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传》全文翻译
《郭嘉传》译文:
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县人。起初,郭嘉到北方去拜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对考察核选自己为之效命的君主一事,十分审慎,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
袁公只想效法当年周公礼贤下士之举,但却不知晓用人的奥秘。做事头绪太多,把握不住要领,喜好谋划,却没有决断,要想和这样的人共同拯济天下大难,成就王霸大业,太难了!”
郭嘉在这时随即离开了袁绍。先前,颍川郡的戏志才,是一个善于出谋划策的人,魏太祖曹操对他很是器重。可惜他过早去世了。
曹操写信给荀彧说:“自从志才死后,没有可以同我商议大事的人。汝南、颍川奇士确实很多,有谁可以来代替他这个位置呢?”荀彧便推荐郭嘉。曹操召见郭嘉,纵论天下大事。曹操说:“使我成就天下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了。”
郭嘉从曹操那里退出后,也高兴地说:“他真的是我能为之效命的主上啊!”曹操表荐郭嘉为司空军祭酒。 曹操将要去征讨袁尚及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乌丸。部属中许多人担心,刘表会派刘备乘机袭击许县,以讨伐曹操为名相号召。
郭嘉说:“操公虽然威震天下,但那乌丸依仗其地处僻远,必定没作防备。可趁其没有防备,我军突然袭击,定可取胜。况且袁绍对汉人和乌丸人都有恩德,而袁尚兄弟还在那里。现在魏对青、冀、幽、并四州的百姓,只是用威势使他们归附,还没有加施恩德。
舍弃这四州而南征刘表,那袁尚必然凭借乌丸的资助,招纳为其主拼死效命的人;乌丸一动起来,汉胡百姓都将回应。这会使蹋顿产生入侵的野心,成就他非分贪图的计谋,只恐青、冀二州就不是我们所有的了。
刘表这人,不过是个清淡虚夸的空谈家罢了。他自知其才力不足以驾驭刘备,若是重用刘备,又担心不能控制;轻任刘备,那么刘备不会为他效力。因此,即便我们倾全力远征乌丸,曹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
曹操于是率军出发。来到易县时,郭嘉说道:“兵贵神速。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辎重很多,难以迅速得到有利的时机,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有所戒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兼程进发,出其不意。”
曹操于是悄悄出了庐龙塞,直捣单于的大本营。敌人听说曹操到来,惊恐不已,仓促应战。曹军大破敌人,斩杀蹋顿以及名王以下许多将领。
袁绍和他的哥哥袁熙逃往辽东。
后来,曹操征讨荆州回来,行至巴丘时,军中发生病疫,只得烧掉船只,曹操叹息地说:“若是郭奉孝还在,不会让我弄到如此地步。”起初,陈群非议郭嘉行为不检点,多次当廷指责郭嘉;郭嘉并不在意,镇定自若。
曹操因此更加器重他。但认为陈群能公正行事,也很高兴。郭奕被任命为太子文学,早逝,其子郭深承继爵位。郭深亡故,其子郭猎继位。
扩展资料
原文: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戏志才,人名),筹划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 :“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奕为太子文学,早薨。子深嗣。深薨,子猎嗣。
人物介绍:
郭嘉: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谋士,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后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他先在实力较强的袁绍军中出谋划策,后来发现袁绍难成大业,遂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英才早逝:
建安十二年秋天,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
历史评价:
作者陈寿评价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李隆基:孝文之得魏尚,虏不足忧;太祖之见郭嘉,知成吾事。
毛泽东评价郭嘉: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作者: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著有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文章来源及出处:
《郭嘉传》选自《三国志》中的《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 》,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公元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到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60年的历史。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翻译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翻译译文
郭嘉传,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县人。当初,郭嘉曾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
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在这之前,颍川郡人戏志才,是个善于筹划的人士,太祖很器重他。戏志才死得早。
太祖给荀彧写信说:“自从志才去世后,我就没有可以与之计议大事的人了。汝川、颍川本来多有奇特人士,有谁可以继承戏志才呢?”荀彧推荐了郭嘉。太祖召见郭嘉,谈论天下大事。太祖说:“能使我成就大事业的人,一定就是这个人了。
”郭嘉出来后,也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真正主人啊。”太祖上表让郭嘉做了司空军祭酒。太祖征讨吕布,经过三次战斗,打败了吕布。吕布后退坚守。这时士兵疲倦,太祖想率领军队撤回,郭嘉劝说太祖猛烈攻打吕布,随即将吕布捉住。
详见《荀攸传》。孙策转战千里,占据了全部江东地区,听说太祖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于是想渡江向北袭击许县。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有些害怕。郭嘉预测说:“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所诛杀的都是些英雄豪杰,他是能让人效死力之人。
但是孙策这个人轻率而不善于防备,虽然他的部队有一百万人之多,却和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什么两样。如果有刺客伏击,那他就不过是一人之敌罢了。在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在一个平常的人手中。”孙策到了江边,尚未渡江,果然被许贡派出的刺客所杀死。
郭嘉随从太祖打败袁绍,袁绍死,又随从太祖到黎阳讨伐袁谭、袁尚,接连几次战斗都打败了对方。众将领想乘胜攻击,郭嘉说:“袁绍爱他这两个儿子,一直没有立哪一个继承他。二人分别有郭图、逢纪做他们的谋臣,一定会在其间交相争斗,互相离间。
我们攻得太急,他们就会互相扶助,我们攻势一缓和,他们互相争斗的心思就产生了。我们不如向南作出像要征讨刘表的样子,以等待二袁的变化,变局已成,尔后再向他们攻击,就可以一举成功了。”太祖说:“好。”于是向南面进军。
军队开至西平县,袁谭、袁尚果然开始争夺冀州。袁谭被袁尚军队打败,逃走保守平原县,派遣辛毗乞请投降。太祖回兵救助袁谭,随即顺势平定了邺县。郭嘉后来又随从太祖在南皮攻打袁谭,平定了冀州。太祖封郭嘉为洧阳亭侯。
太祖将要征讨袁尚和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乌丸人,手下众将领大多顾虑刘表支使刘备袭击许县以讨太祖,郭嘉说:“太祖虽然威势震撼天下,但乌丸依恃他们地处偏远,一定不会设置防备。乘他们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就可以攻破消灭他们。况且袁绍对汉人、乌丸人有恩,而袁尚兄弟还在。
现在四州的百姓,只因我们的威势而归附,德政恩惠并未施加,如果我们舍弃进攻他们的时机转而南征刘表,袁尚就会凭借乌丸的资助,招募他们的能为主人效死的臣仆,胡人一有动作,当地的汉人、乌丸人都会响应,就将助长蹋顿的野心,坚定他们非分侵吞中原的计划,那时恐怕青、冀二州就不在我们手里了。
刘表不过是个坐谈客罢了,自己知道才能不足以驾驭刘备,重用刘备,怕不能控制他,不给刘备重任,刘备又不会为他所用。我们虽然在国内兵力空虚的情况下远征,您也不用忧虑。”太祖这才出征。走到易县时,郭嘉建议说:“兵贵神速。现在我们奔波千里偷袭敌人,军用物资太多,难以顺利迅速地前进,并且对方要是知道了,一定作了防备。
不如留下军用物资,让轻装的士兵加倍赶路,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太祖于是秘密从卢龙塞出兵,直接攻向乌丸单于居住的地方。乌丸人仓猝中听到太祖军队到了,惊慌惶惑中合兵作战。太祖军大败乌丸军,斩杀了蹋顿和各个有名的首领。袁尚和他哥哥袁熙逃去辽东郡。郭嘉深沉通达,有谋略,通晓事物情理。
太祖说:“只有郭奉孝能知道我的心思。”三十八岁时,郭嘉从柳城回来,病得很重,太祖派去探问病情的人一个接着一个。郭嘉去世后,太祖亲自前去吊丧,对荀攸等人说:“你们诸位的年纪和我是同辈,只有郭奉孝年纪最轻。
天下战事完毕,我还要把身后的事务托附给他,而他却中年早逝,真是天命啊!”随即上表,增加他的封邑八百户,连同以前所有,共一千户。追谥贞侯,由他的儿子郭奕继承。
后来太祖征战荆州返回时,在巴丘遇上了流行疾病,烧掉了船只,太祖叹息说:“郭奉孝如果还健在,不会让我落到这个地步。”当初,陈群曾批评郭嘉行为不检点,几次在太祖面前诉说郭嘉的不是,郭嘉不以为意,神情自若。
太祖更加器重他,但同时因为陈群能秉持公正,对陈群也很欣赏。郭奕后来任太子文学,早逝。他的儿子郭深继承。郭深逝世,又由郭深的儿子郭猎继承。
三国志郭嘉传原文是什么?
三国志 郭嘉传翻译
嘉很有智谋深渊,很能处理事务。曹操说,只有奉孝能知道我的想法。三十岁,从柳城回来,生病了,曹操去探望,死去。到灵堂。很悲伤。对荀攸等说,大家年纪都和我差不多,只有奉孝岁数最小。天下的事情,本来想托付后事给奉孝的,没办法中年天折,命啊。上表朝廷,军师祭酒跟在我身边打仗十一年了。每逢大事,机变百出。群臣不能下决断的,他说一下我就能采纳并成功。平定天下的功劳都靠他的谋略。不幸早死。追忆他的功劳,,实不敢忘啊。增加他八百户的食邑。和以前的一千户合并。谥曰贞侯。儿子曹操收入府中抚养。曹操征荆州回来,与巴丘遇到瘟疫,烧船。叹息说,要是奉孝在,我不会到这种地步。早年。陈群几次告郭嘉不检点,郭嘉如平常一样表情。。曹操还是越来越看重郭嘉。。但是也认为陈群正直,也很高兴。郭奕(儿子)官拜太子文学,早死。
急需《三国志 魏书 郭嘉传》的翻译
郭嘉传中郭嘉并没有什么黑点,为何后世人们对他评价这么不好?
郭嘉字元礼,濮阳人。祖父郭昂,父亲郭惠,都因战功而显贵。他是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被世人评价得如此高的他,为何后又落下不好的名声?
郭嘉意气激昂,胸怀大志,由国子生中泰定三年进士,任彰德路林州判官,经多次升迁,官至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被授予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不久之后,入朝任京畿漕运使司副使,继而任监察御史。适逢朝廷因为海盗作乱,便提升郭嘉为礼部员外郎,乘着驿车到庆元,与江浙行省商议对策。又适逢朝廷选择地方官安抚平定辽东,于是授郭嘉为东宁路总管,兼劝勉农民防御。后来,赶上盗贼起事,攻下了上京,郭嘉听说后,亲自率兵抵御。最后,郭嘉奋战而死,朝廷得知此事,追赠崇化宣力效忠功臣、资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太原郡公,谥号“忠烈”。
很难想象如此英勇的谋士,却不受好评。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才会得到如此的结果?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有记载:“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这就间接地说明了郭嘉行止不端。
此外,世人总拿他与诸葛亮对比,他英年早逝后,就诸葛亮这个大人物就出现了。有人说,如果郭嘉没有死得那么早,必定可以和诸葛亮媲美,还有说会超过诸葛亮的功绩。大家对诸葛亮充满了敬畏之情,他就是个神算子,几乎事事都逃不过他的法眼,总会想出办法去解决任何问题。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后人怎能容忍郭嘉的存在,自然为了抬高诸葛亮而会“贬低”郭嘉。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看法?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1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06587578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郭嘉传(郭嘉传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郭嘉传(郭嘉传文言文阅读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