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家族的祖先是谁?
林坚。
林坚(公元前1029年~?),子姓,林氏,长林(今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龙卧村)人。周朝时期大臣,商朝太师比干之子,母为妫氏。
林坚是比干的遗腹子。因商纣王残暴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比干夫人妫氏甫孕三月,恐祸及,逃出朝歌,于长林(今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龙卧村)石室之中而生男,名坚。
周武王念林坚乃商汤之后、比干之胄,且能远避纣乱而不绝其世,乃拜林坚为大夫,食邑清河。后封博陵公,食采二千户,采邑博陵(今河北安平县)。故林氏总堂号为西河堂。
周武王伐纣灭商后,拜为大夫、三监,封博陵郡公,成为林姓始祖。
扩展资料:
林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7位。2016年,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氏排在第16位;在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人口全约472万,占全省总人口14.8%,排在第一位;
广东省林氏约311万,浙江省约184万;台湾地区林氏约200万,韩国180万 ,其他地区约500万,在全球约2千多万。林姓人口密度最高为福州、莆田、闽南、粤东及台湾。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林姓历代名人289名,占名人总数的0.64%,排在名人姓氏的28位;林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85%,排在第23位;林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62%,排在第34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坚
姓林的祖先是谁?
林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47位,在现今中国姓氏中排第17位。林姓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和台湾,是两地的第二大姓氏。海外华人中林姓也为大姓。此姓氏(�3�9)在韩国亦有分布,约占当地人口1.66%。另外日本姓氏亦有“林”,罗马字母Hayashi。林姓其起源有五:出于子姓,为帝喾高辛氏之后,太始祖为“比干”,当时纣王无道,惨害忠良。他抱着救国救民之心,三日不出宫门,犯颜直谏。纣王恨之入骨,于是剖开比干之心,又派兵包围比干府,欲满门抄斩,比干的两个妃子都怀孕在身,黄氏被捕立即处死,并剖腹取出胎中婴儿,并将尸体以火焚烧。正妃盥妫氏,为了保住比干一脉,放弃殉葬,忍辱负重,被同情的士兵放走,并与四个婢女逃出朝歌,隐居长林石室(今河南淇县西南)中,生下遗腹子:“坚”,成为林姓始祖,其子孙因以为氏,称林氏。是为河南林氏。 出自姬姓。《通志。氏族略》记载,东周时,周平王有庶子名开,子林,其子孙以祖父字为氏,亦称林氏。是为河南林氏。 为鲜卑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南迁到洛阳后,实行孝文汉化运动,将原鲜卑复姓丘林氏一部份改汉姓林氏。是为河南“洛阳林氏”。 满族改姓。清朝时,满族由满州进入山海关,入了关后部分满族改汉字单姓,满姓的林佳氏改为汉姓的林氏。 台湾原住民被清朝或国民党政府改为汉姓林氏。 [编辑] 世系表 [编辑] 轩辕世系(三十四世) 1世2世3世4世5世6世7世8世9世10世黄帝(轩辕)玄嚣(少昊)蟜极帝喾(高辛)商契(玄王)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季(冥)11世12世13世14世15世16世17世18世19世20世王振上甲(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成汤(天乙)1太丁2太甲(太宗)5王恒外丙3中壬421世22世23世24世25世26世27世28世29世30世沃丁6小甲8中丁11祖乙(中宗)14祖辛15祖丁17阳甲19武丁(高宗)23孝已廪辛26太庚7雍已9外壬12沃甲16南庚18盘庚20祖庚24庚丁27太戊10河亶甲13小辛21祖甲25小乙2231世32世33世34世武乙28太丁29帝乙30微子(启)箕子(胥余)帝辛(纣)31微仲(衍)王子(比干)林坚[编辑] 长林世系(四十七世) [编辑] 郡望 山西西河郡:战国时魏置。相当于今天山西、陕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 福建南安郡:此处非东汉南安郡。南朝陈将晋安县改置南安县。相当于今天福建省泉州地区南安县一带。 江苏下邳郡:东汉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治所下邳,在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至南朝宋改为郡。相当于今天江苏省西北部。 [编辑] 堂号 周礼堂 忠孝堂 永泽堂 林本堂 善庆堂 崇本堂 西河堂 [编辑] 林姓名人 [编辑] 古代 林默娘,华人世界著名海神,天上圣母,俗称妈祖 。 林仁肇,南唐大将 。 林士弘,隋朝楚国皇帝。 林逋,北宋诗人。 林则徐,清朝著名官员,禁鸦片而闻名。 [编辑] 近代 林爽文,台湾林爽文事件发动人。 林旭,晚清戊戌六君子之一。 林则徐,晚清时负责禁鸦片的官员。 林语堂,近代著名文人。 林少猫,抗日三猛(简大狮、柯铁虎、林少猫)之一 林森,民国时期政治家。 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之一。 [编辑] 现代 林彪,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十大元帅之一。 林尚义,香港著名足球评述员。 林佐瀚:香港教育家。 林峰,香港演员。 林芷筠:香港配音演员。 林珊珊,林海峰/林晓峰之姊,香港电台节目主持,著名经理人。 林海峰,林珊珊之弟,林晓峰之兄长,香港演员,香港歌手,组合软硬天师之成员-硬天师。 林晓峰,林珊珊/林海峰之弟,电台/电视节目主持,香港艺人。 林一峰,林二汶之兄长,香港唱作歌手,东亚旗下歌手。 林二汶,林一峰之妹,组合At17之成员,亦是东亚旗下歌手。 林嘉欣,香港演员,香港歌手。 林志玲,台湾知名女模特儿。 林志美,香港歌手。 林锦光:前公务员,将转职平等机会委员会出任副行政总裁。 林志杰,台湾篮球明星。 林嘉华:香港资深演员。 林志炫,台湾歌手。 林志颖,台湾演员。 林志嘉,台湾政治人物。 林智胜,台湾知名职棒选手,目前效力于中华职棒La New熊。 林文龙,郭可盈之丈夫,香港演员。 林保全:香港资深配音演员。 林保怡,香港演员。 林文辉:前市政局议员,现九龙东区议员。 林威辰,香港歌手。 林敏聪,陈伶俐之前夫,林敏怡之弟,香港著名作曲填词音乐制作人。 林敏怡(林倩而),林敏聪之姊,香港的流行音乐作曲家及唱片监制。 林丹,羽毛球一哥,2008年奥运金牌得主。 林子祥,叶蒨文之丈夫,香港歌手。 林子聪(肥仔聪),香港演员及导演。 林子善,香港演员。 林子萱,香港歌手。 林子豪,香港无线电视记者。 林振强,林燕妮之弟,已故香港著名填词人兼专栏作家、漫画家、资深广告撰稿员、创作总监。 林燕妮,林振强之姊,香港著名女作家。 林忆莲,李宗盛之前妻,香港歌手。 林献堂,台湾日治时期非武装抗日运动领导者。 林洋港,台湾前司法院长。 林陵三,台湾前交通部长。 林义雄,台湾前民进党主席。 林政则,现任新竹市长 林荣荣,澳门著名经济师及投资家。
林姓的祖先是谁?
■数量排行
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一七。
■姓氏源流
林(Lí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为黄帝高辛之后商汤子姓后裔,其始祖为比干。据《晋安世谱校正序》、《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子姓,为黄帝高辛之后,商汤子姓后裔,以居地为氏。
2、出自姬姓,得姓始祖周平王有庶子开。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东周时,周平王的庶子名开,字林,其后子孙以祖父字为姓,称之为林姓。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在迁都之后,实行汉化,将本族原来复姓丘林姓的一部分改汉字单姓林氏,是为河南洛阳林姓。
■得姓始祖
林坚。商朝末年,商纣王宠爱妲己,荒淫无道,杀害忠良。比干做为纣王的叔叔,对纣王丧尽天良的行为一再劝阻,纣王从来不听并且怀疑比干是否忠心,于是惨无人道地剖开了比干的胸膛,挖出他的心。比干被害的消息传到家中,比干的夫人陈氏担心纣王再来加害,于是不顾怀孕在身,带着奴婢逃到朝歌(今河南省汲县)一带的长林山中避难,就在当地生下了一个儿子,因常喝泉水便起名字叫泉。周武王灭了商朝以后,他厚葬了比干,四处寻访比干后人的下落。陈氏于是带着儿子泉去见周武王,周武王有感于比干的儿子在山林中所生,其父坚贞不屈,便赐他姓林名坚。从此,以周武王赐名林坚为标志,林姓正式诞生。林坚从而就成了林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林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境内。自周武王赐名林坚,林坚食邑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后,子孙世袭其爵。春秋时期,林姓由于官职调迁与避乱隐居,散居于周(今陕西、河南一带)、鲁、齐、卫等地。战国时期,赵宰相林皋,始居九门(今河北省藁城县西北),生有九子,分别为文、成、宣、化、德、修、明、勉、昭,父子均十分贤德,被称之为“九龙之父”,“十德之门”。后来因为赵王妒其才能欲加害,所以迫使林姓举家迁至西河(即榆林河,流经陕西榆林,注入永定河)避难。汉朝时,林姓子孙历任少府、太子太傅等官职,从而在济南地区使林姓成为名门望族。后由于再次遭受政治迫害,中原林姓在东汉末、三国时期大批南迁,迁入江浙一带。至西晋末年,中原林姓开始进入福建。林坚八十一代孙林颖之长子林懋曾任下邳太守,分出了下邳林姓;次子林禄曾任晋安(今属福建省)太守、晋安郡王,死后葬于惠安县涂岭九龙岗,成为海内林姓拜谒圣地,为林姓在福建开基始祖。其苗裔散居侯官、福唐、长乐、惠安、龙溪、漳浦等地,称“闽林晋安世系”,成为林姓最大、最著名一支。晋安林姓又派生许多支派,最盛的有两支:一为侯官世系(今福建省福州),民族英雄林则徐即属此支后裔;一为莆田世系,此支自林禄之孙林绥始,林绥的十三世孙林披生九子,俱官刺史,号“九牧林家”。晋安世系分支较著名的还有琼州世系与睢阳世系,分别在唐朝与南宋时迁入海南,并且部分由于战争在明朝时散居于河南、甘肃等地。林姓在唐朝时最早入台,在明清之际,闽粤沿海地区的林姓开始移居台湾,繁衍发展。林姓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分布较多、约占全国林姓百分之六十,为我国典型的南方姓氏,如今已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还远播到港澳与国外。林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一七。
姓林的祖先是谁
林姓的祖先是比干的儿子叫林坚,字长思。据《百家姓》里记载,林姓是殷商王族比干的后裔。比干为商朝贵族,由于忠心进谏被纣王处死,被杀时夫人陈氏身怀有孕在身,逃以深山密林,生下一个儿子,名坚,字长思。林姓起源于河南,始祖是比干的儿子林坚。
林姓的族的先祖是谁?
林姓寻根林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六大姓,占汉族人口的0.18%,人数约在1400万人左右。在南方人中所占的比例比较高。在台湾有180万人以上,占总人口的9%,排名第三,仅次于陈姓,所以在东南沿海一带有“陈林半天下”之美称。林姓最早出于上古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帝喾与有 氏之女简狄生下契,契是商族的始祖,为子姓,林姓出于子姓,形成于西周初期,是商王族比干的后裔。此外,林姓也还有其他一些分支,如姬姓之林、改姓之林等。林姓最早在河北发展,秦代曾迁居山东,到西汉时有林姓迁徙到四川,三国时,中原林姓遭政治迫害,大师南迁,到达江浙一带,到西晋未年,已经发展到了福建,唐代开元年间,到达台湾。近现代以来,林姓后裔更是遍布海内外。无论走到哪里,林姓人始终不忘祖根,他们对祖居地河南始终怀有浓厚的感情,林姓遗迹在今河南省的内黄、淇县、卫辉一带。一、寻根问祖据史料记载,林姓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一支来源于帝喾后裔殷王子比干;另一支来源于东周平王的庶子林放;还有改姓,如柴、李改林姓和南北朝鲜卑贵族丘林氏改为林姓。源于帝喾后裔比干子姓的林姓殷代末年,王子比干因冒死劝谏殷纣王而被杀。周武王灭商以后,加封比干墓并且赐比干的儿子坚为林姓。所以源于比干的这一支林姓不仅在时间上早于其他两支,而且在规模、影响上也远远大于另外两支。这一支林姓先祖帝喾,发源于河南省内黄县;始祖比干起源于今河南省的淇县和卫辉一带,另外两支形成于今河南洛阳一带,由此看来,尽管林姓源起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祖根在中原却是无可怀疑的事实。作为林姓始祖的比干在史书中有较多记载。《史记·宋微子世家》说比干是殷纣王的亲戚,说明他是商代王族的宗室,地位是显赫。唐代温彦博所著的《林氏正宗源流》中说比干是纣王的叔叔,帝已的弟弟。后代许多林氏族谱也都称比干是殷代帝丁的儿子,帝已的弟弟,帝辛(也就是纣王)的叔父,并且还以每年的农历四月作为比干的生日。商代末年,纣王即位,他曾率兵征伐东夷与淮夷,大获全胜。当时的民谣称“纣王江山,铁桶一般”。可见他统治的稳固。传说纣王英俊魁梧,力大无穷。战争结束,班师回朝以后,纣王就在沫邑(古地名,今河南淇县)建造了许多离宫。从地理形势来看,这里东临淇水,西依太行山,土地肥沃,老百姓安居乐业。纣王在他的豪华宫室内一天到晚歌舞升平,所以沫邑又称“朝歌”。由于纣王沉于宴乐,不理朝政,对妃子妲己宠爱有加,整天寻欢作乐,将宫苑内的鹿台装饰得富丽堂皇。纣王不仅自己享乐,还创造酷刑残害百官,排除异已,著名的“炮烙之刑”便是他的“发明”。这样一来,满朝文武人人自危,都好象大祸就要临头一般,谁也不敢乱讲话,殷的统治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此时的纣王已经众叛亲离,文武百官自己保命要紧,哪还有人再敢挺身而出尽忠呢?纣王的长兄微子对殷纣王的荒淫无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多次劝谏纣王,但却没有任何效果,于是愤然离开朝歌,远走他乡。纣王的叔叔箕子也极力劝谏,结果被纣王关了起来。面对这种情况,其他朝臣便都哑口无音,再也不敢说话了。但作为王室宗亲的比干,他不能对这种局面坐视不理,于是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向纣王讲谏。他说:“作为臣子,我不得不以死来抗争了。”他还说:“主上暴虐,臣子不进谏,是不忠的表现,怕死不敢说话,是怯懦的表现。发现君王的过错就极力劝谏,不被采纳就去死了,是最大的忠心。”在这种“忠臣”思想的支配下,比干不顾自身安危,连着三天进宫直谏,纣王恼羞成怒,将比干剖腹挖心处死。此后,比干便成为千古忠臣的典范。在河南淇县、卫辉一带流传着许多有关比干的传说。据说比干被剖心后,离开朝歌南行到心乡(新乡)去补心,走到牧野荒郊的时候,遇见坦己变化而成的老妇在街边高声叫卖无心菜。比干问:“你卖的什么菜?”老妇答:“无心菜。”比干又问:“菜无心能活,人无心能活吗?”老妇回答说:“菜无心能活,人无心立死。”一语道破天机,比干顿时口吐鲜血,倒地而死。接着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卷土成墓,将比干埋葬了。这座号称“天葬墓”的比干墓,经周武王加封修整,位于今河南省卫辉市境内,古朝歌之南。比干墓所独有的“无心菜”,至今仍生长在比干墓周围,它有三个叶,而无心,据传说由比干的七窍丹心所化成。
姓林的最最最早的祖先是谁???
比干 林姓- 林姓起源比干1、林姓出自子姓,血缘始祖相传源自名臣比干,“三代孤忠”的他以忠正敢言而闻名,后被暴君纣王挖心,他的夫人妫氏逃难到今天河南卫辉、淇县一带的长林,生下一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赐他儿子林姓,并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一带),此人就是林坚。林姓由他最早发源,后人尊他为受姓始祖。林坚的子孙后来形成了著名的西河郡、济南堂、下邳、晋安林氏、九牧林等郡望,还有问礼、九龙、忠孝等堂号,成为林姓最大派系。 2、林姓的另一个起源出自姬姓,是东周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70~前720年)的小儿子姬开,他的子孙以他的字“林”为姓。因起源于今河南洛阳一带,林姓家谱中就称为河南林。 3、此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将鲜卑族等原先丘林姓氏的都改成林姓,并注籍为河南洛阳人。其他少数民族中有满族的林佳氏和布萨氏也都有改姓林。 总体上看,林姓的发源地还是今天的河南卫辉以北地区,那里的比干庙是众多林姓子孙前去祭祖的圣地。 林皋史载:殷商太师比干被商王朝纣王所害,正夫人妫(陈)氏甫孕三月,逃出朝歌,于长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泉,字长恩(林氏受姓始祖);周武王牧野大战败商军,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旌表比干忠烈,徵觅其后嗣,命闳夭给比干在朝歌南汲境内(今卫辉)封墓,夫人携泉归周。因泉生于长林石室,周武王赐姓林名坚。念林坚乃商汤之后先王之胄,且能远避纣乱而不绝其世,乃拜坚为大夫,食邑清河。后封博陵公,食采二千户,采邑博陵(今河北安平县),故林氏总堂号为西河堂。 林姓的发源地是今天的河南卫辉以北地区,那里的比干庙是众多林姓子孙前去祭祖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