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名胜(神雕侠侣名胜秘境)

更新时间:2023-02-28 22:38:45 阅读: 评论:0

神雕中瑛姑隐居的黑龙潭在哪?

  我感觉是云南的,因为大理国就在云南境内
  云南昆明黑龙潭 烟云绕潭
  云南昆明黑龙潭:昆明黑龙潭有“滇中第一古祠”之称。同时,它还以“四绝”闻名遐迩。所谓“四绝”,即唐梅、宋柏、明茶、明墓。 昆明黑龙潭图片
  黑龙潭位于昆明市北郊龙泉山五老峰脚下。《汉书·地理志》记载,益州郡滇池县西北有黑水祠。清代云贵总督阮元考证云:“滇池县有黑水祠,盖此地也,或者唐梅宋柏之间为故址,龙神庙乃下迁者”。也就是说汉代的黑水祠就是现在的黑龙潭道观,它是云南第一处名胜古迹。因为传说云南龙王黑龙的龙宫就在此,这里的潭水又终年不会枯竭,故后称“黑龙潭”。唐宋以来,昆明地区的老百姓就到黑龙潭祭祀求雨。明初,黔国公沐氏在此大兴土木,将龙神祠改名为黑龙宫,整个龙泉观初具规模。此后,明清两代,云南督抚多次对龙泉观进行修葺,规制不断完善。民国年间,这里称龙泉公园。
  清代满族诗人硕庆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短短的十四个字就准确地概括了黑龙潭的主要景观及自然景色。
  如今的黑龙潭建筑分为上下两个道观。下观“黑龙宫”,相传建于1454年,是一进两院式建筑。外院置有一香炉,其正反两面都刻有八卦图,两个侧面是北斗七星图,这些都是道教用来驱魔避邪的。在里院天井的水池中有一条形态逼真的戏水黑龙雕塑。传说它就是云南掌管着兴云播雨的都龙王。龙神庙中还可以看到盘绕在中柱上的黑、黄二龙,以及正坛上供奉的龙王和雷神母电、雨师风伯等一些掌管雨水的神灵。2003年底,黑龙潭公园恢复刊刻了当年林则徐的一副对联挂于黑龙宫楹柱上,联语与龙神庙的供奉和氛围颇为贴切,为黑龙潭公园增添了文史内涵:龙友为灵,流播德泽;泉神化气,雨润春山。
  黑龙宫前面,就是“两树梅花一潭水”中的那一潭水。前后两池池水相通,中间以石桥为界。左边是浑水潭,它的面积有2600平方米,水深50厘米。右边是清水潭,有600平方米,平均水深7米,最深处11米,蓄水量4400立方米。它就是黑龙潭。两池水相连,而水色迥异,泾渭分明,就像是道家阴阳各半的“太极图”。这主要是因为清水潭的水深,泉水由潭底涌出,所以水色清澈;而浑水潭水浅,加之雨后有泥水顺山坡流入池内,故池水浑浊。站在桥上,可以发现一个奇景:“两池相交鱼不往,一桥横断水色殊。”
  离桥不远,是四绝之一的“明墓”。它是南明忠义之士薛尔望及全家的合葬墓。薛尔望是明末清初时的昆明一书生。据《明史》记载,顺治辛丑(南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吴三桂率领清兵追击南明永历帝,永历帝从昆明败走缅甸。薛尔望看到南明大势已去,叹息曰:“不能背城战,君臣同死社稷,故欲走蛮邦以苟活,重可羞耶!”“吾不惜以七尺躯为天下明大义。”就携妻儿媳孙侍女投潭殉节,后人称之为忠义之士,为其立墓纪念。墓旁原有一纪念亭,名“起云阁”。阁中曾挂清康熙年间云南按察使许宏勋撰写的一副楹联:“寒潭千载洁,玉骨一堆香。”清末,云南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也曾撰联一副,赞扬其品质:“扶一代纲常,秀才真以天下任;奉千秋俎豆,伊人宛在水中央。”现在,袁联悬于黑龙宫中,已是后人所书。薛尔望家原住昆明小东门外薛家巷(现桃园小学所在地)。这里曾有袁嘉谷题的“明忠义薛尔望故里”碑,此碑现存于黑龙潭碑馆之中。
  浑水潭北边山脚下有一石牌坊。坊额正面刻着“龙吟虎啸”四字,背面刻有“水天一色”四字。坊前有两个石狮,坊后有两个石象。佛教里有“青狮献瑞,白象呈祥”的说法。所以说,仅从这一石坊和“明墓”,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许多寺庙建筑都具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
  石坊后面是上观“龙泉观”。山门为“紫极玄都”牌坊。按道教的说法, “紫极玄都”的意思也就是紫微北极大帝和众神仙居住的地方。
  走进山门,便见“汉黑水祠”四个大字,据说是清朝云贵总督阮元书写的。往后是祖师殿,院中的八卦铜鼎铸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有篆书28宿名,鼎高1.58米,重2.5吨。说云南是有色金属王国,于此可见一斑。
  祖师殿前的石阶中央,镶嵌着一巨大石板,上面雕刻着两条戏耍夜明珠的黑色云龙。据说龙所戏耍的夜明珠是由中国古代的轩辕镜演变而来的,是中华的象征。“龙戏珠”就表示神龙在保卫华夏大地。
  殿门前两边的墙壁上有两幅画。东边的是青龙吐水,西边的是白虎望月。青龙、白虎是道教四方之神“四象”中的两象(另外两象为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在一些道观的山门内,常把他们塑为两尊威武的神将,他们的职责是守卫道观的山门,就好比佛寺山门前的哼哈二将一样。
  著名的黑龙潭“三异木”就在祖师殿前。枝干横曲的唐梅,相传为唐南诏时道安和尚手植,为一卧一立两株。所以硕庆才写下了“两树梅花一潭水”。可惜它们都已相继枯死了,现在的这株是原唐梅一株的四分之一的枝干。这株梅树属于红梅,别看它已老态龙钟,每逢春节前夕数它开花最早,粉红色的重瓣花朵,清香袭人。阮元曾写过两首赞唐梅的诗:
  千岁梅花千尺潭,春风先到彩云南。
  香吹蒙凤龟兹笛,影伴天龙石佛龛。
  玉斧曾遭图外划,骊珠常向水中探。
  只嗟李杜无题句,不与逋仙季迪谈。
  铁石心肠宋开府,玉冰魂魄古梅花。
  边功自坏鲜于手,仙树遂归南诏家。
  今日太平多雨露,当年万里隔烟霞。
  老龙如见三沧海,试与香林较岁华。
  这两首诗镌刻在本观碑馆之中的石碑上。作者以唐梅历经的岁月沧桑,回顾云南历史,充满了对祖国边疆神奇土地的热爱之情。
  现在,黑龙潭公园在后山上广植梅树,有红、白、绿梅等近90个品种6000余株,构成一道新的风景,命名为“龙泉探梅”,是昆明新的十六景之一。黑龙潭梅园占地427亩,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梅园之一。
  唐梅近旁便是宋柏,高28米,直插云表,枝叶茂密,古根盘结,是观中现存最雄伟挺拔的古木,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袁嘉谷曾赋《宋柏行》诗云:“风霜饱阅八百载,柏身老矣色不改。问柏何缘老不改,中坚持有性根在。”此诗既赞美宋柏饱经风霜仍生机盎然,又表达了作者高远的志向,抒情哲理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涵意。
  明代种植的茶花树亦在院内。冬末初春,其它茶花尚含苞待放,它已花红似火,艳如桃花。品种名为早桃红。“云南山茶甲天下”。确实,滇中花木,山茶首屈一指,位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又是昆明市的市花。明代诗人担当曾写这样一首赞美山茶的诗:“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山茶冒霜雪而吐艳,寄浓情于清冷,灿如朝霞富有生气,是其他树木不能与之媲美的。
  唐梅、宋柏、明茶并称为“黑水祠中三异木”。1961年郭沫若游黑龙潭时曾题诗咏赞:“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惊醒唐梅睁眼倦,衬陪宋柏倍姿雄。崔嵬笔立天为纸,婉转横陈地吐红。黑水祠中三异木,千年万代颂东风。”此诗现镌刻碑上立于观中“明茶”花坛前。
  真人殿中陈列着明代以来关于黑龙潭的碑刻二十来方,所以此殿又称“碑亭”或“碑馆”。其中一碑镌刻李君像。唐梅、宋柏的碑刻上,可以欣赏到当年唐梅的铁骨龙姿和宋柏铁干凌霄之态。咏梅诗碑其内容正是前面介绍过的阮元的两首咏梅的七律诗。此外,还有历代兴修黑龙潭的碑记等大量珍贵的碑碣。诗词、书法、绘画、刻工荟萃一亭,不仅是宝贵的文物,也是艺术珍品。最引人注目的碑是道符碑,又称凸字碑。其实这是一块凹刻碑。碑文为“万物兹生”四个大字。其意思概括了道教关于万物之生于道的创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块碑的刻工精细,受光后,明暗变幻,使人常发生视感的错觉,把实际的阴刻凹字体错认为是阳刻凸出来的。因此人们一般称它为凸字碑。这块碑是根据明朝著名道士刘渊然写下的符箓刻成的。刘渊然(1351年~1432年),明代道士,江西赣县人,是道教长春派的祖师。他原是全真龙门派的传人,熟悉符箓和炼丹术。曾得朱元璋和朱棣的宠识封赐,统领天下道教。后忤权贵,被谪来滇。到昆明后,居黑龙潭传道,创建长春派。由于道教符箓各派统称正一道,所以说刘渊然是全真教和正一教的双修道士。他在昆明期间,对发展昆明道教影响极大。
  龙泉观北面山巅有一座塔,令人瞩目。名“定风塔”,高13米七层八角密檐实心,为块石垒砌,始建年代无考,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修过。塔身镌刻对联数副,其一云:太极南旋双镜月,定风北峙一壶天。龙泉山又名太极山。上联写太极山南面清、浑两潭水宛若两面映月之镜;下联则说此塔似将北来的寒风定住的一把盛天风之壶。
  黑龙潭公园除了梅园之外,还有桂花园、杜鹃谷、红枫林,以及竹园、松园、秋园和苗圃等园地。坐落于黑龙潭东面的半山坡苍松翠柏之中的是烈士陵园,安葬着王德三、吴澄、马登云三烈士,以及王复生、张舫和刘平楷等烈士。墓园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内地及沿海不少单位迁到昆明。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与云南省教育厅合办“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并选定黑龙潭龙泉公园全部宫观房舍和园地作为所址,昆明市还委聘研究所研究员蔡希陶为龙泉公园的经理。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即新中国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前身。不久,国立北平研究院的物理及化学研究所也迁到龙泉公园,这个物理所即后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前身。所长为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今天,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陈列室中,还悬挂着一幅抗战时期龙泉公园黑龙宫的老照片。照片上黑龙宫门柱上挂着“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的条型牌子。当时西南联大青年教师吴征镒经常带联大生物系学生来此参观实习。吴征镒1958年从北京回到昆明担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成为中科院资深院士。
  [编辑本段]云南丽江黑龙潭 泉水清潭
  云南丽江黑龙潭:丽江黑龙潭又名玉泉公园,位于城北象山脚下,从古城四方街沿经纬纵横的玉河溯流而上,约行一公里有一处晶莹清澈的泉潭,即为中外闻名的黑龙潭。潭水从石缝间涌涌喷出,依山斛清泉汇成四万平方米潭面。四周山清水秀,柳暗花明。依山傍水造型优美的古建筑点缀其间。其流韵溢彩,常引人驻足留连。
  丽江黑龙潭公园俗称龙王庙,位于丽江古城北端象山之麓。黑龙潭内随势错落的古建筑有龙神祠、得月楼、锁翠桥、玉皇阁和后来迁建于此的原明代芝山福国寺解脱林门楼、五凤楼,原知府衙署的明代光碧楼及清代听鹂榭、一文亭、文明坊等建筑。

金庸小说中的桃花岛是否存在?在什么地方?

  存在
  在舟山桃花岛
  简介
  位于舟山本岛沈家门渔港的南面,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南部的对峙山为舟山群岛的最高峰,山脉向四周延伸,形成群峰起伏,层峦叠起的山海风景。相传前秦隐士安期生在岛上白云山修道炼丹,“尝以醉,墨洒于山石上,遂成桃花纹”岛名由此而来。

  对峙山上有一圣岩寺,建于海拔482米处的一个天然石洞之内,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当年安期生学道炼丹于此洞之内。据说书中的许多景点均可在桃花岛上找到。

  桃花岛岗峦密布,山势起伏,林木葱翠,风光旖旎,有“海岛植物园”之称。树木花卉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海上植物园”之美名。树木有73种、356个品种,其中属于国家自然保护范围的珍稀树种达数十种,如毛红椿、普陀樟、全绿叶冬青等,还有水仙、杜鹃、黄杨、兰花等名贵花卉。桃花岛上的水仙与兰花,是岛上的"土特产",尤其是水仙花,名列中国三大水仙之一,远销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全岛由塔湾金沙、安期峰、大佛岩、桃花港、鹁鸪门、乌石砾滩六大景区组成;有龙女峰、东海明珠、白雀寺、圣岩寺、含羞观音、仙人桥、黄药师居室、清音洞等60多处景点。桃花岛还以其石奇而吸引游客。有的巨石如同狮子下山,有的又像海豹顶球,有的还似仙女拜佛。对峙山山顶屹立的“大佛头”奇石群,如巨形雕塑,云雾缭绕,巍峨壮观。尤其在山顶之上,有一块大石块,形如佛头,不论从远至百里,还是从近在咫尺的地方,从任何角度观看,其大小始终如一。传说天上有位神仙下凡巡视,路过东海,为桃花岛的旖旎景色所迷恋,不愿返回天府,化身为石,长住于此。

  如世外桃源的桃花岛,与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桃花岛正好吻合,现正在规划兴建“金庸武侠文化村”。金庸先生欣闻题词“碧海金沙桃花岛”。著名导演谢晋拍摄电影《鸦片战争》时,在桃花岛上搭建了外景地定海古城,成为新的旅游景点。

  游人若登临远眺,近山远海,诗情画意,尽收眼底,不禁叹为如入仙境。

  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桃花岛位于东经112°13'~122°19',北纬29°46′~29°52',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东南部,为舟山群岛第七大岛。桃花岛北距舟山市普陀区政府所在地沈家门7.8海里,与“海天佛国”普陀山、“海山雁荡”朱家尖隔港相望,西与宁波市隔海相距12公里,南临桃花港国际深水航道,东濒著名的东海渔场。全岛面积为41.7平方公里,总人口2.15万人。金庸先生的名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的“东邪”黄药师就住在这个岛上。

  桃花岛古称“白云山”,秦时安期生抗旨南逃至桃花岛隐居,修道炼丹,一日醉墨洒于山石,成桃花纹,斑斑点点,故石称“桃花石”,山称“桃花山”,岛称“桃花岛”。桃花岛从宋至明洪武十九年属昌国县安期乡,清康熙初年建安期乡桃花庄,光绪年间为定海安期乡,民国时改称桃花乡,后几经建区并乡,撤区并乡,直至今日的桃花镇。

  桃花岛是金庸先生所著《射雕英雄传》和姐妹篇《神雕侠侣》所描绘的美妙神奇东海小岛。岛上的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门类齐全,品位较高,集海、山、石、礁、岩、洞、寺、庙、庵、花、林、鸟、军事遗迹、历史纪念地、摩崖石刻、神话传说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茂,于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桃花岛拥有舟山群岛第一高峰——安期峰;舟山第一深港——桃花港;东南沿海第一大石——大佛岩;是中国三大水仙名品之一的普陀水仙和浙江名茶普陀佛茶的主产地,又是浙江沿海林木品种最多的岛屿,素有“海岛植物园”美称。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神话传说有机融合,形成桃花岛风景名胜区六大景区,即:桃花峪景区、塔湾金沙景区、安期峰景区、大佛岩景区、悬鹁鸪岛景区和桃花港景带,组合成武侠、佛教、道教文化三条旅游专线。拥有金沙日出、金龙吐珠、安期云雾、高山闻钟、百家朝圣、山石桃花、奇洞探幽、桃港雄姿、砾滩涌潮、林带烟树、龙潭帘珠、大佛夕照12大景观和大佛岩、弹指峰、东海神珠、清音洞、白雀寺、仙人桥、含羞观音、龙牙擎天、定海古城、安期炼丹洞等30余处主要景点。

  桃花岛的美丽和神秘,吸引了历代不少文人墨客来此观光探奇、寻古考证。从先秦安期生第一个上岛之后,汉时大臣李少纯、宋代文学家苏轼、元朝文学家吴莱、明代军事家朱丸、清代诗人朱绪、缪燧、当代武侠文化大师金庸、诗人方牧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作品,为桃花岛的人文景观和海洋文化作不断补充和深化,其中朱绪的诗更全面地赞美了桃花岛的自然风光,诗曰:“墨痕乘醉洒桃花,石上斑玟烂若霞。浪说武陵春色好,不曾来此泛仙槎。”

  近几年来,随着旅游设施开发建设日臻完善,海上世外桃源——桃花岛愈来愈被海内外游客所推崇。

  金庸笔下的桃花岛
  金庸先生所著《射雕英雄传》和姊妹篇《神雕侠侣》中描绘的美妙神奇的东海小岛桃花岛,处于舟山群岛东南部,普陀区诸岛屿中心,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第七大岛,面积41.74平方公里,2万余人口,宋时建桃花山庄,现以岛建镇。桃花岛与“海天佛国”———普陀山、“沙雕故乡”———朱家尖、“十里渔港” ———沈家门组成普陀旅游金三角。桃花岛历史悠久,宋乾道《四明国志》有证:客浦遗址考证,在商国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先秦,隐士安期生漂流至桃花岛,采药修道,开炉炼丹。尝以醉墨洒于山石,遂呈桃花纹,奇形异状,宛若天然,故石称桃花石,山称桃花山,岛称桃花岛,被誉为“海上仙山”。桃花岛拥有舟山千岛第一高峰———安期峰,海拔539.7米;舟山第一深港———桃花港;东南沿海第一大石———大佛岩,岩体高 78米;舟山第二大沙滩———千步金沙;还是中国三大水仙名品之一的普陀水仙和浙江名茶之一的普陀佛茶的主要产地;又是浙江沿海岛屿中林木品种最多的岛屿,共有78科、556种,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美誉。桃花岛碧海金沙环绕、多奇峰怪石、林木葱郁、气候宜人、环境清幽、风光旖旎,集山、海、沙、石、礁、岩、洞、花、林、鸟、寺、庙、庵、天象奇观、军事遗迹、历史纪念地、摩崖石刻、神话传说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辉,相得益彰。大佛岩是桃花岛的标志,不但自然景观独特,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武侠文化内涵,是金庸笔下《射》书中桃花岛主黄药师的主要活动场所。大佛岩中腹的“清音洞”是先秦安期生漂流到桃花岛后的第一个居室,在《射》书中是黄药师藏《九阴真经》和关押老顽童周伯通的石窟。安期峰以峰、石为特色,寺、洞为主体,龙、道、佛三大文化为背景,具有山清、水曲、石趣、峰奇、境幽、气爽的特点。安期峰是舟山群岛独一无二的风景,古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名句。安期生选此仙境长时期在此隐居,学道炼丹,直至白发苍苍,人称“千岁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位于桃花岛东海岸的桃花峪,奇岩壁立,桃花峪龙珠滩上,有一颗直径80厘米,重约500公斤的球形石被人们称为“东海神珠”。每当台风将临时,海浪激飞散落,形成七彩长虹似龙腾跃,龙珠在龙喉里吞吐翻滚,发出隆隆回音,编织出一幅美妙神奇的“金龙吐珠”图,被誉为“中华一绝”。形如拇指从掌中弹出,孤峰矗立、刀削斧劈、悬崖绝壁的弹指峰,是桃花龙女恩赐给桃花岛镇海挡风的玉如意,也是金庸笔下桃花岛主黄药师练功习武之所。这里的海崖风光可谓佳境。难怪600多年前元朝文学家吴莱到此游玩时写诗赞曰:“……雕锼鬼斧觖,刮濯龙湫移……”。清代文学家朱绪来桃花岛泛舟环游,写下了《桃花山》和《桃花龙潭》诗,赞美桃花岛风光。在《桃花山》诗中还特别点出了观环岛景观的感受,诗曰:“墨痕乘醉洒桃花,石上斑纹烂若霞。浪说武陵春色好,不曾来此泛仙槎。” 桃花岛不但具有浓郁的渔乡风情和民俗文化,而且各代不少文人墨客、旅行家来桃花岛观光、探奇、寻古、考证,从先秦的安期生第一个上岛之后,汉时的大臣李少纯;宋时的文学家苏轼;元朝文学家诗人吴莱;明朝的文学家、军事家朱丸;清朝文学家、诗人朱绪、缪燧;直到当代武侠文学大师金庸,每一位名人都留下了与实景相结合的作品。

雁荡山旅游攻略

仙境一日游
行程亮点:神雕侠侣 山水瀑布

一日时间将《神雕侠侣》特色场景一网打尽,青山绿水间感受雁荡山独属的浪漫情怀。
DAY1 灵峰景区→大龙湫→移步换景→显胜门景区→绝情谷
从东大门进,先游览灵峰景区,外景回廊、合掌峰、内景重阳宫大殿九层、七层,原始景点观音洞、中央领导人题刻等均在此景区。随后前往大龙湫景区,依次参观断肠崖下去的水潭涯底、大龙湫瀑布、昭君出塞等,又可看到雁荡山闻名已久的移步换景。最后游览显胜门景区,这里有众多《神雕侠侣》拍摄时的场景,如绝情谷、石佛洞、含羞瀑等,游玩后便可返程。

《神雕侠侣》仙境二日游
行程亮点:电影 回忆 浪漫

二天的行程重走《神雕侠侣》拍摄场景,感受杨过与小龙女的浪漫。
DAY1 灵岩→大龙湫→灵峰
早上从灵岩景区开始游览。先来到《神雕侠侣》拍摄场景:断肠崖、活死人墓出口、终南山绝顶、万兽山庄庄口,还可以欣赏到原始景点高空飞渡表演哦。
之后顺着断肠崖杨过的一跳到了大龙湫景区。这里是《神雕侠侣》场景中断肠崖下去的水潭涯底,还有原始景点大龙湫瀑布等。
晚观灵峰梦幻夜景:犀牛望月、情侣峰、雄鹰敛翅等。晚上就住在雁荡山上方便第二天观看日出。
DAY2 灵峰→三折瀑→显胜门
早餐后游览灵峰日景,起得早可以赶上看日出哦。《神雕侠侣》在这里的拍摄场景是:外景——回廊、合掌峰;内景——重阳宫大殿九层、七层,原始景点观音洞。既有武林刀剑光影交锋的感觉,同时可以感受寺庙中的宗教气息。之后前往三折瀑景区,《神雕侠侣》的拍摄场景为:洞天福地、山洞内外、原始景点兰花亭、将军抱印等。
下午游览显胜门景区《神雕侠侣》场景:绝情谷客栈、山洞、绝情谷口、原始景点南阁明代古代牌坊群、石佛洞、含羞瀑等。

雁荡山三日游
行程亮点:云雾 海景 高空表演

云雾出海景,休闲更自在的三日游,让你彻底爱上一座山。
DAY1 大龙湫→灵峰
上午游览大龙湫景区(剪刀峰、昭君出塞、高空飞车表演、龙湫瀑布等)。
晚观灵峰夜景(夫妻峰、雄鹰敛翅、犀牛望月等)。
DAY2 灵峰→三折瀑→显胜门
早餐后游览灵峰景区日景(果盒三景、合掌峰、观音洞、中央领导人题刻、朝阳洞等)、三折瀑景区(兰花亭、将军抱印、少女含羞等)。
下午游览显胜门景区(天下第一门、含羞瀑、石佛洞等)。
DAY3 灵岩
早餐后游览灵岩景区(灵岩寺、小龙湫、卧龙谷、高空飞渡表演等),中餐后准备返程。

雁荡山 、楠溪江、温州四日游
行程亮点:云中海景 温州美食 江上竹筏

雁荡山的美丽,温州的温婉,南行的一切都让人惬意。
DAY1 大龙湫→灵峰
上午游览大龙湫景区(剪刀峰、昭君出塞、高空飞车表演、龙湫瀑布等),晚观灵峰夜景(夫妻峰、雄鹰敛翅、犀牛望月等),住雁荡山。
DAY2 灵峰→灵岩→温州
早餐后游览灵峰景区日景(果盒三景、合掌峰、观音洞、中央领导人题刻、朝阳洞等)、灵岩景区(灵岩寺、小龙湫、卧龙谷、高空飞度表演等)。
中餐后车赴中国低压电器生产基地柳市,参观全国著名私营企业德力西集团或正泰集团。后车赴温州,晚上逛著名步行街—五马街 ,住温州。
餐饮:温州的美食都以鲜美、清淡、典雅著称,外地人都是冲着温州人能吃,会吃的噱头去品尝温州的各类美食。
DAY3 石桅岩→温州
车赴楠溪江游览石桅岩景区、苍坡顾村、竹筏漂流后至温州,住温州。
DAY4 泽雅→瑶溪
上午乘坐10路、12路公交车至泽雅景区(门票15元)参观。景区素有温州“西雁荡”之美誉,可先参观有名的泽雅水碓,后赏境内群瀑、碧潭、幽峡、奇岩及深厚的人文景观。著名的有始建于元至正年间的寂照寺珠岩寺和气势磅礴的七瀑涧。七瀑涧,一涧七瀑,一折高一折,一瀑胜一瀑,从天而挂,吼声如雷。
下午去游因“溪石皆色”而闻名瑶溪。
Tips:
温州以生产小商品著称,不要错过购物的好机会哦。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0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95124518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神雕侠侣名胜(神雕侠侣名胜秘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神雕侠侣名胜(神雕侠侣名胜秘境).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神雕侠侣   名胜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