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配方表解析(婴儿奶粉配方表解析)

更新时间:2023-03-01 03:48:41 阅读: 评论:0

奶粉配方表解析

配方奶粉是以母乳为标准,对牛奶进行全面改造,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母乳,符合婴儿消化吸收和营养需要。主要配方的包括:
亚油酸、亚麻酸,可以在体内根据宝宝的需要,自然合成DHA和AA,让宝宝脑部发育更好。
核苷酸,吃母乳的婴儿抵抗力好,是因为母乳中含有重要的物质——核苷酸
DHA和AA能提升婴儿智力发育指数、提升视力敏锐度,对婴儿脑部及视力的发育有重要作用。
蛋白质有助于婴儿的睡眠,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

奶粉配方表怎么看

奶粉配方要看以下几点:
1、乳清蛋白粉;
2、是否额外添加DHA和ARA;
3、是否含有铁、维生素D、维生素K;
4、是否含有存在于母乳中核苷酸。
同时奶粉中还应当含有OPO结构脂、乳铁蛋白、叶黄素、牛磺酸、酪蛋白磷酸肽等促进宝宝消化吸收的成分。
不可添加成分:蔗糖,1段奶粉不可添加果糖,香精香料等。

奶粉配料表怎么看

奶粉配料表怎么看

奶粉配料表怎么看?很多妈妈都会喂自己的孩子喝奶粉,我们购买奶粉的时候需要看清奶粉的配料表,这样才能买到好奶粉。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奶粉配料表怎么看的相关内容。

奶粉配料表怎么看1

一、看原料排序知道哪个原料添加的多

奶粉配料表,是由各种原料名称组成的。这些原料的先后顺序跟原料的添加量息息相关。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中有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所以在奶粉配料表中,越在前面的原料添加量就越多。

二、看配料表中的原料知道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可以从奶粉外包装的配料表上面来区分:

简单判断:如果配料表第一项是“生牛(羊)乳”、“鲜牛奶”那就是湿法工艺;如果是“全脂奶粉、脱脂奶粉或脱盐乳清粉等”就是干法工艺或干湿混合工艺。

精确判断:一般除了微量营养素外,(1)配料表里其它原料全是固态说明是干法或干湿复合(干法工艺部分),后者一般配料表里有基粉。(2)如果原料全是液态就是湿法。(3)如果有液态(比如生牛乳)也有固态(比如全脂乳粉)可能是湿法也可能是干湿复合。

三大生产工艺的区别:

1、湿法工艺

是将鲜牛(羊)奶加入营养成分直接喷雾干燥制成的,不仅不存在乳粉回溶等中间环节,而且采用多道过滤工序,杜绝安全隐患,充分保证各种营养的均衡。湿法的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的设备较多,前期处理主要的设备是净乳机,均质机,最好有杀菌机,浓缩设备、干燥设备、包装设备,及一些附属设备,还要有锅炉、污水处理等。

湿法工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①必须具备有牧场;

②必须有牛奶;

③必须具备奶粉加工厂。

湿法工艺生产出来的奶粉,因为采用第一时间挤出来生鲜牛(羊)乳做原料,产品均一性好,理化指标稳定,营养成分会比较均衡,各种营养物质会在鲜奶当中有一个充分溶解的过程,同时还可减少奶粉的二次污染,能够保证最终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但采用“湿法”生产并不是所有的乳品企业都能够做到的,这个主要是由奶源地和生产厂的距离所决定的,但是采用单一的湿法工艺,在喷雾干燥过程中,一些热敏性营养素容易被破坏。

优点:湿法工艺原料新鲜,生产能够一次成型,各种元素的分散性均一,因为工序较少更易于保证卫生,避免二次污染。

缺点:流程复杂,成本较高,在乳业发达的国家是最主流的生产方式。湿法工艺曾面临的问题是存在热耗损的缺陷,高温干燥容易导致热敏性成分被破坏,不过如今已经有低温干燥技术能解决这个问题。湿法工艺并不是所有的乳品企业都能够做到的,厂商生产设备投入大,研发投入也大。

2、干法工艺

干法工艺是用采购的大包装乳清粉加入到搅拌罐中,放入各种固体添加的营养物质,充分搅拌以后,直接分装出来。干法的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主要是混合机,包装机等。

干法工艺热敏性物料(遇热不稳定的一类物料,遇热极易发生分解、聚合、氧化等变质反应如维生素)的营养成分易于添加。但干法工艺生产的产品的均一性等不如湿法,口感风味上与湿法生产的奶粉相比,也会有一些差异。

优点:干法工艺方便快捷、易于调整,容易满足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适应不断改变的法规要求。干法工艺最大优势在于原料产地不受限制,可以优选全球最好的原料,配置一罐好奶粉。

缺点:干法工艺对搅拌机和生产卫生条件要求高,否则容易出现奶粉中的.营养物质混合不均匀等问题。干法工艺对车间的卫生条件要求较高,一般采用GMP 车间。

3、干湿复合工艺

干湿复合工艺,是指同时采用干混和湿混工艺对鲜牛奶进行加工。能做到湿混工艺生产的奶粉,其工厂离奶源地要求比较近,可以保证鲜奶一次成粉,并能很快成为可销售的最小包装。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污染,保证奶粉的新鲜,将营养素直接加入鲜牛奶混合,可使营养混合更均匀,而一些热敏性的营养(维生素、益生菌)则在干混工艺阶段加入,保证了其活性。这种工艺优越于单独使用湿混工艺或干混工艺。

优点:结合干法工艺和湿法工艺两种技术,将营养素直接加入鲜牛奶混合,可使营养混合更均匀,而一些热敏性的营养(维生素、益生菌)则在干混工艺阶段加入,保证了其活性。

缺点:由于复原乳本身多为奶粉还原而来,新鲜度与湿法工艺不可比。其次,国家规定干湿法复合工艺,其湿法工艺生产的基粉和添加部分配料的干混,应在同一厂区完成,这种要求对于许些小企业来说是项挑战,避免了A地收购小型牧场,B地建造大型工厂的行为。

三、从配料表中可以看出是否加了香精香料

如配料表中有香兰素,就是国标允许添加在二2、3段婴配奶粉中的香料。

四、从配料表中可以看出添加的营养素成分组成

如配料表中标示的DHA、AA、胆碱、牛磺酸、肌醇、叶黄素、复配核苷酸、乳铁蛋白、OPO结构脂、左旋肉碱、中链甘油三酯(MCT),这些成分在国标中属于可选择性成分指标,也就意味着不是每个奶粉中都有,添加的越多的,配方越高。

奶粉配料表怎么看2

如何选择奶粉

1、一探品牌,宝宝奶粉选购第一步,就是打探清楚奶粉品牌的知名度和背景。奶粉品牌的知名度直观反映其在奶粉市场的影响力,高知名度的奶粉“巨头们”有往往有更好的品质保证。

2、二看品质,专业配方本是每款奶粉的“杀手锏”,是区别奶粉品质的关键。配方适合宝宝的奶粉才是更好的选择要。婴幼儿的快速成长需要丰富、均衡的营养支持,适合宝宝的奶粉就要具备科学配方、均衡营养、易消化好吸收的不凡品质。美赞臣亲舒正正满足了理想奶粉的第二个黄金条件——品质不凡。

另外,新妈妈还可以选择混合喂养的方法,混合喂养和母乳喂养相比,还是有一些局限性,但是混合喂养也有不少好处。如果妈妈实在是奶水不多,没法提供给宝宝充足的营养,只有通过混合喂养来解决。有时候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得不与宝宝离开一段时间,这时候没法进行母乳喂养,则需要选择混合喂养来给宝宝喂养。因为混合喂养是除了妈妈也能进行的,这样就为喂养宝宝提供了便利。当然,如果妈妈奶水足够,并且有条件进行母乳喂养,建议还是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这样对宝宝的成长发育也是有很多的促进作用。

奶粉配料表怎么看3

选奶粉应注意六点

1、试手感:用手指捏住奶粉包装袋来回摩擦,真奶粉质地细腻,会发出“吱吱”声;而假奶粉由于掺有绵白糖、葡萄糖等成分,颗粒较粗,会发出“沙沙”的流动声。

2、辨颜色:真奶粉呈天然乳黄色;假奶粉颜色较白,细看有结晶和光泽,或呈漂白色,或有其他不自然的颜色。

3、闻气味:打开包装,真奶粉有牛奶特有的乳香味;假奶粉乳香甚微,甚至没有乳香味。

4、尝味道:把少许奶粉放进嘴里品尝,真奶粉细腻发黏,易粘在牙齿、舌头和上颚部,溶解较快,且无糖的甜味(加糖奶粉除外);假奶粉放入口中很快溶解,不粘牙,甜味浓。

5、看溶解速度:把奶粉放入杯中,用冷开水冲,真奶粉需经搅拌才能溶解成乳白色浑浊液;假奶粉不经搅拌即能自动溶解或发生沉淀。用热开水冲时,真奶粉形成悬漂物上浮,搅拌之初会粘住调羹匙;掺假奶粉溶解迅速,没有天然乳汁的香味和颜色。其实,所谓“速溶”奶粉,都是掺有辅助剂的,真正速溶纯奶粉是没有的。

6、掌握假品特征:有些假奶粉是用少量奶粉掺入白糖、菊花精和炒面混合而成的,其最明显的特殊性征是有结晶,无光泽,呈白色或其他不自然颜色,粉粒粗,溶解快,即使在凉水中不经搅拌也能很快溶解或沉淀。


奶粉营养成分表怎么解读?

奶粉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1、蛋白质:人体的血液、肌肉、神经、皮肤、毛发等都由蛋白质构成;参与组织的更新和修复;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能源,是营养素之首;

2、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储存供应热量等。

3、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促进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作用等(我们吃的米饭馒头等许多主食就属于高碳水化合物)。

4、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须的一类化合物,既不提供能量,也不是机体的构造成分,但绝对不可缺少,如长期缺乏,即可引起代谢紊乱及相对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5、矿物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帮助调节体内酸碱平衡、肌肉收缩、神经反应等。

6、水: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必须条件。水可以转运生命必需的各种物质及排除体内不需要的代谢产物;促进体内的一切化学反应等等。

7、膳食纤维:因其重要性,人们将它称为人体必需的第7大营养素。分为水溶性纤维与非水溶性纤维。其吸水溶胀性有利于增加食糜的体积,刺激胃肠道,清除体内垃圾;可促进双歧杆菌的发酵作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还能增加肠道内有益菌,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群生长,增强免疫力。

婴儿奶粉中没有膳食纤维的原因

膳食纤维对宝宝有着积极作用,如果宝宝喝的奶粉中含有膳食纤维,那么对改善宝宝的肠道健康,对宝宝的消化、吸收、免疫、代谢等方面会有益处。所以配方奶粉中一般都会添加水溶性膳食纤维。

目前膳食纤维在国标中还在可添加成份中。


教你看懂奶粉配料表,选择对宝宝更有益的奶粉!

如何给宝宝挑选奶粉呢?

很少有妈妈能做到心中有数,更多是跟风或者看广告买,其实所有奶粉包装外都已经给出了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 奶 源、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看这些信息,自己去分析奶粉的优劣势,从而选到对宝宝更有益的奶粉。

(文章比较长,没时间慢慢看的可以直接看下面的红字部分!)

配方奶共分为三段, 0~6个月宝宝喝1段;6~12个月宝宝喝2段;1岁以上喝3段,奶粉分段是为了更符合宝宝的发育需求 , 所以必须要按宝宝月龄选择段数,而不是想当然的。

我一位邻居就以为一段奶粉营养最好,孩子一岁多了还给喝一段,这样是不对的,一段奶粉能量高,脂肪含量高,是因为小婴儿对能量需求大,而一岁多的孩子不需要那么多脂肪,对蛋白质和钙需求更大,从这点看, 要选择分段合理的奶粉。

有的奶粉,一段写着适合0~12个月的宝宝,我认为这就不够合理。

大家在选择的时候,最好一段只吃到6个月就换二段,到了吃三段的年龄也不要再回去吃二段了。

了解配方奶

婴儿奶粉的“配方”有个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公布的标准 ,以这个国际标准为基础,各国又会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制定出一个自己国家的标准。

既然是按标准做,那所有配方奶不是都一样吗?

并不是!

国家标准规定的是各种必需营养素的添加范围 ,互相之间的多寡比例,以及部分可选营养素的允许添加量等等。

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不同品牌厂家生产奶粉时在原料、配比以及加工工艺上都是有差异的。

比如原料选择上,蛋白质的来源可以是牛奶、可以是羊奶,也可以是大豆;比如脂肪的来源,可以部分来自于牛奶脂肪,也可以用其它植物油;比如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可以是高热量糖浆,也可以是对肠道更有益的低聚糖。

只要最终成品通过各种相关安全性测试、各种营养素含量在标准范围内就可以上市了!

所以不同品牌的奶粉,在细节方面差别还是挺多的!

我们选择奶粉,就是去挑那些细节!

而配料表,就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我们这些细节,就看我们自己会不会去甄别了!

配料表那么长,找到关键词就够了!

那配料表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大概有五六十种,看着复杂,我把它分类一下就清楚了。

所有奶粉配料都一样,可以分为七大类: 基础配料、油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特殊添加 !

我把每类里需要重点看的成分挑出来!列出 “黑名单”

(相对差的成分) 和“白名单” (相对更好的成分),大家只要去看这些关键词就可以了!

一、基础配料

基础配料也就是做成配方奶粉的最基础原料。(下图全部来自奶粉罐实拍)

图1

图2

图3

图4

由于牛奶里的脂肪并不适合宝宝,所以要用脱脂牛奶/脱脂奶粉为原料,再添加别的植物油作为脂肪来源 ,也有的是全脂奶和脱脂奶混合,只要最终配出来的脂肪酸是合理的就可以。

重点: “奶粉”or“牛奶”,反应的是奶粉的加工工艺,原料为奶粉说明是干法加工,原料为牛奶说明是湿法加工,原料两者都有的是干湿混法。

哪种工艺更好呢?简单的说, 湿法加工用的是新鲜牛奶一次性加工而成(图1、图2) , 粉质更均匀、营养保留更好、口感及溶解度都更有优势;

而干法加工用的是成品奶粉,相当于牛奶的多次加工,不如湿法加工的品质好,不过干法工艺对于热敏性成分比如DHA、益生菌等更容易添加(图3、图4)。两种加工方式各有优势,首选湿法。

这一类的白名单是:干湿混法,也就是脱脂牛奶和奶粉同时存在最好(图2)。

二、油脂

牛奶脂肪不适合宝宝,所以牛奶脱脂后要再加入植物油以调整脂肪含量,植物油的组成有多种,比如:

图5

图6

图7

其中棕榈油、棕榈液油(图5、图7)是比较常见的,不过它要被我划入黑名单了!

棕榈油耐高温、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成本低廉,一直用在很多油炸类零食里,但它是否应该用在婴儿奶粉里一直很有争议。

有研究表明 它在消化时易与钙质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导致便秘。

我看了很多品牌的奶粉都用的是棕榈油,家长们也不必太担心,只是建议同品质奶粉里选择不含棕榈油的奶粉更好, 如果含有棕榈油,那么同时要含有益生元就能一定程度预防便秘!

这类还有白名单哦(图8),那就是OPO结构脂(1,3-二油酸 2-棕榈酸甘油三酯),是模拟母乳的一种脂质分子结构,很好吸收,可软化大便、减少便秘的发生。

图8

三、碳水化合物

也就是糖类 ,常用的有乳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麦芽糊精、玉米/葡萄糖浆、蔗糖、白砂糖等。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10) 规定:对于乳基婴儿配方食品, 首选碳水化合物应为乳糖、低聚半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这一类的黑名单是:白砂糖、蔗糖、玉米/葡萄糖浆、麦芽糊精(图9、图10、图11)

因为这类属于 纯热量糖,营养价值低,有增加肥胖和龃齿风险。 当然如果是乳糖不耐受,是需要用这类糖来代替的。

白名单: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聚葡萄糊(图12、图13)

低聚糖类属于益生元,是母乳里有的成分,可促进有益菌在肠道内的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维护肠道健康 , 有益食物吸收,是奶粉里被鼓励添加的成分。

四、蛋白质

由于牛奶蛋白质组成与母乳不同,乳清蛋白比例较低,所以配方奶粉中需要加入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可来源于乳清粉或脱盐乳清粉(图15),但最好还是来源于浓缩乳清蛋白和分离乳清蛋白(图14),因为这种纯度较高,能更好调配出接近母乳的蛋白比例。

比如:

图14

图15

不过一段二段才需要添加乳清蛋白,一般3段就没有必要了。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

配料表后面大部分都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名字, 这部分重点是看营养成分表里的含量 ,看配料的意义不大,都差不多。

六、特殊添加

除了以上必须营养元素,其他的我全部归为“特殊添加”,这种特殊添加又可以全部归入我的黑白名单里。

黑名单有:香兰素、香荚兰豆浸膏(香料类)(图16)、单甘油硬脂酸脂(乳化剂)等。

图16

香精香料虽可以改善奶粉的风味,但它会影响宝宝的味蕾发育, 国家规定是一段禁止添加香料,二段三段可少量添加,建议选择没有添加的。

白名单有:乳铁蛋白、OPO结构脂、DHA、a-乳清蛋白、p-酪蛋白、益生菌、L核苷酸等等。

比如:

图17

这些成分都是为了更加接近母乳,属于有益添加。 凡是有这些成分的一般都会在罐体上高调的标注,并打着“智护”“睿护”等称号,以凸显自己品牌的不同!

有这些成分确实会更好,但价格也比普通的奶粉高,忽略价格的话我推荐了。

以上就是配料表我们要看的内容, 紧挨着配料表的,就是营养成分表了。

营养成份表,就看关键成份的配比

配方奶粉是以母乳为基础而调配的,虽不能与母乳媲美,但 可以通过精准调配去与母乳无限接近,而我们可以通过查看表格,找到最贴近母乳的营养配比。

这个配比就是:

1、钙磷比例2:1;

2、DHA和AA(ARA)比例1:2;

3、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60:40;

这个成分表上没有标注,忽略。

4、亚油酸与a-亚麻酸的比例:母乳LA:ALA为10:1;

5、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比如乳双歧杆菌、低聚糖、水苏糖等)。

这样的配比,可以说是最为接近母乳中这些成分的配比 。母乳里本就含有益生菌和益生元,如果配方奶里没有,可以额外添加。

是否需要看具体含量呢?

其实不同段数奶粉看含量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一段奶粉是宝宝全部的营养来源,缺乏某一种就会有严重后果!

比如曾经轰动全国的“大头娃娃”事件就是由于奶粉里的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导致孩子严重发育不良。

我对比了很多一段奶粉的营养成分表,发现差距甚微 ,几乎没啥差别,说明大多企业对营养含量是很谨慎的,所以只要来源正规一般木有问题。

二段三段则不同,6个月以后宝宝可以吃辅食了,很多微量元素都可以从其他食物摄入,需要重点看下的是二段铁的含量,三段的蛋白质和钙的含量。

以RNI(推荐摄入量)为参考,算出奶粉里能提供到的摄入量,再判断需要从食物里摄入多少,从而更有针对性安排饮食, 有必要时需服用补充剂以防止缺乏。

强迫症妈妈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去计算下,看宝宝每天的摄入量是否够了。

RNI表格:

矿物质

维生素

可能有人担心包装上配料表的真实性,这个大可放心,国家食安法不是当摆设用的, 如果配料表和内容不一致,那就属于违法行为。

比如如果奶粉里有添加香精,而配料表没写,那么一旦被查实,后果会很严重,我想,没有任何厂家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所以一般情况下, 正规食品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都是很真实的。

当然,仅仅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还不能断定一款奶粉的质量好坏, 还要看奶源以及成品奶粉的色泽、细腻度、口感、溶解度等等!

如何看懂婴儿奶粉配料表

配料分类看营养
营养表中的各种营养素均来自于配料表中各种原材料,从能量角度看,蛋白质应提供总能量的7%~16%,脂肪提供30%~45%;其余的能量由碳水化合物提供。
根据各种原料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我们可以大致分为蛋白质、脂肪类、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其中蛋白质是奶粉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而脂质类营养素作为人体所需的基础营养素之一,由奶粉配料表中的植物油提供;除了主要的5大营养素外,不少婴儿奶粉会添加一些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特别成分,如DHA、AA、益生菌等。
配料顺序看含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照递减顺序排列”,因此,奶粉配料表中的原料排列排序并非随机,其背后隐藏着另一个信息:原料的添加量。
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
事实上,并非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不少婴幼儿奶粉中也含有安全添加量的添加剂,常见的有改善口味的调味剂,例如香兰素、香草香料、柠檬酸盐、香荚兰豆浸膏等,另外还有乳化剂及抗氧化剂,包括单甘油硬脂酸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脂等,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在改善食品口味,起乳化作用,提高产品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2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13721594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奶粉配方表解析(婴儿奶粉配方表解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奶粉配方表解析(婴儿奶粉配方表解析).pdf

标签:配方   奶粉   婴儿奶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