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有几个女人)

更新时间:2023-02-28 20:58:45 阅读: 评论:0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生平简介

  ​杨坚,汉族,东汉名臣杨震的后嗣,北周将领杨忠之子,也是隋王朝的开辟者,美 国学 者迈克尔·H·哈特在《影响人类 历史 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他排到第八十二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杨坚杨坚生平简介
  隋文帝杨坚,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生于公元541年,死于公元604年,现在的陕西人,正宗的北方人。杨坚的祖先是著名的杨震,杨震是曾当过汉太尉,杨坚是汉太尉的第十四世孙。杨坚曾经不姓杨,是后来杨坚自己掌权后恢复汉族的姓氏,改姓杨。杨坚之前的姓氏是普六茹鲜卑,是杨坚的父亲杨忠所赐。杨坚在位时做了很多大事而流芳百世,杨坚统一了全国,攻灭陈国,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所有的王朝都想统一 天下 从而互相争斗,但是一国灭一国起数百年的争斗从未停止,守着自己的一片王土谁也没有放弃的念头。杨坚 成功 的统一了此时的中国,因此也被冠宇最高的盛名,被称为“圣人的可汗”。杨坚不管在 军事 还是在 政治 方面均有惊人的创举,杨坚在位期间,首创了选官制度,惜才爱才重 文化 使中国称为盛世之国。隋文帝杨坚在位时的 中国一片鼎盛繁荣景象,国土辽阔,人们安乐富裕人口鼎盛达到了700余万户,农耕文明一片辉煌景象。隋文帝杨坚那时的场景可谓是中国的美好蓝图。
  杨坚的儿子是谁
  杨坚有几个儿子?他们分别是谁?杨坚总共有5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汉王杨谅。

  杨勇是杨坚的大儿子,杨勇是独孤皇后和杨坚所生,隋朝成立后,杨勇是长子被立为太子。杨勇深受杨坚的喜欢,晚年的杨坚生性多疑,杨勇作为太子的时候每次参与国政都提很多建议,之后便受到了杨坚的不信任,到了600年,就是隋朝开国二十年的时候,杨勇被废除太子身份贬为庶民,后来又被处以死刑。

  杨广是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隋炀帝,是继隋文帝杨坚之后的隋朝第二个皇帝。杨广有野心但是也有实力,杨广于604年的时候当上皇帝,当上皇帝后的杨广做出了一些列的成绩,杨广命人修建大运河,洛阳也是杨广命人修建,著名的丝绸之路也是起源于杨广这里。科举考试,大建设等等都是杨广的伟大创举。

  杨俊是杨坚的第三个儿子,杨俊和杨勇,杨广,杨季,杨谅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杨俊的信仰是佛教,信佛的他很有慈爱之心,最初的杨俊深受杨坚的喜爱,那时候的杨俊也青年才俊有一番大作为,然后后来的杨俊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生活变得奢侈糜烂,不仅妻妾成群还铺张浪费,修建豪华宫殿放高利贷完全一个富二代的形象展现于世。

  杨季,越王杨季的信息少之又少,历史上没有过多的介绍杨坚的第四个儿子杨季。

  杨谅是杨坚的第五个儿子,杨谅字德章,在隋朝建立的时候杨坚当上皇帝的时候杨谅被立为汉王,历史上关于杨谅记载的信息不多。

  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位的时候和中国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他也因此被人尊为“圣人可汗”。杨坚一共有5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杨勇、杨广、杨俊、杨季和杨谅,其中得到继承皇位的人是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虽然他饱受争议,但是他也像他的父亲一样,为中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杨坚篡位的过程
  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朝的一位大将军,杨忠去世后,长子杨坚继承了父亲杨忠的爵位,成为北周朝的将军。齐王宇文宪看杨坚的相貌,认为他不是一位安分守己的人。随后,宇文宪为了让周武帝小心杨坚,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周武帝。

  周武帝认为宇文宪说的很有道理,便疏远了杨坚,杨坚在朝中的地位很是尴尬。怀有远大志向的杨坚,早就想借机发动政变,只是时机未到,杨坚不敢轻易动手。周武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宇文赟登基成为皇帝,随后立杨坚的女儿杨丽华为皇后。杨坚也因此被任命为柱国大将军等职位。宇文赟在位期间,只知道沉迷于酒色之中,根本无暇顾及朝中大事,这为杨坚夺取政权提供了便利条件。宇文赟整日沉迷于酒色之中,所以他22岁就去世了。随后,宇文阐登基为皇帝,成为周静帝。宇文阐登基时才7岁,朝政大权就落在了杨坚手中。此时,杨坚在北周朝廷有许多政党,他们都支持杨坚的行动。随后,杨坚担任丞相一职,这位他篡位夺取政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了肃清北周宗室的势力,他借机将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五人骗到了长安,将他们杀死。随后,杨坚又利用军事之权,消灭了阻碍自己的力量。公元581年,周静帝主动禅位给杨坚。杨坚登基成为皇帝后,改国号为大隋,他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

  隋文帝杨坚儿子是谁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共育有五位儿子,分别是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杨勇是隋文帝和文献皇后所生的长子,北周政权健在时,杨勇担任大将军等职位。后来,杨坚推翻了北周政权,登基为帝后,便封杨勇为皇太子。

  不久之后,隋文帝越来越不喜欢杨勇的行事作风。当时,杨广屡立战功,深得文献皇后的喜爱。在文献皇后和杨素的谏言下,隋文帝废掉杨勇太子身份,改立杨广为太子。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逝,杨广即位后,立马假传隋文帝遗诏,将杨勇杀害。

  隋炀帝杨广帝是隋文帝的第二个儿子。当杨广还是晋王时候,屡次带兵作战立下很多战功,赢得朝廷称赞。公元600年,杨广成为皇太子,公元604年,杨广继位成为隋炀帝。隋炀帝为了急于立功,不顾百姓们的生活,大量搜刮民脂民膏。最终,百姓抛弃了隋朝廷,公元618年,被宇文化及杀死。

  秦王杨俊是隋文帝第三子,杨俊因有好的风气和习惯得到了隋文帝的称赞。后来,杨俊性情大变,逐渐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隋文帝下令革除杨俊的官职,之后,杨俊因病去世,享年30岁。

  蜀王杨秀是隋炀帝第四子,性格残暴,喜爱享乐。后因,杨广诬陷杨秀谋反遭到了隋文帝的软禁。杨广登基后,时常将杨秀带在身边。后来,宇文化及杀掉隋炀帝后,打算拥护杨秀为皇帝,这一行为遭到了大臣的反对。于是,宇文化及便把杨秀杀死。

  杨谅是隋文帝第五子,因不满隋文帝立杨广为太子,便举兵起义。随后,起义失败,隋文帝将他幽禁起来。

  怎么评价隋文帝

  人无完人,何况是统治天下的一国君主。如何评价一个皇帝的功过,必须从多方面考量。隋文帝,身为隋朝开创者,既结束了鲜卑族对汉族的统治,平定了北方的战乱,又开创了隋朝时代,使得这段时期的中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因此隋文帝总体上是功大于过的。

  隋文帝杨坚,祖辈是东汉的官员,后来在鲜卑族北魏政权担任职位。杨坚因此也有鲜卑族姓氏,他是发动政变谋权上位的,说明他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政治家。他掌握了政权后,又在军事上攻打陈国和突厥,收复了汉族失地,统一了北方的领土。从这点来说,他具有能征善战的将领之才。农业上,他明白国家需要富强才能立本,他实行宽放政策,在不需要战争的时候让士兵去耕田,又减轻老百姓徭役赋税的压力,让百姓能安居乐业,专心发展生产。这时期汉族人口逐渐繁衍增多。从这方面看,隋文帝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好君主。然而他也为隋朝的短命和消亡埋下了祸根。政治上他没有完善朝廷和豪族士族之间的关系,留下了叛乱的隐患。他没有更好的明辨是非而是偏信杨素, 家庭 教育 上儿子杨广也是没有很好的德行品治。文化上推崇佛教打击儒学,使得儒学文化几乎要断绝。

  总体上,隋文帝自身节俭,勤政爱民,又是长时期混乱下第一位为汉族统一北方的皇帝,在历史上他仍是一为伟大的帝王,其盛名甚至传到了西方。

猜你喜欢:

1.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贤后

2. 历史人物隋炀帝杨广简介

3. 历史名人马谡简介

4. 韦皋将军的成就有哪些

5. 著名历史人物故事大全

6.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

杨坚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隋朝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1]—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普六茹,杨坚掌权后恢复杨氏。

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宣帝继位,以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位望日隆。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受北周静帝禅让为帝,改元开皇。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开皇九年(589年),派晋王杨广南下平陈,统一南北。隋文帝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604年),在仁寿宫离奇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隋文帝杨坚是怎样的人?他有哪些历史功绩?

隋文帝杨坚,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04年。隋王朝的建立者。 生于北周一个贵族世家。承袭父亲隋国公爵位。公元579年,年仅八岁的的周静帝宇文阐继位,杨坚以皇太后父亲的身份辅佐周静帝。因此,逐渐掌握了北周的军政大权。次年代周而自立,建立隋王朝。后灭南陈,后梁,统一中国。

杨坚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君主。在取得政权后,进行了许多改革,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并且首开科举制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年少时的杨坚,资质平凡,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之所以能够夺取帝位,与他的出身有极大的关系。依靠父亲的功勋,十五岁就官至车骑大将军、封大兴郡公,以后更是步步高升。公元566年因娶柱国大将军独孤信七女,地位愈发显赫。其父杨忠公元586年亡,杨坚承袭其隋国公爵位。这些经历,让杨坚顺利的进入了北周政权力中心,为他后来夺取帝位铺平了道路。

在掌握北周大权之初,为了巩固自已的地位权力,他扶植拉拢了一些颇具政治才能的人做为心服,拒绝帮他夺位的郑译,刘昉等人同掌政权的要求。自已担任丞相,将这些人牢牢的控在自已麾下,这些人为他在日后代周建隋奠定了坚实基础。

宗室贵族宇文氏在北周政权举足轻重,杨坚依托自已强有力的统治核心,对宇文氏采取了恩威并举的措失,凡危及自已权力的宇文氏,断不手软,宇文泰的五个有实力的儿子均被杀死,对那些没有力量的宇文氏成员,用手段使之屈服。

周宣帝时,民赋较重,刑法严荷,而且朝庭大兴土木修建洛阳宫。民怨沸腾,许多地方都起来反叛朝庭。针对这种情况,杨坚实行减徭赋,废苛法的政策来收取民心,对反叛势力实行剿抚结合的政策,经过几个月时间,平息了国内动荡局势。。

公元581年,周静帝宇文阐被逼退位,杨坚登上了帝位,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生逢南北朝时期,对社会动荡的原因深有体会,深知治理天下,需要大批人才。所以他想尽办拉拢人才,而且善于识人用人,许多人都竭尽效力。杨坚心胸豁达,无论文臣武将,用人不疑,舍得放权。

尚书左仆射高颎,跟随杨坚多年,才能卓著,做事尽心尽责。杨坚对其很是倚重,几近凡事依从。这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嫉妒,有人出头诬陷高颎有谋逆之心。杨坚听后,也不多言,直接把他拉出去砍了。杨坚此举,塞绝了构陷之路,也让真正做事的人心生感激而效死命。

高颖也不负所望,竭力辅佐杨坚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杨坚不但文治出众,而且也擅于武功。对于武臣的选拨任用,极为重视。凡能征惯战的军事人才,都会得到提拨重用。在他当政的时期,出了许多名将,如韩擒虎,贺若弼,长孙晟等等‘。有了这些名将,杨坚无论是保家卫国,还是平定天下,包据进行国家政治,经济建设

都提供了一个有力安定的环境保障。

公元589年,隋文帝在灭掉南陈,结来了两晋以来,天下纷乱分裂的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王朝。

杨坚在历史上的功绩,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首先,他为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归结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以前不合理的制度,进行废除改革,,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为节约官僚机构开支和政令畅行,在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对有品级的官员,实行考核,优胜劣汰,由吏部任免。为了广泛的选拨人才,首开科举制,让不同阶层有能力的人出来做官,为国尽力。科举制对于两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制度是一种绝妙的讽刺!对以后一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法制建没,根据前朝∽弊端,制定了《开皇律》,使法律刑罚更加人性化了一些。

杨坚还十分重视农业,水利的建设。减轻农民赋税徭役,实行均田制,有力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库也日渐丰盈:。社会景象欣欣向荣。隋文帝杨坚因年号为开皇,所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开皇盛世”。而他所创立的隋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王朝,即使取代隋朝的唐朝在繁荣时期的总量,也是不能与之相此的!

隋文帝杨坚是怎么死的呢?

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魄力的一个君主。他的死亡方式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因为一些史书对他死亡的记载十分离奇。

隋文帝到底是如何死亡的是很多人关注的热点。事实上,隋文帝的死亡事件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很难说得清楚。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实现第二次大统一的关键人物,有人认为他是可以和秦始皇、宋太祖、元世祖相提并论的政治家。在他执政的时期,他建立了一个巩固的中央集权的政权,出现了社会稳定的局面,并采取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的措施。然而隋文帝在皇储问题上的失误直接导致了他最终离奇死亡的结局。

581年,杨坚以后周外戚国丈的身份取得了帝位,建立了隋朝,史称隋文帝。隋文帝共有五个儿子,都是文献皇后所生。隋文帝称帝之后,立长子杨勇为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后来,又将杨勇废为庶人,立善于伪饰的晋王杨广为太子。仁寿四年四月,隋文帝得病,七月病重,不久死于仁寿宫。

隋王朝在杨坚的统治下,社会出现了繁荣安定的局面。杨坚认为,不但他的国家安定,他的家庭也同样安定。杨坚的皇后独孤氏生下五个儿子,因此杨坚曾骄傲地说:“从前的帝王,姬妾太多,儿子们有不同母亲,所以往往分党相争。不像我的五个儿子,一母同胞,亲如手足。”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在储位上的失误问题呢?先了解一下两个争夺储位的人—杨勇和杨广。杨勇是一个大而化之的花花公子,疏阔豪爽,不拘小节独孤皇后最讨厌男人三麦四妾,杨勇偏偏有许多姬妾;杨坚最讨厌大臣花天酒地,杨勇偏偏喜欢音乐歌舞,常常通宵饮宴。杨广就从这些细微之处下手,离间父母与杨勇的关系。杨广只有妻子萧妃一人,家里的乐器上都布满灰尘,有的连弦都断了。杨坚夫妇每次到儿子的府里去,杨勇总是礼数淡薄,而杨广夫妇一定是双双站到门口亲自迎接杨广出镇江都,每次入朝辞行时,都痛哭流涕,依依不舍。杨坚夫妇见儿子如此孝心,也流下眼泪,不忍他远离膝下。再加上杨广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对任何人都很诚悬,谦虚有礼,因此朝中一片颂之声。

杨广,小名叫阿摩,从小就聪慧过人,深得父母的欢心581年,隋文帝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将杨广封为晋王。杨广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战斗中立有大功,见父亲立了哥哥做继承人,开始对杨勇心怀妒恨,私下里与杨素勾结,想夺取太子的地位。后来,杨广见杨坚渐渐疏远了杨勇,便在独孤皇后面前言,说杨勇要加害自己,还在父亲生病的时候诅咒,希望父亲早点死。独孤皇后不断对杨坚诉说杨广的好处,这让核坚最终在600年下诏,废太子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

602年,独孤皇后病逝,两年后,文帝也病重卧床。杨广认为登上皇位的时机已到,迫不及待地写信给杨素,请教怎样处理将要到来的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给了文帝,文帝读后大怒,马上宣召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此时,文帝最宠爱的宣华夫人衣衫不整地跑进来,哭诉杨广乘她换衣时无耻地调戏她,文帝明白受了杨广的蒙骗,拍着床子大骂:“这个畜生如此无礼,怎能担当治国的大任?皇后误了我的大事。

文帝急忙命身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

杨广早在文帝身边安插了爪牙,听说文帝要废了自己,忙与大臣杨素商量,带兵包围了皇宫,赶散宫人,逮捕了柳述、元岩。杨广的部属张衡猛击文帝的,文帝口吐鲜血,立时死亡。

杨广即位后,马上假传文帝遗诏,要杨勇自杀。杨勇还来不及作出回答,就被来人杀死了。杨广的弟弟汉王杨谅不服,在并州起兵,杨广即令杨素率兵镇压,杨谅降后被幽禁死去。不久,杨广又派人毒死了杨勇所有的孩子,清除了家族中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对手。根据史书的记载,促使隋炀帝杀害隋文帝的原因是调戏陈夫人不成,这是否有根据呢?早在文帝病重之前,想要夺取太子之位的杨广就与陈夫人打过交道,当时他经常送陈夫人贵重物品,博得陈夫人的好感,让她自己说话。而开皇二十年(600年)更换太子陈氏也“颇有力焉”,说明他们之间曾经有过政治合作关系。所以,在文帝病危之时,杨广已经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陈氏没有理由得罪杨广有的学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认为调戏陈氏一事充其量只是一种偶然性的促发因素,导致仁寿四年宫廷政变的真正原因是当时的中央政治变动。

另外,有学者认为隋文帝并非是杨广所杀,而是病死的。

在隋末唐初的特定历史环境中,人们对隋炀帝是深恶痛绝的,在记述文帝死因问题上不可避免要掺杂个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人们对隋炀帝的憎恨。隋文帝自仁寿四年春就已经退出政治舞台,此时杨广虽位居太子,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权力。朝廷之事,“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杨广用不着再冒杀父罪名。仁寿四年七月,文帝已病入膏,死亡已是迟早的问题,杨广只需要等待,没有必要再弑其父。况且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已对杨广构不成任何威胁;此外,根据文献的记载,自杨广继太子之位起与其父的关系一直很融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是不会愚蠢到谋杀垂死的父亲,授人以柄的。

那么,文帝不是死于他杀,那么到底是如何死的呢?有学者认为文帝确如史书所说是因病而死,死前已作好了后事安排。也有人认为是因晚年纵欲过度而亡。文帝的死因,最终成为一个历史谜案,供人们去猜测和回味。


隋文帝杨坚的故事

导语: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杨坚的历史评价,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隋文帝杨坚的轶事【1】爱妻皇帝

杨坚是一个雄材大略的皇帝,却也是一个深爱妻子的男人。他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四十余年同甘共苦、真挚热烈的爱情,历经千年沉淀,依然柔情动人。《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杨坚和独孤皇后的深厚伉俪之情:杨坚的夫妻关系在中国历史中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后妃在君主的大部分执政期间对他有如此强烈和持续的影响,这实在少见。

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刚出嫁月余的新娘独孤伽罗尚沉浸在初为人妇的娇羞之中,政治的冷酷阴影便笼罩了她。其父独孤信与北周权臣宇文护政斗失败被杀,一夕之间,她从八柱国顶级家族的贵女沦落成了父母双亡、家族零落、形只影单的罪人之女。17岁的杨坚也受到了这一事件的牵连,不但毫无仕途前程可言,而且生命也时常受到威胁。但是杨坚努力用双肩护住14岁无助的小妻子,他发誓爱护她一辈子:“初,高祖与独孤后甚相爱重,誓无异生之子”。

杨坚当上皇帝时,独孤皇后已经38岁,一直没有妾媵的文帝仍然无限纵容着独孤皇后作为女人和妻子的小心眼和小心思:不准他有嫔妃。杨坚不仅本身六宫虚设、旁无姬侍,还由着独孤皇后在后宫制度上任性耍小性子,史载“文献皇后功参历试,外预朝政,内擅宫闱,怀嫉妒之心,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又抑损服章,降其品秩”。皇后制定出了一份性忌妾媵、很不合理的内外命妇制度,以致于她去世后,杨坚和后来的杨广不得不重新修定后宫制度。

根据史书记载,杨坚和皇后关系非常亲密:“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遥想千年之前,因为“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的文帝下朝时,看到早已在等着他回去用膳的爱妻温柔甜美的笑容时,也情不自禁以微笑回应。隋文帝和皇后宵衣旰食之余这温馨甜蜜的生活小片段,那一刻的情景凝止了千年的柔情。

但是杨坚晚年也在无意识中伤害了心爱的妻子。独孤皇后到了晚年时,杨坚也起了点小心思,想找一两个美人作为生活调剂,他试探性宠幸了宫女尉迟氏,却没想到皇后悲愤交加之下怒杀此女。杨坚一气之下感觉皇帝尊严受到打击,脾气暴躁的他负气离家出走。虽然多年感情深厚的夫妻两人很快就和好了,杨坚却没有想到一直被他宠爱着的、性格骄傲倔强的独孤皇后内心已深受伤害、痛苦不堪,几年之后就奄然辞世。

暮年失去爱妻的隋文帝悲苦无尽,溺情不能自拔。62岁的他冒着严寒亲自奔波了几百里路亲送亡妻到陵园下葬,又一反节俭作风,修建了一座极其奢华、天下规模最大的禅定寺为妻子祈祷冥福,还将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供奉于此。他甚至认为杨素成功为皇后办理丧事的功劳只有南征北战的“平戎定寇”之功可比。

孤独寂寥的老年杨坚虽然试图在陈、蔡贵人等青春美人那里找点人生欢乐忘却愁苦,但失去皇后的痛苦始终无法自拔,而且他也隐隐感悟到了对爱妻的伤害。独孤皇后去世刚刚一年多,杨坚就一病不起,临终前对皇太子和负责山陵的官员说:“我的丧事你们商量着办吧。唉,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实在忘怀不了皇后,如果灵魂真有知觉,一定要让我们夫妻在地下团聚。”

仁寿四年十月(公元604年),杨坚和独孤皇后合葬太陵,夫妇二人相守已经历历千年。

关于隋文帝杨坚的轶事【2】相有奇表

《资治通鉴》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陈朝至德元年(公元583)十一月,陈后主陈叔宝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陈叔宝听说隋文帝杨坚状貌异人,便让袁彦画像而归。当陈叔宝看到杨坚的画像后,大骇道:“吾不欲见此人!”立刻命人将画扔了。

杨坚的相貌到底奇异在何处,以致他的死对头陈叔宝看到画像后如此惊惧呢?

根据《隋书》的记载,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杨坚的`相貌有五“奇”:一、额头突出,并有五个隆起的部分从额头直插到头顶上;二、下颌很长,而且很突出;三、目光犀利,咄咄逼人;四、掌纹形似“王”字;五、上身长,下身短。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长这样的人一定是“奇丑”型的人,连他自己也会自惭形秽了。但是,在相术发达的古代,这种相貌却是“其贵无比”。别的不说,光是他突出的额头和额头上那五根“入顶”的肉“柱”,就是“龙颜”的象征。杨坚的额头,用相书上的术语叫做“龙犀”,是帝王的象征。唐朝李善说:“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也。”也就是说,这种囟下骨头隐起,下连鼻梁不断的“龙犀”,以及由于额头上隆起,在左右鬓角形成的肉“角”,都是“王天下”的贵相。相书上对这种长相还另有一个说法,叫做“龙颜戴干”,龙颜自然是指帝王的相貌,戴干就是指头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对立。据说帝颛顼就是这副长相。

关于隋文帝杨坚的轶事【3】两姑之间难为妇

杨坚还没袭杨忠爵位时,北周权臣宇文护欲笼络杨坚为心腹,杨坚请教父亲杨忠,杨忠说:“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意指杨氏效忠皇帝,不可在皇帝和权臣之间首鼠两端。于是杨坚拒绝了宇文护的要求,不久后宇文护及其党羽被北周武帝诛灭,杨氏因而得保荣华富贵。


隋文帝杨坚简介 开创开皇盛世 隋朝的开国皇帝

  隋文帝杨坚简介 开创开皇盛世 隋朝的开国皇帝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7日—604年8月13日)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24年。隋文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以来中国又一次统一,使北方重启汉化,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中国古代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自从北周武帝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隋文帝登基后,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历史上称为黄金时代。

  文帝简介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隋朝建立者,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中国,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定都长安(大兴城),开创了辉煌的“开皇盛世”。隋文帝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并影响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开启了隋唐盛世之门,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杨坚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凌)区城西5公里处)

  文帝生平

  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杨坚称帝后,于开皇七年(西元587年)灭后梁,一年后下诏伐陈。开皇九年(西元589年)灭南陈,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强大繁荣起来。他不仅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还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甲兵精锐,威动殊俗的强盛国家,史称“开皇之治”。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由于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他被外国人看做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隋文帝下令修建首都西京大兴城(即后来唐长安城原形),大兴城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隋文帝于西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

  他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中国重新置于一个政权治理下,外御强敌突厥、契丹,内令人民安宁生息,功业之伟大,连后世盛唐也没有完全恢复隋朝的国土面积。文帝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凌)区城西5公里处)。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5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9125471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有几个女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有几个女人).pdf

标签:文帝   有几个   女人   杨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