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扔垃圾整改措施
篇一:关于校园乱扔垃圾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于校园乱扔垃圾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原因分析:
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内,总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不文明的行
为:有的学生买了东西后一边拆封一边随手就将食品包装袋
扔在地上,根本就不去看垃圾筒在哪,即使垃圾筒就在身边
也照样往地下扔。最可恶的就是那些吃瓜子之类的零食的同
学,一边走一边吃一边扔。有的同学在垃圾筒前几米远就练
习空中远投将垃圾往垃圾筒内扔,扔进去为自己的命中率自
豪,扔不进去也没有捡起重新放进去,而是一走了之,不带
一丝愧疚。当这些纸屑果皮被扔在地上之后,我们发现能把
它捡起来的学生寥寥无几。还有学生从窗户往外扔东西、倒
水的。在学生看来,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整洁是值日生的事,
这些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甚至可
以说是为了让班级不扣分。我们发现什么时候要检查了,学
生就会比任何时候打扫得都认真,而他们实际的卫生意识却
并没有增强。为什么我们的苦口婆心在学生那里竟然起不到
应有的作用呢?
二、问题成因分析
通过观察和与访谈等方法,发现学生乱扔垃圾的原因有
以下几种:
1、与家庭教育、父母影响分不开
现在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各方面都照顾的
很周到,造脏了乱了,都有人给收拾,所以他们在学校没有
意识去找垃圾筒,吃完了就随手扔在他们看来很正常,扔时
根本就没想那么多。
2、学生自身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乱扔垃圾,是认为垃圾筒少而且离得远,手
里拿着垃圾别扭。还有的是跟风影响,本来自己没想随手扔,
看到别人扔了,觉得自己拿着垃圾去找垃圾筒会遭到他人的
嘲笑,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与他人同流合污了。更有甚者认
为扔垃圾是种个性的表现,与学校的规定作斗争,感觉很有
乐趣,不让干什么就偏干什么。总按老师和学校规范要求做
事,在他们心里产生了逆反心理。
3、素质低下也是导致乱扔垃圾的原因。
有些学生认为,我值日时别人扔,那我也扔,反正又不
用我一人来收拾卫生,一种报复心理作祟。还有的是觉得空
投或空抛是很潇洒的,是技术活,而且是一种乐趣。所以他
们乐此不疲,只要没有老师看到,他们就不管不顾的自己乐
呵。
4、责任心问题。
每天课间都有学生去看护分担区,但是大多学生只是带
着袖标去等着检查,应付了事,时间久了学会钻空子了,有
时连去都不去了。即使去了也不抓乱扔垃圾的人,怕被报复。
当熟视无睹变成一种习惯,当习惯成为一种自然,很多人便
在这种自然中麻木,于是,乱扔垃圾也就变得习以为常了;
于是,乱扔垃圾也就没人提醒,于是,即使有人提醒也会落
得个“狗咬耗子,多管闲事”的下场。班级也是,没有形成
好的舆论氛围,班委都自己管不住自己吃零食,对待他人也
是得过且过。
三、对策分析
如今学校卫生情况良好,不代表学生的卫生习惯好、环
保意识就强。如果学生只是在老师的要求和监督下才能做
好,那就证明还没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我们要的是让学生
思想和行为上的转变。所以必须想点行之有效地方法。
1、班主任加强对值日生的管理力度,实行卫生责任承
包制,并且把卫生工作分细,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卫生职
责所在,值日生不仅要打扫,还要监督同
学之间的保持情况。除学校检查外,教师还要随时抽查,
发现平时的不良卫生情况及时落实责任,进行整改或处罚。
避免每天只是在学校检查时,卫生才能比较好些的现象。
2、在班中建立一套关于乱丢乱扔现象的奖惩评比制度,
积极参加卫生打扫的、认真搞好卫生、在班级卫生工作中做
出“突出贡献”的同学都能加星并加分。表现不好的就要接
受劳动改造并且扣分。并在班内建立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
在班中树立爱护环境的良好榜样,发现好现象及时表扬。
3、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首先要以身作
则,看到纸屑能弯腰捡。而且要求班级干部带头以身作则,
形成好的氛围,相互影响。
4、通过活动、主题班会等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
平时多宣传一些卫生知识,搞一些环保活动,比如废物
利用,垃圾回收等,让学生学会变废为宝。而且通过全球环
境污染的危害的宣传,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现状,
可以组织演讲活动、征文活动以及卫生知识问答竞赛、征集
环保标语、环保宣传画、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从思想意识和
习惯的养成方面进行教育,号召大家一起来维护我们的生存
环境。让学生写活动的感受,并且总结自己的进步。还可以
通过与国外一些国家好的卫生意识的表现对比,激发学生的
自尊心。从而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形成正面的舆论氛
围。
5、在校园各处张贴一些醒目的提示标语或标志图,在
有明确要求提示下,学生会适当地收敛自己的行为,达到规
范行为的目的。而且应多设一些美观醒目的垃圾筒,免得学
生因嫌麻烦或不方面而随手扔垃圾。
6、乱扔垃圾的取证照片公示
在进行监督与宣传环保工作时,可以提供让学生会或者
专门成立环保小卫士队以及鼓励其他学生对他人乱扔垃圾
的时间、地点通过数码相机或手机拍照取证,经查实可以获
得奖励。而取证照片公示一学期。或者在学校各处安装监控
设备监视校园,不定期地取证、查实、公示。
总之,要人感觉扔垃圾就可能会被抓到,被抓到
就会受很严重很丢人的处罚。通过设置奖励鼓励大家都参与
监督,加强扔垃圾就可能会被抓到的可能性。
我认为对于乱扔垃圾的现象要想彻底改变是需要一个
漫长的过程的,在环保行为养成之前,就得加大规范力度,
而且得为学生生活的便捷多想办法。而且这种行为习惯的养
成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学校应该和家长一起
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才行。通过环境影响可能要比老师的教育
更有效果些。虽然扔垃圾是社会上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就
像“破窗理论”一样,如果到处都是很干净的环境,大家就
会有顾虑、有担忧了。所以还得注重集体的影响力量。
篇二:“整脏治乱”行动整改措施
“整脏治乱”行动整改措施为巩固在“整脏治乱”行
动中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保持JL“文明卫生公路、文明卫
生集乡”的美好形象,该乡以宣传带动参与,以参与优化评
比,通过评比奖励优秀,通过优秀激励参与,要求全乡人民
“七个做到”,推进全乡“文明卫生公路、文明卫生集乡”
的创建进程。(1)要认真落实门前包保责任制,做到门前
整洁、卫生。街道两旁的住户、店铺、单位自觉落实“门前
三包责任”,即:一包公共设施的保护,
如路灯、水管等;二包门前居住范围内的卫生整洁;三
包不乱扔杂物、乱停各种车辆,等等。
(2)要做到不攀折花木、不践踏花草,不污言秽语,
不打架斗殴。(3)要做到建筑施工围作业,建筑材料不占
道堆放,夜间建设施工不违反噪声规定。(4)要做到食品
饮食从业人员健康,公共用品消毒,食品卫生安全,菜市从
业人员时刻将自身摊位前打理干净,并将垃圾清运进垃圾
池。(5)要做到不乱倒垃圾,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扔烟
头,不随地吐痰,不乱排污水,不乱摆摊设点,不占道经营,
不乱搭乱建,不乱堆乱放,不占道摆酒设宴。(6)要做到
遵守交通规则,车辆不乱停乱靠,出租车不巡街候客。街道
住户进货下货、拉建筑材料等均自觉选在晚上八点至次日凌
晨六点。(7)要做到不损坏公共环卫设施,不乱图乱画、
不乱贴乱挂、不敞放禽畜。通过宣传、参与、评比、奖励,
该乡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到“文明卫生公路、文明
卫生集乡”创建活动中,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讲
文明、讲卫生,带头除陋习、树新风,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
生习惯,自觉抵制和抛弃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JL人。在
人民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下,全乡“整脏治乱”工作再次
跃上新台阶,“文明卫生公路、文明卫生集乡”的创建实现
了与“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双向目标的高度一致,一个文
明、卫生、美丽、和谐的新家园展现在大家面前。
篇三:环境整治工作整改报告
环境整治工作整改报告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是人们义不容
辞你的责任,对于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及时的整改,希望政
府能及时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去保卫环境。本文是整改报
告,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7月8日,由于我镇工作疏忽,广安市联合督查组发
现我镇整治工作中存在一些的整治不力现象。为此,我镇党
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刻反省,立即整改,现将整改情况简
要说明如下:
督查情况:场镇街面保洁不及时,"门前五包"责任制
落实较差,垃圾乱扔现象突出。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
换届后领到重新分工,工作衔接不到位;二是环卫设施少;三
十环境督查不及时。为了防止环境整治工作的问题反弹,我
镇党委、政府立即采取了以下紧急措施对通报的问题进行了
全面整治:
1、立即组织各村负责人召开会议,会上通报了本次
督查情况,然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整
改措施。
2、针对换届期间分管领导未到位、管理脱节以及场
镇保洁人员工作积极性松懈现象。我镇及时召开了党委会
议,研究确定新的分管领导,加强了日常工作管理,同时对
保洁人员进行谈话教育,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我镇第一批购买的垃圾桶使用时间达2年多,部
分已年久失修,垃圾桶数量逐渐少。为此我镇党委政府研究
决定,在近期将重新购进一批垃圾桶,并安装使用。
4、近期天气炎热,镇整治办督查工作不及时,导致
部分整治效果较差。镇领导对整治办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批
评。同时镇整治办工作人员深刻反省检讨,并制定了新的督
查方案,督查次数由每天两次调整为四次。
通过一段时间整改工作,被督查存在的场镇街面保洁不
及时,"门前五包"责任制落实较差,垃圾乱扔现象突出等问
题得以改善。我镇一定认真吸取本次工作教训,持续地加大
我镇的环境整治工作力度,防止工作出现反弹,全面对镇域
内的卫生死角、管理难点进行整治以及正确引导居民良好的
生活习惯,用实际行动改正工作不足。恳请市整治办对我镇
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验收
本文发布于:2023-03-01 00:34: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02041537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乱扔垃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乱扔垃圾.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