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怎么填(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怎么填写河南)

更新时间:2023-02-28 22:23:49 阅读: 评论:0

出生地行政区划怎么填?

1、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12位就是你居民身份证公民身份号码的前6位数字。

2、居民身份证公民身份号码的前6位数字:前两位即省份,次2位为地市,后2位为所属派出所编号。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3、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行政区 划分为省、县、乡三级,现行的行政区划实行如下原则: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四种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下辖自治州、县、自治县、县级市;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地级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设区市分为区、县;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


关于学籍填写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问题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填写本人居民身份证公民身份号码的前6位数字(为我国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它代表出生地县级行政区划。

学生的学籍档案表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写实性材料,是转档案馆永久保存、备查的内主要学籍材料之一,请容务必组织学生用碳素墨水或者中性黑色笔认真据实填写。

扩展资料:

学籍说明:

1、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2、出生地:学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区划。特别注意:学校班主任将有关信息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

3、出生日期: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日,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日期填2位数字。如:“20110101”。

4、性别:男、女。

5、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6、民族:学生的民族全称,如:汉族。

7、国籍/地区:学生所属的国籍/地区,如:中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

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境外永久居住证、护照、其他。

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时(也就是黑户学生),身份证件号可不填,但学校需提供学生在本校就读证明(需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盖章,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9、身份证件有效期: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限。

10、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所在行政区划。特别注意: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

11、户口性质: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的类别,分为:“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




生源地行政区划码怎么填

生源地行政区划码是填户口所在县级行政区六位数字。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网站上可以查询、下载行政区划代码,户口所属派出所可以看户口簿上的印章。
行政区划代码,也称行政代码,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识别符号,一般执行两项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和《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2003)。由9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相当于机关单位的身份号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该标准对我国县以上行政区划的代码做了规定,用六位阿拉伯数字分层次代表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补充和拓延,它规定了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一级行政区划的三位代码。
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如下:
1、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2、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3、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4、第七至九为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出生地行政区划怎么填

什么是行政区划?我们首先看看来自百度百科的解释也是宪法中明确规定的。


行政区划是划分的,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为了方便管理和应用根据行政区划有编排了一套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代码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中各个地区(机构)的标志项,是确保地区间信息交换源头地和目的地的唯一代码。各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原则上均使用统一的行政区划代码。


继续看一下百度百科的定义: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识别符号,一般执行两项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和《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2003)。由9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相当于机关单位的身份号码。按照国务院《行政区划管理条例》规定,行政区划代码由民政部门确定、发布。该标准对我国县以上行政区划的代码做了规定,用六位阿拉伯数字分层次代表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的名称。


从这段定义中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


首先行政区划代码的事权是民政部门,而不是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要遵照民政部门制定的行政区划代码,这个认识很重要!


其次是行政区划代码完整的说是九位的,九位是省市县乡四级代码组成。我们公安内常说的行政区划代码是六位的,也就是前面的省市县三级。因为我们公安的许多业务工作只划分到区县一级,以户籍管理为例,人的户籍、籍贯、出生地等信息就是划分到区县一级的。



最后我们聚焦在公安常用的省市县三级六位行政区划代码上的话,那么就只需要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这个标准文件就好了。《GB/T2260-2007》主要规定了行政区划代码的编写规则和提供了当年的已编号的行政区划代码。编写规则大致如下: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01-20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7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71-80表示工业园区或者经济开发区。


举例来说"130101"这个六位代码,前两位13指代的是河北省(标准六位代码是130000),前四位1301指代的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标准六位代码是130010),前六位130101指代的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这些代码当然都可以从标准中查询出来,但我觉得一名优秀的公安业务工作者,至少应该记得所有省级单位的代码,这样当你看到一个37开头的公民身份号码,你就知道这是一位山东小哥了。



行政区划代码本身就能反映很多好玩的事,比如:


中国现有省级单位34个,地市级单位334个,区县级单位2851个。


广东是全国拥有最多地市的省级单位,有21个;河北省保定市是下辖区县最多的地市级单位,有24个。


有的市级单位没有下辖区县,如广东东莞、中山。


也有省直管的县级单位,即中间没有地市级单位。如海南的琼海市、澄迈县等。


有省市同名的,比如吉林省和吉林市;有市县同名的,比如长沙市和长沙县;也有跨区域重名的,比如北京市通州区和南通市通州区。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12位怎么填?

1、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12位就是你居民身份证公民身份号码的前6位数字。

2、居民身份证公民身份号码的前6位数字:前两位即省份,次2位为地市,后2位为所属派出所编号。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扩展资料: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补充和拓延,它规定了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一级行政区划的三位代码。

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是:

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第七至九位表示乡、镇(街道办事处)

为了更详细地反映乡镇以下区划情况,国家统计局补充了三位表示居委会、村委会的代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政区划代码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是什么?

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是身份证的前6位数字。
出生地意义不大,唯一的作用就是表明身份证前六位,前两位表省,中两位表地级市,后两位表县,由于身份号码终身不改,所以出生地也算是给打下了一个终身烙印。
籍贯,又名祖居地或原籍,籍贯一般从父,个别从母系的,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原籍地是原来的籍贯。
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填写籍贯时,具体到县市即可,不需要更细化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区,县。
籍贯,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登记填至县级行政区划,不能确定祖父居住地的,随父亲籍贯,不能确定父亲籍贯的,登记本人的出生地,父亲是外国人或出生医学证明未记载父亲信息的,随母亲籍贯,弃婴等籍贯不详的,登记收养人籍贯或收养机构所在地的县级行政区划,经批准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外国人,登记入籍前所在国家的名称。
户口,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作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也是每个公民的身份证明。
户籍是对自然人按户进行登记并予以出证的公共证明簿,记载的事项有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亲属,婚姻状况等,它是确定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法律地位的基本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七条 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弃婴,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9:0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94229513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怎么填(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怎么填写河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怎么填(出生地行政区划代码怎么填写河南).pdf

标签:行政区划   出生地   代码   河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