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尔金特(培尔金特组曲的作者是谁)

更新时间:2023-03-01 00:53:03 阅读: 评论:0

培尔金特是什么类型的作品

1、《培尔金特》是易卜生创作戏剧作品之一,它通过纨绔子弟培尔·金特放浪、历险、辗转的生命历程,探索了人生是为了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重大哲学命题。
2、另外,《培尔金特》也是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写的配乐的名字。
更多关于培尔金特是什么类型的作品,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022a5161609241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培尔金特的故事

主人翁培尔富於幻想,爱惹是非,一生充满传奇。

少年培尔在婚礼中捣乱,被追捕逃入深山。他闯进妖宫,几米要埋没人性,当山妖大王的女婿。虽然得到母亲和村姑素尔慧洁以不变的爱支持,但妖女的追缠,迫使培尔远走他方。

中年培尔在非洲买卖如隶发了大财,财富不久却被盗光,变成不名一文。做完先知神棍,再误进了疯人院内,他却被疯子们拥戴为王。

老年培尔回到家乡,故人相见不相识,只得怅煞离去。魔鬼这时指出因他从未实现自己的誓言——保持自己的真正面目,要把他扔进熔炉。追悔不已的培尔,最后在爱人素尔慧洁不渝的爱中得到解脱。

扩展资料:

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 所写的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但他从配乐中选编的两套组曲(各分四段),却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编出。

这两部组曲都是曲作者格里格的代表作品。 戏剧《培尔·金特》 虽然不是挪威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但在作者的全部剧作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大量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和形象,剖析了当时挪威上层社会的极端利己主义,同时又触及了当时世界上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 关于易卜生的这部诗剧。

格里格曾在他《第二组曲》的扉页概括作了这样的说明:“培尔·金特是一个病态地沉溺于幻想的角色,成为权迷心窍和自大狂妄的牺牲品。 年轻时,他就有很多粗野、鲁莽的举动, 经受着命运的多次捉弄。

培尔·金特离家出走,在外周游一番之后,回来时已经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离家时那样一贫如洗。

在这里,他年轻时代的情人,多年来一直忠诚于他的索尔维格来迎接他,他筋疲力尽地把脸贴在索尔维格的膝盖上,终于找到了安息之处。” 尽管第二组曲中的 《索尔维格之歌》确属杰作,但总的说来还是《第一组曲》更为流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培尔金特


培尔金特绝对理性是什么意思

杜绝一切价值、情绪影响的东西。培尔金特是易卜生创作戏剧作品之一,它通过纨绔子弟培尔金特放浪、历险、辗转的生命历程,探索了人生是为了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重大哲学问题,其中最后男主的绝对理性是一种杜绝一切价值和情绪影响的东西,引人思考。

挪威剧作家一仆生被称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他的代表作是?

代表作是:《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1、《玩偶之家》是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创作的戏剧作品。该戏剧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主要围绕过去被宠的女主人公娜拉的觉醒展开,最后以娜拉的出走结束全剧。

《玩偶之家》戏剧,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2、《群鬼》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阿尔文太太婚后生活很不幸,由于丈夫行为放荡,荒淫无耻,她无法忍受,于是便离开了家去找她从前喜欢过的曼德牧师,一位传授她理想主义的老师倾诉衷情,她很想离开丈夫出走。

没想到这位牧师道貌岸然地劝她死守“妇道”,逆来顺受,她到底没有走娜拉的道路,死守着自己所不爱的丈夫过日子。丈夫死了,她又把希望寄托在儿子欧士华身上。

同样没想到的是欧士华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恶习,而且染上了父亲遗传下来的病毒,无法医治,最终成了白痴,这对阿尔文太太在心灵上构成致命的打击,她最终做了旧礼教的殉道者和淫乱社会的牺牲品。

3、《人民公敌》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1882年创作的剧散文。由话剧改编的《人民公敌》讲述的是一个温泉浴场的污染调查事件,当市长的哥哥和当医生的弟弟站在各自的立场,对于良知、欲望和民意展开博弈。

亨利克·易卜生主要成就

易卜生是欧洲近代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其突出贡献是在欧洲现实主义戏剧走向衰落,自然主义和颓废派文学十分泛滥的时代,高举现实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旗帜,并创造了以设疑性构思、论辩性对白和追溯性手法为基本艺术特征的“社会问题剧”体裁。

其创作实践和社会影响,也足可与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大师媲美。他共写了25部各种体裁的剧本。

按其思想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50、60年代主要写富于爱国激情和个人“精神反叛”思想的浪漫历史剧;70、80年代主要写批判社会丑恶和宣扬个性解放的“社会问题剧”;80年代后主要写带神秘、象征色彩精神的探索剧。


培尔金特组曲的简介

关于易卜生的这部诗剧, 格里格曾在他《第二组曲》的扉页概括作了这样的说明:“培尔·金特是一个病态地沉溺于幻想的角色,成为权迷心窍和自大狂妄的牺牲品。 年轻时,他就有很多粗野、鲁莽的举动, 经受着命运的多次捉弄。培尔·金特离家出走,在外周游一番之后,回来时已经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离家时那样一贫如洗。在这里,他年轻时代的情人,多年来一直忠诚于他的索尔维格来迎接他,他筋疲力尽地把脸贴在索尔维格的膝盖上,终于找到了安息之处。” 尽管第二组曲中的 《索尔维格之歌》确属杰作,但总的说来还是《第一组曲》更为流行。 选入两套组曲的八首乐曲,只按音乐的要求编排,完全不受原剧情节发展的牵制。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1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03183542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培尔金特(培尔金特组曲的作者是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培尔金特(培尔金特组曲的作者是谁).pdf

标签:组曲   作者   培尔金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