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眼组合动作要领
手眼组合动作要领如下:
1.手眼协调精细动作:握、捏、屈、旋转等;
准备一个布制的摇铃让幼儿抓握,最好是黑白色或者是对比强烈的颜色,这样更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摇铃训练幼儿小手的抓握能力,从而樱闹增强手指的触觉,扩展手的活动范围。
2.手指屈伸精细动作:托、扭、拧、撕等;
轻轻抚摸幼儿的手背,刺激幼儿手部的反射动作。给幼儿准备一些方便抓握的玩具,练习抓、握、摇、捏等动作,继续训练幼儿小手的握持能力,并且引导幼儿观察和玩自己的小手。
3.指尖主要精细动作:抓、挖、夹、刮等
在幼儿伸手可及的范围内,悬挂一些容易抓握、带有声响的玩具,逗引幼儿向左右侧转或向前抓握玩具,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准确抓握能力;引导幼儿将玩具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也可以准备一些面巾纸让幼儿撕,以培养手指樱烂的灵活性。
让孩子扒搜渣触摸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东西。妈妈们在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可以先拿到孩子面前,给他看一下。告诉他今天穿的是蓝色的棉衣,让孩子摸一摸柔软的棉布。穿小裙子的时候,妈妈可以告诉孩子,今天穿的是浅黄色的绸子裙,让宝宝触摸一下丝滑的绸缎。
在给孩子洗手的时候,妈妈可以让孩子触摸一下不同温度的水,当然水不能太凉也不能太热漏旦,以免伤害孩子柔嫩肌肤。
和手眼有关的成语
手眼协调是什么意思
手眼协调指人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婴儿手的抓握技能的发展的要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到了婴儿末期,手摆弄物体的动作向精细化和协调化发展,手指灵活性增加,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儿手眼动作的协调是随着神经精神的发育成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比如5个月的婴儿伸手够玩具时往往还抓不准;8个月时不仅能准确地抓握,而且还会两手传递;10个月的小儿能用手指捏小米花;12个月的孩子开始握笔乱画;18个月时能用3-4块积木搭“楼房”;2岁能搭7-8层高了。可见,周岁后的孩子手眼动作已基本协调,已能完成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
训练婴儿手眼协调性
1、给孩子买一些操作性玩具,如积木、插板,也可用纸盒和冰糕棍自制插棍玩具,让孩子反复练习。
2、握笔画画是训练幼儿手眼协调的基础项目。绘画(乱涂乱画)既发展了孩子手的精细动作,又能通过画出的痕迹进一步激发他的兴趣。
3、孩子自己拿勺吃饭。几乎每一个小婴儿都喜欢勺,都喜欢自己拿勺搅饭,并试着往嘴里放。这是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的一个绝妙的项目。孩子通过数十至数百次拾勺舀饭,并且送往口中,很快手眼配合越来越好,动作就协调了。
手眼协调名词解释
带“手眼”的成语有哪些?
眼疾手快
【拼音】: yǎn jí shǒu kuài
【解释】: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眼高手低
【拼音】: yǎn gāo shǒu dī
【解释】: 眼力过高,手法过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
【出处】: 清·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休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
眼高手生
【拼音】: yǎn gāo shǒu shēng
【解释】: 眼界高但能力低。
【出处】: 清·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体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
手眼通天
【拼音】: shǒu yǎn tōng tiān
【解释】: 比喻善于钻营,手腕不寻常。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
别具手眼
【拼音】: bié jù shǒu yǎn
【解释】: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出处】: 清·钱谦益《<读杜二笺>序》:“德水于杜,别具手眼。”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1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02842541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手眼(手眼成语四个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手眼(手眼成语四个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