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2020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

更新时间:2023-02-28 21:40:09 阅读: 评论:0

2020年4月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什么?

2020年4月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线上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

火星探测简介

中国未来将进行深空探测,探测太阳系、火星、小行星等,探寻地外生命信息。针对火星的探测任务,主要包括探索火星的生命活动信息,包括火星过去、现在是否存在生命,火星生命生存的条件和环境以及对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的探测。

针对火星本体的科学研究,将包括对火星磁层、电离层和大气层的探测与环境科学,包括火星的地形、地貌特征与分区,火星表面物质组成与分布,地质特征与构造区划;对于火星内部结构、成分,火星的起源与演化也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欧阳自远表示,在以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的总目标下,将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今后大量移民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可能性。当前的计划显示,火星的探测将实行轨道器加火星车的联合探测方式,计划将在2020年实现火星的着陆巡视,在2030年实现火星的采样返回。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什么?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同时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揽星九天”。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表达了宇宙的五彩缤纷,呈现科学发现的丰富多彩,饱含动感,气韵流动。

开放的椭圆轨道整体倾斜向上,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代表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体现着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标志着深空探测进入太空能力-C3。

这组意义深远的名称与图形标识将承载着中国人航天强国的梦想,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前往未至,发现未知。

总体评价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持续飞行以及后续的环绕、降落和巡视,表明深空探测是当今世界高科技中极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是众多高技术的高度综合,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开展并持续推进深空探测,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技进步、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及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什么?

2020年4月24日,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2021年5月15日,国家航天局确认天问一号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取得重大胜利。

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一举刷新了三项世界纪录,第一次自主探火凭借5吨级规模成为人类进入火星轨道的最大吨位探测器,第一次自主探火即成功登陆火星,第一次自主探火即一步实现绕与落,巡视火星更是指日可待。

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设备及功能

1、中、高分辨率相机,负责对火星表面成像,开展火星表面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研究。

2、火星磁强计后续主要负责探测火星空间磁场环境。

3、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则用来分析火星矿物组成与分布,研究火星整体化学成分与化学演化历史,分析火星资源与分布区等。


20204月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什么?

20204月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2016年1月,中国自主火星探测任务获得国家批准立项。任务要求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开展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计划于2020年7-8月间择机发射,2021年登陆火星 。

中国按计划推进火星探测工程,火星探测器和用于发射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和一院抓总研制。

2020年4月,中国国家航天局明确计划通过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天问一号由一部轨道飞行器和一辆火星车构成。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


探测数据

根据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数据发布管理办法》,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科学数据已实施保护期内数据开放获取。

本次发布的数据由地面应用系统生产制作,包括环绕器上的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中分辨率相机、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以及火星车上的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火星气象测量仪、火星车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在2022年1月获取的科学数据;共计7712个数据文件,总数据量101.9 GB。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为“天问一号”

“天问”来源于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长诗,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著,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断创新永无止境,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以“揽星九天”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

天问一号

天问一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任务计划通过实施一次发射,实现多个工程目标,包括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进行精细巡视勘查。任务设定了五大科学目标,主要涉及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等研究。

火星探测器

火星探测器被设计成环绕器和着巡组合体两部分。任务中,着巡组合体将在火星表面软着陆,并释放巡视器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进行探测;环绕器绕火星飞行,为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并伺机进行环绕探测。该任务共搭载13种有效载荷,其中环绕器7种、火星车6种。


2020年4月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什么?

2020年4月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天问一号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任务分为三个:

1、探测火星生命活动信息。

2、火星的演化以及与类地行星的比较研究。

3、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今后大量移民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

天问一号的探索过程。

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实施火星捕获。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5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91609499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2020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2020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pdf

标签:火星   首次   命名为   我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