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又称范德瓦尔斯力(van der Waals force)。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有三个来源: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极性分子使另一个分子极化,产生诱导偶极矩并相互吸引。分子中电子的运动产生瞬时偶极矩,它使邻近分子瞬时极化,后者又反过来增强原来分子的瞬时偶极矩;这种相互耦合产生静电吸引作用,这三种力的贡献不同,通常第三种作用的贡献最大。
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分子(molecule)与分子之间或惰性气体(noble gas)原子(atom)间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van der waals),具有加和性,属于次级键。
三种力的关系:
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都存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存在诱导力和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只存在色散力。
这三种类型的力的比例大小,决定于相互作用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极性越大,取向力的作用越重要;变形性越大,色散力就越重要;诱导力则与这两种因素都有关。
但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实验证明,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只有偶极矩很大的分子(如水),取向力才是主要的;而诱导力通常是很小的。
极化率α反映分子中的电子云是否容易变形。虽然范德华力只有0.4—4.0kJ/mol,但是在大量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则会变得十分稳固。比如C—H 在苯中范德华力有7 kJ/mol,而在溶菌酶和糖结合底物范德华力却有60kJ/mol,范德华力具有加和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哪些
分子间作用力有哪些?
分子间作用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分子间作用力,色散力,瞬时偶极和瞬时偶极之间产生的吸引力。瞬时偶极,由于分子在某瞬间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所产生的一种偶极。色散力普遍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诱导力,由固有偶极和诱导偶极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诱导偶极,由于分子受外界电场包括极性分子固有偶极场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偶极。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并且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斥力变化更快,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变化快,表现为引力。
分子间作用力有哪些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哪几种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哪些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诱导力、色散力和取向力。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或惰性气体原子间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具有加和性,属于次级键。
作用力分类
定义:范德华力(又称分子作用力)产生于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其能量计算的经验方程为:U=B/r12-A/r6(对于2个碳原子间,其参数值为B=11.5×10-6kJ·nm12/mol;A=5.96×10-3kJ·nm6/mol;不同原子间A、B有不同取值)当两原子彼此紧密靠近电子云相互重叠时,发生强烈排斥,排斥力与距离12次方成反比。图中低点是范德华力维持的距离作用力最大,称范德华半径。分子引力与距离6次方成反比,分子斥力与距离12次方成反比。
范德华力又可以分为三种作用力:诱导力、色散力和取向力。
分子间作用力有什么1、诱导力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在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诱导下,临近它的分子会产生诱导偶极,分子间的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之间的电性引力,称为诱导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都存在诱导力。
2、非极性分子相互靠拢时,它们的瞬时偶极矩之间会产生很弱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称为色散力。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任何一个分子,都存在着瞬间偶极,这种瞬间偶极也会诱导邻近分子产生瞬间偶极,于是两个分子可以靠瞬间偶极相互吸引在一起。这种瞬间偶极产生的作用力称为色散力(dispersionforce)。
3、取向力又称定向力,是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的固有偶极与固有偶极之间的静电引力称为取向力,又叫定向力。因为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使分子发生相对转动,极性分子按一定方向排列,并由静电引力互相吸引。
分子间作用力是什么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有三个来源:①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②一个极性分子使另一个分子极化,产生诱导偶极矩并相互吸引。③分子中电子的运动产生瞬时偶极矩,它使临近分子瞬时极化,后者又反过来增强原来分子的瞬时偶极矩;这种相互耦合产生净的吸引作用。
什么是范德瓦尔斯力
范德瓦尔斯力也被称为范德华力,是分子间普遍存在的作用力,它很弱,比化学键的键能小1~2个数量级。
对于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注意:范德华力不属于化学键,它是分子和分子之间的一种作用力。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2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1021257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分子间作用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分子间作用力.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