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生平简介
杨坚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隋文帝杨坚是怎样的人?他有哪些历史功绩?
隋文帝杨坚是怎么死的呢?
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魄力的一个君主。他的死亡方式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因为一些史书对他死亡的记载十分离奇。
隋文帝到底是如何死亡的是很多人关注的热点。事实上,隋文帝的死亡事件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很难说得清楚。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实现第二次大统一的关键人物,有人认为他是可以和秦始皇、宋太祖、元世祖相提并论的政治家。在他执政的时期,他建立了一个巩固的中央集权的政权,出现了社会稳定的局面,并采取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的措施。然而隋文帝在皇储问题上的失误直接导致了他最终离奇死亡的结局。
581年,杨坚以后周外戚国丈的身份取得了帝位,建立了隋朝,史称隋文帝。隋文帝共有五个儿子,都是文献皇后所生。隋文帝称帝之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后来,又将杨勇废为庶人,立善于伪饰的晋王杨广为太子。仁寿四年四月,隋文帝得病,七月病重,不久死于仁寿宫。
隋王朝在杨坚的统治下,社会出现了繁荣安定的局面。杨坚认为,不但他的国家安定,他的家庭也同样安定。杨坚的皇后独孤氏生下五个儿子,因此杨坚曾骄傲地说:“从前的帝王,姬妾太多,儿子们有不同母亲,所以往往分党相争。不像我的五个儿子,一母同胞,亲如手足。”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在储位上的失误问题呢?先了解一下两个争夺储位的人—杨勇和杨广。杨勇是一个大而化之的花花公子,疏阔豪爽,不拘小节独孤皇后最讨厌男人三麦四妾,杨勇偏偏有许多姬妾;杨坚最讨厌大臣花天酒地,杨勇偏偏喜欢音乐歌舞,常常通宵饮宴。杨广就从这些细微之处下手,离间父母与杨勇的关系。杨广只有妻子萧妃一人,家里的乐器上都布满灰尘,有的连弦都断了。杨坚夫妇每次到儿子的府里去,杨勇总是礼数淡薄,而杨广夫妇一定是双双站到门口亲自迎接杨广出镇江都,每次入朝辞行时,都痛哭流涕,依依不舍。杨坚夫妇见儿子如此孝心,也流下眼泪,不忍他远离膝下。再加上杨广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对任何人都很诚悬,谦虚有礼,因此朝中一片颂之声。
杨广,小名叫阿摩,从小就聪慧过人,深得父母的欢心581年,隋文帝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将杨广封为晋王。杨广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战斗中立有大功,见父亲立了哥哥做继承人,开始对杨勇心怀妒恨,私下里与杨素勾结,想夺取太子的地位。后来,杨广见杨坚渐渐疏远了杨勇,便在独孤皇后面前言,说杨勇要加害自己,还在父亲生病的时候诅咒,希望父亲早点死。独孤皇后不断对杨坚诉说杨广的好处,这让核坚最终在600年下诏,废太子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
602年,独孤皇后病逝,两年后,文帝也病重卧床。杨广认为登上皇位的时机已到,迫不及待地写信给杨素,请教怎样处理将要到来的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给了文帝,文帝读后大怒,马上宣召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此时,文帝最宠爱的宣华夫人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哭诉杨广乘她换衣时无耻地调戏她,文帝明白受了杨广的蒙骗,拍着床子大骂:“这个畜生如此无礼,怎能担当治国的大任?皇后误了我的大事。
文帝急忙命身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
杨广早在文帝身边安插了爪牙,听说文帝要废了自己,忙与大臣杨素商量,带兵包围了皇宫,赶散宫人,逮捕了柳述、元岩。杨广的部属张衡猛击文帝的,文帝口吐鲜血,立时死亡。
杨广即位后,马上假传文帝遗诏,要杨勇自杀。杨勇还来不及作出回答,就被来人杀死了。杨广的弟弟汉王杨谅不服,在并州起兵,杨广即令杨素率兵镇压,杨谅降后被幽禁死去。不久,杨广又派人毒死了杨勇所有的孩子,清除了家族中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对手。根据史书的记载,促使隋炀帝杀害隋文帝的原因是调戏陈夫人不成,这是否有根据呢?早在文帝病重之前,想要夺取太子之位的杨广就与陈夫人打过交道,当时他经常送陈夫人贵重物品,博得陈夫人的好感,让她自己说话。而开皇二十年(600年)更换太子陈氏也“颇有力焉”,说明他们之间曾经有过政治合作关系。所以,在文帝病危之时,杨广已经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陈氏没有理由得罪杨广有的学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认为调戏陈氏一事充其量只是一种偶然性的促发因素,导致仁寿四年宫廷政变的真正原因是当时的中央政治变动。
另外,有学者认为隋文帝并非是杨广所杀,而是病死的。
在隋末唐初的特定历史环境中,人们对隋炀帝是深恶痛绝的,在记述文帝死因问题上不可避免要掺杂个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人们对隋炀帝的憎恨。隋文帝自仁寿四年春就已经退出政治舞台,此时杨广虽位居太子,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权力。朝廷之事,“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杨广用不着再冒杀父罪名。仁寿四年七月,文帝已病入膏,死亡已是迟早的问题,杨广只需要等待,没有必要再弑其父。况且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已对杨广构不成任何威胁;此外,根据文献的记载,自杨广继太子之位起与其父的关系一直很融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是不会愚蠢到谋杀垂死的父亲,授人以柄的。
那么,文帝不是死于他杀,那么到底是如何死的呢?有学者认为文帝确如史书所说是因病而死,死前已作好了后事安排。也有人认为是因晚年纵欲过度而亡。文帝的死因,最终成为一个历史谜案,供人们去猜测和回味。
隋文帝杨坚的故事
导语: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杨坚的历史评价,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隋文帝杨坚的轶事【1】爱妻皇帝杨坚是一个雄材大略的皇帝,却也是一个深爱妻子的男人。他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四十余年同甘共苦、真挚热烈的爱情,历经千年沉淀,依然柔情动人。《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杨坚和独孤皇后的深厚伉俪之情:杨坚的夫妻关系在中国历史中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后妃在君主的大部分执政期间对他有如此强烈和持续的影响,这实在少见。
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刚出嫁月余的新娘独孤伽罗尚沉浸在初为人妇的娇羞之中,政治的冷酷阴影便笼罩了她。其父独孤信与北周权臣宇文护政斗失败被杀,一夕之间,她从八柱国顶级家族的贵女沦落成了父母双亡、家族零落、形只影单的罪人之女。17岁的杨坚也受到了这一事件的牵连,不但毫无仕途前程可言,而且生命也时常受到威胁。但是杨坚努力用双肩护住14岁无助的小妻子,他发誓爱护她一辈子:“初,高祖与独孤后甚相爱重,誓无异生之子”。
杨坚当上皇帝时,独孤皇后已经38岁,一直没有妾媵的文帝仍然无限纵容着独孤皇后作为女人和妻子的小心眼和小心思:不准他有嫔妃。杨坚不仅本身六宫虚设、旁无姬侍,还由着独孤皇后在后宫制度上任性耍小性子,史载“文献皇后功参历试,外预朝政,内擅宫闱,怀嫉妒之心,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又抑损服章,降其品秩”。皇后制定出了一份性忌妾媵、很不合理的内外命妇制度,以致于她去世后,杨坚和后来的杨广不得不重新修定后宫制度。
根据史书记载,杨坚和皇后关系非常亲密:“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遥想千年之前,因为“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的文帝下朝时,看到早已在等着他回去用膳的爱妻温柔甜美的笑容时,也情不自禁以微笑回应。隋文帝和皇后宵衣旰食之余这温馨甜蜜的生活小片段,那一刻的情景凝止了千年的柔情。
但是杨坚晚年也在无意识中伤害了心爱的妻子。独孤皇后到了晚年时,杨坚也起了点小心思,想找一两个美人作为生活调剂,他试探性宠幸了宫女尉迟氏,却没想到皇后悲愤交加之下怒杀此女。杨坚一气之下感觉皇帝尊严受到打击,脾气暴躁的他负气离家出走。虽然多年感情深厚的夫妻两人很快就和好了,杨坚却没有想到一直被他宠爱着的、性格骄傲倔强的独孤皇后内心已深受伤害、痛苦不堪,几年之后就奄然辞世。
暮年失去爱妻的隋文帝悲苦无尽,溺情不能自拔。62岁的他冒着严寒亲自奔波了几百里路亲送亡妻到陵园下葬,又一反节俭作风,修建了一座极其奢华、天下规模最大的禅定寺为妻子祈祷冥福,还将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供奉于此。他甚至认为杨素成功为皇后办理丧事的功劳只有南征北战的“平戎定寇”之功可比。
孤独寂寥的老年杨坚虽然试图在陈、蔡贵人等青春美人那里找点人生欢乐忘却愁苦,但失去皇后的痛苦始终无法自拔,而且他也隐隐感悟到了对爱妻的伤害。独孤皇后去世刚刚一年多,杨坚就一病不起,临终前对皇太子和负责山陵的官员说:“我的丧事你们商量着办吧。唉,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实在忘怀不了皇后,如果灵魂真有知觉,一定要让我们夫妻在地下团聚。”
仁寿四年十月(公元604年),杨坚和独孤皇后合葬太陵,夫妇二人相守已经历历千年。
关于隋文帝杨坚的轶事【2】相有奇表《资治通鉴》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陈朝至德元年(公元583)十一月,陈后主陈叔宝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陈叔宝听说隋文帝杨坚状貌异人,便让袁彦画像而归。当陈叔宝看到杨坚的画像后,大骇道:“吾不欲见此人!”立刻命人将画扔了。
杨坚的相貌到底奇异在何处,以致他的死对头陈叔宝看到画像后如此惊惧呢?
根据《隋书》的记载,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杨坚的`相貌有五“奇”:一、额头突出,并有五个隆起的部分从额头直插到头顶上;二、下颌很长,而且很突出;三、目光犀利,咄咄逼人;四、掌纹形似“王”字;五、上身长,下身短。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长这样的人一定是“奇丑”型的人,连他自己也会自惭形秽了。但是,在相术发达的古代,这种相貌却是“其贵无比”。别的不说,光是他突出的额头和额头上那五根“入顶”的肉“柱”,就是“龙颜”的象征。杨坚的额头,用相书上的术语叫做“龙犀”,是帝王的象征。唐朝李善说:“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也。”也就是说,这种囟下骨头隐起,下连鼻梁不断的“龙犀”,以及由于额头上隆起,在左右鬓角形成的肉“角”,都是“王天下”的贵相。相书上对这种长相还另有一个说法,叫做“龙颜戴干”,龙颜自然是指帝王的相貌,戴干就是指头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对立。据说帝颛顼就是这副长相。
关于隋文帝杨坚的轶事【3】两姑之间难为妇杨坚还没袭杨忠爵位时,北周权臣宇文护欲笼络杨坚为心腹,杨坚请教父亲杨忠,杨忠说:“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意指杨氏效忠皇帝,不可在皇帝和权臣之间首鼠两端。于是杨坚拒绝了宇文护的要求,不久后宇文护及其党羽被北周武帝诛灭,杨氏因而得保荣华富贵。
隋文帝杨坚简介 开创开皇盛世 隋朝的开国皇帝
隋文帝杨坚简介 开创开皇盛世 隋朝的开国皇帝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7日—604年8月13日)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24年。隋文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以来中国又一次统一,使北方重启汉化,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中国古代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自从北周武帝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隋文帝登基后,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历史上称为黄金时代。
文帝简介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隋朝建立者,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中国,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定都长安(大兴城),开创了辉煌的“开皇盛世”。隋文帝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并影响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开启了隋唐盛世之门,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杨坚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凌)区城西5公里处)
文帝生平
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杨坚称帝后,于开皇七年(西元587年)灭后梁,一年后下诏伐陈。开皇九年(西元589年)灭南陈,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强大繁荣起来。他不仅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还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甲兵精锐,威动殊俗的强盛国家,史称“开皇之治”。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由于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他被外国人看做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隋文帝下令修建首都西京大兴城(即后来唐长安城原形),大兴城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隋文帝于西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
他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中国重新置于一个政权治理下,外御强敌突厥、契丹,内令人民安宁生息,功业之伟大,连后世盛唐也没有完全恢复隋朝的国土面积。文帝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凌)区城西5公里处)。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5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9125471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有几个女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有几个女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