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是”和“红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广东有“逗利是”的习俗?
全国人民都了解,广东是大红包届里的一股清流,设计风格与众不同,自成一派,完全不会受到附近的幅射影响。
不论是过春节包的大红包或是平日里随礼钱夹的大红包,广东人都注重一个“意头”,便是好运气的含意,因此广东人习惯性上把大红包叫做利是,取其大吉大利、喜事连连之意。
“利是”一词最开始创作“迎财”,为本少利多的意思,亦取其有益于做一切一件事的喻意。因为“事”和“是”二字互通,因此很多人也创作“利事”。
很早以前的情况下,利是仅仅大家用喻意吉祥如意的红色纸包装着一张填满祝愿词句的小纸条,赠给亲朋好友,以表情意。而到了清代,大家则把一大张大红纸切割成一个个小三角,随后把铜币包在里面封成利是,因此到现在也有许多老人依然把利是称之为“大红纸”。大概清朝光绪末期,因为印刷工艺的普及化,第一代“利是封”才得到面世。那时候的作法是用大红纸印上无盐黄油,趁印刷油墨未干时撒上金箔粉,做成一些吉利的词句和简单图案,实际效果就好似今日烫了佳字的利是封一般。
在广东有过春节“派利是”、“逗利是”的习惯性,老人向小孩子“派利是”,已经结婚人士向单身人士“派利是”,从大年初一正月十五元宵节期内都可以发放。只需是没完婚,即使到了五六十岁,过年时你都能够向老人、平辈或者小辈中的已经结婚人士“逗利是”,讨一个吉利。但通常大部分情况下人家都是会自动让你“派利是”,希望你明年事事顺心,一切顺利(赶快完婚)。除开亲朋好友,也有小区物业保安、保洁阿姨、茶馆服务生等但凡碰面能打上招乎说一句“春节快乐”、“恭喜发财”的都是会发放一个利是,可以说成逢人就派,并且是派得高兴,派得开心。
针对“派利是”这一件事情,广东人是很注重的,老人们在“派利是”时都是会说“一个利是仔,利利是是”,有一些老人则要说“一张大红纸,大吉大利”,全是谦虚地表明大红包并不大,不必看不上,并祝福另一方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在广东,大家并不在意“利是”具体内容多少钱,但没有“利是”便会看起来很失礼,因此广东人春节期间到亲朋好友家中拜访一般都是会提前准备充足多的大红包,看到小孩子或单身的靓仔靓女们无论认不认识都会去一个“利是”。有一些注重的人也是会去双封,由于民俗有“双喜临门”的观点,喜气的日里头喜爱注重双双对对,而这一点针对新婚夫妻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刚领结婚证的夫妇第一年“派利是”两人都需要派两份,这也是一定不可以省的。
洗邋里邋遢,贴挥春,行花街,逗利是……“逗利是”是广东地域诸多新春佳节民间风俗之中更为喜气的一项。如同西方国家过万圣夜孩子们会逐家逐项地去叩门讨棒棒糖一样,除夕夜那晚,小孩子们可以每家每户地去给大家拜早年,双手合十拱手说些吉利得话,预祝大大家“发家致富”、“添子”等,伸出手追讨利是。春节期间大伙儿最经常听到的一句“逗利是”语句就是“恭喜发财,利是逗来”。
一般到了年初六,很多人就需要开始提前准备回程上班了,由于年初七是春节法定假期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但是由于“7”的“意头”不太好,因此绝大多数广东人会挑选在年初八这一天动工,由于“8”楷音“发”,针对注重“意头”的广东人而言这一天肯定是天时地利的好日子,尤其是做买卖的人一定会挑选在这一天打开门运营。
而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坚信很多人都经历过生理时钟调不回来、闹铃闹昏迷不醒、不想起床等“假日后综合征”病症,可是针对广东的工作一族而言,“春节后综合症”是找不到的!由于“开工利是”这四个字可以克服全部的不适用范围。
现如今很多公司都时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向职工发放“开工利是”,这一注重最开始就是从广东地域流传开来的。新春佳节之后再次工作的第一天,企业管理者们为了能让职工高高兴兴、热闹非凡地打开新一年的工作中,会自动向大伙发放“开工利是”,以代表开工大吉,财源广进。
此外,领导干部积极向职工拜早年,派“利是”,发福利,让职工心里感受到温馨,感受到关爱,这也是一种提升员工幸福感的个人行为,有益于提高公司的团队凝聚力和凝聚力。
动工当日,除开领boss们发放的“开工利是”外,单身的年轻人们也有另外的“褔利”,那便是组队向已经结婚人士们拜早年“逗利是”!只需是同一个企业的,无论认不认识都能够上去说一句“恭喜发财,利是逗来”。由于很多人是打开单位逐级楼地去拜早年“讨利是”,因此这一个人行为又被大家品牌形象地称之为“发传单”。
一天下来,有些人也许会获得堆积成山的利是封,殊不知,在一向秉持节俭优质中华传统美德的广东地域,很有可能那如山高的利是封最终拆下来的金额还没别的省区一个大红包来的多呢!
逗利是的简介
‘利是’也叫‘利事’,取其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逗利是”是广东话中的口语说法,即“讨要红包”的意思。从初一到十五,不仅小孩可以向长辈“逗利是”,同辈之间也兴“派利是”,结婚的要向没结婚的同辈派发“利是”。
通书,逗利是,在粤语中是什么意思?
通书,是指看日子占卜吉凶的书,粤语又叫通圣,一般内容是每日十二个时辰的吉凶、当日生肖冲撞、方向吉凶等内容。
逗利是,应该准确写法是 逗利市,就是北方的压岁钱,珠三角地区逗利市取意头讨口彩为主,新年期间,未婚者向已婚者说吉利的话就可以换红包,红包不一定很大额。而粤东和粤西则是成年者向老人小孩发红包,若数额较小则没有面子。
广东人说的兜利是什么意思
就是红包啊,凡是未婚的,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向人“兜利是”,但是结了婚的是派利是。
扩展资料:
利是,亦称红封包,粤语、越南语中称为利市(粤语口语音又作励事,俗写作利是、利事),是将金钱放置红色封套内做成的一种小礼物。送红包是中国、越南传统习俗。最常见的是在各种喜庆场合,例如新春、婚礼、生辰等致送金钱作为礼物时都会使用。利是内一般会放入有吉祥数字的金钱,例如有8字,或以双数结尾的数目。
利是(LaiSee),又称“利事”,即红包,取其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在广东有过年 “派利是”,“逗利是” 的习惯。从拥有亿万的富豪,到一般民众,派出的“利是”大都是10或20元,多者不超过50元。但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利是超过100元的也不足为奇。一般来说是已婚人士派“利是”,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前都可派发。所派对象除了未成年人,还有一些未婚人士,五六十岁未曾婚嫁的单身朋友,也会收到“利是”。新年开工第一天,很多中国公司开始形成派开工利是的风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广东人为什么把“红包”叫“利是”呢?
最近这段时间不时会看到朋友圈,有关于广东人发红包躺着也中枪的消息,只因中国各地红包,唯独广东红包的金额最少,而躺枪的广东人也因为广东红包而被被吵的沸沸扬扬。
所以,广东人的红包,有怎样的故事呢?
在广东话中,红包应该叫“利是”,“利是”又称“利事”,有传称,是因为取其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利市”一词最早在《易经》中便已经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
而到了元代《俗谚考》中亦提及“为了吉兆,要向主家讨个利市”的说法,由此可见,利市亦有好运的意义。
在广东,一般来说都是已婚人士“派利是”,或者长辈也会向晚辈“派利是”,而“ 逗利是”(讨利是)的除了未成年人,还有未婚人士!是的,没错,只要你还没有结婚,哪怕已经五六十岁,其实也是可以“ 逗利是”的。当然,即使你已经结婚,哪怕已经到了四五十岁,按理说还是可以向长辈“讨利是”的,当然一般人都不会去讨的。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成功人士,再到达官贵人,很多时候派出的“利是”大都是5或10元,多者不超过50元,当然也是有真土豪存在,毕竟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但是 “利是”更重要的是代表一种好意头,并不在乎多与少。
以往到了新年期间,不单单是亲戚晚辈、朋友孩子、熟人的孩子,哪怕一般社区保安、或者服务行业人士等都是能收得到“利是”的,说白了,基本上广东人是见人都能派,只为求人人有份,人人都有好祝福。 所以,每逢过年,朋友圈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利是“刷屏。
而到了开工日,不少公司、企业都会派出开工“利是”,而每当到这个时候开门营业的商店或者公司,在路边都会看到有广东特有的舞狮队上门表演讨取“利是”,除了取其凡事顺利的意头,也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造成狮形以镇压或以示威武。
当然利是也是小孩子的压岁钱,到了除夕夜晚上,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利是,并且让其压在枕头下,希望可以保佑自己孩子一年都平平安安。当然除了准备红包外,走亲访友,上门拜年的礼物的准备也必不可少,这些都是大部分广东人过年方面的习俗,就不一一表述。
编辑:Rooster
问得好,好多人都说广东人小气红包给的小,但你们不知道广东人不叫红包而是叫利是 寓意顺顺利利 大吉大利。给的和人就是这心意 收的人收的是心意 而不是里面的数目。。。红包呢 广东人也会叫 但用法不同 ,利是是在新年 结婚等喜事上用的。红包是 给医生 给校长 给孩子老师 等等 求别人帮忙是用的,这就是利是(心意)和红包(数目)。。。。。。
作为一个广东人,对这个从小就接触的东西非常亲切,都是开心的事。但是真正的含义和习俗,故事很多。
第一,“利是”这个词含义很丰富。利,在古代,除了是利益和好处的意思外,还有做的事与愿望一致,做的事很顺利,所以,加在一起,就是有好意头,并且事事顺利,这个即符合生意人也合适普通民众,在喜庆日子或过新年,大人向小孩派利是,领导向下属派利是,这个也是非常有含义的,除了祝福,更多的还是感谢,老板感谢员工在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
第二,从广东习俗看,“利是”也意为一个礼物,比如新年第一天见面,见到小孩都可以派个利是,但在以前不是的,因为贫穷,那时候没有钱派利是,只是拿张红纸包些糖果或者吃的东西派给小孩,作为一个礼物祝愿小孩快高长大,现在这个风俗也开始流行,比如有朋友新居入伙,改革开放前基本上是送被子或送一面大画镜子,而现在基本上代以用红包利是表示,这也是礼物的一种表示。
第三,派“利是”或收“利是”在广东,有很多讲究,懂得这些规矩你才可以收到更多利是,比如下属向上司兜利是,要双手握住叠加,边说恭喜发财边拱手,说的好话越多越好,不能代人拿利是,也不能兜双份利是,如果是在家庭,小孩收到其他亲戚的利是时,需要说多谢和恭喜发财身体 健康 ,如果人多,万一利是封不够,我们可以叫对方稍等,拿到利是封再给他,切记不能直接给钱。
第四,这些风俗也有很多特例。比如,没结婚的人都可以兜利是,通常超过40岁都不好意思兜利是,暴露身份。再比如,家里有白事的人,过年不用派利是。再比如,超过70岁的老人,过年也可以收到福安包,就是亲戚或朋友一年只有过年才有空过来坐坐,给老人一个慰问利是,这个也是比较常见。
多谢关注。
红包叫利是系香港人叫咯!讲粤语呻系咁叫咯!喉来广东人啁系咁讲啰!。
利市和红包肯定不是一回事,因为利市在很多地区都有,是一张印有人物图案的方形纸片,是过年时用来贴在门头等各种需要吉利,需要清吉平安和开门大吉的地方。
这两种利市应该是一个来源,利市是侧重事事顺利,还是侧重开业大吉、利于市场,我也没有考证过。不过我认为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一定有 历史 源头。而主流解释也大多不靠谱,因为很多古文化都被发现被后世强行附会解释。比如利市仙官。
我提一个,但没有证据,只是逻辑推测。在吴语以及云南话等等一些语言里有一句‘‘来师’’,表示很棒、很好、很爽。英语狮子称为‘’来恩‘’,这样看来师很可能与狮子有关,与老师有关,与来有关。中国歌曲里最多的唱词大概就是‘’来来来‘’,我早就发现民间唱词与古文化有关。就像东东枪是故意击打出这几个音,附会羌与东的关系。也就是说,那哪是音乐节奏,完全就是在用乐器说话。中国音乐发展被制约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古人更愿意附会文化信仰,而不是单纯为了音律。
来师究竟代表什么?目前还不得而知。但都与狮子有关,犹太摩西群体就与狮子有关,中国神秘的狮子文化等等。有两种可能,第一种代表印第安人祖先,因为他们很像是上古首先进入文明的群体。第二种是从中东埃及返回的羌人。尤其以汉族祖先北三苗为主。你看,第一、摩西名字还有穆萨,木萨在西南少数民族里有传说。木在古代代表黄种人。而黄种老二叫海萨也是确定的,这样木萨就可能是黄种老三。西南民族很多是羌人通过藏彝走廊迁移到西南的后代。第二、摩西据说去牧过羊,且是被迫的。然而中国被称为牧羊人的就是西戎,西戎牧羊人也可以确定是被迫迁往敦煌地区的北三苗。在西南少数民族里发现了摩西牧羊的那个地名,米甸。米甸在云南祥云县,这里的彝族至今自称羌夷,而且还有一个沙龙乡。与犹太文化也对上了。米甸肯定不可能在云南,只是保留了这个名称。羌人的沙郎就是沙龙,也是一种聚会活动。楚雄地区也表明这里的彝族与帝尧集团有关,也就是北三苗有关。地名大姚、姚安等等。楚和熊都是帝尧集团符号。他们与祥云羌夷联系频繁,有渊源。第三、佛教三大菩萨的道场现在看都不是随意安排的,都与古 历史 有关,这是很奇怪的。是佛教徒知道古 历史 ,还是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七佛之师文殊菩萨道场在山西境内,山西就是北三苗曾经呆过的地方,陶寺遗址已经证明与汉族等北三苗后裔是直系血缘关系。狮子也是文殊菩萨坐骑。既是师又与狮子有关,且与北三苗有关,北三苗又与摩西有关,摩西又与狮子有关,北三苗和摩西都与牧羊有关。这些证据虽然是碎片状的,但逻辑推理全部是通的,全部对应。汉语久违了,指很久不见了。然而九维就是犹太的名称,如果羌人是被迫离开西进,后来又返回的黄种犹太,那这个词是合理的,是通的。部分羌人返回中原成了汉族,于是汉族有了狮子文化。汉族建筑与东南亚建筑为一种类型,然而汉族建筑早期是有羌式建筑藏式建筑做底座的,现在汉族建筑还保留有木头突出建筑外的装饰,与羌式建筑一致。而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却没有。在汉族戏曲服饰尤其粤剧里发现了藏式装束遗留,而且水袖只有汉藏存在。
所以我认为利市大概是由利师演变而来。
广东人的红包,不叫红包,而叫利是。红包的叫法,过于直白,没有内涵,因而常常被人误解,很容易就变成了攀比和 娱乐 的工具。而利是则不同。
利是,也称利市与利事。对于商人来讲,寓意市场顺利,希望生意兴隆,财运亨通,谓之利市。对于普通工薪阶层,寓意事业有成,希望万事如意,谓之利事。对于一个家庭,希望老人身体 健康 ,小儿快高长大,学业进步,老老实实做人,顺顺利利做事,快快乐乐生活,一生平平安安、健 健康 康,谓之利是。
利是不是随便给的,有一定的讲究,区分不同的场合,发给不同的对象。根据不同的场合,分为新年利是、婚庆利是、小儿满月利是、新屋入伙利是与红白喜事利是。除这几种场合之外,一般不给利是,但广东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方也有一些差异。这几种利是中,又以新年利是最为丰富,而红白喜事利是最多讲究。 不管哪种利是,都讲究一个意头。意头类似彩头,但更重意,而不是彩。意头就是主意、念头,在广东,意头引义为心意、祝福与愿望。
红白喜事的利是讲究最多,不能用现在市场上的红包封,必须用红纸来包。先用一块钱的纸币,折成四分之一的长方形,以红纸包住,再用一根针在同一侧穿过红纸,露出三分之一的针眼与三分之一的针头,再用一根红线缠绕针头与针眼。针就表示很利很利,避凶趋吉,在粤语里,吉还与用针戳的意思同意,所以针越利,表示越吉利。广东人的红白喜事很复杂,在很多的程序中都要派利是,表示既办了鬼神之事,又让办事人吉吉利利。
婚庆利是、满月利是与入伙利是,相同的地方很多。由亲朋好友给新人、小儿父母和户主,亲朋好友也不是每个到贺的人都给,而是以户为单位,每户一个代表给就可以了。婚庆利是与满月利是一般都封一百元,表示百年好合、长命百岁。入伙利是就没那么讲究,但多数惯例也是一百块钱。不管利是里的钱是多少,主人都不会全受,在客人离去时,都会返还一部分,是为还礼。还礼的数额,也是一些吉利的数字,比如六、八、十八、三十六等。客人之间,一般分为男方这边的兄弟和女方这边的外家亲戚,还有朋友。兄弟及外家亲戚中,如果有年轻人不懂事,觉得自己收入还可以,就想把利是里的钱多放一些,都会被其他人反对。因为大家都懂得,这里有攀比的成份,违背了利是的本身的意义,这样不好的先例是不能开的。你若有钱,你关系好,那你私下给就行了,不能体现在利是里。如果你在利是里偷偷给多了,是收获不到更好的效果的,甚至会被主人不喜欢,怀疑你炫富。
新年利是丰富多彩的。
老板在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派发给员工,是利市,而员工则不需要给老板,因为市场获利是老板的所求。员工收到利市后,只需要用美好的语言祝福老板生意兴旺发大财,表示与老板共同努力,一起奋斗的愿望。
结婚的人都要派新年利是,主要是给未婚的亲朋好友,对于已婚人事,是不需要给的,但老人除外。新年利是的内涵就多了。要看对象,对象不同,意头不同。给小孩子的,是祝愿小朋友 健康 快乐,快高长大。给学生的,是祝愿学业进步,学有所成。给未婚的成年,你懂的,是祝愿尽快找到心仪的对象,早日成家立室。成家立室,早生贵子,也是孝道所在。给老人的,是祝愿老人家龙马精神, 健康 长寿。
新年利是根据亲疏远近,一般分为五元档、十元档和五十元档,在好几年前,一般是一元、五元和十元档,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一元档几乎消失了。五元档的一般派给远亲及亲戚的邻居小朋友,十元档一般派给未婚的亲戚朋友及小朋友,五十档派给很亲或关系很好的亲朋好友。当然,这只是档位分法,实际的金额会灵活且更有意头一些,比如六元、八元、六十六元等,都是一些念起来吉利的数字。
收到利是,最开心的就是小朋友了,小朋友可以向任何已婚人士说“恭喜发财”,求得一个利是。网络上流传的“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实际上不是广东人说的,“红包拿来”这句太露骨,用粤语说很不顺畅,广东人只会说“恭喜发财”。小朋友的利是钱可以自己存起来,买自己想要的文具与玩具。当然,太小的小朋友是没这个权利的,都被父母代收了。
平日探亲,也有给利是的,主要是给老人。除新年利是外,可以见一次给一次,多少无拘,随你的意。你可以用红包包住,也可以直接给现金,都是利是。
对于广东人来说,利是,就是求利,求是,图的是心意与愿望,而不是炫富攀比的工具。近十几年来,人们的财富快速积累,全国人民的红包越来越大,多则几千几万,少则也有几百,但是也让发红包的人压力倍增。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人的红包一直维持在百元以内的水平,而且对这个水平的维护似乎达到了执着的程度。我想,是不是语言词汇对思维产生的影响所致?红包,当然是越大越好,越大越有面子;而利是则不然,不图面子,只图意头。这应该就是红包与利是的区别吧。利是,是真心实意的祝福,是对幸福美好的祈求。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那里广东和平叫“利士”,这里是指能给你带来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卫士,通常认为这是家里人给自己送来的是平安与祝福,而不是红包与钞票!小时候不懂事!常常会马上打开看看父亲包了多少钱?就是这个好奇!会遭到家人痛骂!然后家里父母还会说一些很迷信的话,因为这里在父母眼里,这与钱毫无关系,这是一年来最大的祝福与顺利
红包是大钱是红事是喜庆的事,利士是零头小钱红白事都可以,一般白事去帮忙的人都会得到一块到十块的红包就叫利士,如果是白事一定有个人要给到场的每人一个利士,口中也说出,给个利士大家利利事事
利是,是利事、利市的谐音,寓意大吉大利。不仅仅是把红包叫“利是”,把糖果也称为“利是糖”,以往过年都会买一两包利是糖,喜庆的包装,寄希望于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一方一俗,不足为奇。红包这个名字是这些年才广为传播的,以前各地叫法应该是各不相同,在我的老家,叫挂耳钱(音),也有叫打发钱的。相信很多地区以前都不叫红包,利是带有地区文化特色,如果全国统一叫红包,那就没意思了,地区文化特色岂不是要逐渐失传了?
由此想到的,希望中国56个民族、各个地区,保护并传承好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别象满族,统一了中国,却丢掉了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今天的满族人,几乎没有会说满族语的。
我也是广东人,我们这里都是从年初一派(利士)到元肖节,结婚的人派给未婚的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凡是亲朋好友、邻居都要给,夫妻两人的红包加起来要一、二百个,不可能给的很多,一般都是十到二十元的,老人是五十到一百的,加起来也不少,这样的派法其他省也不可能来个几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