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什么梗

更新时间:2023-02-28 22:25:16 阅读: 评论:0

内卷是什么梗?

“内卷,网络流行语,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

内卷是什么梗

内卷就是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

最开始的时候,“内卷”是一个学术名词,在学术文献中常用作“内卷化”,指的是某种模式达到一种最终的形态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

后来网上出现了某校学生骑在自行车上看书,甚至是边骑车边看电脑的照片,“内卷”这个词就开始从大学生群体中“出圈”了。高校学生常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互相倾轧,即有限的资源下,同行之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努力去争夺这些资源。

内卷的表现

1、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是内卷;

2、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是内卷;

3、为了免责,被动地应付工作是内卷;

4、与预期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也是内卷;

5、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是典型的内卷;

6、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是制度性的内卷。


内卷是什么意思?网络上的解释不是很好懂

内卷其实是个社会学名词,现在成为一个网络热词了。就是大家都在努力,你不努力的话只能被别人碾压,所以只有一直较劲,最终互相倾轧,但实际上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大家在一个球场看球赛,一开始大家都是坐着的,可是中间某个精彩瞬间,引得部分人站了起来,他们一站起来,坐他们身后的人就看不见了,不得不也站起来,结果最后大家都站了起来,而这个时候,每个人的视野与开始坐着时的视野是一样的,他们的获得并没有增加,但是付出的成本增大了太多:他们都不得不站着。这就是内卷,最后的获得并没有增加。正如那些拼命上补习班的孩子们也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多的优质机会,但是却不得不加入这场无谓的付出大战,因为不这样,他们会失去现有的机会。结果是,除了培训机构获益之外,家长和孩子们有可能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我认为作为普通人,很难做到改变社会内卷现状,但可以做到的,是改变自己,不让自己人从众。

首先,第一个是明确目标,储备知识

比如你可以找一张纸,在纸上写下:

你的兴趣爱好,想到的可以都写上;有哪些工作是我可以无师自通,学起来得心应手,干起来乐在其中的?抛开现实经济的压力,如果我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所有的事情,我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想在哪里工作?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以上梳理出来的我的初步目标中,有哪些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未来最有前景的?你现在拥有的资源,可以是人脉,可以是朋友给到的支持,也可以是你自己积累下的东西。

围绕目标,建立知识储备,以职场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撰写简历,坚持投递,总有希望开花结果!

其次是放宽标准,习惯焦虑

在选择就业方向的时候,需要有更多的灵活性,不能一味的去盲从,不能一味的去追求跟自己的专业非常符合的行业或者是工作岗位。把就业标准放宽,把目光从一线城市转向中西部城市,从热门岗位转向一些冷门岗位,那么就业的选择将更多。

最后是打破“行规”,寻找合伙式就业机会

现在有很多公司逐渐在从雇佣式就业向合伙式就业转化,所谓的雇佣制就是员工给老板干活,老板给员工报酬;而寻伙科技的找合伙就是指公司与员工之间是一种合伙模式,员工从“打工仔”变为“合伙人”,公司给员工不仅提供正常的薪酬福利,也同时提供实惠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长期激励(如股票期权、虚拟股票、现金计划、福利计划等形式),对于个人的发展和职场的历练很有好处。


内卷是什么意思梗

内卷通俗的说就是内部竞争。内卷是从内卷化而来,内卷化最早是描述农业问题的,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互相倾轧之意。


内卷通俗地说是内部竞争。是从内卷化化用而来,内卷化最早是描述农业问题的,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互相倾轧之意。

扩展资料:

例如:国际形势不好导致很多本打算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成行,因此考研/保研竞争更加激烈,就是一种内卷;中小学生上补习班也是一种内卷。具有负面意义,强调竞争的不必要、不理性、对人精神的打击和摧残。   

内卷的主要原因包括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优质资源有限等等。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例如,看电影(有限资源)时,当第二排的人由于前排遮挡而坐直时,后排的人(同行)也会纷纷坐的更高(竞相付出努力)。本来坐着可以享受的电影,最终站着才能勉强看到(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


网络用语内卷是什么梗 内卷的意思

1、内卷是表达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2、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3、2020年12月4日,入选《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

内卷指的是什么梗?

“内卷”其实就是内部竞争,这个梗最早是出自一个农业问题的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

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比喻恶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互相排挤的意思。但是有些人并没有那么“内卷”,他们只是想过安安稳稳平平淡淡的生活,但是被旁边的人被迫内卷。

以下情况都是内卷:

1、无意义的精益求精是内卷。

2、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是内卷。

3、为了免责,被动地应付工作是内卷。

4、与预期目标严重偏离的工作也是内卷。

5、低水平的模仿和复制是典型的内卷。

6、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是制度性的内卷。

7、在同一个问题上无休止地挖掘、研究同样是内卷。

规避内卷的方法

内卷告诉人们,表面的精细、复杂、讲究不等于高级,更不等于先进。只有站在更高层次上的不断向外突破、创新和创造,才能不让那种精致的、繁复的、看起来特别敬业的内卷化状态困扰,才能回归到向上勃发的新常态上来。

明白了内卷的含义,便可以有意识地避免陷入内卷,减少内卷造成的浪费和伤害。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做事之前都要判断一下,尽可能避免内卷。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0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94316498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内卷是什么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内卷是什么梗.pdf

标签:内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