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去职务(免除职务是犯错误了吗)

更新时间:2023-03-01 00:16:36 阅读: 评论:0

免去职务是被开除了吗

法律分析:不是。免职,是指免去某人所担任的职务,一般是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律法规免去某公职人员所担任的原职务,和停职与撤职不同的是,免职只是正常的人员或者职务调动,不存在惩罚或者警告意义。免职与撤职的性质不同、提出主体不同、内容要件和处理程序也不同,所以不能混为一谈。

法律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 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免去职务是什么意思

免去领导职务,意思是上级主管部门依照任免程序,决定某人不再担任之前的领导职务。简称免职。

免职分为几种情况,比如到达所任职级允许的最高年龄、由于健康状况或者工作能力原因不适合继续担任领导职务、工作岗位重新调整等,都可以适用免职程序。

免职不属于纪律处分。撤销领导职务、罢免人大代表资格或政协委员资格等属于纪律处分的一种。

扩展资料

1、撤职,是指撤销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的纪律制裁方式。受撤职处分的,应当降低级别。

2、降职,是一种公务员任用方式和任用行为,也是一种人才资源调配手段,目的是为了合理使用公务员,充分发挥公务员的作用,为机关的各个职位选择配备适宜的人才。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中,降职不是一种行政处分,也不是一种惩戒手段。

公务员受处分的,在一定期间内不得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公务员被降职使用的,以上方面均不受影响,一旦其在新的职位上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确实突出,经考察后,根据工作需要仍然可以晋升职务。

3、开除公职,指国家机关或公共企业、事业单位中的正式职务——担任公职被开除。开除公职不包括除名。开除公职一般是针对干部而言,普通单位不应当予以开除,而是应当除名。

参考资料来源: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停职


免除职务的意思

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免职通常用于公职人员正常的职务调动,不含褒贬,是属于组织处理措施,适用于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具有惩戒性。免职后1年内不得安排领导职务,2年内不得提拔和晋升。免职也适用于违纪违法被查的干部,是在正式处分前将其调离岗位的先期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损失,保证审查调查的顺利开展。完善公务员免职制度,是加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完善公务员免职制度,是优化行政机构,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完善公务员免职制度,是规定公务员的权利,明确其职责任务的具体方式。完善公务员免职制度,是使公务员队伍结构合理化的组织保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四十条 公务员领导职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公务员职级实行委任制和聘任制。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五十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一)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退休年龄界限的;
(二)受到责任追究应当免职的;
(三)不适宜担任现职应当免职的;
(四)因违纪违法应当免职的;
(五)辞职或者调出的;
(六)非组织选派,个人申请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七)因健康原因,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一年以上的;
(八)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应当免去现职的。
免职与撤职的区别
免职与撤职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人大常委会既有撤职权,也有免职权,但撤职与免职的性质不同,撤职是一种惩罚性行为,免职有时不具有惩罚性,其适用于包括因调任其他工作、轮岗交流、任职期满、退休等因素而引起的免除其所任职务的行为撤职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人事任免权的一种最严厉的监督手段;
2、提出主体不同;
3、内容要件不同,撤职案应当写明撤职对象和理由,免职案中一般只需简单说明免职理由;
4、处理程序不同,撤职案提出后,其处理程序有两种,一是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二是对于撤职案指控的事实是否成立,证据尚不清楚。免职案的处理程序相对简单,一般直接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后即予表决。

免除职务的意思是什么

一、免除职务的意思是什么
1、免除职务,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免职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
2、法律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四十条
国家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其中拟晋升上一级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第四十八条
国家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免职:
(一)转换职位任职的;
(二)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
(三)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四)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
(五)退休的;
(六)因其他原因职务发生变化的。
二、撤销职务和免除职务的区别是什么
1、性质不同,撤销职务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免除职务则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属于正常的人事变动流程,不具惩戒性质。
2、条件不同。对于违纪情节严重、对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人员,可以给予撤职处分;
免职处理分为两种,一种是免去现任职务:当出现转换职位、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调出单位、退休、以及因其他原因等情形的,均属于正常免职范围,另一种是职务自行免去:当受到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受到行政撤职或开除处分的、被辞退、因机构变动失去职位、死亡这些情形的。
3、后果不同。撤职处分的影响: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 行政处分期限为2年,解除前不得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参加年度考核,但不确定等次。行政撤职处分期满解除后,不视为恢复原职务、原级别,但以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原行政撤职处分的影响。免去现任职务,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职务自行免除,级别和工资会受到影响,有的还会丧失公职、失去工作。而开除公职则属于行政处分中最严厉的处分,指开除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队伍,此后将限制进入。

免职是什么意思

答: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免职只是意味被免职人不再担任原职务,一般不具有惩罚性。其适用于包括因调任其他工作、轮岗交流、任职期满、退休等因素而引起的免除其所任职务的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免职也用于有过错行为的公职人员,但相对于撤职而言,其过错程序要轻一些,或者其行为的性质还有待进一步查清核实,只是当时已不适于继续任职而先行免职。

法律依据:《公务员法》第三十八条 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

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第三十九条 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第四十条 委任制公务员遇有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职务发生变化、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职务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任免其职务。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0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600996548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免去职务(免除职务是犯错误了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免去职务(免除职务是犯错误了吗).pdf

标签:职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