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陵(裕陵地宫)

更新时间:2023-02-28 20:49:47 阅读: 评论:0

西夏王陵的裕陵埋葬的是哪位帝王?

裕陵位于西夏陵区最南端,俗称“双陵”之东侧。

陵主李继迁,庙号太祖,墓号裕陵,系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祖父。党项族平夏部落首领,西夏王朝奠基者。

自982年起,李继迁抗宋自立,逐渐强大。985年,诱杀宋将曹光实,袭据银州,自称定难军留后。996年,邀击宋军于浦洛河,进围灵州。宋师以五路出击,无功而返。

第二年,李继迁遣使求和,授定难军节度夏州、银州、绥州、宥州、静州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使。

1002年,李继迁攻陷灵州,改称西平府,定为都城。第二年,攻西凉府,遭吐蕃大首领潘罗支的袭击,中流矢重伤,次年死亡。子德明继位,尊为光孝皇帝。其孙子元昊建国后追谥神威,庙号太祖,墓号裕陵。


清裕陵的简介是什么?

清裕陵的地宫由九券四门构成,进深54米。从第一道石门开始,所有的平水墙、月光墙、券顶和门楼上都布满了佛教题材的雕刻。如四大天王、八大菩萨、五方佛、二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及30000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

刀法娴熟精湛,线条流畅细腻,造像生动传神,布局严谨有序,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和“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是研究佛学和雕刻艺术难得的实物资料。这样的地宫在我国已开发的皇家陵墓中,只此一例,可谓是独一无二。

裕陵妃园寝从1752年葬入仪嫔开始,直至1823年时葬入晋妃而止,前后有嫔妃陆续入葬到裕陵妃园寝的时间达71年之久。

裕陵妃园寝一开始叫做妃衙门,建有一孔拱桥及平桥、东西厢房、东西值班房、大门、燎炉、享殿、琉璃花门、宝顶,环以红墙。

1760年,因为乾隆帝的宠妃纯惠贵妃薨了,乾隆帝就下令改建妃园寝,增建了东西配殿各5间和方城、明楼、宝城。乾隆皇帝又下令把3座园寝门及两侧的面阔墙拆除,改建到享殿两旁。这项改建工程直至1762年时才完工。

裕陵妃园寝内葬有乾隆皇帝的1位皇后、2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共计36人。

其中较著名的后宫嫔妃有纯帝继皇后乌拉那拉氏、纯惠皇贵妃、庆恭皇贵妃陆氏和容妃。裕陵妃园寝室是清代妃园寝中规制较高的一座,显现了清朝鼎盛时期的特色。

清定陵是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陵寝,始建于1859年4月,完工于1866年12月,前后共计有7年半的时间。


200多万两修建9年,乾隆裕陵地宫里积水满地,这是为什么?

清东陵裕陵地宫的积水原因和所花费的银两及时间并没有什么关系,主要问题在于陵寝地宫的设计问题,而导致陵寝设计问题的原因很简单,即是没想到地宫会出现积水的情况,所以就不可能设置可以排出积水的设施从而导致地宫出现积水。

而且不仅乾隆帝的裕陵有很多的积水,乾隆帝的爷爷康熙帝的陵寝也常年积水,祖孙俩的地宫都被泡在水里,而整个清东陵,都有类似的问题。清朝关内的皇陵,分成清东陵与清西陵,但命运完全不同。

清西陵保存完好,也没出现过什么问题,但清东陵近代不仅被盗被炸,而且还普遍出现了皇陵地宫积水渗水的问题,尤其典型的就是康熙帝与乾隆帝的地宫,跟水帘洞一样。清朝入关后,顺治帝的孝陵成为了清朝在关内的第一座帝陵,康熙帝驾崩后,他的皇陵也建设在了孝陵的旁边,但是事情在雍正帝时期出现了转折。

原本雍正帝也是在九凤朝阳山建设自己的万年吉地,可在雍正七年,雍正帝忽然下旨说当地的风水与地质有问题,有大量的砂石而且容易渗水,所以另选地方建设皇陵。于是,雍正帝选择了泰宁山一带,建设了泰陵。从此之后,清朝的皇陵分成东西两个部分,清东陵在遵化,而清西陵在易县,可事情也就此出现了一个问题,后来到底要把自己的陵寝放在哪,这很值得深思。

首先面临这个问题,并且需要解决的,就是雍正帝的继承人乾隆帝,他并没有跟着自己的父亲一起,在清西陵选择地址,反而回到了自己祖父康熙帝的身边。本来,雍正帝的做法,就已经打破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传统。乾隆帝一开始也想着在父亲的身边,但又想着万一后世的都这样,势必使得清西陵兴盛而清东陵冷落荒芜,因此他挪去了清东陵一带。

除此之外,还有说法就是乾隆帝一直以“康熙帝最宠爱的皇孙”自居,并且处处效仿祖父的各种做法,如此算是有意亲近康熙帝,而这也形成了清代父在东陵、子在西陵的兆葬制度。乾隆时期,清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状态,而乾隆帝对于自己的陵寝也是投入巨大,前后花费两百多万两白银,才算是真正建成。

不过尴尬的是,从帝陵建设那天开始,裕陵就出现了渗水问题,而且乾隆帝去视察的时候,还亲眼看到了渗水的帝陵,下令即刻修整。

经过一番整修,直到乾隆帝入殓之后很多年,地宫也的确没再出现过渗水。但近代孙殿英炸开裕陵的时候,却发现地宫当中有大量的积水涌出,乾隆帝都泡在水里。换言之当年大规模的修复活动,仅仅也只是暂时封堵了地宫的渗水问题,但并没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所以后来没人管了,裕陵地宫还是在渗水。

关于裕陵渗水,也比较好理解,因为整个东陵,不少陵寝都出现了渗水问题,并非只有乾隆帝的陵寝,康熙帝与道光帝的陵寝,同样都有,只是程度不同。雍正帝在选择皇陵地址的时候,就曾谁东陵一带的地下水脉过甚,而且土地当中砂石太多,一旦兴建帝陵,很容易造成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他放弃的原因之一。

裕陵在一处比较缓的坡地之上,而且地宫比较浅,相较于明代皇陵几十米的深度,裕陵地宫仅在地下十五米,容易使得雨水聚集渗透入地宫当中。如果参观过裕陵,也知道裕陵的地宫其实很多地方并没有那么严整,尤其是地宫建筑并非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中间出现了折断,所以地宫是有巨大缝隙存在的。裕陵虽然已成一座空陵,但现在依旧能够看到地宫当中大量精美的雕刻与壁画等。

乾隆帝深深笃信佛教,他在自己的地宫当中,花大价钱大力气弄了很多的雕刻,还有各种佛经之类的玩意儿,跟他喜欢题字盖章一样。裕陵地宫里装饰的雕刻、篆刻等密度,实在惊人,几乎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

但如此众多的雕刻,自然不是整块的,很多都是雕刻后拼接而成,这么一来就非常容易造成建筑物之间的裂缝等等,时间一长就会裂开,然后渗水。如今裕陵每到下雨的季节,仍旧需要进行抽水作业,地宫渗水的问题,直到今天都没能完全解决掉,更何况是在古代的时候,裕陵如同是一座地下的水晶宫,很容易积水。


河北省清东陵中的裕陵为那个皇帝的陵墓

乾隆皇帝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地宫内葬有乾隆本人、两位皇后(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和三位皇贵妃(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

裕陵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1752 )告竣,历时9年,耗银203万两。明堂开阔,建筑崇宏,工精料美,气势非凡,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创新。


明裕陵的建造历史

裕陵始建于英宗去世后的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二十九日,太监黄福、吴昱,抚宁伯朱永,工部尚书白圭,侍郎蒯祥、陆祥奉命督工。参加营建的军民工匠共达8万余人。
蒯祥和陆祥是明代初年两位技艺高超的匠师。
蒯祥,江苏吴县人,原为香山木工,后授职营缮所丞,官至工部左侍郎。他技艺超群,能主大营缮,“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中上意者。能以双手握笔画双龙,合之如一。每修缮持尺准度若不经意,既造成,不失厘毫。宪宗时,年八十余,犹执技供奉,上每以‘蒯鲁班’呼之”,正统年间曾主持重建皇宫三大殿的工程。
陆祥,江苏元锡人,洪武初,朝廷鼎建宫殿,与兄陆贤应召入都。陆贤授官营缮所丞,陆祥授郑王府工副。郑王就藩后隶工部,以石工绝技升工部营缮所丞,擢工部主事进郎中,后官至侍郎。他“有巧思,尝用石方寸许,刻镂为方池以献,凡水中所有鱼龙荇藻之类皆备,曲尽其巧。”
在这些朝廷大员的督理下,裕陵工程进展很快,仅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地下玄官建成了。天顺八年五月八日,奉英宗皇帝梓宫人葬;六月二十日,陵寝工程全部告竣。
《明宪宗实录》记载当时裕陵的规制为:“金井宝山城池一座,照壁一座,明楼、花门楼各一座,俱三间,香殿一座五间,云龙五彩贴金朱红油石碑一,祭台一,烧纸炉二,神厨正房五,左右厢房六,宰牲亭一,墙门一,奉祀房三,门房三,神路五百三十八丈七尺,神宫监前堂五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左右厢房四座二十间、周围歇房并厨房八十六、门楼一、门房一、大小墙门二十五、小房八、井一,神马房马房二十、砖石桥二、周围包砌河岸沟渠三百八十八丈二尺、栽培松树二千六百八十四株”。
陵园从营建到完成,仅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
裕陵的建筑曾于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缮,情况同献陵。
民国年间,祾恩殿在战乱中被拆毁,祾恩门则于民国六年(1917年)被焚。现该陵殿门均成遗址,其余建筑保存尚好。


乾隆一生有很多妃子,为何最终只有5位与其合葬裕陵?

一般来说,能和皇帝合葬的都是皇后,毕竟皇后才是正妻,其他的只能算是妾,但和乾隆合葬的却不只有皇后,还有皇贵妃,合葬的后妃加起来居然有五位之多,这是不是乾隆好大喜功的一个表现呢?其实还真不是乾隆首创的,始作俑者是乾隆的父亲雍正帝。

清朝的皇陵制度在雍正时期出现了很多的变化,其一就是出现了清东陵和清西陵两个皇陵区;其二就是准许皇贵妃与皇帝合葬。

出现两个皇陵区的原因比较简单,就是当初雍正帝在东陵区为自己选择了九凤朝阳山作为安息之地,但在皇陵的具体修建中发现土质不适合用来建皇陵,因此不得不另选它区,在距离其父康熙帝的景陵百里之远的易州太宁山太平峪建泰陵。

正是泰陵的出现,将清朝的皇陵分为两个区,雍正开了这样一个头,倒是给儿子乾隆出了一个大难题,他经过很长时间的考虑,最终决定皇陵的营建以“父东子西、父西子东”的制度来进行,这就是“昭穆相间的兆葬之制”,因此他将自己的裕陵设在清东陵区,而将儿子嘉庆帝的皇陵设在清西陵,这就成了清朝的规制。

而说到皇贵妃准与皇帝合葬,同样也是雍正帝的首创,当然真正施行可追溯到清景陵,康熙帝的景陵地宫中,除了康熙帝的棺椁,还有四后一皇贵妃。四位皇后与康熙帝合葬比较好理解,但还有一皇贵妃出现在景陵地宫中就显得比较特别,而这种特别并不是康熙帝的意思,而是康熙的儿子雍正的意思,因为这位皇贵妃正是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章佳氏,但她的儿子却非常的有名,即康熙帝的第十三子胤祥、《雍正王朝》中著名的十三爷,他是雍正的坚实拥护者,是唯一被雍正看重的兄弟,在雍正年间成为雍正帝的左膀右臂,功劳极大,因此很被雍正帝看重。

母凭子贵,作为十三爷的生母,章佳氏这位已故的康熙帝妃子自然也很为雍正帝看重。雍正帝即位后,立刻将章佳氏的母家合族从包衣汇总拨出,又将章佳氏追封为皇考皇贵妃,并准许章佳氏从葬景陵,棺椁被抬进了景陵地宫。

这对章佳氏和十三爷来说是莫大的荣耀,要知道,章佳氏生前并不怎么被康熙帝看重,虽然生下了一子两女,但位分较低,即便是去世之后也仅仅是被康熙帝追封为敏妃,要知道妃上面还有贵妃、皇贵妃和皇后。她也仅仅是位于大清后妃的第四档,死后葬入景陵妃园寝。

不过,康熙帝虽然不看重她,但因为胤祥的缘故,雍正帝却极为看重,因此不仅将章佳氏抬为皇贵妃,更是准许她合葬景陵,她是大清首位与皇帝合葬的皇贵妃,这个先例一开,自然就成了定例。雍正帝的泰陵地宫中,除了雍正帝,还有孝敬宪皇后和敦肃皇贵妃(年羹尧的妹妹)。

而到了乾隆的裕陵地宫中,除了乾隆,还有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一帝二后三皇贵妃,这数量直追景陵中的一帝四后一皇贵妃了。不过有意思的是,根据记载,乾隆一生有三位皇后和五位皇贵妃,那为什么裕陵地宫中却只有二后三皇贵妃五位后妃呢?

裕陵建于1743年,又于1752年竣工,竣工之后,首先被葬入裕陵的就是孝贤纯皇后(1748年去世)、慧贤皇贵妃(1745年去世)、哲悯皇贵妃(1735年去世),而当初裕陵地宫中的设定,只预留了七个棺椁的位置,这一下子进去了三个,还有四个位置,再留一个乾隆的位置,剩下的还能容纳三位后妃的棺椁。

1755年,嘉贵妃去世,被乾隆追封为皇贵妃,其棺椁也进入裕陵地宫,此时只剩下了两个名额,这两个名额自然就比较珍贵了,根据乾隆的预想,其中之一是留给未来继承人的生母的,另一个则是当时的皇后那拉氏,这样名额就算是满了。

也因此,虽然后来的纯惠皇贵妃在生前就被封为皇贵妃,但她1760年去世的时候,因为裕陵地宫中已经没有了名额,所以她也只能葬入裕陵妃园寝。为此,乾隆特意下旨在这一年将妃园寝进行大规模的扩建,然后将纯惠皇贵妃葬入了裕陵妃园寝。

但有意思的是,裕陵地宫中的名额是凑满了,后来嘉庆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令妃去世后也进入了裕陵地宫。但皇后那拉氏却并没有和乾隆合葬。

那拉氏是弘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娶进府中的侧福晋,等弘历即位之后,她就被封为娴妃,后又进为娴贵妃。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孝贤纯皇后去世之后,那拉氏又进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再两年后,被册封为皇后。

那拉氏做了十五年皇后,和乾隆的感情极好,但到了1765年正月,那拉氏伴随乾隆南巡。这是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本来是极好的一件事,但两人在南巡途中彻底离了心。二月初十,乾隆还为那拉氏庆生,一周后的二月十八日,乾隆就派和硕和嘉公主的额驸福隆安从水路护送那拉氏回京。

等那拉氏回宫之后即被软禁在翊坤宫中,不准见外人,后来那拉氏的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都被收缴,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基本都被遣散,虽然皇后的封号没有收回,但形同废后。

至于南巡途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似乎并没有人真正知道其中的缘由,或者说乾隆有意隐瞒。他对外的说辞是那拉氏自行翦发,这是“国俗所最忌者”,因此乾隆很是生气,才如此对待这位陪在身边十五年的皇后。

他在那拉氏去世的第二天,曾有上谕,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而乾隆自认对那拉氏仁至义尽,因此她的丧仪只能按照皇贵妃的规制来进行。

自然,这样的那拉氏,乾隆是不可能让她的棺椁进入裕陵地宫的,她被葬在了裕陵妃园寝。也正是这个原因,原本安排给那拉氏的位置空置了出来,而后来乾隆再未封谁为皇贵妃,亦没有追封过皇贵妃,因此,与乾隆合葬裕陵的就只有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两位皇后以及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三位贵妃。

至于乾隆五位皇贵妃中的另外一位贵妃即庆恭皇贵妃。她这个皇贵妃并不是乾隆追封的,而是嘉庆帝追封的。庆恭皇贵妃于1774年去世,当时只是庆贵妃,死后并没有被乾隆追封为皇贵妃,而嘉庆帝亲政之后,因为庆贵妃对他曾有抚育之恩,故追封为庆恭皇贵妃,只不过此时,庆恭皇贵妃已经葬入裕陵妃园寝了,嘉庆帝并未将她重新葬入裕陵地宫。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5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8587483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裕陵(裕陵地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裕陵(裕陵地宫).pdf

标签:地宫   裕陵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