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多发于人的哪些部位?
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病部位是胃以及小肠。其他部位也有可能发病,但几率较小,比如结直肠,发病率只有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食道,发病率只有百分之零至百分之六;其他部位的发病率更是少之又少,属于罕见的情况了。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长在胃肠道组织的,最初是由Mazur在一千九百八十三年提出。
胃肠道间质瘤是恶性肿瘤也是良性肿瘤。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病群体是中老年,年龄在四十岁以下的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没什么差别。因为可能是属于恶性肿瘤,所以有的患者在诊断的时候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是属于恶性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没有什么临床表现。不过有的患者可能早早就治疗完毕,但是也有的患者会患病数十年,长达二十年。不过主要是恶性肿瘤,但是晚期的症状表现也不会很长,大多都是几个月就结束了。而如果是良性的或者是恶性的但是在早期就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了。最常见的症状是胃出血、吞咽困难以及出现腹水等等症状。恶性的还会出现体重减轻或者发热等等症状。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手术。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第一选择,也是唯一一种可能可以完全治愈胃肠道间质瘤的方法。但是也不能保证完全治愈,因为有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九十的患者会复发。复发后还会重新出现新的肿瘤, 而重新出现的肿瘤可能可以切除,也可能不可以切除。无法切除的存活时间最多只有十二个月。第二种,药物。伊马替尼,用于手术无法切除或者复发的病例。配合手术一起使用,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胃肠间质瘤,为什么在老年人群中多发?
这世间万物的美食数之不尽,有的不必加工便已经能一品其中风味,有的经过简单烹调便焕发新的韵味,有的历经精雕细琢、繁琐工序而隆重登场,这所有舌尖上的佳肴在我们的口腔中碰撞爆发,让我们纵享丝丝美味,而它们最终都需要经过我们胃肠道的消化。而胃肠间质瘤这一胃肠道的疾病,也因其特殊性而好发于老年人群体。
一、胃肠间质瘤虽非癌症,危害却不小
胃肠间质瘤对我们而言似乎十分遥远,它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的间叶组织的肿瘤,并且占到了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不过大多数为良性,病发部位主要是胃、小肠、食道等。良性以及早期的胃肠间质瘤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而胃肠道出血则是恶性的胃肠间质瘤最常见的症状,此外有的病人还会有吞咽困难、腹痛、体重减轻、发热等症状。如果检查出胃肠间质瘤,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则是手术治疗。
二、胃肠间质瘤较难分辨
体积较小的胃肠间质瘤通常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只是偶尔会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而被误诊为胃炎、肠炎。而体积较大的胃肠间质瘤则会出现出血、梗阻等症状,在临床实践中,有不少胃肠间质瘤患者被误诊为贫血、胃肠癌等疾病,而大约有七成的胃肠间质瘤患者在一开始的诊断阶段被误诊为平滑肌瘤或者其他的肉瘤。
虽然大部分的胃肠间质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有发展为恶性肿瘤的可能。五十岁至七十岁是胃肠间质瘤的高发年龄段,根本病因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这与水源、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环境中的放射性因素等在体内的堆积相关,同时也与遗传因素相关。除此之外,腌制、烟熏等具有一定致癌性的食物皆不建议多食。
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多见于中老年人。胃肠道间质瘤大部分发生于胃和小肠,其次是直肠和食道。那么,这种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胃肠道的间质瘤的病因现在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1998年以来,大家对这个研究越来越深入。现在认为胃肠道间质瘤的始发原因是由于C-kit基因的突变引起的,由于C-kit基因的突变导致这种基因表达的蛋白,CD117蛋白大量的扩增,从而引起了胃间质组织的瘤性改变和无限期的繁殖,形成了一种肿瘤。原来,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跟基因突变有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体内的基因发生突变呢?引起基因突变的原因 咱们比较常见的 一个是本身的身体的染色体的缺陷,或者变异,另外还有一种 环境因素。因为我们xx病例,都是发生在40岁到80岁 是成年人,有一些病 由于基因突变很早就发现,在二三十岁,三四十岁可能就有了,但是这个病为什么这么晚 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范畴。人体自身的基因突变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病因,而一些环境致病因素如病毒、射线、污染物、化学药物等往往能诱发胃肠道间质瘤。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就要对可能引起胃肠道间质瘤的相关因素多加关注,并远离这些因素,从而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伤害。好,这个问题就给大家讲到这儿。
胃肠道间质瘤是癌症吗
胃肠道间质瘤不是癌症,如果诊断是明确的,那CD117(C-kit)应该是弥漫阳性,这样用“格列卫"才有意义;再者是“0.6*0.6*0.6cm”吗,这个大小应该是“极低危险”等级,通俗的说是良性,切掉就可以了,不用后续治疗。格列卫最初是治白血病的,应该理解为化疗药,是药三分毒,何况是化疗药,不要因为避免一个5%有可能的危险,而冒60%的必然的危险。
听说买印度的格列卫便宜,至于怎么买,不知道,再说如果“0.6*0.6*0.6cm”我觉得不用吃药,你要担心,可以定期复查,比吃药的费用和副作用都小。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后期胃间质瘤有哪些症状
胃间质瘤是一种发生于消化系统或胃肠道系统的肿瘤,是因为肿瘤细胞源于间质软组织,这种软组织产生于胃肠壁内。什么是胃间质瘤?胃肠间质瘤的形成是由于细胞生长失控。正常情况下,细胞以一定速率生长或分裂,而当这一系统瓦解,部分细胞开始以反常的速率和倍数生长繁殖,则成为了癌细胞。当大量癌细胞聚集,即形成肿瘤。胃间质瘤有什么症状?
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估计年发病率约为1~2/10000,多发于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大部分GIST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结直肠约占10~20%,食道占0~6%,肠系膜、网膜及腹腔后罕见。
胃间质瘤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无特异性。胃肠道出血是最常见胃间质瘤症状。而在食管,吞咽困难症状往往也常见。部分病人因肠穿孔就诊,可增加腹腔种植和局部复发的风险。
胃肠间质瘤病人第一次就诊时约有11~47%已有转移。胃间质瘤症状转移主要在肝和腹腔,淋巴结和腹外转移即使在较为晚期的病人也较为罕见。转移瘤甚至可发生在原发瘤切除后30年。小肠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而食道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低。胃肠间质瘤良性也有复发的可能,但过程较慢,有的甚至在10年、20年之后,不为人们注意而已。
CT、超声内镜、消化道造影可协助胃肠间质瘤大小、局部浸润、转移、位置等的判断。 一般间质瘤都程度不同具有潜在的恶性,其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以及核分裂象多少(病理报告中会描述)相关。超过5cm的间质瘤应该在中度危险以上,对化疗放疗不敏感。接受过手术治疗的局限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完整切除后总的5年生存率为40-55%,术后第5年的复发率变化很大,其中低危原发肿瘤为2-15% ,高危者为70-90%。目前没有特异性的用于检测胃肠间质瘤复发的血清标志物。肿瘤典型的复发部位是手术切除床、肝脏和腹膜。肺转移罕见。所以标准做法是术后5年内每3-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腹盆腔ct)检查,此后每年评估一次。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引起了胃间质瘤? 胃间质瘤是一种发生于消化系统或胃肠道系统的肿瘤,是因为肿瘤细胞源于间质软组织,这种软组织产生于胃肠壁内。胃肠间质瘤可能产生于胃肠道内的任何一段中,但多发于胃(60%),其次是小肠(25%) 。一些胃肠间质瘤细胞可能会进入血管,并扩三到身体其他部位,即发生转移。什么是胃间质瘤?胃肠间质瘤的形成是由于细胞生长失控。正常情况下,细胞以一定速率生长或分裂,而当这一系统瓦解,部分细胞开始以反常的速率和倍数生长繁殖,则成为了癌细胞。当大量癌细胞聚集,即形成肿瘤。
胃间质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在所有胃肠道癌症中的比例不到3%,但却是最常见的胃肠道间质肿瘤。什么是胃间质瘤?胃间质瘤患者年龄位于十几岁到九十多岁之间,但最多发于60岁左右患者。成人诊断胃肠间质瘤时的中位年龄为66-69岁。胃间质瘤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45%-64%。如果肿瘤不能被彻底清除,5年生存率仅为10%。而且多数早期胃肠间质瘤没有症状,因此多在较晚时期才被诊断出来。其症状包括:无痛腹部肿块、腹部不适或腹痛、呕吐、便血或呕血、疲劳,高烧和贫血。
胃肠间质瘤有哪些症状
你好,胃病间质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病程可短至数天长至20年,恶性GIST病程较短,多在数月以内,良性或早期者无症状。GIST的主要症状依赖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无特异性。如果是穿刺病理诊断基本都是确诊了的。
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唯一能够治愈其的方法,建议正规医院即时就诊。以上是对胃肠间质瘤有哪些症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