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好礼的含义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义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义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中国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同时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诗经》言:“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孔子更是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作为伦理规范,它的内容比较复杂。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礼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作为一种伦理制度,“礼教”在历史上曾起过消极的作用;但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象征,礼貌、礼让、礼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礼”和仁德是相互联系、分不开的。
礼之运作,包含有“谦和”之德。谦者,谦虚也,谦让也。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遭损,谦受益”的道理。老子曾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诫人们不要“自矜”、“处伐”、“自是”。谦德亦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其集中体现就是在荣誉、利益面前谦让不争,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尊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故事,如“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等都是以谦德为主题。“和德”在待人接物中称为“和气”,在人际关系中为“和睦”,在价值取向上为“和谐”,而作为一种德性为“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也把“致中和”作为极高的道德境界。“和”被认为君子的重要品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此和睦家族、邻里,最终协和万邦。“礼”、“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好礼文言文翻译
齐景公饮酒作乐好几天,脱掉外衣帽子,亲自击缶(一种乐器)奏乐,对身边的人说:“仁人也喜欢这样吗?”梁丘据回答说:“仁人的耳朵和眼睛,也和人一样,怎么会不喜欢呢?”齐景公说:“快去驾车接来晏子(晏婴)。”
晏子穿着朝服来了,接受齐景公赐的酒杯并行礼。齐景公说:“我非常喜欢这首音乐,想和你一起分享,请不要行礼了。”
晏子回答说:“您的话错了!大臣们都去掉礼节来侍奉你,我担心这不是君子想要的。如今齐国五尺高的小孩,力气都比我大,也比您大,但是不敢造反作乱,是因为畏惧礼节。
上级如果不讲究礼节,就不能使唤下级;下级如果不讲究礼节,就不能侍奉上级。麋鹿就不讲究伦理,所以父子共同拥有一个配偶,人之所以比禽兽高等,就是因为有礼节。
我听说,君主没有礼节,就不能统治他的国家;大臣没有礼节,下级管理就不会尊敬他们;父子之间没有礼节,家庭就会有灾难;兄弟之间没有礼节,就不能长期和睦。《诗经》说:‘人如果没有礼节,为什么还不快死。
’所以礼节不能省掉。”齐景公说:“我对坏人分辨不清,让身边的人迷惑住了,竟到了这种地步,把他们杀了。”
晏子说:“您身边的人有什么罪?您如过没有礼节,那么喜欢礼节的人就离您而去,没有礼节的人就来了;您如果喜欢礼节,那么有礼节的人就来了,没有礼节的人就离开。”齐景公说:“好。
让我换上衣服和帽子,再听你教诲。”晏子就回避了,站在门外边。
齐景公让人把更换酒席,穿戴好衣帽去迎接晏子。晏子进门,做了三个揖,登上台阶,又行三献的礼;品酒尝菜,再次行礼,说已经饱了,然后出来。
齐景公离席行礼,送他到门口,回来,命人撤掉酒席停止奏乐,说:“我来实践晏子教给我的做法。”。
2. 求有关中国古代某一种礼仪的一段文言文和译文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译文:上古时,人们崇尚“德”,后来却讲求施报。礼崇尚往来。施人恩惠却收不到回报,是不合礼的;别人施恩惠于已,却没有报答,也不合礼。人们有了礼的规范,社会便得以安定,少了礼社会便会倾危,所以说:“礼,不能不学啊!”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卑谦,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更何况富贵的人呢?身处富贵而懂得爱好礼,就不会骄横过分,身处贫贱而知道爱好礼,那么志向就不会被屈服。
3. 文言文翻译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2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诗经》说:‘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又像雕刻石一样下功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曰:“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各种知识,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耳闻的东西能融会贯通,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越礼的准则” 6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
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内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行为。”
9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 孔子说:“礼乐之道如果不能推行,我就乘竹筏漂浮到海外去。
跟从我的人,就只有仲由了吧?”子路听了很高兴。孔子又说:“仲由好勇超过了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
10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子贡问道:“卫国的大夫孔文子为什么称他的谥号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虚心好学,不以请教别人为耻,所以才称他为‘文’呀。”
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贤良啊,颜回!一个竹筐盛饭,一个瓜瓢喝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贫困的忧患,颜回却不改变他自身的快乐。
贤良啊,颜回。” 1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
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5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
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他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 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饭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
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1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18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19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21 颜渊喟然叹曰:。
4. 文言文翻译送童子鸣序送童子鸣序 【明】归有光 【原文】 越中人多往来吾吴中,以鬻书为业。
异时童子鸣从其先人游昆山,尚少也。数年前,舣舟娄江,余过之。
子鸣示余以其诗,已能出人。今年复来,吾友周维岳见余,为念其先人相与之旧,谓子鸣旅泊萧然,恨无以恤之者。
已而子鸣以诗来,益清俊可诵。然子鸣依依于余,有问学之意,余尤念之。
尝见元人题其所刻之书云,自科举废而古书稍出,余盖深叹其言。夫今世进士之业滋盛,士不复知有书矣。
以不读书而为学,此子路之佞,而孔子之所恶。无怪乎其内不知修己之道,外不知临人之术,纷纷然日竞于荣利,以成流俗,而天下常有乏材之患也。
子鸣于书,盖历能诵之。余以是益奇子鸣。
夫典籍,天下之神物也。人日与之居,其性灵必有能自开发者。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书之所聚,当有如金宝之气,如卿云轮囷,覆护其上,被其润者不枯矣。
庄渠先生尝为余言:广东陈元诚,少未尝识字,一日自感激,取四子书终日拜之,忽能识字。以此知书之神也。
非书之能为神也,古人虽亡,而其神者未尝不存。今人虽去古之远,而其神者未尝不与之遇。
此书之所以可贵也。虽然,今之学者,直以为土梗已耳。
子鸣鬻古之书,然且几于不自振,今欲求古书之义,吾惧其愈穷也。岁暮,将往锡山寓舍,还归太未,书以赠之。
【译文】 吴越一带的人很多往来于我们吴中地区,以卖书为业。从前童子鸣(曾)跟随他的先人游历(过)昆山,(那是他)还很小。
几年前,(他)乘船到娄江,我去拜访了他。童子鸣把他的诗作拿给我看,已经能够超出众人了。
今年又来,我的朋友周维岳来拜访我,因为顾念他的先人与(童子鸣的先人)相亲厚的之旧交,说童子鸣漂泊无依萧然,只恨(自己)没办法帮助他。不久以后童子鸣带着他的诗作来(拜访我),(他的诗)更加清新隽永可读了。
然而童子鸣对我还是思慕的样子,(好像)有(向我)求学的意思,我到现在还记着这件事。 曾经看到元朝人在他们所刻印的书籍上题记说,自从科举被废以后古书渐渐出来,我也深深地叹服他说的话。
现世举进士之业很兴旺,士人不在知道还有书了。用不读书的方式求学,这是子路的癖好,但是是孔子所不喜欢的。
难怪现在的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在内不知道自身修养之道,在外不知道选拔人才之方法,(大家)乱哄哄地每日争相谋取功名利禄,而逐渐形成社会上的流行习惯,因而天下常常有人才匮乏的忧虑。童子鸣对书,大概(都)能够背诵下来。
我因此更加觉得童子鸣不同凡俗。所谓典籍,是天下的神灵、怪异之物。
人每日与它们在一起,人的智慧必定有能够自行开发的机会。“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书所聚敛的(灵气),应当有如黄金珠宝的灵气一样,就像祥云盘曲,护佑在它上面,受到它润泽的事物就(再也)不会枯涩了。 我内伯父庄渠先生(魏校)曾经对我说:广东人陈元诚,少时不曾认字,(忽然)有一日自我感奋激发,拿来四书整天礼拜,忽然间就能够认字了。
我因此知道书的神异。并不是书能成为神,古人虽然死去了,但是他们的精神一直都在。
今人虽然距离古代很久远了,但是我们的精神也总能与古人的精神相遇。这就是书可贵的原因了。
虽然如此,但是今天求学的人,却只以为(书不过是)泥塑的偶像罢了。童子鸣卖古书,尚且几乎不能生活自给,如今要想探求古书之大义,我怕他的生活会更加窘迫。
年末,(我)要到锡山寓所去,回到太末,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他。【注释】1、异时:这里是“往时;从前”的意思。
(1)不同时候。《墨子·经上》:“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路 者颜回父,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晋孙绰《支遁方向子期》:“支遁、向秀雅尚庄老;二子异时,风好玄同矣。”
唐石贯《和主司王起》:“绛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2)往时;从前。
《史记·平准书》:“异时算轺车、贾人缗钱皆有差。”司马贞索隐:“异时,犹昔时也。”
《新唐书·于頔传》:“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千顷,久廞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前代悬购遗书,咸著条目:隋有阙书录,唐有访书录,宋有求书录。
异时人主留意若此。”章炳麟《訄书·订孔》:“异时老墨诸公,不降志于删定六艺,而孔氏擅其威。”
(3)以后;他时。《史记·苏秦列传论》:“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
宋陆游《跋》:“记之为异时一笑。”清姚莹《与陆次山论文书》:“异时集成付刻,或即以此书列其首,亦无不可者。”
2、舣舟:停船靠岸。3、出人:超出众人。
《商君书·画策》:“凡人主德行非出人也,知非出人也,勇力非过人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谚曰:‘扬州独步王文度,后来出人郄嘉宾。
’”宋司马光《缙云县尉张君墓志铭》:“君性嗜学,年十五,志节已皦皦出人。”明杨慎《丹铅总录·史籍·出人不远》:“饱食终日而不学,岂能过人乎?出人,如古言:加人一等;后世言:出人一头地。”
4、相与:相处;相交往。《易·大过》:“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此。
5. 文言文翻译高手请进sosososo
子贡问:“不因为贫穷而卑贱地奉承人,不因富有而骄横无礼,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不错了。但比不上在贫穷时尚且能够快乐、富有时尚且能够尊尚礼仪道德规范的人。”子贡说:“记得《诗经》里面说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端木赐啊,可以和他谈谈《诗》了。他可以根据你告诉他的东西而推知你所没有明白说出来的东西。”
这一段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讲到了做人的道理,另一方面则讲到了为学的道理。
在做人的方面,孔子认为,面对贫穷的时候,人不应当停留在“无谄”也就是不卑贱地奉承人的阶段,而应当能够在贫穷中享受人生的快乐;而面对富有的时候,人不应当停留在“无骄”也就是不因为富有而骄横于别人的面前,而应当能够尊尚礼仪道德规范。
在为学的方面,应当做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的切磋是加工角质和骨质物品的方式,琢磨是加工玉质和石质物品的方式。但,就切磋来讲,只有先切了然后才能进行磋这道工序;对于琢磨也是如此,只有先琢了才能进行磨的加工。子贡认为孔子对于他的回答,其中关于贫者和富者的态度实际上包括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孔子认为子贡能够“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个“告诸往而知来者”其实也是一个“切磋琢磨”的过程,也就是要不断地在修身养性中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
泊静子认为,按孔子的逻辑,不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只是“可”,而且“贫而乐,富而好礼”也不应当是最终的状态。虽然由切到磋,由琢到磨只有两道工序,但是,这只是一个方便的比喻,意思是要表达循序渐进和不断深入,就是说,做人和为学,都应当循序渐进、不断深入,而不应当停顿。
但我们的社会中呢?
为学的人不再重视自己循序渐进,而是意图在一夜间成名,希望在商业炒作中一日暴富。正是为了暴富,结果什么切磋的工夫、琢磨的时间全部能省则省掉了。随着老一代的学者的谢世,在活着的学者中,已经没有了能够撑起民族的大梁的人了。别说让这些人来撑起民族的大梁了,就是让他们撑起他们自己的大梁,就已经不得了了。
在做人的方面呢?
“富而好礼”或“富而无骄”的人肯定是有的,只可惜太少了。一般的富有的人能不骄吗?有钱了,再通过钱权交易,又有权了,而 *** 也一再地使政策的天平向他们那边靠,他们不骄都不行了。人与人的不平等,必然导致的是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
“贫而乐”或“贫而无谄”的人肯定是有的,只可惜,处在这样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当一切都归结到金钱的评判上时,再有骨气的人也没法子总是坚持自己的孤寂。“两文钱憋死英雄汉”,现实就是现实,当现实的天平喜欢上金钱之后,“贫”只会成为避之唯恐不及的对象。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1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07603565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好礼(好礼相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好礼(好礼相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