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浅谈从古琴的发展历史看中国音乐
作者:廖双双
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23期
【摘要】乐器的发展使得我国音乐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在中国音乐发展历史
中,古琴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了解不同年代、不同社会背景和不同时期等创作的音乐作品
中,不难发现从古琴音乐到现代音乐中能够有更为全面和深刻地理解。古琴是中国音乐文化的
缩影,古琴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想象了和创造力等,古琴的发展对于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是一
项不断创新和探索的过程。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从西方音乐史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历程中
不难看出,使用对比方式看出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情况和变化情况,继而从古琴和美学两个角
度来开展相关论述,继而阐述出中国古琴音乐在弹琴过程中展露出来的美。
【关键词】古琴;中国音乐;发展历史
从西方音乐历史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音乐的形态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革形式:
(1)在6世纪,主要流行音乐为格雷高利圣咏;(2)在16~17世纪,主要是大小调和功
能;(3)在18世纪,主要流行的器乐音乐取代了复调声乐。从上述文化历史发展来看,西方
音乐经历了从宗教音乐逐渐转向为世俗音乐,从宫殿厅堂逐渐走向市民大众文化。从中华民族
的音乐历史发展来看,我国祖先创造了多彩的音乐文化。以古琴为代表,在历史长河的演变过
程中,聚集了历代先祖们的智慧。关于古琴的美丽传说非常多,如,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就使用
了古琴进行弹唱。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古琴远远超出了音乐的研究范畴,古琴是我国民族瑰宝
和艺术珍品。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古琴被列入非物质遗产中[1]。从侧面不
难看出,古琴申遗成功之后是我国民族的骄傲。古琴学家之所以能够把古琴曲演奏得让人流连
忘返,就是因为古琴学家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就像画家画画抒发情绪一样。
一、我国古琴发展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一个国家之一,而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相对来说也非常悠
久。我国的祖先在氏族社会中创造了非常简单的乐器,在原始社会时期创造了许多与大自然作
斗争的舞蹈形式和音乐形式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我国的音乐发展接近完善。从乐器上来
看,简单的音乐敲击发展成了更高的层次和形式,在乐器的发展过程中,古琴占据了重要地
位。古琴原名为七弦琴,原始社会中的神农氏发明了农耕,继而创造了最初的琴。早期发展阶
段中,古琴是以五声音阶来进行定弦的:(1)宫;(2)商;(3)角;(4)徵;(5)羽
[2]。
在西周时期,琴和瑟经常被用在一起演奏;在春秋战国时期,琴的形制不够稳定,其中有
一种十根琴弦的古琴由于音箱比较小,所以共鸣效果不够好;在汉魏时期,古琴的发展在作曲
技术和演奏技法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在西汉初期,有了七根弦的古琴,此种古琴的琴面板较
龙源期刊网
为平直。随着歌和相的兴起,琴的音量被拓宽了,因此也相应提高了琴的表现兴能。在汉代以
前,古琴曲的传授靠的是口传心授;在南北朝时期,古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体系,并且还有了
文字谱。在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述弹奏手法的琴曲中利用的主要是减字谱,此种原始记谱的方法
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唐代,古琴的称谓在唐代能够得到继续发展;在南北朝之后,
有了文字谱,继而创造了减字谱,因此古琴音乐遗产得到有效保存。在古琴的音乐发展历史
中,减字谱发挥出了很大作用[3]。
古琴的发展在历史中达到最高峰,产生意义深远且形象鲜明的乐曲比较多,继而充分发挥
出了乐器的表现性能[4]。嵇康所作的《广陵散》歌颂了一些英雄的所作所为,在古琴音乐中
出现的《梅花三弄》和《流水》等著名的古琴曲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当时所处阶段的社会
现实生活,在艺术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以《流水》为例,此类琴曲有接近30多种传谱和很多
种演奏风格,均有着相似的旋律和主题[5]。在乐曲中描写的手法能够使得乐曲的形象更为鲜
明,《流水》对于我国民族音乐产品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仅停留下客观方面的描述,而且
还表现在人们的思想感情方面,从而对于精神方面的理解更为深刻。在音乐表现形式方面,古
琴表现的曲调主要以抒情為主,此种表现形式一方面能够保持朴实的风格,另外一方面能够展
示出新颖的技巧。在宋元时期,《琴史》是我国最早的一本专著,按照时间顺序从先秦到宋
代时期,收集了100多位古琴学者的相关事迹。从古琴的发展历史来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正
心之美,从上述角度来看,古琴艺术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演奏,而更高地体现出了艺术熏陶功
能。
从宋代到清朝初期这段时间不难发现,古琴在演奏理论研究方面有很大发展,如《溪山琴
况》。在《溪山琴况》中作者根据古琴演奏特点从美学的角度不难发现,古琴艺术的美在明清
发展时期非常显著[6]。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不难发现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古琴音乐的相关发展,通过收集资
料、调查资料和整理资料不难发现,古琴音乐的发展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基于此,中央政
府为古琴音乐的之后发展创造出了良好的机会,使得我国的民族音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
展。从古琴音乐和我国古代文人的社会生活文化不难看出,文人是古琴音乐的主要参与者,在
创作阶段和演奏阶段都做出了很突出的贡献。文人在演奏古琴的阶段中,生动地展现了文人的
精神境界,让其各种情绪都能够被生动地展现出来。
古琴音乐的发展如《屈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前进中,我国的诸多作曲家和演奏家所
改编的古琴曲,如《梅园吟》等名古琴乐曲,在古琴的音乐发展中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古
琴的发展历史比较可观。
二、古琴与文学
古琴音乐和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古琴音乐和文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关系中:(1)琴
歌和诗词演变之间的关系;(2)琴曲的文学内涵;(3)琴诗、琴歌。琴歌在古代音乐中最初
龙源期刊网
的表现形式为——弦歌。弦歌中的主体是诗,琴歌在充分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之后,也能够
表达出不同阶级对于事物的看法。诗人与乐曲工人不一样,诗人对音乐不够懂,做出来的相关
诗歌也需要裁剪之后才能够作出乐曲。《文心雕龙乐府》中对诗变成歌也符合了一定的音乐发
展规律,在唐代,为了适应音乐的基本需求,在字数和韵律方面出现了相应变化,充分体现出
了七言绝句。随着音乐体裁的不断变化,七言绝句不够适应,因此从诗歌逐渐演变成了词。唐
宋词曲中《菩萨蛮》是非常著名的曲调,当弦歌的音乐机制逐渐和音乐功能成熟完善之后,能
够从诗体逐渐转变成词曲。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琴的主要功能是自娱,对于个人的生命体验非常注重。个人的兴趣体会能够
使得古琴音乐的发展手法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将表现出来的古琴音乐内容与曲式结构等结合
起来能够表达出当时阶段演奏家的个性气质。
参考文献
[1]姜又元.从古琴的发展历史看中国音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2):95-97.
[2]施咏.蜀派古琴保护传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三[J].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1):12-21.
[3]夏娱.宋代文化思潮与古琴艺术发展--从宋代文学看古琴文化风貌[J].长江师范学院学
报,2016,(1):68-72.
[4]施咏.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古琴音乐——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之五[J].黄钟-武汉音乐
学院学报,2011,(2):133-143.
[5]夏娱.宋代文化思潮与古琴艺术发展[J].兰台世界,2016,(5):125-127.
作者简介:廖双双(1981—),男,汉族,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
中国音乐史。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3:37: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1307831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琴历史.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琴历史.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