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邓古镇在云南哪里
诺邓古镇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
诺邓村四面环山,村前有水,围绕着盐井就着山势修筑了层层叠叠的民居,是一个很美的隐世村落。但少有人知的是,这里以前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站点,由于产盐这里曾是商贾云集的贸易地点,因此也为这里留下了大量的精美建筑,构成了今天诺邓的美。
诺邓村口有古盐井遗址,半山腰的大青树则是古村的中心所在。大青树背后的五井提举司衙门的门楼、附近的文庙和道教建筑玉皇阁,也值得探访。
诺邓的三四百户人家主要分布在村中的山洼和西北阳坡上。诺邓村至今家家户户都养马,从这些马匹身上,依稀可见从前马帮的影子。
如今村子的"古宗坪"和"回民坪"就是昔日藏族和回族的马帮、牛帮常驻之地。民居依山而建,上边家的门口往往是和下边一家的房顶同高,主要是以明朝和清朝时期的居多。向上望去,民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大理云龙诺邓古镇(古村)怎样
诺邓古村(诺邓古镇),是一个因盐业而发展起来的聚落,长期以煮盐为生,曾一度是滇西地区的经济重镇,坐落于云南省大理云龙县城西北,村中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知名的玉皇阁道家建筑群,被称作「千年白族村」。诺邓古村,2012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诺邓古村游玩价值和景观特色,首先是村中有玉皇阁为代表的众多原真性古典建筑;其次是由明清民居建筑群组成的原真性、完整性兼备的古村风貌;第三是民间保留着有相当数目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成为很多游人向往云龙的目的地。
诺邓古村,坐落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西北面的山谷中。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诺邓」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因而被称作「千年白族村」。
据考证,诺邓古村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述中迄今为止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知名的玉皇阁道家建筑群。
诺邓古村四面环山,村子最低处海拔高度为1900米,最高处的玉皇阁海拔高度为2100多米,高差比较大。除了东面山麓「龙王庙」后有一个小块稍为平坦的台地外,所有的民居几乎都建筑在山坡上。
诺邓古村景点主要有玉皇阁大殿,弥勒殿,关帝庙,孔庙,棂星门 诺邓村等全是清代庙宇建筑。
黄氏题名坊:诺邓古村中石牌坊,原为明朝五井提举司衙门旧址,后为黄氏家族科举题名坊,镌刻有明中叶至清乾隆年间黄氏家族历代举人、进士功名。
万寿宫:诺邓古村最早为元朝时期外省客商会馆,后改作庙宇,原称「祝寿寺」,清初改名「万寿宫」,现古建筑犹存部份木架结构,前楼基本完好。
盐井:诺邓古村盐井最早开凿当在汉朝,迄今为止二千余年。最初形成「诺邓井」之名距今已经有一个千300多年,现除盐井外,还留存有井房及煮盐大灶等建筑。
古驿道、古桥:古代诺邓村北抵丽江,东向大理,南往保山,西去片马腾冲的驿道和桥梁,多由石板铺出,迄今为止遗踪尚存,蹄迹长留。
诺邓村民居建筑:北山黄家宅子,北山主体民居建筑,皆因山就势构建,且有古街铺、古市肆等,街巷纵横交错,风格特异。河东民居建筑群:四合五天井串连递进式院落等风格奇巧,各具特色。河头民居建筑:「银匠家」等院落建筑古老、特殊,建于300多年前。
诺邓古村民居建筑式样基本与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居相同,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等建筑布局,但由于依山而建,构思奇巧变化,风格也呈多样性。无论是四合院,还是「三方一照壁」式结构,平面组合都结合山形地势特征,因而诺邓村民居建筑又呈姿态万千的外观,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适应。
诺邓古村民居建筑重视工艺精美,门、窗、木梁、柱、檐都讲究雕刻图案的美观精细,山墙、院墙上都有绘画或图案。每户人家正房、厢房、面房或照壁的布置和工艺都各有特色,几乎找不出完全相像的两家来。白族建筑的照壁是十分须要讲究的,而诺邓村的照壁由于主房、厢房和厅房因山势高低错落,所建的照壁就显得高大而又顺应各家自然特征。
诺邓古村民居建筑中「大门」式样最为丰富,门向也不尽相同,其风格气派豪华而不失文雅。此外,各家正房「堂屋」的风格,都体现着庄重古色古香典雅,很多人家迄今为止还保留着明清以来的家俱、古董、什物。现存民居建筑中,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间有一个部份民国建筑。
诺邓村现存众多的人文古迹,特别是现阶段保留完好的古村风貌以及百年以上的众多明清古建筑,深刻地记录着千百年来云南地区在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民俗方面的历史进程,抢救、保护好诺邓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传统中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诺邓村民十分注重民间收藏,现全村共收藏有约1万多件各类古董和民俗文物,除此之外,白族的民族戏剧「吹吹腔」、古老傩舞「耳支歌」、洞经音乐、滇戏、白族歌舞、民族礼仪等白族的民间艺术和民族民俗文化在该村也保存得十分完整。
漫游诺邓古村是一种魅力,海内外游玩者到这儿休闲、度假,充分体验古村特色风情和诺邓传统文化,特别近年来,经〖舌尖上的我国〗对诺邓盐井和诺邓火腿的介绍,诺邓火腿、豆饼、酱油、盐坨、豆腐肠、麦芽糖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土特产品,更吸引着无数游人到这儿来尝尝、体味,享受着在大城市里很难体会到的古老我国的传统生活。
更多关于大理云龙诺邓古镇(古村)怎么样?,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b14cc71615731905.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诺邓盐与普通盐的区别
诺邓盐与普通的盐不同之处是口感上的。诺邓的盐是出自井盐,和黒井盐的出产加工方式差不多,但是口感上和普通的盐有很大不同,普通的盐口感就是一个咸,有的还带有轻微的苦味,但是诺邓的盐口感是咸中带有明显的鲜味,类似于味精的口感。
诺邓村在哪里
云南省云龙县。诺邓村,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南端的云南省云龙县,距大理州州府所在地165公里,交通便利,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据考证,这座村庄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却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盐马古道的千年小镇:陪你到天荒地老的诺邓
百度上搜“诺邓”,立马跟进“火腿”两个诱人无比的字眼。那就是说诺邓的火腿太有名啦,出圈了。不知比之路人皆知的金华火腿又如何。
诺邓隐藏于云南滇西北大理州一个群山环抱的山凹里,据云南最早“史记”《蛮书》称,它是经历千余年而从没改名的古村落。
至于诺邓的 历史 有多悠久,从古籍记载推测,大概秦汉时期已经形成诺邓小镇的雏形。而它的兴盛则始于井盐的开发,诺邓井盐被业内专家称为“食盐中的绝品”。
诺邓井盐在公元前109年汉朝时,就已经名播中原地区,汉武大帝还曾授予它金印。很奇妙的是,诺邓井盐竟不含碘而富含钾,渗透效果非常好,特别适合腌制肉类。
用此盐腌制的诺邓火腿肉质细嫩、口感鲜香,存放三年以上的火腿更可以切片生吃,爽滑微咸,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 诺邓火腿因此闻名遐迩,美誉远播。
走进诺邓,你就象走进明清建筑博物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诺邓,有着众多装饰精美、 历史 久远的明清建筑。最有名的当属建于南山脚下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建筑群以玉皇阁为主体,由玉皇阁、文庙、武庙、静室和木牌坊(棂星门)组成。是以道教为主,又融合了儒、释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
迈入玉皇阁大殿,招头仰望,你会被大殿顶层的藻井绘画所震撼。“二十八星宿图”赫然在目,画面栩栩如生,显示出古人高超的绘画技艺。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天文、艺术、建筑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诺邓民居也依然保存着明清建筑式样,几乎没有现代建筑范式。因小镇地无三尺平,民居大多依山势而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踏着数不清的清亮发光的石台阶在村子里游逛,抬头望去,一众房舍随高就低,层层叠叠,成台成岸。
错落有致的民居充满人情味,前家楼上的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楼院重接,台梯相连。古代诗人曾形象地描述诺邓民居:“叠岸分传径,重楼满集阿”。村中的街巷道路,纵横交错,清一色的石板,三步一阶,五步一台。
小镇由于地势陡峭,民居建筑构思出奇精巧,风格变化多样。而且还十分讲究装饰工艺,门窗、木梁、柱檐上几乎都雕刻有精美图案,山墙、院墙上也有绘画或图案;每户人家的正房、厢房和照壁的布置和装饰,都各具特色,极富白族民族风情。
穿行在诺邓,有一种繁华落尽、无比真实的从容,感觉时光从未流逝,也从未开始,一种脱离了世俗的纯净美油然而生。老人们在大榕树下静静地坐着,晒太阳,抽旱烟,聊着天。画面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马帮时代。
那时的诺邓,人声鼎沸,马蹄哒哒,“万驮盐巴千石米,百货流通石土奇。行商坐贾交流密,铓铃时鸣驿道里。”这首诗道出了当时诺邓的繁荣景象。
驮着盐及茶的马帮队伍缓缓从小镇启程,沿着老祖宗踏踩无数遍的盐马古道,赶赴美丽的丽江及遥远的西藏,维持着亘古不变的艰难生计。
古镇诺邓可以说是我国封建 社会 一个典型的盐商经济的高度缩影,更是充分展示白族传统文化、民居文化、道教文化,研究古代盐井文化的活化石。
诺邓四大景观之韵(四)——冬阳问暖诺邓村
诺邓是云南历久未变的最古老的村邑名称,自唐代南诏时期开始,1300多年来“诺邓”这个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并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保存了千年不变的面貌,也是云南最早的盐业经济重镇,是通往滇西各地盐马古道的轴心地。诺邓村现仍保留着滇西最古老、最集中、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踪,村中现存一百多座依山构建、形式多变、风格典雅的古代民居院落、庙宇建筑,还有200余株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另有古董、洞经花灯、传统工艺、节会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天然太极图”正中沘江与诺邓河的交汇处,沿诺邓河溯河而上四公里,就到了全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之一的诺邓古村。一进诺邓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口盐井,这是一口21米深的千古盐井,古时人们会从井底汲取卤水再分给各家“灶户”熬制精美洁白的食盐,“味咸八井无双卤,体洁五云第一泉”就是称赞诺邓井盐品质优良的诗句,也孕育出了赫赫有名的“诺邓火腿”。诺邓曾是名噪数百年的盐业生产中心,至今在村北仍可见通往大理、保山、腾冲缅甸、丽江西藏四条“盐马古道”的石板路。
诺邓村四面环山,村子最低处海拔1900米,最高处的诺邓玉皇阁海拔2300米,高差较大。诺邓民居分布在诺水两岸,除了东面山麓“龙王庙”后有一小块较平坦的台地外,民居几乎都建在山坡上,特别是北山坡上的民居依山构建,层层叠叠,前家楼上的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楼院重接,台梯相连。被誉为“滇中一儒杰”的诺邓举人黄桂曾用“双桥镇小狭,水细未成河。叠岸分传径,重楼满集阿”来形容诺邓民居的景致。村中的巷道用清一色的石板铺成,因山就势,纵横交错,三步一阶,五步一台,无人能数得清这些苍老的石台阶有多少级。民居建筑式样,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颗印”小四合院(天井面积只有一平方米)等,由于依山而建,构思变化奇巧,风格呈多样性,有的院落方方正正,宽敞通透;有的院落呈梯形分布,院中有院,一进一重;有的院落精巧玲珑,如一枚印章篆文布局。诺邓的民居建筑很讲究工艺美术;门、窗、木梁、柱、檐上的雕刻图案精细美观,山墙、院墙上均有绘画或图案,每户人家的正房、厢房或照壁的布置和工艺,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绝少雷同。很多人家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明清文化的遗踪,目前散落在全村各户的古董、文物、字画牌匾、古老家具什物就有10000余件。
诺邓村现有庙宇建筑、牌坊、祠堂十多处。村中有盐井龙王庙、黄氏题名坊、旧“五井提举司”衙门等。村后北山腹地有黄家祠堂。上行,是滇西地区现存最大也是最古老的木牌坊:棂星门。前书腾蛟后题起凤,斗拱精雕,飞檐气派。木牌坊,飞檐斗拱,雄奇高大。棂星门上方便是村中最重要的名胜——“诺邓玉皇阁”建筑群。只见这里古木参天,荫翳蔽日,楼榭参差,殿阁如聚,三层阁楼式建筑的玉皇阁大殿高耸云霄。殿前院内翠竹奇花,周边还有树龄达800余年的黄连木。大殿顶层上现存的藻井绘画“二十八星宿图”可称为“诺邓一绝”,在研究中国古代宇宙观和天文、艺术、建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在诺邓古村的风景名胜一一停驻过后,视野回到村口的盐井,这里可以算作诺邓的起点,它给诺邓带来了千余年的繁华、风光与荣耀,将诺邓由一个僻静的山村嬗变为茶马古道上喧闹的通都大邑,也见证了诺邓由兴盛转向衰微。诺邓盐业的停产,换来了对古建筑、民俗、文化和生态的保护,使这个南诏时代遗传下来的千年古村在遥远的西南边陲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