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泉(吴锦泉人物事迹)

更新时间:2023-02-28 21:45:33 阅读: 评论:0

奉献的例子有什么?

1、吴锦泉

吴锦泉,男,汉族,1929年12月生,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五星村村民。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每天骑自行车走街串巷,替人磨菜刀、 磨剪刀挣下的辛苦钱总计1966块2毛通过红十字会全部捐给了灾区。

2、王锋

王锋(1978年12月19日—2016年10月1日),男,汉族,郑州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前系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村民。

2016年5月18日,面对无情大火,王锋三度勇闯火海,先后救出6人,及时呼叫楼上10多名住户脱险,导致全身烧伤面积达98%,除自己烧伤外无一人伤亡。

2016年10月1日下午,王锋因突发感染,不幸病逝。

3、支月英

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生,江西进贤人,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她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


吴锦泉的事迹简介

上世纪80年代末,吴锦泉从乡针织厂退休,捡起了小时候学过的一门手艺:磨刀。每天骑辆破旧自行车,走街串巷。磨一次剪刀5角钱、1块钱,一天下来多的时候也不过挣个十块八块。

一个退休老人这么拼命挣钱干什么?“磨刀的收入一分不动,全部用于帮助别人。”吴锦泉心中有盘算,用这些钱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2008年汶川地震,吴锦泉将3个多月磨刀挣来的全部收入1002元捐献给了灾区,一枚枚用汗水换来的硬币,感动了无数人。

2008年至今,老人先后向社会捐款20多次,其磨刀收入的51000余元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他的慰问金42000元,全部被他用来回馈社会。

扩展资料:

“出了名”的吴锦泉依旧保持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习惯,天天骑自行车十多公里为村民们磨刀,即使大夏天也没闲下来。

而这些年,老人先后向社会捐款20多次,其磨刀收入的51000余元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他的慰问金42000元,全部被他用来回馈社会。

爱的脚步不会停歇,只会不断接力。2011年,在吴锦泉的倡导下,当地成立了“锦泉一元爱心社”,几年来收到爱心居民和企业家的捐赠近20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近千人次。

南通市红十字会也申请注册了“磨刀老人”公益商标,并设立“磨刀老人”微公益基金,倡导“人人可为、力所能及”的微公益行动。

2015年底,吴锦泉当选“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在被问到最大心愿是什么的时候,老人脱口而出:捐款捐到90岁,活到老,磨刀到老,捐钱到老。




吴锦泉的人物事迹

吴锦泉1959年入党。年轻时,他担任过生产队队长、民兵营长、种猪场场长。如今年过八旬,他依旧关心社会,关注时事。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不保留地捐献出来,换成灾区人民的食物和药品,他说这些都是他该做的。吴锦泉老人仅靠磨刀为生,老人曾经在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时,先后向南通市红十字会捐出千枚硬币。春节后,老人又带着港闸区政府奖励给他的1000元慰问金及辛苦磨刀赚来的316元来到市红十字会,捐给了市儿童福利院。老两口的生活并不富裕,至今还住着三间破旧的瓦房。除了磨刀,吴锦泉老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一把刀一块钱,这一千元几乎是老人三个月的磨刀收入!老两口的生活朴素到了极点,老伴出来捐钱时穿的黑裤子已经有39年了,还是出门时才舍得穿的行头。
“出了名”的吴锦泉依旧保持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习惯,天天骑自行车十多公里为村民们磨刀,即使大夏天也没闲下来。这走街串巷挣出来的钱,流淌着多少汗水,又传递出多少爱心。当吴锦泉夫妇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两位老人在家里坐不住了。吴锦泉点点这几个月磨刀挣来的硬币有好几百元,老伴说:“我这里还有些,凑个1000元钱给红十字会送去吧!”。两位老人从港闸区天生港镇街道五星村家里出发,倒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来到市红十字会捐钱。南通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倪瑾细心地发现,老奶奶的腿部皮肤有些异常,一打听,原来是患了湿疹,已经4年多了,但她一直舍不得花钱看病,痒得难受了就用熟人送的药膏涂一涂,但总是治不彻底。倪瑾副会长立即安排工作人员陪老人到皮防所医治,老奶奶觉得过意不去,一个劲地道谢。


吴锦泉老人

  吴锦泉:1928年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闸西乡五星村村民。是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
  吴锦泉老人仅靠磨刀为生,老人做好事善事,热心公益,奉献社会,帮助他人可是一以贯之的行动,数十年如一日;他生活十分俭朴,几乎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都用于帮助别人,出钱出力,修路补桥;他以能帮助他人为最大的快乐,帮助过的人、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
  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感动中国友善的例子有哪些?

吴锦泉——高节卓不群(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 吴锦泉,男,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村民,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 吴锦泉老人今年86岁,靠磨刀为生,生活清苦,却乐善好施,20多年来,他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大都用于慈善公益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5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91933485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吴锦泉(吴锦泉人物事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吴锦泉(吴锦泉人物事迹).pdf

标签:事迹   人物   吴锦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