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

更新时间:2023-02-28 21:39:03 阅读: 评论:0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引发的肾小球硬化症,也是全身微血管病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正逐年增加,约30%到40%的糖尿病患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发展为显性肾病,则会不断进展,最终成为终末期肾脏病。在欧美等国家,糖尿病肾病是肾脏替代治疗的首要病因,约占50%。在我国糖尿病肾病是继肾小球疾病之后,第二位构成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
平时控制血糖可以用蜂胶,蜂胶对于糖尿病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血糖,原理是通过本身的抗炎、免疫、抗氧化的特性,恢复一部分的胰脏功能,使胰岛细胞损伤得到修复,功能有所提高。蜂胶以及其所含的一些物质,对于延迟糖的吸收,以及延迟或者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可以双向调节血糖,蜂胶含丰富的黄酮类、萜烯类等药效成分,具有单独或协同降糖作用。蜂胶中丰富的黄酮类有很好的调节血脂、改善微循环、抗氧化、保护血管的作用,萜烯类成分有良好的杀菌、消炎作用,可以减轻糖尿病的并发症。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粒,温开水冲服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糖尿病肾病是怎样的疾病?

倘若是得了糖尿病,人体的全身血管也会引起病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的糖尿病的病情发展,会造成肾脏损害,因此也会很容易得糖尿病肾病。而医学上最新对于糖尿病肾病分期,其实主要是有五个时期:

最新糖尿病肾病分期

Ⅰ期,为糖尿病肾病确诊时肾小球高滤过和肥厚增大。有过性微量尿白蛋白,用胰岛素治疗后可以消失。

Ⅱ期,有肾脏损害,但无临床征象。此期出现在糖尿病发病后二年,有些患者在这一阶段持续很多年,甚至终身。肾小球基底膜通常增厚,系膜区常常增生。糖尿病控制不佳(常为酮症)和运动时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系可逆性。肾小球滤过率依然明显增加。血压正常。

Ⅲ期,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期”,典型者是在患糖尿病10-15年以后。微量白蛋白尿不断加重。肾小球滤过率仍然是增高的。血压开始增高。

Ⅳ期,病程在15-25年以上,约40%%的T1DM患者发展到这一阶段。病理上出现典型的改变,而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尿蛋白排出量增多(>0.5g//24h),大多数患者出现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

V期,为终末期肾衰,特点是普遍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闭塞,伴有肾小球玻璃样变,肾小球滤过率已很低,氮质潴留,高血压明显。

糖尿病肾病分期治疗

其实,糖尿病肾病分期的主要依据是尿白蛋白排出量多少,早期就是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糖尿病肾病为明显白蛋白尿期。

在Ⅰ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球滤过率是高的,治疗后可以降低,但往往不能恢复正常,如果糖尿病肾病发病在青春期前,则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而Ⅲ期糖尿病肾病肾用胰岛素泵治疗或作强化治疗可在血糖明显改善后,尿白蛋白排出量减少或稳定不变。Ⅳ期的糖尿病肾病则可以利用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来减慢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率。

但是如果病人从发展到Ⅲ期即微量白蛋白尿阶段,则很有可能继续向Ⅳ期发展,出现典型的糖尿病肾病表现,这个时期再进行治疗的话,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和容易治好了。因此,妈妈网百科提醒在糖尿病肾病Ⅰ期的人要尽快配合医生治疗为好。

糖尿病肾病是什么?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是由于长时间的血糖升高,对肾脏的血管等造成的损伤,引起的肾病。

主要危害包括有害物质不能正常排出,而蛋白质有用的物质被排出。病情进展会导致严重的肾功能障碍或者尿毒症,在所有进行透析的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肾病患者。

作为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危害不容小觑!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可以通过尿液检测提示,比如尿蛋白、微量白蛋白、尿酮体等指标。因此建议定期尿液检测,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比如借助一些人工智能检测设备(尿检马桶盖)可实现居家健康管理。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糖尿病肾病会危害大家的身体 健康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肾病呢?

重庆中肾医院肾内科主任李冰表示,糖尿病肾病是最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病,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肾衰竭)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的易患人群

糖尿病控制不良、高血糖和血糖波动大的患者;

糖尿病具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患者;

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仅通过糖尿病早期筛查发现有微量白蛋白尿情况。中晚期患者主要症状以高血压、水肿为主,体检可发现大量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现象,且常合并其他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周围血管、心血管和脑血管并发症。

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如抽血验尿检查。可以根据血中的肌酐及尿中蛋白质来评估肾病的进展,及时掌握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医学营养治疗

医学营养治疗应强调饮食结构合理,包括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钠、钾、磷等营养素的管理。

注意高钙低磷。高钙的东西往往也高磷,像动物内脏、排骨、虾皮等不宜多吃。适当补充纤维素,可以多吃玉米等粗粮以及蔬菜、水果等有益食品。

运动

长期规律的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耐量、减轻体重、改善脂质代谢、控制血糖、血压,减缓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积极控制血压

血压升高不仅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患者心血管病预后的主要风险因素。

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

尽量不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复方感冒药等药物,若长期使用可产生直接的肾小管毒性作用。少用或禁用对肾脏有损害的抗生素,如新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以及某些头孢菌素、多黏菌素等抗生素,必须使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重庆中肾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在糖尿病病友中特别常见和比较麻烦的糖尿病并发症。换句话说,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它的临床特征为:早期持续性的蛋白尿,病友多无明显症状,部分病友可表现为尿里泡沫多(这里所指的蛋白尿一定要先由医生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尿蛋白增高),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最后病情进展至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透析治疗,是糖尿病病友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病怎么办

糖尿病肾病怎么办

1、糖尿病肾病怎么办

筛查: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发现糖耐量以及空腹血糖异常者,进行生活干预,控糖等等,预防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早期治疗:对于已经出现了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给予糖尿病肾病治疗,减缓并且进展。

阻止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对于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2、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Ⅰ期: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此时无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

Ⅱ期:间歇性微量白蛋白尿期,此时尿蛋白排泄率正常,或在运动后有所增高。

Ⅲ期: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期,也有人称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此时肾小球滤过率正常。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显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出现肾病综合征。

Ⅴ期:肾衰竭期,尿蛋白排泄可减少,肾功能异常。

3、糖尿病肾病要做什么检查

尿糖定性

是筛选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方法但在糖尿病肾病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故测定血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

20~200μg/min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当UAE持续大于200μg/min或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即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尿沉渣

一般改变不明显较多白细胞时提示尿路感染;有大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尿。

尿素氮、肌酐

糖尿病肾病晚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GFR)

GFR增加;B超测量肾体积增大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在尿毒症时GFR明显下降,但肾脏体积往往无明显缩小。

如何治疗糖尿病肾病

1、控制高血压积极控制高血压,严格达标。少盐饮食、适当锻炼、积极补钙。已有血压高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降压药。达标值:无肾损害及尿蛋白<1.0克/天者,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尿蛋白>1.0克/天,血压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

2、控制高血糖从患糖尿病起就应积极控制高血糖,而且一定要严格达标。血糖控制越理想,患糖尿病肾病的机会越低。达标值: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8.0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6.5%。

3、定期体检糖尿病肾病早期无任何症状。因此,必须坚持定期体检,要特别检查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确诊时即应行尿微量白蛋白筛查。1型糖尿病发病5年后开始进行筛查。凡初次筛查未发现微量白蛋白尿,以后每年应进行一次检查。

4、控制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都是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因此有血脂紊乱者,还应进行调脂治疗。达标值:总胆固醇<4.5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2.6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1.1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5毫摩尔/升。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

1、神经病变。儿童糖尿病的神经侵害重要是于四周神经与四周神经的脱髓鞘病变有关,这种脱髓鞘转变与四周神经髓磷脂经非酶糖基化作用,引起免疫球蛋白的沉积及糖化终产物的形成年龄有关。表现为肢体麻木,刺痛,烧灼感。病程长者,可伴有胃肠功效混乱及排尿障碍等自主神经病变,中枢神经也可受累如脑萎缩等。

2、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产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沾染、饮食失控、胰岛素治疗中断等。酮症酸中毒的产生,一方面与胰岛素的尽对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胰岛素拮抗激素的相对或尽对增加有关。如生长激素,有发动脂肪分解,导致大批生酮氨基酸的产生及高血糖素等。酮症酸中毒时,重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嗜睡、昏迷、呼吸急促深大、口唇樱红、呼气有烂苹果味、血糖升高。

3、骨关节病变。骨关节病变的重要表现为骨矿物盐减少,骨密度减低,掌骨x线皮质变薄,其原因不明。高血糖时肾小管钙和磷的重接收减少,可能是骨矿物质减少的原因之一。另一表现是关节运动受限,双手手掌不能合龙,但多无疼痛。其原因可能是肌腱胶原组织的糖基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有关。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5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91543499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pdf

上一篇:我的暑假作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糖尿病肾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