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莫大焉”是什么意思?
“善莫大焉”的意思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作者有争议
原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释义: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扩展资料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
作品地位:
《左传》的瞩目成就,首先在于它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而内容详实的史学钜编,在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左传》以近二十万言的规模,全面、系统记载春秋一代大事,广泛涉及周王朝和晋、鲁、楚、郑、齐、卫、宋、吴、秦、越、陈等十多个诸侯国,并且屡见追记西周与商殷、甚至有夏以前时期的史实。
《左传》虽未完全否认天命鬼神,却极力强调人事作为,重视民心向背的重大政治作用,反对“困民之主”,都突出地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善莫大焉什么意思?
善莫大焉意思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整句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读音zhī cuò néng gǎi,shàn mò dà yān,指一个人犯了错误后,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是最好的事情。
拓展资料出自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这句话源自一个历史故事。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
善莫大焉具体什么意思?
意思是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原句出自于春秋左丘明的《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原文: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白话译文:
赵盾和士会看到死人的手,问起杀人的缘故,感到担心,准备进谏。士会对赵盾说:“你劝谏如果听不进去,就没有人继续劝谏了。请让士会先去,不听,你再接着劝谏。”士会前去三次,到达屋檐下,晋灵公才转眼看他,说:“我知道错了,打算改正。”士会叩头回答说:“一个人谁没有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
《左传》的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作品中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是什么意思?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5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90836495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善莫大焉(善莫大焉的上一句是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善莫大焉(善莫大焉的上一句是什么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