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高校硕博生为何扎堆小县城

更新时间:2023-03-01 04:32:20 阅读: 评论:0

近两年,985、211高校硕博生为何扎堆小县城?

985、211高校硕博生扎堆小县城是因为钱多空间大,县城招人很“硬核”。

用“扎堆”来形容名校硕博毕业生到小县城就业可能还稍显夸张,但似乎确已成为一种趋势。

以遂昌县为例,人才引进政策可以说颇为诱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享受高额政策奖励,全日制本科生可享受不低的政策奖励。另外考虑到未来的发展空间,引进人员聘用后即与招引单位签约,列入事业编制管理。

一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且表现优秀的,还将根据工作需要“按中层干部选任程序聘用为单位中层正职或中层副职职务”。

长远方面:

从长远看,更多高学历人才来到基层,对毕业生的锻炼成长和县城的发展激活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助益。

当然,一纸就业合同的签订只是开始,名校硕博生的光环对于个体发展和对当地建设都不是长久的决定性因素。县城如何真正留住人才,毕业生又如何为当地做出实际贡献,才是热闹背后更应考虑的事情。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新闻网-985、211高校硕博生,为何扎堆小县城?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825“211”毕业生扎推县城抢工作,小县城为何会获得高材生的青睐?

“825“211”毕业生扎推县城抢工作,小县城之所以会获得高材生的青睐,首先,他们会有一些优惠政策给到这些高材生。 其次,小县城虽然小,但是不代表经济发展落后。 另外,大城市竞争激烈,在小县城反而能够有用武之地。

近日,数据研究表明,很多985和211的高校硕士生和博士生都在小县城扎堆就业,其中硕士博士的比例高达95.8%。高材生之所以都愿意在小县城工作,是因为小县城招聘确实是有一些优势的。

首先,他们会有一些优惠政策给到这些高材生。在一些人才引进政策当中,给出的条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比如全日制博士生可以享受政策奖励75万元。而且在发展空间方面,引进的人才招聘单位会签订一个合同,会纳入事业单位管理,对于表现比较优秀的,就会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干部选拔程序聘用为正职。因此,这些优惠政策吸引了很多人才。
其次,小县城虽然小,但是不代表经济发展落后。有些人可能觉得小县城就比较落后,没有发展前景,实际上就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我们肯定不能够把小县城和一些一线城市相比,但是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穷乡僻壤,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而且小县城不仅发展空间很大,而且生态环境也很好,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另外,大城市竞争激烈,在小县城反而能够有用武之地。有一些高材生也表示,大城市名校很多,毕业生也很多,大家都想留在大城市,竞争非常激烈,这就导致很多高学历的高材生并没有什么竞争力,或者说在大城市没有那么突出。来到小县城之后,受重视的程度更高,领导也看重,所以对于高材生来说,发展空间非常大。

以上就是他们之所以都来小县城找工作的原因。


硕博生为何扎堆县城

硕博生扎堆县城原因:原因主要是县城招人很“硬核”,钱多福利好,就业压力相对一线城市较小,而且人才服务氛围好,这是县城发展与人才就业的“双向奔赴”。

小县城把薪资待遇、购房补贴、生活津贴等“底牌”亮明,有的福利待遇堪比一线城市。

从县域事业单位招聘录取的情况来看,不少名校硕博毕业生榜上有名,甚至在高薪资高福利之下出现“扎堆”回流到小部分县城的现象。而也有部分县城在高学历的要求下,出现部分岗位没人报名的现象。招聘文件则规定,如报名人数达不到计划数,将适当调剂或者核减,或降低学历要求。

以往大城市因为地理位置、薪资福利、教育医疗等优势,对人才产生“虹吸效应”,而小县城却难以留人。如今,随着城镇化建设、高校教育的发展,小县城也希望鼓足勇气跟大城市抢夺人才。高学历的招聘要求相对来说,更有利于避免小县城“关系户”的“萝卜招聘”,真正做到引进人才。



小县城就业优点

现在研究生扩招很厉害,但是就业方面,大城市体制内的职位只有这么多,不可能大幅增长。所以现在硕士到县城一级工作已经属于很平常的事情,竞争也很激烈。

这些年研究生大幅扩招,但原来只有硕博士能够胜任的岗位变化不大,所以很多研究生不得不另寻出路。原来的硕博士工作岗位都是科研、高端的工作岗位,现在硕博士越来越多,过去不是硕博士应该去的岗位和职业,也成为他们的选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硕博士也希望能有较高的收入,较为体面的岗位,实现社会价值。当有些县城可以提供这些条件的时候,他们去应聘,也属于正常现象。


越来越多的 985 、 211 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作为一个在读本科生,其实我对于这个现象还是比较能理解的,下985、211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原因还是有很多方面的。

1.就业压力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大城市的中高阶层的工作人员除了讲究学历之外,还要求工作经验,而在学历方面,虽然985、211的高校硕博生的身份比起普通的硕博生条件好,但大城市还有很多海归人员和他们竞争,相比之下,这些人就更倾向于去小县城发展,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宁愿做鸡头也不当凤尾”而且小县城的进步空间也更大,并且很多小县城为了吸引人才,在薪资和待遇方面一点儿也不比大城市差,更何况小县城的消费水平也比大城市低。现在的就业压力真的很大,就像现在网上沸沸扬扬的“清华博士博士报考长沙协警”一样,虽然最后查出来这个新闻是假的,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就业面临的困境,所以说985、211的高校硕博生选择去小县城发展一点儿都不奇怪。

2.工作压力

在大城市工作,虽然生活条件更好,但同时也意味着承受的工作压力也会更大,每天不仅要朝九晚五,说不定还没有双休,加班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而985、211高校硕博生本来在读书期间就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很多人甚至身体都熬垮了。所以,出于身体考虑选择去了小县城,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躺平”,毕竟他们的学历这么高,到了小县城肯定会得到重用的。

3.生活态度

现在的大城市早就进入了“快节奏”时代,人们每天都在为了生活忙碌,没时间自己做饭,没时间享受生活,甚至有些人还要一个人孤独的待在大城市里,生病了没人照顾,过生日也没有朋友在身边。在这个利益熏心的社会的,很多大城市已经少了人情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剩下了利益。但是小县城就比较好,因为小县城还属于发展阶段,小县城里的人也比较淳朴,所以不少人都会选择去小县城发展。这样每天工作完之后还有时间自己做饭,享受一个人的小生活,就算是自己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小县城也不害怕,因为你的邻居永远比你想象的热情。再加上现在抖音等短视频软件的盛行,很多人都通过短视频看到了小县城生活的轻松愉悦,所以就更向往小县城生活了。

4.小结

这个时代给了年轻人很多发展的机会,但也剥夺了年轻人的很多快乐,想想我们父母一代的人,还在每天羡慕我们的生活比他们年轻时好了很多,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生活有多难。所以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去小县城不代表自甘堕落,去大城市也不一定就会成功。


985、211高校硕博生扎堆小县城,编制为何这么“香”?

编制依然都是比较香的一个职业,可能只有在编制内上班的人才知道,编制的工作非常的稳定,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有限制,相当于作息时间有规律,而且编制的待遇比较好,每年都会有各种补贴之类,所以会有很多人选择有编制的工作。

其实近些年来受疫情影响有很多实体行业严重受创,所以大家逐步的就会想着编制这份职业的好处,因为有编制的工作,即便是受到疫情影响,国家也会正常发工资。

一、编制稳定

在生活中有编制的职业比较多,比如说大家比较熟知的教师行业、公务员行业等等,这些都是有编制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内容比较的纯粹也是比较稳定,在整个社会中这些工作都已经算是比较受人爱戴和喜欢,而且教师和公务员的工作社会地位比较高,受人关注度也比较大,所以很多人挤破头脑要进这些行业。

二、编制待遇好

其实编制的待遇是比较好,只要了解编制,大家都知道编制每个月是按时发工资,而且几乎没有遇到过拖欠工资的事情,编制每年都会有很多津贴和补贴发放,还有奖金等等,这些都是准时准点发放的。相对于那些没有编制工作,反而显得那么的稳定,显得待遇非常好。即便是每个月的工资可能比编制内工资高的工作很多人都不觉得很香,毕竟那些工作不稳定。

三、编制作息规律

社会上比较熟悉的一些编制类的工作,其实这些工作的作息时间是非常规律,相对比较喜欢有作息时间规律的工作的人,那么教师和公务员以及相关机关单位都适合他们的选择编制工作,每天都会有准时的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其他时间基本上没有别人打扰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律,按时睡觉,这是很多工作都难以达到的标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2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16340626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985、211高校硕博生为何扎堆小县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985、211高校硕博生为何扎堆小县城.pdf

标签:小县城   高校   硕博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