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简介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俄国 百科 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的雏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罗蒙诺索夫生平
罗蒙诺索夫生平非常具有传奇色彩,1711年,他出生在一个殷实的渔民之家,父亲给了他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满足不了他对 自然 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就在19岁那年,罗蒙诺索夫毅然离开家乡,前往莫斯科求学。
罗蒙诺索夫的求学之路也充满艰辛,因为他平凡的出身,加上他不懂当时上层社会普遍使用的拉丁文,所以常常被同学和老师嘲笑,雪上加霜的是,他的父亲不满他外出求学而不顾家里,于是中断了对他的资助,罗蒙诺索夫只好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过着清贫的生活。不断这些困难没有难倒他,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求知欲望,很快就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被派往德国 留学 。
在德国期间,罗蒙诺索夫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学习到很多先进的知识,学会了多国语言,并且还收获了美满的爱情。正当他回国准备有一番作为时,当时俄国科学院封建保守的气氛让他不时与徳籍院士发生争吵,最后他直接上书俄国女皇,处境才有了好转。这之后,他不仅成为俄国科学院的第一位俄国院士,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不仅提出了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还改造俄语,创立第一个 化学 实验室,还参与创建著名的莫斯科大学,在他短短的54年的人生中,罗蒙诺索夫的生平是非常精彩和充实的,他的成就是全方面的,并且依靠自己的才华为祖国赢得了声誉。
罗蒙诺索夫简介
罗蒙诺索夫的简介如下: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能够在某一领域内有所成就,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不过纵观罗蒙诺索夫的简介,真是让我们汗颜。他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提出了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为现代 物理 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领域已经文学领域内,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是 历史 上少见的天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罗蒙诺索夫简介还要从他的出生背景说起,1711年,他出生在一个殷实的渔民之家,大海的浩瀚和捕捞的艰辛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在19岁那年,他毅然走出偏僻的小渔村,外出求学。
在莫斯科,罗蒙诺索夫的天才得到充分的施展,他很快就在当时的科学界崭露头角,但是由于卑微的出身和但是俄罗斯长期被西方世界边缘化,以至于他的成果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上天是公平的,罗蒙诺索夫从德国回来后,成为俄国科学院第一位俄国院士,为他的祖国争了光。
此后,罗蒙诺索夫的成就一发不可收拾,他不仅在热力学上有所成就,还在语言学、化学、天文学、哲学、甚至诗歌领域都成就卓著,还创办了著名的莫斯科大学,当选为多国的外籍院士。虽然他仅仅活了五十四岁,但是他的贡献使得俄罗斯长期被西方世界所忽视的局面得到改变,也使俄罗斯的 国际 形象得到很大提高,因此罗蒙诺索夫被称为科学界的彼得大帝。
罗蒙诺索夫的 故事
罗蒙诺索夫是俄国著名的大科学家,他从一名普通的渔家少年成长为一位享誉国际的大科学家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罗蒙诺索夫的故事还要从他的童年时代说起,他出身在一个偏远的渔民家庭,大海的辽阔和 捕鱼 的艰辛让罗蒙诺索夫从小就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总是缠着大人教他识字,可是他的父亲是个不识字的文盲,根本不想他成为什么有 文化 的人,认为知识换不来钱,只要儿子肯卖力气就好了,不过善良的母亲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母亲教他用《圣经》教他识字,罗蒙诺索夫总是对里面的字母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 。可是好景不长,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又为他找了一个凶悍的继母,这位继母总是虐待他,强迫他干活。
但是这一切都抵挡不住罗蒙诺索夫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在他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给他介绍一户家庭相亲,罗蒙诺索夫根本不想去,但是架不住父亲的严威,他很不情愿去了。不过这一趟罗蒙诺索夫没有白去,他一点也没有为主人家华丽的装饰所吸引,唯独主人家书架上满满的 数学 书爱不释手,他如饥似渴的阅读起来,主人家看他这么爱学习也动了恻隐之心,提出只要他能捕到一头小海豹,就把这些书全部送给他。罗蒙诺索夫为了得到这些宝贵的书籍,果然费尽千辛万苦捕到了一只小海豹,如愿以偿得到这些书。
从罗蒙诺索夫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就是个对知识如饥似渴,嗜书如命的人。
罗蒙诺索夫的成就
罗蒙诺索夫的成就是非常广泛而显著的,涉及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
罗蒙诺索夫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最大的成就就是提出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这两个理论奠定了现代 物理学 的理论基础,具有非常巨大的划时代效应。此外他在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成就还包括创建了俄国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室,并被聘为多国的外籍院士。他还在地质学、天文学等领域有所发现。
罗蒙诺索夫在人文科学内的成就包括改良俄语理论,促进俄罗斯语言的纯洁化。当时俄国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陈旧的俄语里面夹杂着很多不规范的外国字母,这使得俄语变为一种很混杂的语言,因此罗蒙诺索夫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提出了改良俄语的理论基础,使得俄语变得规范、易学、富有韵律和朗朗上口,这对俄语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有着飞跃的贡献,因此罗蒙诺索夫也被称为俄罗斯语言之父。为了推广这个新式俄语,他还专门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让人们感受到俄语的魅力。
罗蒙诺索夫的成就不仅局限在这些领域,他在社会领域也有很大成就,比如他创立了俄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莫斯科大学,培养了大批俄罗斯的 科技 人才。
可以说,罗蒙诺索夫的成就是非常巨大的,正是由于他的贡献,使得俄国在西方世界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俄国从此不再被西方世界边缘化。
猜你喜欢:
1. 欧拉的故事有哪些
2. 彼得大帝的生平简介
3. 瑞士数学家欧拉生平简介
4. 数学史最伟大数学家都有谁
5. 逻辑思维倭寇真相怎样提高能力
俄国科学之父:罗蒙诺索夫
偶然在一个财经谈话节目中听到主持人提到俄国“科学之父”罗蒙诺索夫事迹,讲的是一个贫穷渔夫之子,羡慕别人会读书,梦想买一本书,通过拼命帮父亲打渔,最终用2张海豹皮换了一本书,自己根据别人讲的故事去猜那本书上的字来自学,后来只身一人离家,走了上千俄里(俄里=1.06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先寄居到一位老乡家中打工,通过勤奋劳动感动主人,主人把他介绍到俄罗斯的一个小学读书,这时已经19岁的他,用三个半月读完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之后被圣彼得堡科学院录取,一年后被委派到德国学习物理、化学、冶矿学,回国后创立了莫斯科大学,亲自翻译很多外国科学著作,也组织了很多人翻译国外图书,在科学上颇有建树,赢得了很多俄国人民的尊敬。
听完这个故事,我对此人很感兴趣,于是在京东搜索后买了一本《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同时介绍麦克斯韦和罗蒙诺索夫两个人,大致情节正如主持人所讲,但很多细节不同。
这本书说罗蒙诺索夫的父亲瓦西里在俄国北部库尔岛上并不是特别贫穷,瓦西里身强体壮,捕鱼技术娴熟,生活还不差,在岛上的口碑还挺好,1711年罗蒙诺索夫出生,母亲是一位牧师的女儿,知书达理,家里还有一本圣经,罗蒙诺索夫8岁的时候,母亲送她去教堂读日课经(古时俄国教人阅读的书),但是教堂职员尼基蒂奇教到字母M时就病倒了,他不得已去求助当时村里比较有文化的舒勃内叔叔教他学完字母,后来自己学日课经和赞美诗,从小罗蒙诺索夫就比较喜欢追问很多自然现象,看到当时的很多像造船这种高科技之类的工作都是外国人在做,他就很不服气。
不幸的是,他10岁时慈祥的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两次再婚,第一位继母很快过世,第二位继母对他很苛刻,不准他读书,让他跟着父亲瓦西里出海打鱼,几年下来小伙子一直很能干,父亲想奖励他,问他要什么?他回答只想要书。父亲想让他赶紧成家收收心,就带他去相亲,哪知他在别人家的过道的一个小房间里发现了很多书,钻进去不走了,这户人家的两个男孩跟他做起了交易,起初是拿一只活海象交换一本《算术》,后来海象死了,两个男孩又要求罗蒙诺索夫去坟地过夜算做补偿损失,为了拿到这本书,他照做了。
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位莫斯科的客人,罗蒙索诺夫就问客人莫斯科有没有学校?还让客人帮他把学校的名字写在纸上,罗蒙诺索夫试探的问过父亲是否会让他出去求学并得到否定答案后,他决定跟随近期要去莫斯科的车队,走到莫斯科去求学。
细心的他在出发前还找邻居帮忙开了一份身份证明,保证他离开期间代他交人头税。但到了莫斯科,还是被警察扭送到侦查厅文书家去核实身份,因为文书是他老乡,文书让他在自己家打零工并教自己儿子念书。
有一天,柴康诺斯巴斯学校的神父来文书家做客,看到罗蒙诺索夫比较有文采,可以将赞美诗倒背如流,但是因为农民的身份无法入学,就帮罗蒙诺索夫谎称贵族身份送入学校。罗蒙诺索夫也比较争气,快20岁的人从一年级开始读,用三个半月读完一年级的课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核测试,之后用一年的时间读完三年级的课程,直接升到四年级。这期间,他从图书馆借了大量图书阅读,还抽空写诗,辅导文书的儿子功课。
临近毕业,圣彼得堡科学院来人选拔20名优秀学生前去深造,罗蒙索诺夫以远超第二名的成绩入选,尽管中间文书跑出来公布了罗蒙索诺夫的农民身份,因为太优秀,最终仍被选中。
在圣彼得堡科学院,罗蒙诺索夫开始学习德语、拉丁语、地理、数学、通史、绘画和舞蹈,依然保持各科成绩优异,就是一位典型的学霸。后来科学院决定派三名学生去德国学习物理、化学和冶矿学,学霸再次被选中。
他们先在德国马尔堡沃尔夫教授那里学习物理、数学和化学,后到亨克尔那里学冶矿,因为对亨克尔的学识和人品不认同,罗蒙诺索夫决定提前回国,不幸在饭店被下药拖到普鲁士皇家兵营服役,之后侥幸逃脱,并在马尔堡成婚后独自回国。
回到国内在科学院开始编写图书、翻译著作,还写了大量的诗句(敲黑板:普希金是他的忠实粉丝),创造了俄语中的很多专业术语,建立俄国第一所化学实验室,不久又创建了莫斯科大学,还坚决主张平民也可以入学,建立数学化学和物理化学学科,亲手制作出玻璃镶嵌画,提出元素的概念,解释垂直气流产生大气电,还制作飞行器、万能气压表,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历史学家、修辞学家、化学家、矿物学家、艺术家和诗人,被称为“俄国科学之父”。李笑来在很多文章提到的科学史上燃素的错误概念,就是罗蒙诺索夫在1756年借由实验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并推翻了这个错误观念。
罗蒙诺索夫天生具有好奇心,目标坚定,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个性耿直,多才多艺,爱憎分明,在科学院因不满沙皇统治和科学院领导的工作作风还被拘禁过一段时间。
罗蒙诺索夫熟知各种科学,却没有学习医学、养生和体育运动,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罗蒙诺索夫于1765年早春,因患重感冒而卧床不起最终离开人世,享年54岁。
俄国科学之父罗蒙诺索夫曾被称为差等生?他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故事?
罗蒙诺索夫开始学生生活时已经19岁了。那是在远离家乡一千多里的莫斯科。救主学校”是当时莫斯科最好的一所学校,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罗蒙诺索夫为了进入这所学校,绞尽了脑汁。终于,他冒充贵族子弟进入了这所学校。
教室是一昏暗的房间,摆着几排长桌和长凳。教师来上课的时候,一下子就注意到了这个新来的学生。“你认识拉丁字吗?”教师问道。当教师知道他一个拉丁字也不认识的时候,便毫不客气地说:“坐到最后面一排去!”原来,座位是按着学习成绩的优劣排列的。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配坐在最前排。
第一天放学时,他已经认识了好几个拉丁字单词。他自言自语地重复着它们,清点着自己的战利品。同学们讥笑他,说他是个傻瓜,快20岁了还来学拉丁文。他的同学大多是十二三岁的少年。罗蒙诺索夫并不害怕讥笑,他的座位很快由最后一排提到了最前排。
在莫斯科的学习过程中,罗蒙诺索夫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父亲一方面以继承家产的条件诱惑他回去。他虽是渔夫,毕竟有一个不愁吃穿的家当。另一方面,又以不供给任何费用来威胁罗蒙诺索夫。因为罗蒙诺索夫只能靠学校发的一点津贴维持学习和生活。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动摇他的意志。
学校附近是个热闹的地方,街面上有各种店铺,对学生们有极大的吸引力。叫卖各种吃喝的声音,总是从窗户飞进教室。每当这个时候,所有的脑袋都会转向窗口。可是,只有罗蒙诺索夫对这些无动于衷。罗蒙诺索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在这样的环境里,只用半年多的时间就学完了三年的课程。等他升到高年级的时候,已经和同班同学的年龄差不多了。
罗蒙诺索夫并不满足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消耗在图书馆里。他不仅看遍了学校图书馆里所有有用的书籍,还经常到市内的图书馆去看书。他顽强地学习着,把一切有用的东西都牢牢地记住。他不仅掌握了拉丁文,而且阅读了大量的希腊语、波兰语、斯拉夫语、德语等书籍。他为了能在科学的“天堂”里飞翔,艰苦地锤炼着翅膀。他没有像他的同学们那样,度过了舒舒服服的学生时代,而是走着向科学高峰攀登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俄国科学之父——读《罗蒙诺索夫》
藏荷空灵 2011-08-12 16:11
罗蒙诺索夫在同代人中,只有那些独具慧眼的人才能理解他研究思想的全部深度。法国学者勒克莱尔说,罗蒙诺索夫的名字代表人类智慧史上的一个时代。
罗蒙洛索夫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渔村,19岁时才不远千里来到莫斯科求学。他冒充贵族子弟进入了一家学校,忍饥挨饿,刻苦学习,从一个个拉丁字母学起,连续两次跳级,用一年学了三年的课程。因为成绩突出,他被保送到彼得堡科学院,继而又被派往德国留学。在德国,的马尔堡大学学习了三年,得到了沃尔夫教授极大的关怀,学有所成,接着他又转到弗赖堡学习采矿和冶金术,这里的亨凯尔教授的刻薄、无知与吝啬,迫使他出逃,结果开始了异国流浪生活。这期间,他被骗去当过,逃跑途中,还考察了一些矿井。
回国后,他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被提升为彼得堡科学院的第一批助教。后来又成为俄国第一位化学副教授、教授,并成为俄国科学院院士,这在由德国人控制的高等学府中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
罗蒙洛索夫由一个普通渔夫的儿子成为一个几乎在当时所有学科作出成绩的科学伟人,是源于他强烈的求知欲、刻苦的精神、不拘成见追求真理的勇气、在人生磨难面前表现出的顽强和忍耐的气质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和由此激发出来的愿为祖国做一点事情的高贵品质。
罗蒙洛索夫的奋斗历程,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伟大灵魂的过程。任何人的生命都是一次划过时间的刻痕,有的人做了很多事,被后来的人们怀念和一次又一次感谢。从生命被创造的完美和追求自身意义的深刻程度上看,任何人的一生都应该丰富而浪漫。
***另附一段当时的历史
1740年10月,女皇安娜·伊凡诺夫娜逝世了。遵照她的遗嘱,她的侄女安娜·利奥普洱多夫娜的儿子,一个两个月的婴儿伊凡·安东诺维奇继位当了皇帝。安娜·利奥普尔多夫娜被宣布为小皇帝成年之前的摄政,掌理国务。
伊丽莎白公主是彼得一世的女儿,年轻、活泼又爱热闹,在她的宫里,经常举行有着很多近卫军青年军官参加的舞会。他们一起喝着法国葡萄酒,通宵达旦。
女摄政安娜·利奥普尔多夫娜一点儿也没有想到,看似花天酒地玩乐的公主,在同年轻军官们策划夺权。军官们想拥戴伊丽莎白公主登上皇位,公主同意并参与了密谋。
1741年11月25日,一群军官和士兵在她率领下直入皇宫,她叫醒安娜·利奥普尔多夫娜,命令近卫军官将她带走。一大清早,首都传开了消息,说小沙皇伊凡·安东诺维奇已被赶下台,同他的双亲一起被逮捕了。
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在位期间,对罗蒙诺索夫的印象很好。
继位的彼得三世在位不久,1762年6月28日宫廷政变,叶卡捷琳娜二世成了俄国的女皇。她对罗蒙诺索夫所从事的物理和化学实验以及很多行政和科研上的计划并不支持。所以说,罗蒙诺索夫是怀着壮志未酬的悲愤离开人间的。
科学家因好奇心而获得成功的故事
1、哥白尼
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中学时代,听说可以用太阳的影子来确定时间,这个仪器的名子叫日晷。他很好奇,就找老师问了日晷的原理,回家找了些废旧材料,很快就做出来啦。他利用自己做出来的日晷,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规律。
哥白尼长大后,提出了著名的“日新说”,推翻了过去一直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地心说”的错误说法。
2、罗蒙诺索夫
伟大的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从小随父亲到海上打鱼。他对大海发生的所有自然现象都感兴趣。出海时,回到家里,罗蒙诺索夫总是要问父亲许多问题。“为什么夏季傍晚海面会出现光亮的水纹?”
“为什么冬夜天空会出现绚丽的北极光?”“为什么海水每天两起两落?”
3、爱迪生
爱迪生小时候对什么都感兴趣。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总想试一试,弄个明白。有一次他看见花园的篱笆边有一个野蜂窝,感到很奇怪,就用棍子去拨,想看个究竟,结果脸被野蜂蜇得肿了起来,他还是不甘心,非看清楚蜂窝的构造才行。爱迪生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
5、李四光
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常常一个人靠着家乡的一些来历不明的石头出奇的遐想,好奇的自问,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些孤零零的巨石?它们是借助什么力量到这儿来的。
后来李四光走遍了全中国山川河流,作了大量的考察与研究,终于断定这些怪石是冰川的浮砾,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纠正了国外学者断定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理论。
6、牛顿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看到苹果熟了,掉下来很好奇,他想,地球上的东西,失去了支持后为什么都掉到地上来,而不会向其它方向掉呢?后来,他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M·B·罗蒙诺索夫的生平事迹都有哪些?
M·B·罗蒙诺索夫,在俄国堪称伟大的学者。他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在他二十余年的研究生涯中,取得了多种学科成就。他的研究遍及化学、矿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冶金学、航海、地质、语言、历史、教育、哲学和文学等广大领域。
他1711年生于俄罗斯北方的一个小岛,父亲是渔民,家境贫寒。19岁之后,他去莫斯科上学,1936年进圣彼得堡学院并去德国留学。1745年,成为俄国科学院的教授。他独立提出了物质和能量的守恒定量,并且创办了莫斯科大学。正是他为俄罗斯科学打下了基础,成为“俄罗斯科学之父”。
在18世纪以前,俄罗斯的化学登不上大雅之堂,正是罗蒙诺索夫使俄国化学在世界拥有了自己的位置。我们知道,燃素说是从斯塔尔那里系统起来,一直影响到18世纪的。燃素说认为物体中含有燃素,燃素逃离的过程就是物体燃烧的过程。为什么能冶金,就是因为矿石里没有燃素,木炭里有燃素,加热后矿石从木炭中夺走了燃素,所以矿石变成了金属。怎样证明金属中也含有燃素呢?可以用煅烧来证明,经过煅烧,可以发现有灰渣,灰渣不能燃烧,证明燃素逃离出去了。1748年,罗蒙诺索夫建立了俄国第一个化学实验室,开始着手研究“燃素说”。他要通过实验来证明“燃素”到底存在与否。
在此之前,罗蒙诺索夫在德国留学时,就开始怀疑燃素说。罗蒙诺索夫用了专用的容器,把称好重量的金属装少、容器中。有铅、铁、铜等物。这些金属装入不同的容器,开始加热。渐渐地金属熔化了,之后慢慢冷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罗蒙诺索夫把容器全都封死了,别的东西进不来,空气也不可能流通。
按照燃素说的说法,燃烧是外界的火微粒进入物体之后才产生的,而罗蒙诺索夫把容器封死后,依然能燃烧,假如火微粒不能进入容器,燃烧就不应该发生。有人说,火微粒是可以穿墙越壁的。那么好办,燃素应该逃离出去,称量一下冷却后的灰渣就可以了。结果发现灰渣不仅没有减少重量,反而更加重了。这样,罗蒙诺索夫就找到答案了。原因就在空气之中。果真,空气的重量比原来减轻了。1760年,罗蒙诺索夫在《论固体和液体》一书中写道:“自然界中的所有化学变化,是一种物质失去多少,另一种物质就增加多少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地方失去了多少东西,另一个地方就增加多少东西。世界万物只有从一种现象变为另一种现象,只有变化,没有无中生有,也没有从有到无。物质是转化的。”这之后,拉瓦锡取得了更大进步,建立了燃烧理论。
罗蒙诺索夫是世界第一个观测并记下水银凝结现象的人,还是第一个发现金星有大气存在的人。俄国大诗人普希金称他为“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