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精选3篇)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
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为大家收
集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
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
1977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写成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里所传达的真知灼见,到今天仍值
得我们细细品味。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给我很大的震动,在这里,
我想摘出几句来,让我们一起细细地品读。
一、教师要做自己的主人
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
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
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教
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做自己的主人绝不仅限于做
自己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是认识自己,对自
己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己主人却不认识自己的?特
别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应该明白自己的优缺点。二是要自己选择,
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己选择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而且要
尽自己的努力做得更好。三是按自己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
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
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教出你“自
己”来。四是自己评价自己,自己教的好不好自己要总结,只有善于
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
二、教师要继续学习
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按现在的
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
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
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
恨少”。近一年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大进步,便觉得自己充实了许
多,自信也增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
学校的发展也体现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随家庭择校就读也同样指出
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
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
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
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刚开始看到这句话觉得有些荒诞,不是说
事实胜于雄辩吗,而且现在基本招工单位不是一律看简历、荣誉吗。
但读完这一段话,静心细想,确实如此,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怎么能凭
几节作秀的公开课或论文的篇数来断定呢。如果你的上司、你的同事、
你的学生、你的学生的家长们都“口口相传”地赞美你、敬重你,你
有着很好的口碑,你的工作肯定也很出色。而要想做一个“口碑”很
好的教师,郑校长说的第一条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你终
将被时代淘汰。我觉得今后的生活应该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爱惜自
己的每一根羽毛”,让自己活得美丽而开心。
四、“欣赏缺憾”
古人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存在着许
多美好,也有许多的缺憾,就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赏它。
作者认为“欣赏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来
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为理解了生活而升腾起的对生活的挚
爱”。虽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可经历中仍难
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忆,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阵阵苦痛,但这些不
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们足够热爱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体验
生命中的每一点感动,哪怕这感动并不是美好的。可以这么说:有着
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赏缺憾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
生。
五、永不放弃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在这篇文章
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
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
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
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
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
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
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
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而且在
幼儿园不用成绩去评价孩子的优劣,所以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
对于这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
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六、“学会倾听不容易”
“倾听”与“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听是入耳,一种生理游戏,
但不一定入心,别人说话你听到了,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是人的
一种本能而已。而倾听呢,是一种身心两方面的活动,既入耳又入心,
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倾听不仅是一种交
往艺术,更是一种美德。教师当然需要倾听,乌申斯基说:“如果教
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
诚的倾听开始的。教师善于倾听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反思自己的教育
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之余,善于倾听又会让你交到知心
朋友,拥有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因此,学会倾听真的很重要,通过
它会让你学到更多的东西,也会让你得到许多东西。
以上是我读了本书后的点滴想法,读着著作中的每个建议,就像
登上了每一个台阶,我就感到了我们职业的光明,对自己的职业有了
更新的认识,我会因此更从容地走好自己的未来之路。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2
最近,我有时间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我感受颇深。
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
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
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
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
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
获非浅。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做到”
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
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
爱心为先。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
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
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
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
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
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
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
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
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
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
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
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
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
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
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
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
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
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
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
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
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
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
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
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
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有敏捷的思维,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机智地处理课堂
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实质就是或因势利导,或抛砖引玉,或移花接木,
巧妙地把话题转移,摆脱眼前的窘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捷的
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化险为夷。
第三,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
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
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
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
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
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
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
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
之间的联系。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
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
学工作。读了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
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
应走在不断阅读积累的路上——苏霍姆林斯基。
静下心来品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
议》,触动很深。不愧是教育大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教学出现
的问题,该采取的办法,分析得深刻、到位,对当今乃至未来的教师
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博大精深而生动活泼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极为重
要的,就是教师应该热爱读书。
教师读书到底有什么必要?苏霍姆林斯基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有
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
师们和视导员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邻校的一位
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
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
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
“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
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
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像这位历史老师这样的人,谈到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说是用终
生的时间来备课的。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那就是读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强调学生要多读书,会读书,反思
一下,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我们平时多读书吗?会读书吗?也许部分语
文教师的读书活动还没有学生开展得好。
提到读书,许多老师感觉无奈:我们也想读书啊,可是真的没有
时间啊!确实,教师每天必须做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个
别学生、上交各种业务学习材料,做班主任的还有更多大大小小的事。
这些事占去了很多时间。阅读的时间从哪里来?毕竟每天只有24小
时!
上文所谈到的那位历史老师一样的人,他们从来不抱怨没有空闲
时间读书,因为读书让他们获益匪浅。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读书多了,
积累深厚,备课不再是死抠教科书,就能用15分钟准备出让人入迷
的课,就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所以,我们必须调整自己
的心态,让读书出自内心的需要。
其实,我们并非真的一点时间也挤不出来,只是我们的心倦怠了,
不想去做而已。我们只是为自己的懒于阅读找了很好的借口。是一件
美好的事,不拘形式,不拘数量,不拘内容。在办公桌上放置一两本
感兴趣的名著或者专业杂志,一有空闲就见缝插针地读一两篇或一两
页,既是学习,也是休息。在床头柜上摆放几本小说散文或喜欢的杂
志,睡前美美地读几页,是一种很好的催眠呢。
我们应该确立终身读书的观念,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
己的读书积累,提高自己的读书品质,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教师的阅读同样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
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品质。新课程标准列
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自己都没读
过,又何以去指导学生?又何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
我们要让阅读成为生活的必需;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无
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科技的还
是人文的。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
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才能把生命读得开阔、灵
动、乐观、豁达、鲜亮;才能把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世界的多样
与神奇,世事的无端与诡异,传授给那些求知如渴的莘莘学子们。
我们必须明白:读书是心的享受,是进步的阶梯,是为师的责任。
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要“活到老,读到老”,不断积累,不
断增长职业智慧,在课堂上尽显教书育人的魅力,造就可贵的生活品
质,创造一种诗意美好的人生境界。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5:56: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2137965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