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三峡工程优缺点)

更新时间:2023-03-01 03:03:29 阅读: 评论:0

长江三峡的利与弊

利处有三
1.防洪:“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
2.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0.18~0.21/(kW·h)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向国家缴纳大量所得税.
3.航运: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弊端有三:
1、宏伟的三峡工程上马,百万移民大军湖北只占极少一部分,而绝大多数移民是四川人,在三十年前三门峡移民的后遗症依然无法解决的今天(三门峡工程使一部分移民成为职业上访客,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在这种背景下又增加一个三峡百万移民的浪潮,我们将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卸下这个沉重的包袱?
2、我们虽然已经吸取了三门峡移民的经验教训,不使大多数移民背井离乡,而主要采取就地后靠,但这根本无法解决移民的后遗症:大量河谷良田被淹,后靠土地贫瘠,生活水平降低,同时,由三峡大坝至重庆以至成都一线地下水位全面抬升,在洪水泛滥时将严重威胁重庆以及成都一线安全,今天的两湖灾难就是明天的成渝写照!
2.严重扰乱三峡以至川东的生态平衡:
突然增加的一个巨大水面将会使当地传承千年的生物种群更迭,而新的适应期将以十百年计,这将导致当地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优势动植物种群消失,短期内很可能使库区昆虫种群爆炸式增加,这种巨变式的生态更替能使人生活舒畅吗?另外,高高的水坝将拦截鱼类的洄游,而最终使长江、黄鱼类产量降低.
3、长江的几条大支流如汉江、沅江、湘江、赣江等均在三峡大坝以下,出现在这些流域的大洪水三峡大坝是根本无法进行拦截的,例如1998年的超历史洪水初期主要是三峡大坝以下段落的长江支流区域(主要是沅江)连降暴雨所致,只是今年大洪水的后期洪水(主要是第六第七次洪水)的主要来源是三峡大坝以上,就这一点来说,三峡工程对于拦截洪水将是有限的.
如果未来的三峡库区被泥沙淤积,那么对上游洪水将毫无拦截能力(这种可能性极大),即使不淤积,并假定三峡大坝成功地拦截了上游洪水,正如以上所述,洪涝区域将由今天的三峡大坝以下扩展至天府之国,洪涝面积将比今天的还要大,这又何苦来哉!
将来如果再发生有如今年的大洪水,三峡库区的高涨水位将是悬在两湖人民头上的一颗炸弹,如果大坝一旦溃堤,任你百万、千万大军也难抵挡;

三峡大坝的利弊有哪些

三峡的有利之处在于:具有防洪、抗旱、运输、旅游、发电五大功能,主要是为了前三项,能够使得三峡地区的准能运输条件有所改善.因为以前三峡是鬼门关,后来虽然炸掉了一些礁石,急流险滩仍然是它的特色,逆水行船、夜间航运都有一定的危险性.筑坝之后,万吨运输船队可直达重庆,通航能力提高了数倍,发电也是世界流行的清洁能源产生的电力(全天然无污染的长江水为动力),符合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而且,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前期投入,对三峡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弊端主要有:三峡部分地区的文物会被淹没,有些已经异地重建,有些永久沉入水下;其次是部分植被淹没,改变了三峡坝区附近的生态和小气候(不一定都会变坏);三是让支流的河水水位提高,对部分居民有影响,需要搬迁移民百万人;四是地质不稳定地区可能有一些泥沙卵石冲入河道,需要用冲沙的办法排出(设计时已经考虑到).
总的来说,修建三峡大坝是利大于弊的.即使发生灾害或者战争,它也不会成为一个难题或者一个充满风险的战略目标.因为它的下游有三个巨大的急转弯,可以防范大坝突然的破坏.

三峡工程的利弊是什么?

相关介绍如下:


利端:

1,防洪: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控制上游进入中下游平原的洪水,遇百年一遇洪水,可在不动用荆江分洪区的情况下控制荆江河段的流量在安全范围以内,遇千年一遇洪水或1870年型洪水,可控制枝城站流量不超过80000立方米/秒。

2,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840亿千瓦小时,可供电华中、华东以及川东地区。每年约可替代煤炭5000万吨,可减轻上述地区的煤炭运输压力,并可减轻因火电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

3,航运:三峡工程建成后,水库回水形成660公里长的深水航道,可改善重庆以下的航道条件。由于险滩淹没,航深增加,坡降变缓,流速减小,船舶的运输效率将明显提高,运输成本可较目前降低35%~37%,必将大力加速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

弊端:

为了三峡工程的早日建成,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市做出了巨大牺牲,淹没大片良田、搬迁成千上万的工矿。

1,长江上游影响河床演变作为关键的造床质是砾乱卵石,不是泥沙。三峡一带属石灰岩地貌,那水的压力如此之大,而三峡地区的脉形纵横交错,是极易发生地震的板块挤压地区。

如此多的水聚积在一个狭长的河谷中,危险至极修坝后原来年年逐出夔门的砾卵石将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内就堵塞重庆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没江津河川一带。

2,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在全球为第一,不是某些人说的第六。中国所缺的是有水处的耕田。水库完成后淹地五十万亩,将来更多,用来换取电力,实不可取。详见《论降水川流与水资源的关系》。

3,三峡电站经济可行性考虑到卵石沉积是不成立的,它比山区大中型电站要贵两三倍。报告中的经济核算是错误的。十八年内只有支付,没有产出,也无以解决当前缺电的问题。


三峡大坝的利与弊

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
三峡工程可以防洪,非常有效控制洪水.中国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去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大家还是记忆犹新.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巨大的调节库容,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第一位是防洪,防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非常必要的措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精华地区.但地面普遍低于洪水6-17米,全靠总长33,000多公里的堤防保护.而长江处古洪灾频繁到约10年一次,洪水威力强劲.三峡建坝后,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确保中下游安全.遇千年一遇洪水,配合分 洪区分洪,可避免发生毁坝的危害.历史将证明:长江三峡工程,是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近2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及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安全的守护神.中国的历史就是治河的历史,洪水不治无法使国得到安定.也就是说没有三峡工程,三峡工程在论证的时候,其它方面都还是可以替代的,唯独防洪不可替代的,三峡工程部修建的话,在洪水控制方面我们没有有效的手段,江汉地区人与自然无法做到和谐相处.
三峡建坝后,滔滔江水为三峡水电站做功,发电,并为三峡至葛洲坝区间的航运梯级进行反调节,再为葛洲坝水电站做功发电,以至三峡和葛洲坝年均总发电量将达1050亿度.若每度电价0.1 元,则年度创现值105亿元;若每度电创产值5元则每年可为国家增创产值5250亿元;若人均年创产值1万元,则可安置525万人就业.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腹地,至全国各大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均约在1000公里内,是未来全国各大电网联网中心.电网联网后,既可与全国的火、水、核电互补,又能大大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和效益.因此,三峡水电站,将是我国未来的电力调度中心.
三峡工程修建对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库区应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660公里的宜-渝江段落差很大米.有滩险一百多处,单航段几十处,重载货轮需牵引段也有好几十处,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而三峡建坝后,将淹没所有滩险、单航段和牵引段,航道扩宽很多,万吨级船队将通江达海,航运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年单向航运能力将超5000万吨.那么,横贯中华东、西大地黄金水道的形成,对发展和繁荣长江两岸至沿海地区经济,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三峡工程还对环境、南水北调、养殖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益处.
但一个决策要历时这么久才得以决定,当中的影响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三峡工程的兴建,主要阻碍的因素是文物古迹的保护、生态保护以及大规模的移民.
三峡一带已经被证实,埋藏着数量非常巨大的文物,很多都是极其珍贵而且是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过的文物.但三峡工程动工以来到蓄水这段时间,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珍贵的文物挖掘出来.据报道,真正挖掘出来的文物只占全部总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九十的珍贵文物被埋江底了.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情.还有一些是在三峡沿江的名胜古迹如张飞庙等都不得不淹没江水当中.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大破坏.
在生态方面,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将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也有一些地方山体滑坡增加了很多,估计跟三峡工程有关.一些生物像鱼类因为蓄水等一些原因改变了生活的环境,使得繁殖等出现影响.
还有大规模的移民.原来生活在三峡一带的人都不得不放弃了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到新的环境去,移民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怎样安置移民、安置到哪里合适等并不能忽视.
每一个公共政策的决策都是从当时的理论出发而作出的,但实际的效果却不是当时可以准确预计的,实际的好和坏也许是对这个决策的对与错的一个评定.三峡工程的兴建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三峡工程的兴建不良的地方相对来说还是算少的,而它的益处也渐渐显现出来.从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当初的这个决策是合理科学的.希望在将来,这个结论仍然不倒,三峡工程带给我们的将是越来越多的益处,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总之 益处是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改善环境、南水北调、养殖
弊处是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态环境,移民安置问题

三峡工程的利弊

三峡工程的利在于防洪方面,中国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弊端是,造成下游水位降低,周边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三峡工程

三峡水电站,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6月1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大坝有什么优点与弊端

三峡大坝的利与弊。

1、可以抵挡百年不遇洪水。

2、可以发电为当时的半个中国!

3、突显我国自古代以来的卓越建筑水平!

三峡工程的益处,最主要是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

三峡工程可以防洪,非常有效控制洪水。中国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降雨分布非常不均匀,长江从宜宾到武汉也是地上河,过去两千年的统计不到十年发一次洪灾,98年洪灾大家还是记忆犹新。

三峡工程修建以后,巨大的调节库容,可以非常有效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延缓河流淤积,第一位是防洪,防洪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非常必要的措施。

扩展资料:

民主决策:

在150米方案的设计与施工准备工作正在进行时,重庆市政府于同年11月间向中央提出不同意见。重庆市认为,150米方案,大坝抬高水位有限,水库回水末端仅在忠县至长寿之间,长寿至重庆间的航道不能改善,万吨级船队不能直达重庆。重庆市希望将正常蓄水位提高至180米。

在1985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三峡工程问题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一些政协委员从关心国家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不同意见,并引起争论。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鉴于重庆市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三峡工程的兴建还有不同意见,认为应当充分体现决策的民主和科学性,乃于1986年6月联合发出《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

1、由水利电力部广泛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150米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深入论证和修改,根据论证意见重编报告;

2、成立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新编报告,再经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最后交全国人大代表会议审议。水利电力部随即成立了长江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峡大坝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2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11009600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三峡工程优缺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三峡工程优缺点).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工程   优缺点   利与弊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