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手机(监控手机软件)

更新时间:2023-02-28 21:05:12 阅读: 评论:0

监控别人手机犯什么罪

监控他人手机不属于刑事犯罪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因此一般是不会判处刑罚的。侵权人监控他人手机,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监控他人手机,如果情节显著轻微,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不涉及刑法,属于侵权行为,一般不会判刑,但是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但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涉嫌侵犯通信自由罪,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行为人监听别人手机通话和微信的,属于侵犯别人的隐私权,情节严重的,会被公安机关进行治安管理处罚,处拘留、罚款,涉嫌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手机被监控后有哪些特征?
1、一般手机被监控后都会查看你的个人信息、聊天记录、行动轨迹等甚至有的时候甚至能做到视频监控。由于在传输这些信息的时候都需要使用流量传输,我们可以从这个方面下手。
2、如果怀疑自己手机被监控的话需要检查下自己手机有没有装一些来源不明的APP,或者手机在离开自己一段时间后有异常,然后检查下后台APP有没有流量异常使用的情况。如果发现一个软件平时没怎么用,但是使用流量却不少,并且还来源不明的话,那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是监控软件了。
3、现在还有一种形式是通过短信或者彩信的方式把需要的信息发送出去,然后再删除短信。这个需要从运营商费用那边下手,检查下最近有没有莫名其妙多出很多短信费。如果有的话,那也可能是被监控的原因。
4、至于视频监控这个比较简单,由于视频需要消耗很多的流量,只要大家离开WiFi范围后发现流量消耗明显,那八成是被人视频监控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二条 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警察能监控手机哪些东西

警察监控手机,主要监控:通话记录、短信、微信、QQ、手机信号所处的位置(通过基站、信号车等精准定位,误差在一米以内)等内容警方都是可以监控的,你的上网记录也会被监控,公安机关专门有两个部门来做这些事情,一个是技侦,一个是网监。技侦手段就是技术侦查手段。技术侦查手段是指在侦办各类犯罪案件中,为获取有关犯罪案件的各种情报、信息、资料等,由专业人员通过专门程序所依法秘密采用的专有技术、方法、手段和措施。公安机关一般会采取以下方式监控手机:
1.在得知嫌疑人手机号的情况下,用专业监听设备,截取,窃听嫌疑人的一切通话记录,短信记录,以及追踪定位其手机信号发射位置。   
2.在手机植入病毒或安插微型设备,来获取一切嫌疑人的联络信息。  
3.通过wifi入侵嫌疑人的手机。  
卫星定位锁定嫌疑人的位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 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如何查看手机是否被监控

方法:

1、手机的话在你发送信息或通话之后,查看自己号码的通讯记录(通讯清单),看有没有产生其他可疑的通讯记录。一般窃取信息的人是通过短信窃取私人信息的。

2、一般监控手机都需要安装一个监控软件,而这样的软件都是隐匿运行的,很难检测到,如果你怀疑自己的手机被监控了,你可以备份手机上的必要软件和数据,然后恢复手机至出厂设置,这样一些未知的或有潜在威胁的软件就会被处理掉。

3、手机偶尔会卡顿,按键反应会比较慢。如果手机被植入晶片,"窃听者"在监听时,你拿起手机的同时,不管是玩GAME还是拨电话,按下的第一个按键,会有延迟1~2秒的现象。如果是植入软体,则不会有这个情形。

4、安卓手机的系统安全性是很低的,但你可以通过安装安全卫士来防止病毒,如果平常不 root手机不装其他奇怪的软件一般不会被别人监控;苹果则是在越狱后,安装插件的时候存在这种被监控的风险。

内容监听

提及电话监听,通常会认为是一名调查人员在监听一段真实的通话音频。事实上,同C D R 和笔式记录器相比,执法机构进行音频内容电话监听的行为是很少见的。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现代计算机技术生成通话记录(即元数据),使自动处理与分析变得相对容易,这就使调查人员可以快速辨别行为模式,而不用逐一手动检查每条记录;

另一方面,通话内容需要专人翻译,每分钟通话都需要调查人员花时间去监听,并且准确分析通话含义。

与笔式记录器和诱捕及追踪设备监听的数据相同,目标通话音频的内容监听技术利用前者的‘’合法路径‘’电话开关功能,将数据实时传递给执法机构。其原理同笔式记录器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电信运营商如何开始监听。

除了通话音频之外,内容监听一般包含笔式记录器和诱捕及追踪设备的数据,用这些数据可辨别呼出者的电话号码和呼入者的电话号码。对手机来说,它也可以包括短信息内容,以及可以有效反映通话时手机位置的基站信息。


现在的手机可以被远程监控吗?

手机可以被远程控制的。如果你的手机出现了下列的几种情况,就要注意了。
1、查看一下自己的手机通讯记录,有没有其他可疑的通讯记录。明明自己没有打过,却显示有通话记录。另外还要看下自己的手机联系人有没有添加一些你不认识的号码,这极有可能是对方用来监听的手机号。
2、当处于通话状态时,手机出现了电流声杂音。如果此时你的信号并不好,那么还可以认为是信号导致的电流。但若是信号平稳的,那么就需要注意了,那就有可能手机正被人监听着。
3、当拿起手机按下的第一个按键,会有延迟1~2秒的现象。亦或是排除内存不足情况后,手机卡顿,按键反应慢。有可能手机被植入了晶片,背后有"窃听者"。
4、除了晶片外,最常见的是监控软件。但这类都很难检测到,隐藏运行。如果你出现了上面的情况,怀疑手机被监控了,你可以备份手机上的必要软件和数据,然后恢复手机至出厂设置就可以让具有潜在威胁的软件被处理掉。
现在选择远程控制软件需要选择安全正规的软件才可以。Android专注深耕 Android 设备管理,超过10年经验,累计下载5亿次+,来自 Google Play 60万+用户4.3分打分

公安局可以监控个人手机吗

法律分析:一般情况下,公安局也不可以监控个人手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采取监控手机通信行为是非常严格的,需要是涉及到危害国家安全、恐怖袭击等严重的刑事犯罪才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条 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第一百五十一条 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监控别人的手机犯法吗?

法律分析:一、未经法律许可,定位或监听他人手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行为人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罚款、拘留)和民事责任(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一般情况下不会构成犯罪。二、如果利用监听、窃取到的信息从事犯罪活动的,根据性质不同会构成不同罪名。如利用他人隐私进行敲诈勒索的,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定位或者监听他人手机只是为了达到敲诈勒索目的一个手段,只按一罪处罚。三、从民事上来讲,定位或监听他人手机,属于侵害他人隐私行为,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法院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5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9512488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监控手机(监控手机软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监控手机(监控手机软件).pdf

标签:手机软件   手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