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法(五点法作图用哪五个点)

更新时间:2023-03-01 00:24:41 阅读: 评论:0

五点法定义是什么?

五点法定义是三角函数图像绘制的方法,具体方法就是分别找三角函数一个周期内端点和终点两点,另加周期内两个极值点和一个零点,一共五个点。找到五点之后按照三角函数震荡规律画出函数图像。顶点确定位置,其余四点确定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和大小。确定顶点,和两侧各选两个。

sin函数,五点法,取点为0,π/2,π,3π/2,2π。分别对这五个点进行求导,求函数值两项运算,之后将取好的点与两个运算结果分为对应的五列三行表,然后进行应用。

怎么学好数学

首先一定要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数学学习的关键点是基础,基础很重要,一定要打好基础,否则越到后期学习起来就越困难;最后,学好数学一定要利用好课本、笔记本、错题本三个本。数学的学习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这中间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同学们去品味和琢磨。

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有的同学把书上的黑体字都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可就是不会用;有的同学不重视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死记结论,生搬硬套;有的同学眼高手低,“想”和“说”都没问题,一到“写”和“算”,就漏洞百出,错误连篇。

有的同学懒得做题,觉得做题太辛苦,太枯燥,负担太重;也有的同学题做了不少,辅导书也看了不少,成绩就是上不去,还有的同学复习不得力,学一段、丢一段。


五点法指的是什么?

反对、反对、无所谓、赞成、最赞成。

五点把某人对某事的态度划为五个等级,其中两端为极端态度,中间为中性态度。然后根据评分的标准,由主试给每个被试打出态度分数。

主试用问卷量表提出问题,量表中所提出的问题分为正负两种,其正问题回答时越同意得分越高,负问题回答时越同意得分越低,量表中每个问题的下方均有5个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选择其中的一个答案,并在所选答案上打圈即可。

相关内容:

问卷是社会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问卷的历史可追溯到经验社会调查广泛开展的19世纪。例如K马克思曾精心制作过一份工人调查表。

它分为四个方面,包括近百个问题,以全面了解工人的劳动、生活和思想状况。20世纪以来,结构式的问卷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定量研究,与抽样调查相结合,已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搜集人们对某个特定问题的态度、价值观、观点或信念等信息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

问卷可以是手写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它们能将有关某个或某组题目的问题组合起来。

答案的构成也可以是完全随意的,以便被试回答时想些什么就写什么,它们的组合也可以更有组织,以使得被试在提供给他的若干可供选择的答案中挑一个。


什么是五点法

五点取样法   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1)取样调查中的两个概念
  ①样 方: 样方也叫样本,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叫做样方。
  ②随机取样: 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就叫做随机取样(或叫做简单随机取样)。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否则,就难以避免调查人员想获得调查属性的心理作用,往往使调查结果偏大。
  ③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 ,蚜虫、跳蝻的密度等。
  (2)常用取样
  ①点状取样法
  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如图A,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②等距取样法
  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如图B,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例如,长条形的总体为100 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10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的前1 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样方法的两种边角统计方式如右图(红色为需统计边线)
  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必须选择一个该种群分布较均匀的地块,使其具良好的代表性;
  ③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样方法的两种边角统计方式
  ④计算:取各样方平均数。

三角函数五点法怎样确定那五点

三角函数五点法是三角函数图像绘制的方法,具体方法就是分别找三角函数一个周期内端点和终点两点,另加周期内两个极值点和一个零点,一共五个点。

找到五点之后按照三角函数震荡规律画出函数图像,具体方法如下:

1、先根据解析式计算三角函数的周期;

2、周期计算出来后,便可以找到两个点,一个点是周期点,另一个点为零点,分别计算两点的函数值(其值应该相等);

3、寻找第三个点,我们将第三个点作为极值点,故应该在90度和270度的地方分别取得极大值和极小值;

4、寻找周期内的零点,零点应该在180度的地方取得;

5、将五个点和五个函数值分别画入坐标图中便可得到三角函数在一个正周期内的图像。


怎么用五点法做图?

五点法画图,只要记住那几个点,直接套用,反解x就可以了。

一般情况,五点法都很少用,画图一般有草图就足够了,而且高考的时候也不会考五点法画图。

五点法“作”图常用于正弦函数,那是靠知道正弦曲线的基本性质,有五点就可勾来图来。若是随手写个不大难函数,而又不知性质,一般需用导数来分析图象特征,而作出局部图及趋势,五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复杂函数就别提了,可根据你需要的区间,用电脑计算后数值作图吧,那是非常多的点产生的,五点是小儿科了。

以y=2sin(0.5x+π/6)为例详细地讲一下,用“五点法”作型如y=Asin(ωx+φ)的函数图象。

我们知道函数y=sinx图象在[0,2π]上有五个点很重要它们是:

(0,0),(π/2,1),(π,0),(3π/2,-1),(2π,0)

在坐标系中作出上述五个点,用光滑曲线依次连接上述五个点得到函数y=sinx在[0,2π]上图象。

把y=sinx的图象沿x轴向左平移π/6个单位得到y=sin(x+π/6)的图象,这时上述五个点中的(π/2,1)变成了(π/3,1)(为了简便这里仅以(π/2,1)为例,)。

将得到的图象即函数y=sin(x+π/6)的图象上每个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sin(0.5x+π/6)的图象,这时(π/3,1)变为(2π/3,1)。

再将得到的图象即函数y=sin(0.5x+π/6)的图象上每个点的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2sin(0.5x+π/6)的图象,这时点(2π/3,1)变为(2π/3,2);其它四点同理可得依次为(-π/3,0),(5π/3,0),(8π/3,-2),(11π/3,0)。

因此,为了作函数y=2sin(0.5x+π/6)的图象只要在坐标系内作出五个点(-π/3,0),(2π/3,2),(5π/3,0),(8π/3,-2),(11π/3,0) ,用光滑曲线依次连接这五个点得到函数y=2sin(0.5x+π/6)在一个整周期上的图象.再依周期性得到整个实数集上的图象。

像上面得到这五个点我们仍然觉得有些麻烦。还先以这两点(π/2,1)和(2π/3,2)为例,事实上,2π/3就是方程0.5x+π/6=π/2的解,点(2π/3,2)的纵坐标可以将横坐标代入而得到。

其它的四个点横坐标也都是对应的方程0.5x+π/6=0,0.5x+π/6=π,0.5x+π/6=3π/2,0.5x+π/6=2π的解,再将得到的横坐标代入得到该点纵坐标。


五点法作图

“五点法”作图指的是哪“五点”,

五点法作图的实质是选取三角函数的一个周期,将其四等分,即取5个关键性的分点,相应地找到函数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及与x轴的交点(因为这五个点大致确定了函数图象的位置与形状,因此就可以迅速地画出函数的草图了(“五点法”约定俗成,五个点必须是特定的那五个点,用其他五个点画出的图象,其作图方法不能称为“五点法”(

用“五点法”作函数y=Asin(ωx+φ)图象步骤是:

1(列表,表中有三行,中间一行,相位角令ωx+φ分别等于0,π/2,π,3π/2,2π依次求出五个点的横坐标即算出第一行x,及第三行y的五个对应值,注意x-x=π/2ω(

2(取点,在x轴上截取五个等距离的点,分别标上x,x,„,x,根据x-x=π/2ω定出坐标系的单位长度,确定原点的位置,建立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中描出五个点(

3(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接起来,作出一个周期内的函数图象。 4(根据函数周期性做出R上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1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01481551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五点法(五点法作图用哪五个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五点法(五点法作图用哪五个点).pdf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