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怎么做
CT(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利用X线断层扫描,电光子探测器接收,并把信号转化为数字输入电子计算机,再由计算机转化为图像,CT是一种无痛苦、无损伤、无危险、快速、方便,适合于任何年龄且准确性高的辅助检查工具。CT于1970年在英国设计成功,1973年首次报告在临床应用中对脑部疾病的诊断价值,自1976年综合报告6500例癫痫患者的CT检查结果以来,国内外已相继开展此项检查,大大提高了颅内病变(占位性病变、血管病变、脑发育畸形及脑萎缩等结构性脑损害)的诊断水平,对癫痫病灶的立体定位、判断病变病理特征和病因 分析较为可靠。CT检查包括CT平扫(即不注射造影剂的常规CT)和 CT增强扫描(即经静脉注入造影剂进行扫描 的方法)。
由于CT的应用,癫痫的病因确诊率大为提高,CT检查不但能显示出病变的部位、形态以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并以此做出定性分析,而且还能发现仅有密度上的改 变而无占位效应的病变。CT发现癫痫患者的主要改变有 脑萎缩、脑新生物、脑梗死、脑发育异常、脑积水、钙化 和动静脉畸形等。
1、CT的特点:CT是计算机体层摄影的简称,1969年设计成功,具有检查方便、安全、无痛苦、无创伤的特点。CT片图像清晰、分辩力高、解剖关系明确、病态显影清楚。
2、作脑部CT检查的目的:很多原因均可引发癫痫病,比如脑萎缩、脑发育不全或迟缓、脑肿瘤、脑血管畸形、脑梗塞、脑积水、脑畸形、脑软化、脑钙化灶、未明原因或性质的高密度改变、低密度改变等等。如脑内有上述病变,CT检查即可发现,如CT片显示正常,一般可排除上述病变的存在。
CT(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是70年代初放射诊断的一项重大突破,CT不是X线摄影,而是用X线对人体扫描,取得信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它能使传统的X线检查难以显示的器官及其病变显示成像,且图像逼真,解剖关系明确,从而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早期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这种检查简便、安全、无痛苦、无创伤、无危险,它促进了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发明者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奖金。CT最初只用于头部检查,1974年又出现了全身CT。在短短10余年间,CT已遍及全球,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五代。我国各大城市医院所使用的CT多属第三代。全身CT可以作头、胸、腹、骨盆的横断扫描,也可作甲状腺、脊柱、关节和软组织及五官等小部位的区域扫描。CT最适于查明占位性病变如肿瘤、囊肿、增大的淋巴结、血肿、脓肿和肉芽肿的大小、形态、数目和侵犯范围,它可以决定某些器官癌肿的分期和是否能进行手术切除。在某些情况下,CT还能区别病变的病理特性如实性、囊性、血管性、炎性、钙性、脂肪等。
CT检查有三种方法,一是平扫,为普通扫描,是常规检查;二是增强扫描,从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再进行扫描,可以使某些病变显示更清楚;三是造影扫描,先行器官或结构的造影,再行扫描,如向脑池内注入造影剂或空气进行脑池造影,再扫描,可清楚显示脑池及其中的小肿瘤。
在CT检查前,病人的准备也很简单,只要检查前禁食即可。但腹部检查之前不能做其它造影检查,尤其不能用钡剂行消化道造影,以免肠内残留的造影剂形成伪影,影响CT图像质量,从而导致误诊。在头部扫描之前,应先照X线头颅平片和断层照片。肝、胆、胰检查前,要先做各项化验检查,照腹部平片,胆道造影和超声检查。肾脏检查前,应做肾盂造影和B超检查。胸部检查前,应照胸部平片和断层照片。脊柱检查前,要先行脊柱正侧、斜位照片等。以便选择最佳扫描方式和最合理的扫描范围
CT(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是70年代初放射诊断的一项重大突破,CT不是X线摄影,而是用X线对人体扫描,取得信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它能使传统的X线检查难以显示的器官及其病变显示成像,且图像逼真,解剖关系明确,从而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早期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这种检查简便、安全、无痛苦、无创伤、无危险,它促进了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发展,发明者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奖金。CT最初只用于头部检查,1974年又出现了全身CT。在短短10余年间,CT已遍及全球,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五代。我国各大城市医院所使用的CT多属第三代。全身CT可以作头、胸、腹、骨盆的横断扫描,也可作甲状腺、脊柱、关节和软组织及五官等小部位的区域扫描。CT最适于查明占位性病变如肿瘤、囊肿、增大的淋巴结、血肿、脓肿和肉芽肿的大小、形态、数目和侵犯范围,它可以决定某些器官癌肿的分期和是否能进行手术切除。在某些情况下,CT还能区别病变的病理特性如实性、囊性、血管性、炎性、钙性、脂肪等。
CT检查有三种方法,一是平扫,为普通扫描,是常规检查;二是增强扫描,从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碘,再进行扫描,可以使某些病变显示更清楚;三是造影扫描,先行器官或结构的造影,再行扫描,如向脑池内注入造影剂或空气进行脑池造影,再扫描,可清楚显示脑池及其中的小肿瘤。
在CT检查前,病人的准备也很简单,只要检查前禁食即可。但腹部检查之前不能做其它造影检查,尤其不能用钡剂行消化道造影,以免肠内残留的造影剂形成伪影,影响CT图像质量,从而导致误诊。在头部扫描之前,应先照X线头颅平片和断层照片。肝、胆、胰检查前,要先做各项化验检查,照腹部平片,胆道造影和超声检查。肾脏检查前,应做肾盂造影和B超检查。胸部检查前,应照胸部平片和断层照片。脊柱检查前,要先行脊柱正侧、斜位照片等。以便选择最佳扫描方式和最合理的扫描范围。
脑CT怎么做
1、CT平扫:
(1)横断位扫描:
①扫描体位:横断位扫描为常规扫描。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头置于头架中,下颌内收,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垂直,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特殊病人的扫描体位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②扫描基线:听眦线。
③扫描范围:从听眦线平面连续向上扫描至头顶。
④扫描参数:层厚5~10mm,扫描范围可在定位像上设定。
⑤重建参数:视野25cm,重建间距(增量)5~10mm,根据需要确定重建算法。

(2)冠状位扫描:患者体位有颏顶位和顶颏位。颏顶位是把扫描头架换成冠状位头架,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肩背部垫高,两手置于身体两侧,两膝屈曲,头部下垂,并尽可能后仰,使听眦线与台面趋于平行,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重合。顶颏位是病人俯卧于扫描床上,两手平放于胸侧,两腿伸直,头置于头架内,下颌尽可能前伸,并紧靠床面,头颅后仰,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重合。X线与被检部位垂直,扫描范围包全被检部位,层厚与重建间隔,视被检部位情况选择2~5mm。头皮下软组织病变,首选冠状位扫描,病变较小时,可在病变处用胶布固定一小橡皮用于定位,避免遗漏病灶。

2、增强扫描技术: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平扫后增强是在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性质而定。与血管有关的病变,如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转移瘤、脑膜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颅内感染、囊肿等,可在注射对比剂60秒后开始扫描;颅内转移瘤、脑膜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6~8分钟后开始扫描。头部增强扫描可用平扫的参数,也可只对病变部位进行薄层扫描。
(四)后处理技术:
根据疾病诊断的需要,灵活选用窗宽、窗位。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颅底、内听道病变;颅脑外伤;颅骨病变,或颅内病变侵犯颅骨,必须加设骨窗。骨窗的窗宽1000~1400HU,窗位300~500HU。耳鸣及疑桥小脑角区病变者,应调节窗口技术,以观察内听道有无扩大,并根据需要对局部进行放大。头皮下软组织病变,用软组织窗摄影:窗宽300~400HU,窗位35~45HU。
增强CT 是怎么做的
ct检查以其简便、迅速、安全、无痛苦,密度分辨率高,解剖关系清楚,对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均较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ct室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患者询问大夫,我已经做了ct平扫,为什么还要做ct增强检查﹖
什么是ct平扫?它有哪些局限性?
ct平扫是最基本的ct检查,不注射对比剂,它虽然能够发现一些病变,甚至可以诊断一些疾病,但ct平扫不能或不易发现某些部位的一些病变,如血管畸形、早期肿瘤和转移瘤等,ct平扫也不能反映病变的血液供应情况,对某些恶性病变不能准确地判断病灶的数量和范围等情况。
如何做ct增强扫描?
ct增强扫描是ct检查的常用手段,是在ct平扫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益补充,它是在静脉内注射一定剂量的含碘对比剂后同步进行ct扫描检查的方法。
ct增强扫描的目的是什么?
ct增强的目的是增强病灶和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对比,以利于发现病灶或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和性质,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ct室医师可以根据ct增强扫描中病灶增强的有无、程度、增强方式等来判断病灶的部位、数量、形态、血供情况、生长方式等,借此做出可靠的定性诊断,此外它还可以帮助进行肿瘤的分期,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例如对于肝癌,在ct平扫下只是表现为低密度病变,或根本看不出来异常,与血管瘤等病变无法区分开来,但是在ct增强扫描下肝癌可以出现典型的“快进快出”征象,而血管瘤则表现为“快进慢出”,
ct室医师据此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为病人的及早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