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倡导古文运动(唐代倡导古文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是谁)

更新时间:2023-03-01 01:27:39 阅读: 评论:0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谁

柳宗元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唐代古文运动发起于中唐,但它的成功却在北宋。除韩愈、柳宗元外,唐宋八大家中的其余6人,即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都是北宋中期人。

中国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扩展资料

唐人的理论主张:

关于文学复古主张的提出,并不是唐人的创举。西魏的苏绰和隋的李谔,已有提及,但并未产生实际的影响。初唐的陈子昂提倡风雅兴寄,虽在唐代的影响很大。

却也未形成文体文风改革的普遍气息。直到韩愈、柳宗元提出“文以明道”复兴儒学,才把文学复古的思潮推向高峰。

在韩愈、柳宗元之前,萧颖士、李华倡导宗经,因宗经而自然走向文学的复古,并对宋以及魏晋以后的文学予以否定。到了独孤及则主张“先道德而后文学”,强调文章要有利于教化。

至刘冕则提出“文以明道”,极力突出文章的教化功能,对文学史上一切与教化无关的文学性一概否定。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则提出了更为明确、更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古文理论。


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韩愈,中国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资料,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这一运动发起于中唐,但它的成功却在北宋。除韩愈、柳宗元外,唐宋八大家中的其余6人,即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都是北宋中期人。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我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这是古文运动的基本观点。他还贯彻于实践,写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大大提高了古文的水平,韩愈是古文运动公认的领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代古文运动是由谁倡导的?

唐代古文运动的起因   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是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所谓“骈文”,是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是始于汉朝,盛行于南北朝的文体.骈文中虽有优秀作品,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骈文作为一种文体,成了文学发展的障碍.西魏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朝、周朝古文以改革文体,未有成效.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没有扭转颓风.唐朝初期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史学家刘知几曾在《史通》中提出“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主张;王勃提议改革文弊,但他们自己的作品,仍用骈体;陈子昂也揭橥复古的旗帜.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 第一次古文运动(唐代)  韩愈等人举起“复古”的旗帜,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这主张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上的广泛反应,逐渐形成了群众性的斗争浪潮,压倒了骈文,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这一运动有其发展过程.在骈文盛行时,已有人提出改革的要求,初唐陈子昂曾主张“复古”,是文体革新的先驱者.其后,萧颖士、李华等继起,提出取法三代两汉的主张,为韩柳古文运动做了思想准备.中唐时期虽经安史之乱,唐朝国力衷弱,但贞元以后,社会暂时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出现了“中兴”的希望.这样韩愈等人倡导古文运动的时机也就成熟了.他们提出“载道”、“明道”的口号,这是古文运动的基本理论.他们重视作家的品德修养,重视写真情实感,强调要有“务去陈言”(韩愈《答李翊书》)和“词必己出”(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的独创精神.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 第二次古文运动(北宋)  晚唐时期,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北宋时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些文人,极力推崇韩、柳,又掀起一次新的古文运动.一面反对晚唐以来的不良文风;一面提倡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强调文道统一,道先于文的观点,写了大量平易自然、有血有肉的散文,共同扫清了绮靡晦涩的文风,使散文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人们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共称为“唐宋八大家”,把唐代和宋代的两次古文运动称之为“唐宋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谁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是韩愈、柳宗元。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衰落,藩镇割据,宦官弄权,由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是在“复古”的口号下,主要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一场文学革命,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似。

唐代著名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韩愈和谁

柳宗元。韩愈等人举起“复古”的旗帜,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这主张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上的广泛反应,逐渐形成了群众性的斗争浪潮,压倒了骈文,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复兴儒学。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扩展资料

韩愈等人举起“复古”的旗帜,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这主张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上的广泛反应,逐渐形成了群众性的斗争浪潮,压倒了骈文,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

这一运动有其发展过程。在骈文盛行时,已有人提出改革的要求,初唐陈子昂曾主张“复古”,是文体革新的先驱者。其后,萧颖士、李华等继起,提出取法三代两汉的主张,为韩柳古文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中唐时期虽经安史之乱,唐朝国力衷弱,但贞元以后,社会暂时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出现了“中兴”的希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宋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是什么?

唐代文学的另一成就是古文运动的兴起。

南北朝时代,帝王、贵族左右文坛,为了用华丽纤巧的形式来掩饰空虚贫乏的内容,于是特别注意形式美的骈文,发展繁荣起来。骈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排偶、用典,形式四、六对仗(用四字和六字的句子组成,互相对称),看起来华丽整齐,内容却空洞无物。文风萎靡,形式僵化,拘束于对偶,拘于平仄,无法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和政治见解,无法反映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隋文帝时李谔上书反对骈文,说它“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云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他反对骈文的上书却通篇是骈体)隋文帝也深恶文章浮艳,下令:“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泗州刺史司马幼之,就因文表华艳而得罪。但隋炀帝擅长骈文,自以为与士大夫比文章也可以高出众人,也当选他做皇帝。隋文帝的诏令自然不再有效。唐朝上起诏敕,下至判辞书牍,无不用骈文。北宋有人说:“唐太宗功业雄卓,然所为文章,纤靡淫丽,嫣然妇人小儿嘻笑之声,不与其功业称,甚矣,淫辞之溺人也。”唐文士不能作骈文,即无仕进的可能,骈文的盛况可以想见。武周时陈子昂效法西汉古体文作政论,对当时的文风发生了很大影响。唐玄宗开元、天宝以后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等人摈斥文坛浮艳之风,主张以三代两汉古体文为法,以儒家经典为依据,创作上亦力变排偶为散体,成为韩愈之前古文运动的先驱。

唐以前,在文学上无所谓古文。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把自己的奇句单行,继承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称为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对立。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这种复古的主张在当时得到广泛的响应,成为一种社会运动,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安史乱后,大唐帝国陡然走向了衰落的道路。藩镇割据,佛道二教盛行,僧尼道士“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和唐王朝的利益发生矛盾。以韩愈为代表的复古主义思潮,发展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想运动,正是从意识领域内来挽救这个严重危机,促进中兴局面的出现,以巩固唐帝国。它反映了广大阶层人民的现实要求。韩愈主张恢复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佛道二教,来整饬社会风尚。他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而骈文已经成为表达思想的桎梏。因而自然地需要反对骈文,开展一个文体革新运动,提倡古文。古文不仅语言长短不拘,抒写自由,便于表达思想,而且它本来就是载儒家之道的,因而古代名画也便于学习和宣扬儒家之道,排斥佛、道。韩愈说,我所以致力于古文,不只是好其文辞,而且好其道。又说:“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这就是说学古道必须学古文,学古文是为了学古道。道是目的,文是手段;道是内容,文是形式。文道合一,以道为主,这是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基本观点,也是以韩愈为代表的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在文体改革方面韩愈主张在继承散文传统的基础上革新和创造,反对模拟抄袭的不良文风。强调博学群书又不蹈袭前人,“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做到推陈出新。他认为运用语言,必须“文从字顺”,即合乎自然语气。要从实际出发,“因事陈词”,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韩愈在文道合一和文体改革方面提出了比前人更为明确具体的主张,而且还将自己的主张贯彻于实践,写了许多优秀作品,大大提高了古文的水平。

韩愈的古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举凡政论、表奏、书启、赠序、杂说、人物传记、祭文、墓志、传奇,皆所擅长,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可大致概括为论说与记叙两类。其论说文立论鲜明,气势雄浑,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富于说服力,名著如《谏迎佛骨表》、《原道》、《原毁》、《争臣论》、《师说》等均以发扬儒道为根本,虽有封建说教,但能针砭时弊,其中有些见解,至今仍可借鉴。其记叙文爱憎分明,抒情性强,有的人物性格跃然纸上,有的绘声绘色,可泣可歌,名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或叙或议,笔锋均带感情。对所写人物满腔同情,对社会黑暗亦多有揭露,充满愤世嫉俗的批判精神。总之韩愈的古文雄奇奔放,流畅明快,如长江大河浩瀚千里。语言上亦独具特色,除贯彻其务去陈言和文从字顺的主张外,善于锤炼词句,善于创造性地使用古代词语,又善于吸收当代口语创造出新的文学语言。他新创的许多精炼的语句,有不少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保存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如“俯首帖耳,摇尾乞怜”,“不平则鸣”、“杂乱无章”、“落井下石”等。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公认的领袖。

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地位仅次于韩愈。他提出“文以明道”的口号,反对片面追求词藻的华丽。他认为作家的行为和品德是进行创造的首要条件,写出的作品在社会上应起“褒贬”和“讽喻”的作用,应该写得“词正而理备”。他对古文运动的最大贡献是写出大量的名篇,在这方面取得了与韩愈相当的成就。他的理论和实践同样是古文运动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柳文说理透辟,雄深雅健,寓意幽微,山水游记尤为出色。他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所写山水景物生动逼真,细致精彩,呈现出如他自己所说的“清莹秀澈”、“锵鸣金石”之美,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他的寓言讽刺小品如《三戒》、《蝜蝂传》等简洁警策,含意深远,鞭笞世态人情,深刻辛辣,耐人寻味。他的传记散文多取材于社会下层,往往通过下层人物的描写,反映中唐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尖锐的阶级矛盾,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名篇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及《捕蛇者说》等。

在唐德宗贞元时期(785-805,),由于韩愈的努力倡导,古文发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人向韩愈请教,一时“韩门弟子众多”。而李翱、皇甫浞等皆为著名的韩愈的追随者、拥护者。至唐宪宗元和时期(806-820),又得到柳宗元的大力支持,古文的影响更大。从贞元到元和的二三十年间,古文写作蔚然极盛,逐渐压倒了骈文,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说的“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提出的“文以载道”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个观点,实质是主张文学要反映现实生活,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这里所说的“道”,固然是指儒家之道,但通过韩、柳的创作表明,他们主张的“传道”、“明道”并不排斥对社会现实的评议、批判和揭露。正因为如此,“文以载道”的主张为后世文人普遍接受。古文运动提倡的散体文同样影响深远。它结束了骈文的长期统治,恢复了古代散文的历史地位,并扩大了它的实用范围,从著书立说扩大到抒情、写景、纪游等。北宋以欧阳修为首的文学改革运动,按其主张实为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并涌现出更多的优秀古文作家,形成了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新的古文传统。它具有题材更广、与现实生活联系更密切、文学性更强等特点。新的古文传统形成后,支配中国文坛1000多年,直到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才被语体文所代替。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1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05259571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唐代倡导古文运动(唐代倡导古文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是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唐代倡导古文运动(唐代倡导古文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是谁).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古文   唐代   两位   代表人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