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是怎么测量的?
在雨量站、气象站或水文站等地面观测站点,用于测量雨量的仪器称之为雨量器。雨量器测量落至其边缘划定的水平面上的雨水的体积,除以雨量器的表面积,便得到降雨深度。雨量器有两种类型:自记的和非自记的。自记雨量器能自动记录累计降雨量,其时间分辨能力可细到一分钟或以下,往往配有遥测设备,以便实时传送记录并为水管理所用。自记雨量器有三种主要类型:称重式,浮筒及虹吸式、翻斗式。
常见的雨量器外壳是金属圆筒,分上下两节,上节是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盛水漏斗,为防止雨水溅失,保持容器口面积和形状,筒口用坚硬铜质做成内直外斜的刀刃状;下节筒内放一个储水瓶用来收集雨水。测量时,将雨水倒入特制的雨量杯内读出降水量毫米数。降雪季节将储水瓶取出,换上不带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内,待雪融化后再读数,也可将雪称出重量后根据筒口面积换算成毫米数。
目前,气象、水文用来测雨量的工具主要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这种测量器将接收到的降雨流入一个小斗内,达到一定的数量后翻斗失去平衡翻倒。而每一次翻斗倾倒,都使开关接通电路,向记录器输送一个脉冲信号,这就形成了相应的雨量记录。气象所用的一般是精确到0.1毫米的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而水文用精确度则是0.5毫米。
如何测量降雨量?
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降雨量怎么测量的 降雨量测量方法
如何测量降雨量?
雨量是如何测量的 怎样测量雨量
降水量怎样测量?
降水量是某一地点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的和固态的水,在未经蒸发、渗透的情况下,在一特定时期内积聚的程度。降水包括雨、雪、冰晶、雹、露、霜、雾凇等。常以固定雨量器测量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每天8时和20时测量两次,由此得出某一地区一月或一年内的降水量。多年预测得出的平均值,称为月平均降水量或年平均降水量,这两类降水量一起反映了这一地区降水的基本情况。我国降水量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量最多的在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量达6000mm以上,最少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平均约为10mm。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在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在10000mm以上,最少的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有时多年连续无雨。降水量的多少与气候、地形、海陆分布等有很大关系。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2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10228577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降雨量怎么测量的(降雨量怎么测量的 容器有标准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降雨量怎么测量的(降雨量怎么测量的 容器有标准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