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2-28 20:45:19 阅读: 评论:0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

王金战老师的讲座《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内容丰富,以下仅摘取部分干货予以分享。

1.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王金战老师归结了使孩子变笨的十大“高招”。想想看,您中了几招?

2.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从搜索引擎获取几乎一切知识,片面地追求知识数量的积累已经偏离了教育本身的内涵,传授知识不再是一种追求,而成为一种手段, 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目的,能力体现在孩子拥有一个阳光、健康、向上的心态。

3.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 · 希尔讲过这样一句话:“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 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4.一些家长会把孩子的学习问题归结为方法问题,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心态才是影响孩子成绩最重要的因素。 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可能有效教育一个不愿学习,把学习当成负担的学生。优秀的孩子总是享受学习,乐在其中,把学习当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一念之差可能决定一生的成败。

5.蔡元培先生曾说: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健全的人格。 对一个孩子来说正是如此。把一袋盐冲到一杯水里,一定苦不堪言,如果把这袋盐撒到湖里,就可以忽略不计。人的心胸可以是一个茶杯,也可以是一池湖水。在困难面前,心胸开阔才能平静地面对。

6. 如何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
可以在检查孩子作业的时候夸孩子作业写得规整,如果写得实在平淡,就找出其中写得好的几句表扬。
做题的时候,昨天错了5个,今天只错3个,这也是进步。
欣赏孩子的优点,让孩子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孩子自然自信。

7.成功教育强调,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所以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最有效方法便是反其道而行之,即 让差生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差生便成了优生。

8.曼德拉先生曾经说过:“ 人生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更多的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是没有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潜能。 ”

9. 只要不是高考,考试就只有4个目的
考试是最好的学习。因为有了考试孩子才会紧张,紧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考试是最好的查漏补缺。通过考试把问题暴露出来,抓住考试后的关键时刻解决问题。100分的卷子考了90分,被扣掉的10分才是收获,问题暴露出来才有了提升的空间。
考试是对最近这一阶段学习状态的最佳反馈。凡是没考好的学生,一般不是没考好,而是学习过程出了问题。
考试是对自己心理素质的一次最佳磨练。孩子如果能从没考好的失败中走出来,便多了一份顽强,也奠定了一份成功的可能。

10. 家长应该怎么做?
考试前不问,问了孩子更紧张。
考得好要陶醉,要表扬。和孩子说,生你这个孩子值了,幸福!
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成功对家长很重要。但千万不要说别骄傲,人家孩子比你厉害这种话。

                                —end—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1

  最近拜读了王金战老师写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感触颇深。初看书名,我很不以为然,书店象这类书籍实在太多,大多是死板的说教,真正有见地的凤毛麟角。但是,当我仅仅读了一个序言的时候,我却已经发现,它与其它书籍的不同之处。随着进一步阅读,我越来越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他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快乐学习法”在王老师的升学经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王老师骄傲地列举了他的北大清华入学率后,有这样一句话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还要特别告知读者的是,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靠加班加点、增加学生的负担来实现的。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开设的一百多种选修课中尽显才华,我们没有早晚自习,周末及节假日照常休息。”

  其实,从平和与快乐的心态开始,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潜能,就算进不了名校,也不至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么失败的人。这一点,正是王老师展开其快乐教育法的重要前提。如何让学生学的快乐、学的轻松,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正是我们要向王老师学习的地方。首先课业负担不能太重,在升学的压力下,做不完的试题,堆积如山的考卷,剥夺了他们大部分的活动时间。你若问他们,你的学习生活快乐吗?他们定会茫然的摇摇头。快乐从何而来?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不同的特长,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他们更多发挥特长的空间与时间,快乐自然就回来了。

  当然,面对残酷的升学考试,我们不得不让学生埋头于书本,可是当学生们都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的时候,学习的效率又如何能够提高呢?“享受学习”,在我们逃脱不了学习重负的时候,我们惟有让学生换一种心态去看待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获得快乐的过程。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决非易事,王老师以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态是很重要的,就象书中第一章向我们陈述的那样,“优秀从心态开始”。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凡是都有两面性,何不站在好的一面去考虑,去衡量,去平衡自己的心态。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女生在模考中考的不好,于是丧失信心,对自己填报的志愿也很是后悔。王老师告诉她,你不会的题目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了,考前暴露的越多,意味着考试中遇到的问题就会相对越少,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简单的几句话让那位女同学茅塞顿开。她从以前的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丧气到现在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兴奋,这其中的转变就是心态在起了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是我们首先要努力的。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学习不缺少乐趣而缺少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老师教课固然重要,但学习的大量时间是在课下,所以,如果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并体会到学习兴趣,学习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兴趣,王金战老师有他自己的一套方式。

  第一,设定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是保持学习旺盛动力的方法之一。王老师用统计学和历史的经验告诫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目标,就意味着失去对命运的把握;如果有了目标,你就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个目标是:跳起来,够得着。目标不能定的太高,太高了高不可攀,一旦摔下来,会把你的自信摔掉;也不能太低,太低会让你失去拼搏的斗志。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如此才能适应学习的竞争环境和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王老师讲到多次获得国际马拉松冠军的日本运动员山田本一获胜的智慧,他把全程赛事划分成若干段,并做上记号。比赛开始后,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第一目标冲去,再向第二目标冲去。每实现一个小目标,他都有成就感,逐一跨越,就会轻松许多。一路冲刺,轻松取胜,这就是实现目标的智慧。

  第二,多激励、多表扬,发展学生的特长与强项。书中说到,“优秀是鼓励出来的”。每个人都希望听赞美之词,不时的给予他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让他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他的信心,从而提高他学习的积极性。相反,一昧地指责他的缺点与不足,只会不断打击他的自信,从而使他对任何事情都丧失信心。既然表扬比批评更为奏效,那为何还要吝啬你的表扬呢?当然,表扬也要适当,要是实实在在的表扬,他的一个细微的进步,一个显为人知的优点,别人没有发现,而你却发现了,并且对此给予了肯定,他定会对你充满感激与尊重,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会大大提高。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每个孩子的天赋、性格、环境不同,身上的特长也不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的强项,进而去强化他们的强项。而不是去扼杀他们的个性和特长,逼迫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鼓励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只有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展,他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也才会学的更加兴趣盎然。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何才能做到特长学业两不误呢?王老师在书中提到:“优秀始于你的强项”。不要把特长看成是没有用的东西,它往往会给你的升学之路提供便捷的途径。朝着自己的强项去发展,正如书中所说:“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一个果实都有它不同的营养价值。

  再次,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好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率的呢?王老师的理论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别人的方法再好,或许对于自己并不合适。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对于学科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学习的方法自然也不一样。王老师的两位同学,一位喜欢记笔记,将各科知识点分类整理,做成图表,复习起来清楚明了。另一位同学则喜欢用脑而不用手,他将所有的'知识都在大脑里进行分类整理,这两位同学用各自的学习方法都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率,因为他们采用的学习方法正是最适合他们的。作为一名教师,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尤为关键并且重要的。学习方法找对了,效率自然就出来了。于是学习也就变得轻松并且愉快了。

  获得知识的过程本身也是获得快乐的过程。只是一些错误的方法,消极的心态,扭曲的观念,使得学习丢失了他本来面目,在学生的心里变得痛苦和繁重。王老师的一位学生去到剑桥大学深造之后才真正的体会到“享受学习”四个字的含义。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是很难将学习与享受联系起来的,这其中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因素。王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使我在如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这一问题上获得了一些启发和帮助,当然更多的还是要自己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的摸索、探究和思考。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2

  寒假里与家人共享天伦之际,也会看些教育孩子的书籍,在女儿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读到《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一时间欲罢不能,字里行间所透漏出的教育技巧既为人母又为人师的我感慨万千,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就让大家跟我一起体味书中的真谛吧。

  “不要让西红柿苗子硬去结苹果”是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现在这个社会,没有一技之长是不行的,很多很多的家长从孩子幼年时就给孩子选择各种特长班,做为家长,我也不例外,但是我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而是带孩子一起去考察很多特色学校,然后问孩子喜欢什么,瑶涵5岁的时候迷上了舞蹈,我就支持她去学,但是跟孩子约法三章,要坚持下去,而且我的本意不是让孩子舞蹈水平达到几级的标准,而是让孩子从中培养优良的站姿、优美的体态,提炼内心的气质和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尊重孩子的兴趣与自身选择,鼓励孩子在不断尝试中发现和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真正让孩子在兴趣中成长,在成长中发展,而不是让成长变成白开水,让兴趣由乏味到无味甚至绝望。

  另一句触动我的话是“孩子成长的日子,也是家长成长的日子”。我们中国的社会现状要求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所以不允许我们的教育有任何的瑕疵,影响造成之后是没办法重新来过的,教育孩子的每一分钟也是我们学习如何做家长的每一分钟,虽然现在“学习是人生较好的出路”,已经变成“学习是人生惟一的出路”,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要求孩子要有坚强的信念,要有好的对待他人、要尊重你的长辈,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你可以成绩不优秀但你必须是个优秀的人。”让孩子先学习如何做人,再去关注其他的事情,这才是一个优秀的家长。

  “我不觉得教师这个职业多么神圣,而是觉得这个职业太重要了”,这句话也引起我这个教育工作者的深思,笔者的“快乐教学法”,先不说他的学生是否天资聪慧,但是改变一个人的心态确实能让人精神振奋、便颓废为光明,虽然我只是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在我的班级我也时刻这样做着,赏识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我们可以夸大这些优点,让孩子们冲我肯定的目光中找到自信,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让给他们在顺利完成后满足于自己的成功,我的每句话在孩子面前都是圣旨,他们乐此不疲的遵守着,“科学家的思维,外交家的智慧,军事家的勇敢,政治家的胆魄”这样的育人目标虽然有些大,却也应该是我这个做基层教育的工作者借鉴学习的。

  这本书里的很多地方都让我有这样那样的触动,好像一下子顿悟了,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了,开学之初,与班级的两位老师谈及此事,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但是苦于表达能力有限,一直搁置着,但是又总是被这种冲动折磨着,于是去网络上搜集关于这本书的很多个教育笔记,从中学习,找灵感,最后发现原来可以找到书中最让我心动的几句话来阐述自己的想法就是一条捷径,于是就这么做了,有不到之处请大家体谅吧。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3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觉得我过去实在太散漫了,虽然成绩还看得过去,但暴露的问题一天一天在增多,可以说,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学习为何物,只知道跟着老师走,完成作业,简直算不得真正的学习。

  书中的一位又一位优秀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在成绩正是靠这日积月累才奋斗出来的。相比之下,我自己则显得被动得多,被作业挤压了全部时间,换来了表面上挺好看的成绩,我深知这其中的斤两。

  从读完这本书的那刻起,我又好像再一次被启迪了心智。过去的所有虚华的成绩都变成了碎片。我决定重塑学习这座大厦!

  我过去没有目标,没有理想,不懂得自主。现在不一样了,我想迈开自己的步伐,以老师为参考,自己奔向理想。

  我过去难免有些骄傲,有些自满,现在我已根本没有资格再考虑如何炫耀。“人外有人”的世界已分明摆在我面前了!没有其它路可走,只有冲过去,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我过去并未真正把学业重视起来,有时会稍稍放纵一下自己,但现在我已是悔恨那么多的时间都浪费。

  太多太多的状况需要去改变了,从今天开始!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4

  初听书名,感觉他在模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点哗众取宠的嫌疑,但随着进一步阅读,我越来越被书中的内容后吸引,在很多方面与王金站老师产生了共鸣,或从王老师那里受到启发,王老师成了我的良师益友。20xx年,他作为人大附中高中12班班主任,把全班55名学生中的37人送进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10人送进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成就了一段高分高能的传奇。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感悟:

   一、关心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英才。

  这是一切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的基础,就象孔子有“仁”,才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老师对优秀学生自然会宠爱有加,对后进生更要关怀备至。爱后进生、贫困生和问题生才是真正的爱生。在这些方面王老师做的非常好。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千篇一律,我们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同样的人才,要不拘一格育人才。“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人的遗传基因、生长环境、个性脾气等不同,对同样的外界刺激的吸纳也不尽相同。现实中,我们往往用相同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学生,因此势必就出现了所谓的“差生”。在王金战老师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个性各异的学生。王老师引导学生充满自信,奔向各自预定的目标,享受了快乐学习的过程,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二、“千教万教,先教做人;千学万学,学会去爱。”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教育培养人,应以德育为先。思想正,才能行为正,学习才会认真,才会品学兼优。学习成绩不好的大多有思想问题,思想端正了学习才会上得去;同时也不能因为成绩好就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和心理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解决思想和心理问题,要从社会、家庭等多方面思想原因,从思想根源上下手,工作才会有效。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要注意方法,不能来硬的,要以引导、诱导为主,有的时候要软硬兼施。

   三、“优秀是鼓励出来的”。

  赏识教育能把一个聋哑孩子培养成大学生,能把许多所谓的“差生”变成优秀生,其中的道理大家明白,那就是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以百倍的自信迎接各种挑战。王金战老师常常“戴着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因为王老师深深地知道,对学生实施表扬一定要真实,要具体。空泛的不切合实际的表扬非但不能树立学生自信,反而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教育的虚伪做作。只有真实具体的表扬,才会使学生感到自己这方面确实比别人强,有自豪感,体会到被人认可、被人尊重的感觉,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此扬起理想的风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约束自己,教育自己,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变得优秀起来。让我们记住一位外国学者的这句教育名言吧:“一个人经常被看成怎么样,经常被说成怎么样,经常被怎样看待,不久的将来,他将变成现实!”

   四、优秀是一种习惯。

  词典上说: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甚至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是的,是这些最终将汇聚成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是的,想要造就英才,就必须先造就他的点滴,因为一切成功都是积少成多,从点滴做起的。我以为:习惯,起与点滴,成与坚持!所以,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当我们一旦发现孩子的某一优秀点,就请细心的保护它,让它继而形成为一种习惯;也请妥善地呵护它,让孩子沿着他自己的强项成长。

  一个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充分挖掘出个人的浅能,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


读《英才是怎样造就的》有感

  初听书名,感觉他在模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点哗众取宠的嫌疑,但随着进一步阅读,我越来越被书中的内容后吸引,在很多方面与王金站老师产生了共鸣,或从王老师那里受到启发,王老师成了我的良师益友。2003年,他作为人大附中高中12班班主任,把全班55名学生中的37人送进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10人送进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成就了一段高分高能的传奇。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感悟:

   一、关心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英才。

  这是一切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的基础,就象孔子有“仁”,才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老师对优秀学生自然会宠爱有加,对后进生更要关怀备至。爱后进生、贫困生和问题生才是真正的爱生。在这些方面王老师做的非常好。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千篇一律,我们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同样的.人才,要不拘一格育人才。“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人的遗传基因、生长环境、个性脾气等不同,对同样的外界刺激的吸纳也不尽相同。现实中,我们往往用相同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学生,因此势必就出现了所谓的“差生”。在王金战老师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个性各异的学生。王老师引导学生充满自信,奔向各自预定的目标,享受了快乐学习的过程,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二、“千教万教,先教做人;千学万学,学会去爱。”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教育培养人,应以德育为先。思想正,才能行为正,学习才会认真,才会品学兼优。学习成绩不好的大多有思想问题,思想端正了学习才会上得去;同时也不能因为成绩好就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和心理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解决思想和心理问题,要从社会、家庭等多方面思想原因,从思想根源上下手,工作才会有效。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要注意方法,不能来硬的,要以引导、诱导为主,有的时候要软硬兼施。

   三、“优秀是鼓励出来的”。

  赏识教育能把一个聋哑孩子培养成大学生,能把许多所谓的“差生”变成优秀生,其中的道理大家明白,那就是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以百倍的自信迎接各种挑战。王金战老师常常“戴着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因为王老师深深地知道,对学生实施表扬一定要真实,要具体。空泛的不切合实际的表扬非但不能树立学生自信,反而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教育的虚伪做作。只有真实具体的表扬,才会使学生感到自己这方面确实比别人强,有自豪感,体会到被人认可、被人尊重的感觉,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此扬起理想的风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约束自己,教育自己,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变得优秀起来。让我们记住一位外国学者的这句教育名言吧:“一个人经常被看成怎么样,经常被说成怎么样,经常被怎样看待,不久的将来,他将变成现实!”

   四、优秀是一种习惯。

  词典上说: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甚至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是的,是这些最终将汇聚成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是的,想要造就英才,就必须先造就他的点滴,因为一切成功都是积少成多,从点滴做起的。我以为:习惯,起与点滴,成与坚持!所以,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当我们一旦发现孩子的某一优秀点,就请细心的保护它,让它继而形成为一种习惯;也请妥善地呵护它,让孩子沿着他自己的强项成长。

  一个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充分挖掘出个人的浅能,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心得
拿到书的第一时间,我便翻阅起来,不知是蓝色的封面吸引了我,还是这震撼的书名吸引了我。带我走进此书的是序言前的一个小故事:一位母亲如何运用机智的教育方式,一次次善意的谎言,鼓励儿子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以前也读过类似的故事,可是当我再次品味时,却也热泪盈眶了,在这炎热的盛夏,我的心灵被洗涤了,清澈了。
当我欣欣然读完全书时,第一感慨就是:可惜。为什么我高中没能遇上这样一个老师呢?好可惜!原来优秀是从心态开始的,当我们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时,拿高分可以是轻松的;原来把我们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跳一跳便能够得着的小目标时,成功也可以是轻松的;原来„„顿时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相逢恨晚的可惜。古人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是一本好书可以相伴一生,直冲心海深处,不停的让人震撼,感动,继而反思。而今我将扮演的就是教师身份,书中王金战老师的一个个亲历案例,一句句经典语录,一种种教学机智让我受益匪浅。我的学生生涯已经不可挽回,但是我可不希望我的学生在N年后读了此书后,连连摇头,不禁感叹:可惜!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正如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只是我们常常没有找到开启这种潜能的钥匙。孩子的天赋、气质、性格及环境不同,身上的优点特长也不同,作为教师最大的责任,就是去发现孩子的强项,强化他的强项,那么这个孩子就会使自信的,快乐的,有成就感的。王老师如是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指责出来的!作为家长,总习惯于挑孩子的毛病,找孩子的缺点。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他们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看不到孩子的优点。这是家长的悲哀。所谓的“差生”是怎样形成的?我觉得,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差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期在家长,老师的批评中产生的。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找到他身上的强项,发挥他的优势,让他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差生”就会转化为优秀。事实上,好多老师也明白这个道理,但缺乏耐心,爱心。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去找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自感责任重大。还深刻的记得课标的第一句话就是: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

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在科学教学中,应当时刻注意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而且,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同时要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常常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还记得陶行知先生对“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扼杀人的创造力的痛斥,从而大力提倡生活教育。科学正是一门与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学科。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人的一生奠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那些幼小的心灵,都应该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慎重心态。学生好多习惯,就是小学阶段养成的,亦如优秀也是一种习惯。就像王老师说的: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充分挖掘出个人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同时推荐一本书《人生设计在童年》,与君共勉。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听全国名师王金战讲座

早就听说传奇班主任王金战,但讲座还是第一次收听。浓浓的乡音让人很有亲切感。

讲座的前半部分金句不断,感觉很有共鸣;后半部分一个个生动的实例,很有实操性。

金句一:教育是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能力会伴随终生。(留存在孩子身上的这种能力其实称为素养或素质。)

金句二:凡是优秀到最后的孩子,都是把学习当作快乐的。(这句话恰恰印证了圣人孔子的经典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喜欢自己做的事情,这就是幸福。

喜欢和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能力,努力去接近、了解、发现,慢慢就会产生情感。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沉溺于舒适的状态,不愿突破自己,于是,找个理由就逃避了。因为逃避不用费力气。所以,如果我们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活在当下,去喜欢你正在做的事情。

金句三:这个世界上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

英国作家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我们看到事物是发展的,更多的在意奋斗的过程。悲观消极的心态固化我们的思维,关注的是结果。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心态上的差异。

这让我想起《荒岛余生》的主人公查克,意外遭遇空难,独自一人在孤岛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自己造成一艘简易的木筏,计算好了时间,离开了荒岛。

让我想起《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荒岛上的鲁滨逊为了生存学会了很多技能,凭借自己积累的航海知识,回到了陆地。

让我想到《老人与海》的老渔夫圣地亚哥,面对海上的风浪,与强大的鲨鱼,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最后归航。

让我想到《肖申克的救赎》中被监禁20多年的男主Andy,对自由的向往,让他20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梦想,终获自由。

没有好的心态,没有强大的内心,他们都不可能战胜孤独、恐惧、甚至绝望,从而走出困境,完成生命的挑战,自我的救赎。

金句四:当我们面对一次次挫败时,请告诉自己: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个人的成功意味着更大的付出,更多的汗水,更多的泪水。

当你遇到困难时,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你面对挫折时,请背诵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金句五:一个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犯错误并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不犯错误的孩子长不大,没有谁一帆风顺。

自古雄才多磨难,人间正道是沧桑。越是有成就的人越是经历过很多的挫折。

办法一: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的最好办法:去寻找挖掘孩子的优点。

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成就,才会有向上的力量。才会形成自信,不断前行。

所以,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肯定孩子做到的,不要横向比较,不要眼睛只盯着孩子的不足,放下评判,不要贴标签。

办法二:

找准定位,不好高骛远。

日拱一卒,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更不要过分紧张孩子的分数。分数是死的,人是活的;成绩是暂时的,素质和品质才是伴随孩子终身的。要给孩子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孩子的进步才指日可待。

听完王金战老师的讲座,又给我的思想注入了鲜活的能量,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一步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使自己认知和思维得到提升,帮助更多的孩子,帮助更多的家庭。这是学习最本质的东西。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  内容简介  
阅读这本书只需要一天,你的孩子将得到精彩的一生!
  关于王金战老师的教育传奇:他带的一个高中班,10位学生进入剑桥、牛津、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37位学生进入北大清华,25人次夺冠于全国各类竞赛项目。这个班的学生品学兼优,获得校男子足球赛冠军、女子篮球赛季军、运动会总分第一、6个文体竞赛项目冠军,校学生会主席、校团委书记、校音乐社长等职,均来自这个班级。
  他在全国举办过数百场讲座,他的讲座,让上百万家长热泪盈眶、为之震动、为之顿悟。一位父亲为了能和他交谈,自费买机票坐在他旁边全程陪同;在新疆,两千名学生在听完讲座后,自发列队站在雪夜里为他送行;经常有家长从全国各地带着孩子不远万里赶来向他当面咨询。
  他是成功的父亲,女儿今年高考被北京大学录取。
  他是另类的教育者,更是震撼心灵的传奇激励大师、策略大师和学生成才的设计师!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不论什么样的学生,他都能够激发起他们最大的潜能,创造出不可能的奇迹!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5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831946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体会).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体会).pdf

标签:是怎样   英才   心得体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