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模式(北平模式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2-28 23:51:48 阅读: 评论:0

什么是"北平模式

所谓的”北平模式“就是指在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北平的模式。

当时解放军不但将北平围得水泄不通,而且在几十个小时内干净利落地攻克了重兵把守的天津。在巨大的压力下,最后傅作义终于决定接受我军的和平改编,北平就这样得到了和平解放。而这种上个年代的军事策略为什么会在今天提起呢?

我们知道,台湾的统一,是中国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的大问题,也是大陆人民长期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台湾问题不解决,不但造成国家分裂,政权不能一统,而且分裂的台湾已经变成了世界反中的桥头堡和抓手,已经危及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所以,台湾问题不仅仅是个统一问题,而且是个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问题。

目前中国流行的统一台湾的诸多模式:解决台湾,中国官方长期一贯的政策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同时采取“九二共识”,维持现状,目前正在推行“惠台政策”,目的是通过惠台,加大2岸交流融合,收获台湾民心,最终实现台湾统一的软着陆。

而中国学界,也提出千奇百怪的统一构想,比如“北平模式”,“天津模式”,“巴格达模式”等,但这些是不可行,不管是北平模式还是天津或者巴格达模式,这都是江湖郎中走街串巷兜售狗皮膏药式的胡言乱语,统一台湾,只有“台湾模式”可行,其它模式,统统不可行。

统一台湾,这是个系统性的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就得有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矛盾,我们就得找到矛盾,那么,阻挠台湾统一的诸多障碍到底是什么?

1、以国民两党为代表的岛内政治势力

2、岛内滞留台湾的日裔台湾人及日本投降后留下的台奸二代为代表的极端台独势力

3、被国民两党长期洗脑的岛内人民群众

4、美国外来势力的介入

5、日本极端右翼势力的煽风点火

6、 中国大陆内部的挺独力量,包括对台独提供资金,政策,舆论声援。

而在这6大障碍中,我认为,国民两党,台湾民众和大陆挺独力量是矛盾的3大重点,虽然美日外来势力,但美日势力并不是阻挠两岸统一的重点。

以美国挺台为例,美国挺台,美国只是利用,只是虚张声势,美国能提供的仅是军售及众多政治活动的炒作,比如涉台法案,官员访台,声援台湾的国际空间,帮台保住友邦,但这些手段都是虚招,美国只是在掏空台湾,它并没有壮大台湾拒统的物质基础,台湾没钱买武器,美国是不会白送的,而美国是否介入台海战争,这不是美国态度决定,而是美国利益决定,也就是,美国介入台湾带来的损失和保住台湾带给美国的利益必须存在利润,如果保住台湾能给美国带来100亿收入,而美国介入台湾会损失99亿,那么还有1亿的利润空间,美国会考虑介入,如果美国损失100亿而只收益99亿,美国就会亏损1亿,美国就一定不会介入,这不是态度问题,这是生意问题,我和你关系再好,但和你做亏本生意,我是不会做的,世界上没有如此愚蠢的专做亏本生意的商人。

所以,在50年前,美国或许会介入,但现在,美国100%不会介入,这不是美国态度发生了什么改变,而是美国的利润发生了改变。我认为,在台湾统一方面,台独是最大的问题。一直以来,就因为有台独的存在,给两岸统一制造了许多麻烦,不仅在我国的惠台政策上,而且还有一直在台独背后提供资源的那些势力,使得国家统一又遇到了一大障碍。


北平模式统一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北平模式“就是指在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北平的模式。当时解放军不但将北平围得水泄不通,而且在几十个小时内干净利落地攻克了重兵把守的天津。在巨大的压力下,最后傅作义终于决定接受我军的和平改编,北平就这样得到了和平解放。

北平:

北平,是北京的旧称之一。“北平”一词,最早源于战国时燕国置右北平郡。西晋时,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是北平作为一个地名第一次出现在行政区划中。1368年(明洪武元年)9月12日,大都易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和平”之意。后于1421年(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布政使司”,此为今名之始。


解放战争中的北平模式、绥远模式、天津模式都是指什么

1、北平模式就是和平谈判模式。

2、绥远模式就是以当地军队和地方绝对德高望重之人从中撮合和调解,最终走向和平谈判或者收编,避免战争。

3、天津模式就是边打边谈判,谈判的筹码取决于战役的输赢。

扩展资料

1947年7月,解放军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1949年10月1日,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到1950年6月,残存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歼灭,仅有少量逃往台湾。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军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统一了中国大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放战争


内战时期北平式,天津式,绥远式各是什么意思

1、天津方式,即用战斗去消灭敌军的方式。

2、北平方式,即和平改编国民党军队的方式。

3、绥远方式,即暂时维持原状,以后再改编敌军的方式。

内战时期北平式,天津式,绥远式提出于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会议确定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会议认为,今后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的方式,“不外天津、北平、绥远三种”。“天津方式”,即用战斗去消灭敌军的方式;“北平方式”,即和平改编国民党军队的方式;“绥远方式”,即暂时维持原状,以后再改编敌军的方式。

当前首先必须采取的还是“天津方式”,但后两种方式也不能忽视,必须认真学会和平斗争的方式。会议认为,在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开展政治斗争,无论在军事和政治斗争中,都应把原则的坚定性同策略的灵活性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必须培养大批革命干部,要把人民解放军看成培养干部的学校,准备把210万野战军全部地化为工作队。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经过充分准备,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央机关食堂,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11人。

会议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奠基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

毛泽东主持了开幕会议,并于1949年3月5日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27人在会上发了言。

会议听取并集中讨论了毛泽东的报告,批准1945年6月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批准毛泽东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国民党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并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相应决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解放战争中的北平模式、绥远模式、天津模式都是指什么

北平方式:迫使敌军用和平方法,迅速地彻底地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制度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绥远方式:向这一部分敌军作暂时的让步,以利于争取这部分军队在政治上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保持中立,以便我们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国民党残余力量中的主要部分,在一个相当的时间之后,再去按照人民解放军制度将这部分军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天津方式:用战斗去解决敌人。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0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9950752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北平模式(北平模式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北平模式(北平模式什么意思).pdf

标签:北平   模式   什么意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