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入门
不管什么理论,当你看到它的时候感觉到一种“爽”,都是一种释放,一种内心压抑的释放。
一种理论,能解释的东西越多,就越接近真理。拉康,统合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
当代代表人物,齐泽克,大左派,用来分析各种文本,电影啊,理论啊。所以,在西方社会,拉康的力量不光用来进行精神分析,应用的非常广,在社会,文化层面等。
一个人的思想从何而来?为何会有分别?
在哲学上这叫认识论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你想要把我任何事情,都要依靠你脑子中的想法和思考。需要依靠你脑子中运行的这些思绪。
我们的观念从何而来?我们为什么会这么想?
一个哲学,你必须要给出一个答案的,必须是明确的,不然就是自己玩儿,自欺欺人的。
人和世界之间是存在一个中介、一个滤镜,这个东西就是人的心,也就是人的思绪,观念。就是FO说的分别心。这个东西驱使和决定了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人为何为何观念(思绪)?
一套精神分析学说,你必须把这个研究清楚,然后你才能去分析和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否则,你连这个问题都弄不清楚,你谈何去理解强迫症啊,何谈去理解抑郁症,人格分裂啊?如果连底层的逻辑都没理解清楚,你分析个什么?
这是个起点问题,必须首先回答。
拉康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是个人不断被“污染,塑造”的过程,婴儿在6个月~1岁半的时候,经过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镜像阶段”,就是照镜子。这阶段非常重要,它形成了人的精神结构,同时它也形成了自己的分别心。
很多人实际上对镜子是很恐惧的,在鬼片里面,很多鬼都是在镜子里面出现或者看到的,镜子可以照妖啥的。
拉康认为,我们人都是早产儿,和动物不一样,动物从出生那一刻,就很成熟了,猫猫狗狗出生以后长两三个月,就非常成熟了,它就跟成年的动物一样什么都知道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婴儿没有独立性,非常脆弱,需要母亲来照顾和供给,不然就会饿死,病死,冻死。婴儿以来母亲,母亲照顾喂养婴儿。6个月以后,婴儿就进入镜像阶段了,婴儿从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第一次认识到了他自己。
如果把分别心都扔掉,世界就成了什么样子,混元一体。
为什么很多宗教修行要去掉分别心,复归于婴儿,追求的都是零岁到6个月这个阶段的以后婴儿的状态,他看到这个世界是混元一体的状态。
婴儿开始分别,哦,妈妈有眼睛,耳朵,鼻子,胳膊腿,身体,然后这些东西组成了一个整体形象,有个大概的认识。
但是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是不会有这种认识的,在刚出生的婴儿眼中,妈妈是个什么形象呢,是个破碎的形象,他只会看到,是这个乳房,这个胸部喂养他,他只感受到某种味道,某种像马尾一样的东西在轻抚着他。他感受到一种温暖,长大以后会知道,这是妈妈在抱着他。
这出生到6个月之内这个阶段,婴儿眼中的形象是破碎的,非整体的,对自己也是,他不知道这只手是自己的手,他对一切都没有概念。在婴儿眼中,这个世界是既支离破碎又混元一体的。一 就是等于 无。
既然这个世界是一体的,那么是不是这个世界怎么划分都可以?
那这个世界就是破碎的,就是无。
6个月以后,他发现了一个东西,镜像,从镜子当中认出他自己。为什么之前就不行?
一方面是大脑的发育不够完善。
二是随着生物机能的发展,他意识他了他要依赖母亲的照顾和喂养,妈妈对他也有要求。
随时饿了就哇哇大哭要吃奶,她母亲在没时间或者累的时候,就会对他有要求,你这样哭我不喜欢,表现出一种否定。随着慢慢长大,他对他母亲表现出来的这种否定,开始是对这种否定没啥能力反应。后面就开始想问题了,(原始思绪),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她开心,让她无条件地保护我,这时候婴儿还没有分别心。就是一种原始的驱动力,本能,因为他要活下去。
虽然在起始阶段他还有没有一个妈妈完整的形象,但是一旦有了这种驱动力,就会被卷入一个非常可怕,非常无奈的一个事实,根据拉康的理论和视角,婴儿这时候就产生一种动机,想让自己理解母亲的要求。他以前是完全理解不了,是一个破碎的世界。但是他有了驱动力以后,他想要求得母亲对他无条件的保护。
第一点,他得知道他的母亲是怎么看他的,他以前是不知道的,只是纯粹的生物本能。
他想要母亲的无条件的保护,就要试图弄清楚她是怎么看我的,她为什么要否定我,有时候不喂我,不在我身边不保护我。她到底在生什么气啊?他到底是怎么看我的。这时候婴儿就会产生一种认识自己的冲动、渴望。从这时候,就开始形成自我,为什么要形成自我?为了生存下去,苟活下去。
这时候他没有什么道德啊,情感啊,就是为了存活下去。没有语言,没有分别心,唯一的情感就是依赖,其实就是利益(被照顾,生存下去)。拉康认为,那个时候婴儿就是这么理解世界的。人的自我产生于跪求。婴儿是被迫要产生自我的。因为如果不产生自我,就没办法和母亲达成一种交易,就没办法从母亲那里索取更多的保护和照顾。
当他第一次在镜子里面看到自己,他不知道镜子里面是自己,但是随着母亲他同时出现在镜子里的次数多了,这个婴儿就会发现一个规律,他的母亲似乎对镜子里的这个东西,有要求啊,有诉求有想法,是有关联的,母亲的行为和镜中的幻想是有关联的。
他发现这一点,就要开始领悟了,哦,镜子当中的这个东西在哭闹,母亲不喜欢,然后发现镜子中的东西跟自己也有关联的,当他有某种感觉时候,比如说婴儿在被他妈妈抱着,他妈妈的发丝掠过他的联系,然后镜中的东西也有这种效果,他会产生一种感觉,哦,原来我能控制镜子中的东西。
然后会领悟到一个重要的事情:镜子中的东西就是我。
镜像阶段只有人和灵长类生物才能完成。不是说照镜子的时候有反应,而是知道镜子中的就是他自己。
怎么样才算动物知道镜子中是他自己呢?这是个很复杂的东西。
这里引出拉康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1. 人的自我来自镜中的幻象。
2. 人的自我来自他者的凝视。
婴儿想要母亲满足自己的要求,想让知道自己子母亲眼中是什么样子。然后在镜子中发现了关联,原来我就是镜子中这个幻象。然后慢慢地把那个幻象整合到自己心中。然后就知道,镜子中这个幻象就是我自己。这个动作和过程的驱动力是什么,就是他想要母亲满足他自己的要求。才能得到保护和照顾。婴儿的自我实际上是来自于母亲的凝视。
按照拉康的理论,人的自尊实际是为了服从别人,满足别人的要求,想从别人哪里获得一些东西,奶水、照顾什么的。
《精神分析入门》第二章内驱力 2
接着昨天继续读第二章内驱力,22-24页介绍了前辈学者不同时间对性驱力和攻击驱力的研究,希望找到更确切并被人们理解的名词,并试图寻找到更多生物学、生理学、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支持,这样的努力依然在持续…
未有定论的研究先搁置一边,从治疗应用层面,来看内驱力 :
性驱力(力比多),在婴儿期就发挥作用,左右婴儿行为;成人后则是人幸福、痛苦之源。对婴儿的客观观察(婴儿表现和意义)及对儿童和成人的分析推论都可以证明。
3-5岁的儿童与成人有十分相似的性愿望。1,正常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得到快感的行为会变成得到性兴奋和满足的行为(亲吻、kuishi、luolu、爱抚)。2,某些性心理发展异常(性变态)者,早期某种性兴趣或性活动(口、kuishi、gangmen)变成成人性满足的主要方式。3,精分治疗发现神经症病人"变态"欲望很活跃,但是都在“潜意识”中进行,引起内疚和焦虑。
从婴儿期开始的性图式化序列,各个阶段是渐进式并且相继阶段会有叠加,各阶段持续时间没有绝对标准。1,1.5岁,口腔期;
2,2-2.5岁,肛欲期,与憋便与排泄有关,机体紧张及排泄物及气味都是成为儿童感兴趣的客体。
3,3岁以后性器期,yingjing(yingdi)为感兴趣客体,并一直保持下去。青春期时间再次出现性器官化,成为成人的shengzhi器期。
儿童性器期受性驱力影响,还有窥视和裸露行为(不仅局限于shengzhi器官,还包括躯体其他部分)、尿道欲(受体质、环境影响有差异)。
固着,指婴儿期或童年里比多投注滞留在生活中的现象。一般固着是心理发展一般特点,但过分固着(客体满足方式)就会引起病理现象,一定程度是潜意识的。
退行,里比多可以向前流动,也可以向后倒退,退回到之前投注的客体和满足方式。如有二宝后,大宝又退行回小婴儿状态,是新的快乐没得到满足,从而被放弃,回到原来能得到的满足的快乐上。退行多在发生不利条件时发生,但并非都是病理性,有时也是正常心理生活现象。
当婴儿的外在性客体不能满足时,转向自身满足性需要的能力时,称为自我情欲。但容易与外部现实世界脱离,造成对自己兴趣过于集中,甚至唯一独占排斥其他,产生精神分裂倾向。
攻击力,与性驱力比较与身体各部位联系不那么紧密,儿童通常以手、脚、口、语言为武器。但在游戏和幻想中使用的茅、枪、箭通过精神分析代表潜意识中用他们的强有力而又危险的yingjing去征服敌人。
性驱力的满足,不是简单的紧张的释放,而是快乐的获得(有时会被内疚、羞愧厌恶干扰或取代);攻击驱力的满足,后世精神分析家认为也能带来快乐。
(为满足审查,有些字只能拼音代替了)
《精神分析入门》第三章:心理结构(4)
《精神分析入门》第三章:心理结构(4)
初级过程的思维在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中十分明显,病态表现在缺乏或者未出现次级过程的思维,而不是因为有了初级过程思维的存在。成人的生活中,初级过程的思维占了优势或占了全部的活动时,才构成了病态。
初级过程的思维并不像我们起初所假想的那样,与成人有意识的思维不相容。显然,在整个一生中它都存在,并持续地起着虽然是从属的但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就像我们在下一章将见到的那样,在正常情况下,自我保持着暂时地逆转到儿童所特有的不成熟模式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界定初级过程的思维,精神分析文献中用了两个术语来描绘这种思维的一些持征。这两个术语分别是“替代”(displacement)与“缩合”(condensation)。
精神分析的“替代”是指用整体代表部分,用部分代表整体,或用与某一个观念或意象有联系的观念或意象来取代之。弗洛伊德假定,这类取代是由于或者依赖于投注,即心理能量释放的转移,使它从某一个思维或观念转到另一个上去。
“缩合”这一术语,用于指单一的话或意象,甚至是其中的一部分,来表示几种观念或意象。
另一个初级过程思维的特征是象征性的表达(symbolic reprentation)。被象征所表达的事物及观念是被禁止的(如性的或“下流的”)。
接下来,我们转向内驱力能量理论的另一个方面,去了解自我如何从本我中分化出来,以及随后的发展。
这一方面叫内驱力能量的中立化(neutralizaltion)。中立化的结果是,迫切地、尽快地需要释放的内驱力能量(如所有的本我投注)变得可被自我所接受,在自我的支配下,按照次级过程来完成它的各种工作与愿望。
中立化有几个特点:
首先,中立化是渐进的,而不是突然的变迁。这一点很像初级过程到次级过程的不间断的连续谱。也许能量的控制是连续谱是根本,过程的连续谱是结果。是本和表的对应关系。
其次,被自我功能所接受的能量对自我是必需的。没有能量,自我就失去功能。换句话说:自我的能量来自本我。
下面从几个角度观察中立化。
1,中立化能量是内驱力去性,去攻击性的能量。因为内驱力是性驱力或者攻击驱力,因为被禁止,所以要去性,去攻击性,能量经过变形表现出来。这个变形就是前面说的替代,象征等。
2,中立化一词是指一种个体活动。这时,个体停止了通过投注释放而获得内驱力的满足,转而开始为自我服务
接下来举个例子,帮助理解中立化不好会导致的神经症问题。
像谈话这一类的、活动与内驱力满足之间的关系,在生命的早期是正常的。没有内驱力能量的贡献,语言的获得将会受到严重的妨碍。我们可以在临床的实例中,如在孤独的缄默症儿童、精神病儿童中看到这一事实。这些儿童与成人没有令人满意的关系,他们的言语只有在治疗的过程中,即重新开始有了或第一次有了满意的关系时才能恢复或首次产生。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到的内驱力能量未能充分地中立化,或者在后来的生活中,未进行中立化,讲话或供它利用的中立的能量被重新本能化了,那么神经症患疗的冲突就会干扰自我的功能。
中立化的能量是在自我的支配下执行一些自我功能的。
精神分析入门100问(61-65)
第61问:费尔贝恩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费尔贝恩(1899----1964)被称为纯焠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他彻底完成了精神分析从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认为人的力比多是 在寻求客体关系,人的动力是在不断的寻找客体关系,从而确立了关系模式的地位。 费尔贝恩提出了以自我为核心的内心结构理论,他把这种内心结构理论描述为三部分:中心自我、力比多自我、反力比多自我。还描述为六个成份:中心自我与理想客体、力比多自我与令人兴奋的客体、反力比多自我与令人拒绝的客体。 费尔贝恩独具特色的治疗观点是以治疗关系为中心,定位于病人与治疗师的治疗关系上,使精神分析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62问:马勒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什么?
答:马勒是一位重要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他将精神分析的传统驱力模式、自我模式和客体关系相结合,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分离----个体化理论,阐述了生命头三年的心理诞生过程,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马勒分离----个体化理论包括:
1、自闭期:0至3个月,自闭期的婴儿难以将自体跟他人(客体)区分开来。
2、共生期:3至6个月,共生期的特征:体验是第一位的,无法区分我与非我。有四种基本情绪:兴趣、痛苦、厌恶、微笑。
3、出生后6至18个月或36个月,为分离--个体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即:
(1)孵化期,
(2)实践期,
(3)和解期。
第63问:温尼科特重要的理论内容是什么?
答:温尼科特(1896----1971)是客体关系理论独立学派的代表,他通过对6万对儿童和父母的观察,以独特的母婴关系为理论核心,引领了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 温尼科特理论的重要内容是:足够好的妈妈与抱持性环境、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过渡客体与过渡现象、攻击性与创造性、反社会倾向、抑郁、,担忧、独处等。温尼科特的儿重心理发展的两条线索:
1、绝对依赖----相对依赖----独立。
2、整合----人格化----现实化。
第64问:英国精神分析的三足鼎立指的是什么?
答:在当时英国精神分析圈内,逐步形成三个学派:
一是克莱因学派,又称A组。
二是安娜、弗洛伊德学派,又称B组。
三是温尼科特的独立学派。
这三个学派都尊崇弗洛伊德为师,但都在各自的工作实践中逐渐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后来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英国精神分析三足鼎立局面。
第65问:什么是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答:鲍尔比(1907----1990年)英国心理学家,他因其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依恋理论而闻名于世。 鲍尔比和他的 同事们描述了四种不同的依恋类型:
一是安全依恋型;
二是回避型依恋;
三是矛盾、对抗型依恋;
四是混乱依附型依恋。
这些依恋的模式 ,能够预期儿童6岁的行为,显示了儿童早期依恋体验的稳定性。这些依恋模式,可能持续伴随人的一生,许多人成年以后很多痛苦、症状等也来源于对这个时代的依恋关系的反复无常和对不可靠性的失望。
书单 | 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入门书籍推荐
必读类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史》
米切尔、布莱克 著,黄峥、沈东郁 译,2007
商务印书馆。
推荐指数: ★★★★★
简介 :精神分析最好的一本入门书,对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分支及代表人物的观点做了介绍,并就理论和技术上的争议进行了总结。思路清晰,语言优美,可读性极强。
《精神分析与精神分析疗法》
沙弗安 著,郭本禹、方红 译,2015
重庆大学出版社。
推荐指数 :★★★★
简介 :沙弗安从历史、理论、治疗过程、评价和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高屋建瓴地对精神分析的演变和现状进行了概览。
“南希三部曲”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麦克威廉斯 著,鲁小华、郑诚 译,2015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指导》
麦克威廉斯 著,鲁小华、曹晓鸥、古淑青 译,2015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麦克威廉斯 著,钟慧 译,2015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推荐指数:★★★★★
简介 :南希·麦克威廉斯的经典著作,囊括理论、临床实践和案例各方面,精神分析入门书籍必备之一。
《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之精神分析心理学:
《潜意识的意义——精神分析心理学(上)》
郭本禹等,2009
山东教育出版社。
《潜意识的意义——精神分析心理学(下)》
王国芳等,2009
山东教育出版社。
推荐指数 :★★★★
简介 :国内系统介绍精神分析领域的专著,从内部路径和外部路径两个方面入手,对精神分析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进行了概述与评价。
《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 著,高觉敷 译,1984(后多次再版)
商务印书馆。
推荐指数 :★★★★
简介 :本书是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做的的演讲,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神经症通论三部分。其中,前两部分假定听众不具备精神分析的任何相关背景,而第三部分内容更加“专业化”。
《精神分析新论》
弗洛伊德 著,郭本禹 译,2014
译林出版社。
推荐指数 :★★★★
简介 :本书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引论》的续编和补充,其中第一章对梦论进行了修正,第三章对晚期的“第二心理地形学”(即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分人格模型)进行了介绍。
选读类
1、《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简明指南》:Ursano、Sonnenberg、Lazar 著,林涛、王丽颖 译,2010,人民卫生出版社。
2、《病人与精神分析师》:Sandler、Dare、Holder 著,施琪嘉、曾奇峰、肖泽萍 译,2011,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当代精神分析导论——理论与实务》:贝特曼、福尔摩斯 著,林玉华、樊雪梅 译,2004,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4、《精神分析导论(第二版)》:米尔顿、玻梅尔、法布里克斯 著,余萍、周娟译,2014,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心理动力学疗法》:卡布里斯、谢里、道格拉斯、施瓦特 著,徐玥 译,2012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合计13本,贾晓明编译,2008,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干预与技术》、《精神病理学模型》、《目标与结果》、《内化: 内部现实的起源与构建》、《情绪与需要》等。
《精神分析入门》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精神分析入门》(查尔斯·布伦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6chJSlyIUKi8rDDlHHs2oQ
提取码:02uc
书名:精神分析入门
作者:查尔斯·布伦纳
译者:杨华渝
豆瓣评分:8.8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0-7-1
页数:264
内容简介:
作者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了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内驱力、心理结构、梦、心理冲突、神经症的病理心理基础,以及日常生活中心理现象等基本理论。
对从事心理学及医学的专业人员具有指导作用,亦可帮助普通读者了解自己,增强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