像人从小就要

有节操;而竹子长到了凌云的高度竹竿里还是空

心的,就像很多人在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后依然很

虚心一样;竹叶也不像别的树叶天气寒冷就会凋

落,现在即使是冬天依然是翠绿的,它有一种坚

强不屈的性格。竹子本身也是,你可以将它折断,

但却不能让它一直弯曲地存在着,就像人一样宁

折不变。所以说,竹子本身的构造很有寓意,象

征着人的一些美好品质,做人也要这样才行啊!”

文天祥听得入了神,也从心底萌发了对竹子的喜

爱之情。还将“像竹子一样做人”的话写成条幅,

并当成座右铭贴在床头,挂在书桌前,以警示自

己。

文天祥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所以他暗下

决心:“将来,我不但要为国家做事,成就一番

事业,还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不屈不

挠。”从此后读书更用功了,他要像竹子一样,

做很优秀而对社会有用的人。

文天祥长大后果然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在元

朝军队入侵宋朝时,他自己招募军队,反抗“侵

略”。在不幸被俘后,面对高官厚禄的不为

所动,最后被杀,成为著名的民族英雄。而他的

壮节高义,也鼓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福特的半杯理论

亨利福特被美国人称为“汽车之父”。1913

年他率先采用流水线组装汽车,第一次实现了

10秒钟组装一部汽车的神话。几年后民用汽车

的价格降低了一半,小轿车不再是富豪地专属。

福特的思想对全世界的制造业也产生了极大的

影响。今天,大到一架飞机,小到一包糖果,都

可以在流水线上生产。福特汽车公司初具规模

后,有一次,福特在高层会议中建议改进现有的

装配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这个提议遭到很多

人反对:有人觉得改进装配线,既要投资购买机

器,又得重新培训工人,风险太大了;另一部分

人则认为公司的生产能力已经够强,效益也很

好,没必要花力气去提高效率。

听完大家的意见,福特举起桌上的玻璃杯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人担忧地说:“半杯

水被喝了,杯子空了一半。”“别担心,”有人乐

观地说,“杯子里还有一半水,渴了还有半杯水

可喝。”“和你们不同,我看到杯子容积是水的2

倍。”福特说,“这里的水用个一半大小的杯子就

能盛下。用一只大杯子做一只小杯子能做到的

事,是对资源的浪费,是低效率。现在和产线上

的员工们就像这个大杯子,有一半的潜力没发挥

出来。我要做的是换个小杯子,然后我们就可以

用大杯子来盛更多、更好的东西了!”

人生也是一样,如果环境给你一只大杯子,

请不要只用它来装半杯水;如果你的天赋是只大

杯子,请不要把它当小杯子来用。聪明人懂得百

分百利用自己拥有的一切。

给鼻子眼睛留余地

英国当代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凭借雕塑

《坠入地狱》而一举成名。一天,英国着名纸媒

《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采访了安尼什.卡普尔,

这名记者也是一位业余雕像爱好者,他想请教安

尼什.卡普尔当好一个雕塑家的秘诀。记者提问

说:“安尼什.卡普尔先生,你能给我们透露一点

你成功的秘诀吗?”

只听安尼什.卡普尔说:“其实,根本没有什

么秘诀,我个人的体会是,要当好一名雕像师,

只要做到两点就行了:第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

点;第二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

记者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

鼻子大眼睛小,那雕出的人像岂不是太难看了

吗?”

安尼什.卡普尔对此作了解释:“鼻子大眼睛

小,就有修改的余地啊。你想想看,如果鼻子大

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如果眼睛小了,还可以

向外扩大。反之,如果一开始鼻子就雕小了,就

再也无法加大了;如果眼睛一开始雕大了,也就

没办法改小了。”

仔细想想,安尼什.卡普尔留有余地的智慧,

给我们做人做事也是一种很好的启示:为人处

世,要为自己和他人留一些回旋的余地,话不可

说满、事不可做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行动自

如,别人也会更自在。这样你才能在职场中立于

不败之地。

在生活中,为什么我们非要钻死牛角尖?为

什么又非要咄咄逼人?难道不应该给自己的心

灵留点余地吗?

“乞丐”存钱行善

80岁那年,他当起了乞丐,经常徘徊在纽

约的曼哈顿街头行乞。只见他衣衫褴褛、胡子拉

碴,头戴一项上面写有“山姆大叔是个大恶霸”

的鸭舌帽,帽子边缘露出的白发乱蓬蓬的。他的

身体很瘦弱,似乎弱不禁风。加之浑身脏兮兮的

他来回游荡,一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样子,活脱

脱一个专业乞丐。

他乞讨的方式很独特,只向过往的司机讨要

零钱,讨完之后会免费送给司机一份自己买来的

报纸。每次讨要,他都是笑眯眯的,态度非常温

和,还时常与司机开玩笑,完后从不忘幽默地与

“施舍”给他零钱的司机说再见,颇有喜剧色彩。

司机见他慈祥、和善、风趣,还不乏幽默感,也

都会慷慨解囊,从不让他空手而归。

虽然讨到的都是硬币,但一天下来收入还是

很可观,一般每天都能讨到100美元左右,运气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6:03: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21802652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名人的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名人的故事.pdf

上一篇:证明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名人的故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